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嶺南人文特色(精品)酒店——桂林靜觀茗樓度假酒店(轉帖)下篇

作者: 最佳自由人

導讀在酒店公共區域裡,最亮色的要數一、二樓的走廊過道和被號稱為“藝術雲梯”的樓梯步道。一、二樓走廊過道的牆體是用明清期間遺留下來古青磚砌成的,客房房門頭上都有以一款紫砂名壺命名的號牌,青磚牆面上點綴著一些茗壺的圖片,客房房門之間的牆邊擺放著許多觀賞價值極高的奇石、根雕和明清時期的古木椅、古石缸,供住客欣賞和休憩;樓梯步道更是藝術韻味十 ...

在酒店公共區域裡,最亮色的要數一、二樓的走廊過道和被號稱為“藝術雲梯”的樓梯步道。一、二樓走廊過道的牆體是用明清期間遺留下來古青磚砌成的,客房房門頭上都有以一款紫砂名壺命名的號牌,青磚牆面上點綴著一些茗壺的圖片,客房房門之間的牆邊擺放著許多觀賞價值極高的奇石、根雕和明清時期的古木椅、古石缸,供住客欣賞和休憩;樓梯步道更是藝術韻味十足,從一樓到四樓的樓梯步道兩側掛滿了與桂林有關的名家書畫作品,其中以茶聖陸羽的《茶經》為題的書法作品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在每層樓梯的踏步平台上擺放著古石雕、古木椅和蘭花草等物件,這些作品和物件美得叫人不能不放慢腳步去瀏覽和品味,這正是樓主的良苦用心——讓住客在不知不覺中放慢腳步,即有了賞心悅目的感受,又減輕了爬樓的勞累,巧妙的構思之中映射了樓主以人為本的心願。在一樓的大廳邂逅了此樓的女主人姜女士(男主人剛剛有事外出,未能謀面,甚為遺憾!),一位美麗且很健談的中年女性,當她得知我們的喜好和來歷之後,就將我們請入到一樓的閑雲廳,並拿出她自己十分偏愛的“龍脊紅茶”請我們品嘗,這泡據說年產量不足兩百公斤的上等野生紅茶香氣極為獨特、口感更是甘醇回味,對我們這對“鐵杆茶迷”來說,這絕對是個意外而來的口福啊!一邊品著香茗、一邊聽著老板娘娓娓地道來關於靜觀茗樓故事——靜觀茗樓的所在地一直以來都是一塊“風水寶地”,它曾是清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原居地、更是廣西地方戲曲——桂劇的發祥地之一,抗戰期間原建築毀於戰火,現建築為七十年代初期續建的樓宇。在本世紀相交之際,現樓主有緣購得此樓,並精心設計和改造此樓,使其成為在桂林名噪一時的私人的文化交流會所和桂林收藏家協會的會所。樓主夫婦是一對愛好收藏各類珍品和鐘愛茶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賢達之士,雖然因為停車位欠缺之慮已將茶樓業務遷至新址,但仍將這處能令人產生獨享其樂之念頭的“風水寶地”拿出來,並改造成精品的特色酒店來與世人分享其中的快樂,這也是難能可貴的事情。靜觀茗樓從去年底面向國內外游客開放以來,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裡就盛名遠播,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和社會各階層的廣大游客朋友們,人氣指數極為高漲,成為了桂林酒店行業裡的一支奇葩!從與女主人的閑談中,很明顯地感覺得出,不論是樓主夫婦,還是那位常在網評中出現的經理人李先生,都不是那種急功近利的生意人,以樓結緣、以茶會友、以誠待客是他們經營之道,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和開辟小型精品人文特色酒店的擴張之路是他們發展的戰略目標。近一個小時的閑聊,讓我們不能不產生對靜觀茗樓更為深切的喜愛之情!在桂林如此小的城市裡,能有如此有品位、如此有經營之道的特色小酒店給我等外來之人享用,這無疑是一幸事啊!在靜觀茗樓你能看見許多向我們這樣拿著相機到處拍照的國人和外賓,從這個側面也可以感覺得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文化底蘊的高雅之所會越來越受世人的青睞。第二天早起退房,我們前往漓江、梯田等景區游玩,桂林山水絕對值得人們花時間、花金錢去細細的品味。。。。。。由於靜觀茗樓給我們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我們縮短了在陽朔逗留的天數,在靜觀茗樓又回住了兩天,並換住了日式房和古董家私房,細細地感受了這裡的酒店文化。。。。。。靜觀茗樓是一家絕對值得推薦的特色酒店,它地處桂林市中心地段,它的面前20米處就是著名的兩江四湖的中心景區——榕湖景區,它的後面街區就是以美食而著稱的西城路步行街,它的左側是桂林賓館,右側就是桂林市人民政府,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桂林之行是我們的快樂之旅,在靜觀茗樓旅居的日子則是我們感悟酒店文化真諦的難忘時光。。。。。。



(酒店的前台很小,不過我卻非常喜歡這樣的格調,不顯奢華卻讓人難以忘懷)



(在大廳裡有一張根雕茶桌,在靜觀茗樓酒店的幾天裡老板經常邀請大家坐在這喝茶聊天)



(酒店的小花園是可以隨意進出的,在這喝杯熱茶,看看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生活真是愜意呀)



(一樓的茶廳只對酒店的住客開放)



(出門20米就到湖邊)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