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決心踏上絲綢之路的那一刻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停留在黃沙滾滾,駝鈴聲聲之中。 出發的前幾天,前幾周,晚上總是不能好好的入睡。原來離夢想越近,心情卻越是揣揣不安。這麼說也許不怎麼恰當,這種情感實在太復雜了,憧憬、興奮、緊張……雖然曾經無數次的幻想自己站在那的場景,但還是無法想像當我站在那片土地上的時候,自己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
六月十七日下午三點,登上了上海飛往蘭州的飛機,開始了我的絲路之行…本想趁飛機降落的時候俯瞰蘭州這座城市,無奈機場離市區實在太遠,除了蒼茫的黃土地我什麼也沒看到。出了機場,改變了原本從武威進入河西走廊的路線,決定先去西寧,從那經扁都口進入張掖。 本來對於蘭州的印像除了拉面僅限於黃河而已,蘭州這裡的黃河算是上游。但看到黃河的時候,卻會發現河水並沒有因為是上游而澄淨,它仍似泥漿般混濁,帶著三分溫柔,七分霸氣,沉重的奔流過蘭州市區,令我沉迷…大約三小時後到了西寧市區,已經是晚上九點左右,太陽卻還未完全下山。當天晚上依然是個不眠夜。 第二天啟程前往張掖,一段盤山公路處路過一名叫‘黑泉’的水庫,我們停下車拍了幾張照,夾雜在山路之間的水壩色彩竟出奇的艷麗。繼續向前到了達阪山,3500米的海拔對我們好像絲毫沒有影響。車駛到一處空曠之所,茫茫的祁連雪山出現在我的面前,美的令人不原離開。想起了千年前匈奴人的一首哀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繼續前進一會後便是門源了,雖然還沒到油菜花盛開的時候,但這裡的景色依然讓我們迷戀,車慢慢的行駛在小路上,不遠處的祁連雪山挨著我們,草原上的牛羊馬匹悠閑的散步,車廂裡正放著樸樹的生如夏花,“我從遠方趕來 赴你一面之約 痴迷留戀人間 我為她而狂野…我在這裡啊 就在這裡啊……不虛此行呀 不虛此行呀”,心情舒暢的無法形容。門源過去就是扁都口了,到這明白了張掖這個甘州古城為何是兵家要道了。地勢之險讓我想像曾經這有多少場廝殺在此進行。扁都埡口是這裡海拔最高的地方,感覺雲就在我們的周圍,向我們撲面而來,車子進入迷霧一般。一只山鷹在我們車邊不遠處,剛想取出相機還沒來得及拍它便飛走了。
下午到達張掖市區的時候下起了雨,當地人說這雨不會下的很久,一陣就停,便稍微放心了,因為我們計劃第二天早晨去丹霞山看日出。當晚我們並沒住在張掖市區,而是去了離丹霞景區較近的一戶農家住了下來。次日一早就感到了丹霞景區,雨雖然停了,但雲層很厚,太陽光完全照不下來。雖然沒有陽光,但看到丹霞地形時,還是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奇妙。
出了張掖我們便往嘉峪關的方向趕,一路上大多都是戈壁灘,一望無際,鮮有人煙。來到嘉峪關門前,又想像起千年前在這雄兵百萬的場景。接著是萬裡長城第一墩,滄桑感油然而生,後面是懸崖峭壁,感覺很壯觀,這邊還是蒼涼的戈壁,懸崖對面卻又是一大片草原,讓人無法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離開嘉峪關繼續是無邊無際的戈壁,偶爾出現一片綠州。隨著戈壁灘逐漸沙化,敦煌也越來越近了,那個我想了八年的地方。就快到敦煌的時候,感覺公路上只有我們一輛車在行駛著,除了沒有盡頭的公路之外只剩下兩旁依然是沒有盡頭的沙漠戈壁。到了敦煌,會發現想感慨的別人已經感概過了,想說的前人也已經都說過了。但即使已經說過了一千遍,卻還是要說,因為它確實值得!當年來往於絲綢之路上的商旅,無論走的是哪條線,他們都會在同一個地方彙合——敦煌。那些人為利而來,為利而去,天知道他們錯過了些什麼。現在站在這片千年前無數人過往的土地上,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入住好客棧後已是晚上九點,太陽才正要下山,這些天幾乎忘了時間,只有白天黑夜。晚上來到沙洲夜市吃了點東西,和當地人聊天喝酒,聽他們講風土人情,打算第二天早上先去莫高窟。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怪不得被稱為‘千佛洞’。出於對文物的保護,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工作人員帶領二十幾個人參觀了八個石窟便結束了,我不願離去,跟在其他導游後又多看了幾個窟。莫高的石窟多壁畫,皆栩栩如生,且多個朝代疊加,不愧是歷史的瑰寶,若要把所有的洞窟都好好看一遍,只怕一個禮拜的時間都是不夠的。不知不覺已是下午,我離開莫高窟准備去看我日思夜想的月牙泉。到達鳴沙山是下午六點多,因為一直覺得那的黃昏是很美的,又能避開正午的太陽。進入鳴沙山,連綿幾十公裡的沙山進入的我的眼簾,那是我期盼已久的景色,心中的情感無法描述。遠遠望去,一個駝隊在沙山上行走,我想以前的商隊也是如此長途跋涉於絲路之中的吧,不禁又是一陣感動。我決定不坐駱駝,用自己雙腿走到山頂的感覺也許更美妙。山雖然不高,但第一次在沙漠中行走還是有點費力,沙粒不斷的跑到鞋子裡。索性把鞋脫了,光著腳踩在柔軟的沙子上很舒服,感覺整只腳都陷入沙中。走到半山腰的時候抬頭忽然看到遠方有一隅彩虹,也就四分之一吧,卻很漂亮,點綴在天空,驚奇沙漠之中也會有彩虹。這時月牙泉也基本呈現在我眼前,它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雖然以前看到過很多月牙泉的照片,但親眼所見還是激動不已,沙泉共處,妙造天成。到了山頂,這一路走來無論我向四面八方哪個方向看去都讓我流連忘返。到達山頂的時候正是太陽下山,在沙漠中看日落不知何時再由機會了。直到太陽落山,天色轉暗,我還是不舍離去,離開的時候已經將近晚上十點。隔日起了個大早出發前往雅丹魔鬼城。經過了玉門關,那是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關隘,建於西漢武帝時期,如今也只是殘高十米的土墩了。雅丹地貌位於玉門關西北邊,在去魔鬼城的路上直到雅丹出現一路都是黑戈壁,它的顏色與雅丹形成鮮明對比,顯得格外壯觀。魔鬼城雅丹形狀各異、方圓參差、高低錯落,實是鬼斧神工。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車船,大自然的奇妙讓人嘆為觀止。雅丹魔鬼城已是位於羅布泊境內,在羅布泊的東南邊緣,想想自己身在離樓蘭古城不遠的地方,又一種令人懷念的荒涼感而生。離開魔鬼城之後我們便往青海方向走,首先經過的是阿克塞。阿克塞地處甘肅、新疆、青海三省交界處,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風光秀美,資源豐富。司機師傅說這個小縣城人口只有九千多,創造的收入卻過億。到了阿克塞感覺是個非常寧靜的鎮子,本來人就少,街上靜的出奇,天上的雲好像也靜止了一般。我們在這裡吃過午飯後沒做停留,繼續向前。這裡開始路況變得很差,一路顛簸不停,沿路有不少野駱駝在路旁休憩。因為前方是更為偏僻的大柴旦,這裡更是人跡罕至,道路崎嶇,不時的還刮過幾陣小龍卷風。到達大柴旦的時候汽車的油幾乎用盡了,再走幾公裡的路車就跑不了了,司機連連喊險。這裡是一個采礦區,還有些軍隊在此駐扎,由於我們趕路有點累決定在這休息一夜在前進。
睡了個好覺後我們往德令哈方向前進,在公路上忽然迎面而來三個信徒,他們沿著公路一路跪拜向前。我們停下車探出頭,他們裂開嘴朝我們笑笑,一臉幸福的表情。我想他們是朝著西藏而去的,不知道他們一路跪拜了幾百公裡幾千公裡,但能看的出他們是那麼快樂和滿足,信仰的力量在這裡看起來是那麼的驚人…路旁的油菜花又漸漸多了起來,快到德令哈的時候路過可魯克湖,幾個垂釣者在湖邊釣魚,藍色的蜻蜓在蘆葦附近,不知名的水鳥在湖面上戲水,真是個寧靜悠閑的地方。司機說順便帶我們到漠河鹽場去看一下,我們一定沒見過。到了那只看到遠處白茫茫的一片,像雪、像海,走近一看確實是鹽堿地。到了德令哈我們決定不做停留直接向青海湖而去。公路兩旁已經戈壁不再,一路都是綠油油的,隨著前方海天一色的景像出現,青海湖到了。湖水很藍,車沿著湖邊開了好一會,對面山腰上一群人正圍在一起唱歌跳舞,司機說是當地人,晚上他們就會點上篝火。晚上我們去了一家藏民家住下,主人看上去很和善也和很客氣,說第二天一早帶我們去湖邊看日出。有不少驢友都曾在這家藏民家住過,我從他們家的牆壁上看到了感動。吃過晚飯來到院子,抬頭一看,無數的星星布滿天空。第一次看到那麼多星星,很震撼,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大又亮,密密麻麻,觸手可及,從頭頂到地平線只要眼睛看得到的地方都是……早上來到湖邊太陽已經在厚厚的雲層後面了,卻也很漂亮,轉過頭後面一片群山如油畫一般。一路沿著青海湖的景色都很不錯,草原上的高原鼠兔,偶爾一兩只山鷹盤旋在天空,日月山下文成公主的眼淚流成了倒趟河,拉雞山上牧民悠閑的放著牛羊……去甘南,去甘南……這是我們這次旅途的最後一段了。甘南沒有什麼特殊的景點卻是一路都是美景的地方。一路上,碧綠的黃河水、跨過黃河大橋,穿過壯麗的大峽谷、走過美麗的桑科草原、看過受人膜拜的拉蔔楞寺。
就這樣,走過夏河、臨夏,又回到了蘭州。由於第一天到蘭州的時候急著就出發了,並沒有好好看看這座城市。現在走在這座城市內,發現它古老而繁華,和我想像中大不相同,很現代化。來之前就想坐一下羊皮筏子了,看到奔流過蘭州市區的黃河水更是按奈不住坐筏子的衝動。坐在羊皮筏上,看到河兩旁的蘭州市民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喝酒的喝酒,很是悠閑。覺得這也是個頗為安逸的城市…
就要離開了,不知若干年後這條絲綢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無論變成什麼樣子,我想我還會再來的,還會再來看一看這條令我感動的古道…
照片弄不上去,請看我的BLOG: http://darrenyou.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