西安,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片灰,沒有那種摩登具有時代感的建築,有的就是那些最原始的最古典的建築形態.那種如古樸典雅的造型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它源於這個城市的歷史也續寫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在西安呆了3天,總結下我眼中的這個古都:食:吃遍了他們各個知名小吃,如涼皮,肉莢饃,羊肉泡饃,灌湯包,合烙,酸湯餡餅,糊辣湯....才發現上海賣的所謂”羊肉泡饃,肉莢饃”都是大興的,那些東西總是狂放辣和醬油衝淡了肉本身的味道.正宗的泡饃和莢饃很清單,就是清湯清蒸,”不加修飾”的味道,無法抵擋肉質地本身散發的口味.


住:賓館定了”五一飯店”,在東大街最熱鬧的地方,馬路對面就是騾馬市步行街(有點上海迪美的感覺,賣的是些小姑娘喜歡的服裝包包是飾品),雖然賓館有點髒,服務態度也不匝地,就圖這地段,晚上無聊的時候不高興走遠就好對面逛逛,吃了夜宵在回去也挺好的.行:出門基本打的,起步價在6元,7角8角交錯著跳價;西安城內不大,好玩的東西都在中心圍著鐘樓轉,我想最遠的景點應該算是在”大雁塔廣場”.民風:”蠢”樸,直腸子人,有啥說啥,賣東西的比買東西的囂張,出租車交班的時候都不做生意,不懂得發展一下旅游景點周遍的的產業.環境:一片灰,所以的建築物都是一個風格,無論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還是後人重新建的,只有一種顏色就是”灰”,只有一種頂就是有瓦當的斜頂.而夜景應該說是不錯的,當城牆周圍點起燈籠,當鐘樓鼓樓亮起嘆照燈,當月色中升起了孔明燈,當天空中飄起了電子的風箏.整個城市變的生機勃勃.很多人說西安是個很早就睡的城市,我倒覺得不是這樣,可能說的那塊是在東郊這裡的居民區,鐘鼓樓這裡到了晚上10點還是很熱鬧的,一點也不遜色與上海.我的旅游路線分解:1:市中心游A.購物游:東大街-騾馬市:有大超市,開元商場,騾馬市步行街等等綜合購物點,有點像上海南京路南大街-城牆南門:書院門在南大街一頭靠進城牆處,有點文化一條街的感覺,賣的都是些字畫,特產的皮影,印章,小兵馬俑復制品(一套5元左右,可惜實在做工不精致,讓我沒有買的衝動)等紀念品,其中會路徑”碑林博物館” 城牆,應該上去看看,租一輛自行車環繞一周可以包攬西安城裡城外的風土人情.很有意思.城裡美麗繁華,城外古樸蕭瑟,強烈對比.不過饒城牆一周游覽實在太累,我只覺得我不停的騎也騎了2個多小時,從下午騎到了黑夜看見了夕陽,景色超美. B.文化游:西大街-鐘樓,鼓樓鼓只要是古都,就好像會和鐘樓鼓樓城牆這些名詞聯系在一起,西安的鐘樓鼓樓與時尚繁華的東,西,南大街相交會結合,在城市的中心,真對著城牆南門,值得一看大雁塔-陝西歷史博物館:途徑”小寨”,是他們這裡大學生聚集的圈子,有很多商店.大雁塔廣場:有大唐芙蓉園,音樂噴泉,大雁塔等經典.都是和大唐有關的一些景點陝西歷史博物館:很值得一去,畢竟是13朝古都,文化底蘊深,但是每天的票子是限量的,售票窗口也少,實在浪費時間排隊.看見裡面的文物大多出土與陝西西安臨潼,寶雞等地,我發現那裡的農民好像隨便的種種地也會掏出一塊寶,好多寫寶物都是意外收獲的產物.C.美食游:西大街-北院門(回民街):這條線有”大學習巷上清真寺,羊西市,” 回民街:多半是回民賣的些吃的,有羊肉串,肉莢饃,羊肉泡饃等等,在這裡可以吃到優質新鮮的羊肉.買到許多回民的特產,如清真的酸梅湯,油茶,柿子餅,核桃和一些干果....有家賣特產的店叫”鐵志堅”挺不錯的,東西品種多價格也算公道.那裡很出名的”賈三灌湯包”也坐落在這條路上,那裡灌湯包絕對正宗好吃,服務員速度及快,用跑的來上菜,剛看你吃完最後一口就幫你收盤子,連喘息的機會也不給就准備趕你走迎接新客人了.大清真寺,我去的時候可惜正在裝修,歷史年代比較久遠,已經拆了一大半,但依然有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在裡面做禮拜,建築風格比較有特色,相信在修復好之後會更光亮,2:周遍游覽東線:火車站東廣場乘306————兵馬俑(臨潼縣),華清池—— 華山(渭南站)兵馬俑:應該是每個中國人都去看看的地方,去感受下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古代工藝的傑出,哪怕是今天也無法比的!”西安致富全靠秦始皇”博物館門口有好多好多賣柿子和石榴的小攤,石榴1元左右一個,柿子5款一籃子,雖然很便宜但是不建議長途旅行的人賣,畢竟路線較長,柿子很脆弱經不起壓並且溫度高了會自暴,石榴太重,都不適宜攜帶.華山:途徑看了看,真的是很陡峭的山,不長什麼樹,全考驗的是爬山者的毅力和勇氣.很可惜由於時間關系沒有去,下次一定要去見識下.西安,真的要感謝祖上留點他們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呀!!作為先驅者提醒大家西安很多新的景點沒什麼必要去,既沒有文化,模仿的也不好,一點意思沒有,還是去看看最原始的最古老最純的古都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