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呵呵,因為國慶閱兵戒嚴,我們提早一天放假了。為了防止晚上大堵車,我們下午收好東西,6點鐘吃晚飯,6點半就搭乘了一輛直達西站的公交車。因為是出發的第3、4站,車上有座,雖然我們帶了兩個大箱子,但也能好好放下。意外的是,路上走的很順,都不怎麼堵車,7點半左右就到達了西站。9點才發車,於是我們晃晃悠悠的進站了,進站也沒有傳說中排隊半個小時的恐怖,幾分鐘就進去了,但進去後就後悔,全是人啊~~~還有40多分鐘才能檢票上車,只能找個稍微空一點的地方等著,lp的小外甥站累了,就坐在箱子上等,真不如在站外等會兒呢。好在8點半能上車了,趕忙上去,四個人一包廂,終於舒服了。小外甥第一次坐軟臥,很是興奮,爬上爬下的,折騰沒完。考慮到第二天的游玩,他媽媽連哄帶嚇,終於讓他睡著了~~~
本日花費:吃飯、公交50 + 火車票450*4=1850元
10月1日:初定行程:湖北博物館—東湖聽濤—東湖磨山—武漢大學—輪渡—江漢路步行街(晚上)
實際行程:湖北博物館—東湖聽濤—武漢大學—戶部巷(晚上)
早晨7點到達了武昌車站,因為是直達車,所以大家睡的都還不錯。出了車站,開始按之前問好的路線走去酒店,中間還打了個問路電話,大概10分鐘後到達了7天傅家坡店。時間太早,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能入住的房間,就把行李放在大堂,先去旁邊一家叫“梅苑豆花”的小店吃早點。武漢人很重視過早的,本打算去戶部巷去吃,但因為入住未定,就想先去旁邊小店湊合下,哪知道味道還不錯,熱干面、米線、豆漿、油條等等,四個人20多塊錢,吃的很舒服。
吃完早飯,到酒店終於能入住了。lp洗了個澡,9點多正式出發。走路幾分鐘路過傅家坡客運站,本想去買第二天去宜昌的車票,但車站前的人山人海讓我們改變了主意,還是先打電話預定吧。打上出租,先前往湖北省博物館。武漢的出租很便宜,三塊錢起步一公裡,往後大概一公裡1.8元左右。武漢的公交也很方便的,比如從傅家坡到湖北省博物館,有好幾輛公車都能到,但因為我們剛好四個人,且有個超過1米4的孩子,就選擇打車了。打車路上還聽見廣播裡邊說,閱兵儀式開始,但我們只能看重播了。
湖北省博物館是免票的,但需要排隊領,且一天只限5000人進場。或許是大家都去看國慶閱兵了,我們到的時候,只有10多米的隊伍,排了一會兒就進去了。博物館不大,幾個主要展館裡主要介紹荊楚的歷史和文物。參觀路上也旁聽了些講解,讓小外甥多感受了些中華文明的浩瀚和廣博。出了展館,博物館裡還有看編鐘表演的地方,但我們剛好錯過了前一次表演,再等的話要一個小時,只能忍痛割愛了。
大概12點左右,出了博物館大門。天氣比較熱,對面的小賣部裡買了幾根冰棍,補充了兩瓶水,然後按照網友的推薦,到博物館對面左轉的路上找飯館吃飯。一路走過去,發現大都是給游客吃的那種雜牌館子,因此後悔沒查好個附近的招牌餐館,最後只能找了家看著還行的地方進去了。點了紅燒胖蹄和清蒸武昌魚,以及幾個素菜,感覺味道還湊合。四個人吃下來,120左右。
吃完飯,直接打車去東湖聽濤景區,起步價就到了,走路的話,也就10幾分鐘。本來對東湖很寄予厚望的,但或許是這塊景點免費的原因,進去以後大失所望。按照lp的話說,湖邊的感覺,也就一個“紫竹院公園”,本來還打算去磨山景區,這下念頭也打消了。小外甥和lp都想坐坐船,於是租了條四人腳踏船,湖面上漂了一小時。湖面的風景還可以,有片片的荷葉區,還有小鴨子在上下浮沉,但實在離我想像中的廣闊浩淼的東湖相差太遠。或許有些以偏概全,但我看到東湖確實難與西湖相提並論。
不去磨山了,於是3點多直接打車去武漢大學,可能是我搞錯了,先到了凌波門。門很小,甚至有些破舊,唯一的好處就是問外就是東湖,這一塊還是很寬闊的。漫步武大,沿著校內班車的路線走到了櫻園大道。傳說中,每年4月份來到武大,櫻花盛開的季節,漫天素雅籠罩著校園,景色煞是迷人。可惜我們來的時候是10月了,櫻花當然是看不到了。但運氣還不錯,櫻花不再桂花來,校園裡邊彌漫的桂花香很是讓人心曠神怡,回念一想,正是農歷八月,八月桂花香了。在櫻園大道上,登上了一個比較高的平台,俯視整個武大和旁邊的山林、湖面和樓房,又是另一種開闊的感覺。但總體而言,在我的印像中,武大的風光還是不如廈大,也許還是海邊的風光更自然,更敞亮,武大雖然也滿是綠色,但總覺得稍微小氣了一些。
在武大裡邊游玩了一個多小時,走的有點累了,剛好碰見一輛出租車,就直接打車回了酒店。在省博的時候打通了車站的訂票電話,剛好我倆先去取票,讓姐姐帶著外甥先回酒店休息下。到傅家坡客運站,人比上午少多了,到客戶服務中心取了票,武漢到宜昌的大巴,票價102元/人,再加上每張訂票費2元。其實到宜昌的車很多,不用訂票也可,只是看著售票大廳裡邊排的隊,還是花個訂票費吧。
回到酒店,本想簡單休息下,哪知道可能昨晚火車上沒睡好,6點多小外甥還沒睡醒,剛好大家都還不餓,就想著再過一小時直接去漢口那邊的吉慶街吃夜宵吧,順便到江漢路步行街上逛逛。於是,7點40左右出門了,本打算先打車到中華路輪渡站,哪知道出租司機紛紛說,因為漢口那邊放煙花慶祝國慶,往江邊的路都封了,過不去了,好多車都不拉活了。好容易找到個司機,說好只能到中華路一站的地方,然後我們走過去,結果實際走起來,到離中華路兩站的地方就堵上來,司機找了個小空說,你們下來走過去,我也趕緊掉頭了。想想他也不容易,而且在車上堵著還不如走過去,於是就下來了。不成想,這段路可真長,路上人也真是太多,再加上白天本來走的就多了,大家走到戶部巷的位置,就感覺累了,一看表,也已經8點20了,貌似8點半煙花就放完了,估計走過去也看不到了。得了,改變主意,直接去戶部巷吃小吃吧。
路上真是人山人海,只能跟著前面的人挪動。好不容易到了戶部巷,發現了下一個問題:小吃倒是不少,味道也還不錯,但沒地方坐!其實小吃攤旁邊都有免費的桌子凳子,但問題在於桌子不動凳子能動,人又多,好多人拿著凳子湊到一起吃,導致有些桌子沒有凳子,要不你站著吃,要不你就等吧。沒轍,白天走累了,我們也只能先守著個桌子,再等著旁邊的人吃完,同時讓姐姐帶著小外甥先去要東西。差不多等了10分鐘,我們站著累,估計吃飯的人坐著也累,你想,如果你吃飯的時候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你,你是什麼感覺吧。對此,還是呼吁戶部巷的管理方能想想,為了照顧好游客,多開辟點空間設一些座位吧。
終於能坐下了,先歇歇腿,然後趕忙去要東西吃。戶部巷裡邊吃的確實不少,熱干面、酸辣粉、米線、烤雞翅、羊肉串、炸雞柳、炸香蕉……各種東西都拿了些,吃了個不亦樂乎。味道不錯,但感覺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牢記的東西,貌似很多東西在北京都能吃到,因此給以後朋友的建議是:戶部巷要去吃,但想吃出什麼特色,還是別抱太大希望。
吃完東西,兩位女士和孩子都喊著累了,也就順勢取消了過江的行程,直接回酒店吧。人實在是太多,打車很難,奉勸以後的朋友,如遇類似情況,盡量找個公交車坐出去。我們想直接打車,但一路打一路沒有,於是一路走,路上還上了長江大橋看了看風景,累的不行的時候走出了黃鶴樓路,貌似好打車了。但還是等了20分鐘,在10點半左右,在數人爭搶打車的局面,終於找到了一輛出租車,載著我們酸麻的腿,回了酒店。
本日花費:早餐30 + 數次打車共60左右 + 午餐120 + 晚餐加零食50 +住宿(經濟房129+7天特惠房77)=390左右
10月2日:
初定行程:黃鶴樓—歸元寺—酒店—宜昌
實際形成:黃鶴樓(看外景)—輪渡—江漢路看風景—酒店—宜昌
早上8點起來,打電話過去,姐姐和小外甥還沒起,並且說上午不出去了,在房間寫些作業,於是上午就我倆自己行動了。9點前出門,旁邊的梅苑豆花關門一天,於是就在路邊找了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小店吃了點早餐。人說美食常在街邊,果不其然,吃完之後,我倆一致認為,這兒的熱干面、米線要比昨天在梅苑吃的好,雖然沒有油條,但也吃得很飽了。
本打算參觀下黃鶴樓,但很多網友說進去了又後悔,再加上我們時間有點緊張,中午1點20的大巴,因此就打車路過看了看外景,直接就到了江邊。路上比較堵車,到輪渡站的時候都快10點半了,趕緊買了票(每人1.5元,真便宜),上了輪渡。
說實話,之前坐船的經歷不多,lp甚至之前都沒坐過船,因此對輪渡都或多或少有些謹慎和擔心。上來以後,擔心就全沒了,這是輪渡,但也像個破舊的公共汽車,一層二層擠得滿滿當當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搶了個靠著欄杆的位置。中華路碼頭在武昌區,橫跨長江的碼頭對面是漢陽區,碼頭對面的右前方則是我們要去的漢口區。輪渡啟動,一陣涼風拂面,甚是爽利,回看旁邊的武漢長江大橋,雖已經歷50多年的風雨,仍然威武雄壯,真不愧“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再看碼頭上面矗立的黃鶴樓,雖幾經重建,但巍峨風姿依然,吸引多人游人駐足,可惜的是,漢陽區晴川閣雖在,樹木卻早已被高樓大廈所取代,環視前方,鸚鵡洲也不曾發現,只能在想像中體會“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美色。
10多分鐘,輪渡到達了漢口碼頭。走上去,發現一塊石碑,記載著武漢市在2008年修建了碼頭棧橋的歷程,心中不禁有些鄙夷:修建棧橋這樣的公共設施,方便兩岸居民來往、工作,本是最必須的一件事,怎會拖到08年才做?難道又是08奧運獻禮工程?官員們有車了,不坐船了,對民生工程的關注就如此滯後了?可嘆我們的老百姓了,在08年之前,不僅要忍受破舊的輪渡船,更要忍受髒亂差的碼頭。回頭想想咱們的社會主義,呵呵,這樣就是無產階級?位卑未敢忘憂國,位高只為自己活,也許就是這個意思。
胡扯遠了,繼續行程。到了江漢路看看,感覺就是個商業街,興趣缺缺,於是跟lp回到江邊,吹江風,看看對面的景色。回程的時候,沒有再坐輪渡,而是選了每人5元的快艇,每人都有座位,速度也快多了,可惜的是在船艙裡邊,沒能繼續吹吹江風,體會那種風中的愜意。
出了碼頭,到路口打車,但堵車、人多的局面讓我們又等了10分鐘,才上了出租車。女司機很健談,用武漢話跟我介紹長江大橋的歷史,呵呵,還好我是湖南人,聽起來也沒什麼問題。一路上雖然也堵車,走的也不快,但談談說說,感覺還是很愉快的。到酒店一看,12點了,正經吃飯估計來不及了,於是趕緊收拾東西,12點半左右退了房,到旁邊的超市買了點面包蛋糕火腿腸飲料什麼的,准備上車之後吃。(要是梅苑豆花沒關門,去吃個蓋飯套餐什麼的,也許還來得及,可惜)1點前,走到傅家坡車站,正好驗票上車了。再見,武漢!
在網上訂票時看到,這班大巴車名為“高一座位”,上車後也沒明白啥意思,但車子有點舊了,車況不是太好卻是事實。還好,車上衛生還不算湊合,也就4個半小時,忍了吧。上車先吃點東西,車子也陸續上人,貌似傅家坡車站人沒滿,車就先開到了宏碁客運站,等人終於上滿了,1點40了,終於正式向宜昌進發了。一路上,車子一直在放電影,開始是瘋狂的石頭,接下來是個曾志偉演的一個亂七八糟的港片,再下來放了個動畫片,估計大家都是看看睡睡,睡睡看看的,總算座位還算寬敞。比較佩服的是我左後方倒數第二排的一個姑娘(我們倆坐在右邊倒數第三排),那一排的座位沒了,她最後上車的,只能搬了個小板凳坐著,因為沒法後仰,只能趴在前座的後靠背上睡,車子一晃一晃的,虧得也能睡著。貌似這樣票價也不少吧,干嘛非著急坐這輛車,半個小時流水發車,著啥急,來這找罪受。
車至中途,看見路邊的指示牌上,往右去“當陽”還有多少公裡,不禁回過神來,想起1700多年前的那場赤壁大戰,想想曹軍的大兵壓境,趙雲、張飛等人的孤膽英雄,周瑜諸葛亮的瀟灑風姿,不禁心向往之。再一想,宜昌不就是古夷陵嗎,那一場夷陵大戰,陸遜一把火燒得劉皇叔落荒而逃,好不容易積蓄的實力損失殆盡,不得不退守白帝城托孤,從而真正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跟lp說了說歷史,車子也就慢慢進入了宜昌市區,陸續有人開始下車了。我們也問好了司乘人員,車子到的宜昌長途汽車站,就是三峽游輪停靠的地方。
將近6點,大巴到達宜昌長途車站,往碼頭上看,我們要乘坐的維多利亞凱娜號就停在江邊,一陣欣喜,就准備先上船入住,再下來吃點東西。不巧的是,走到碼頭的游客入口,好幾大群人都圍著,因為過安檢嗎,大都堵在門口。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這些都是要坐6點多開船的國內游輪的游客,基本上都是跟著各個旅游團走的,她給的建議是,讓我們先去吃飯,7點左右來,人就少了。聽從她的建議,我們拉著箱子往回走,大概3、4百米,找了個街邊的小店,他們仨各要了一碗蘭州拉面,我則在另一個路邊館子要了個炒米線,同時,路邊的燒烤也開始了,lp去要了些串。或許是餓了,感覺都非常香,尤其米線味道很不錯。最後走的時候,我們一致決定,再要了一份米線,當作船上的夜宵了。
吃完飯,7點左右去登船,下了碼頭,穿過另一艘五星涉外游輪“總統一號”,終於到了我們所乘坐的凱娜號。報上姓名和團號,前台安排入住,之前稍稍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定的船票確實沒問題!
船上共6層,從負一層是雜物間,一層是餐廳和一些標間,二層、三層都是標間,4層是豪華套間和咖啡廳,5層則是閱覽室等以及露天的甲板。我們兩個標間在三層,並且安排的是面對面的,這樣能看到兩岸的風景,真不錯!房間的大小和服務等,差不多相當於岸上的四星級酒店,想想這是在水上,也很不錯了。
大家之前都沒坐過這樣的游船,都很是興奮,各層來回穿梭,甚至到一層的小健身廳運動了下,最後到5層的甲板上,坐在椅子上舒舒服服的看夜景,真是愜意啊。對面的燈光星星點點,回望宜昌城則是繁華一片,船邊的江水緩緩流過,偶爾飄過的一些鬥笠、衣服等黑影,讓我們都能猜個不停。
大概9點左右,船上的廣播響起,讓游客們都去4層咖啡廳,船長來介紹整個行程,並具體說明第二天的行程。出乎意料的是,主要介紹人是船上的總監,老外,女性,大概50多歲了,這才想起,這是美國維多利亞游船公司直接管理的,船長貌似只是個業務人員,負責船上全面管理的則是這個女老外。此次行程從宜昌到重慶,一共是3天5晚,6號早上從重慶港離開。第二天早上5點從宜昌港出發,先過葛洲壩船閘,然後8點多去參觀三峽大壩,整個下午要花5個小時的時間,去過三峽大壩的5級船閘,傍晚經過西陵峽,晚上停靠巴東港。
聽完介紹,又到甲板上吹了會兒風,再回到房間,一起把夜宵吃掉,然後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帶著欣喜和憧憬慢慢進入夢鄉。
本日花費:早餐20 + 打車25 + 中餐40 + 車票(102*3+51+2*4=365) + 晚餐5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