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晚上回到酒店不算太晚,轉機也不累,晚上就有了足夠的精力好好觀賞傳說中的台灣綜藝節目,看了一個播放麻將的節目,對我這種麻將白痴倒多了一份新鮮,要不是前來旅游真能靜下心連續看幾天,也許真能自學成材;另一個節目就是在第一次看了之後欲罷不能忘的“安室愛美惠” 陶子,鄭元暢,謝祖武飾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那裡看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952377.html
桃園大飯店的餐廳早餐內容非常一般,匆匆看一遍早餐內容最後選了一碗粥加了一點醬菜和肉松,烤了兩片面包將早餐解決。很奇怪早餐時間很多日本的哦巴桑直叫噢以西,比較無語。我們都是被7點叫MORNINGCALL 8點准時出發的。 此次的台灣用車我要重點介紹的,台灣的旅行車是雙層的,底層是行李倉和司機的駕駛位置,樓上就是客艙了,座椅都是航空椅,而且是2+1的設置,便捷了獨自出行或者成單數出行的家庭組合,由此可見台灣注重細節的態度。游客可以很好視線的觀一路風景,而司機也能專心的工作,足夠空間的行李艙可以滿足游客們一路游一路購物的需要。我們整團二十八人,旅游車應該是有三十多人的位置,所以大家都坐得很舒適。車廂裡的一台大液晶,四台小液晶電視可以為一路風景頻添了許多的氣氛和樂趣(在台東懸崖海岸線的那段,超級喜歡眼觀風景,耳聽鄧麗君的歌曲那種感覺)。
為我們此次台灣環島八日游的台灣地接導游的是台灣易游網的 陳成忠 導游,一位細致、敬業、負責、中肯。。。的工作人員。
今天第一個目的景點是:【中台禪寺】,經過沿途3小時的行駛,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一片青山中,老遠就能看到禪寺的特殊造型。好似一架衝天的戰鬥機或者一唯端坐在山裡修行的聖人。因為在禪寺的逗留時間才1小時,所以我們無法細致傾聽禪寺工作人員(尼古)將禪寺的歷史典故娓娓道來,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自行參觀,進門一尊彌勒端坐正中,金光燦燦,四周四根梁柱分別是四大金剛的石雕造型,杏目圓睜,威嚴異常,兩側側廳各自供奉著幾位盤坐的菩薩;尋彌勒身後的台階步上,再次端坐中間的就是如來佛了,如來左右側分別供奉關公和達摩,還有一些整根的檀木分別供奉在菩薩和佛的周圍。因為不太懂這些,所以不能造次。禪寺有一個蓮花池,也是拍照攝影的好處去。禪寺除以上外還有一個藏匿於較高處的觀音殿,還是因為時間關系,只能在底下張望一下了。禪寺的巡邏和尚都是開機車在園內巡查的,車上一般會寫著“巡邏”兩字。
出了禪寺經過半小時的行駛,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也是所有知道台灣的人就知道的:【日月潭】,台灣八景之一,日月潭(邵語:Zintun),簡稱明潭,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俯臥在玉山和阿裡山之間的山頭上,為台灣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7.93平方公裡(滿水位8.4平方公裡),最大水深27米,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映入眼簾的潭水碧藍無垠,青山蔥翠倒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難怪有詩作“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一路初識日月潭陳導跟我們講述了日月潭的形成、目前的用途、還有蔣介石和蔣宋美齡在日月潭的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這麼一片靈山秀水,自然是人見人愛。在日月潭風景區的小鎮上我們吃了一頓台灣少數民族之一高山族邵族風味的午餐。團參標配是八菜一湯,讓我印像最深的這餐的菜式是:油爆蝦的盛器(一部前面掛著撈網的小木船)、炒竹筍(上菜的賣相嚇我一跳(我說廚師刀工怎麼這麼差勁,大塊大塊的都能端上來,還有連刀塊)後來才知道人家就是這個粗壙原生態的用意,野生的竹筍鮮美得很而且很嫩絕對不要被其大塊嚇倒而錯過。邵族,台灣最少族人的少數民族,現在就剩下三百不到了,我都感覺整個數字基本已經可以宣布絕種了。邵族族群在日月潭周邊有一個部落村落,游船的時候都會有看到,邵族雖然融入了現代生活,但是還是保留了很多世代相傳的風俗,例如埋葬先祖輩的地方,別說族外人了,就是族人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只有地位尊貴的女法師可以去,如果外族人貿然侵入,少數民族可是會拿著砍刀跟你拼命,沒人敢攔的喲。吃飽了午飯,在小鎮的飯店周圍隨便走走,發現該小鎮從旅館到賓館,從餐廳到飯店一應俱全,如果自由行也特別方便,在一個相當好的看潭的角度竟然此地是星巴克的所在,占據如此地理優勢,難怪人氣很旺了。待大家都用餐完畢,車子帶我們到了朝霧碼頭,安排我們開始為時二個多小時的日月潭游船之旅,我們的船號是“錫安一號”,船老大就是邵族後裔,健談又幽默,船上的2個小時他又當船長又當導游。船馬達一響,似乎再也沒有人願意呆在船艙裡透過舷窗看日月潭,狹窄的甲板上大家絡繹不絕的選取著吹風看景的好角度,船行拂風,一陣一陣得給我們帶來夾帶著清涼水汽的清風,哢哢的快門怎樣都記錄不夠這些,想必遠處那些屹立不動的山巒也在將我們看個夠,就讓記憶永遠留住這片水光瀲灩。我們在日月潭登的第一個島嶼叫“拉魯島”(也叫“珠仔嶼”“珠嶼島”“光華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這個島嶼你別看它就是冒出潭水一丁點(這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其實就是以它為界,北半部分為日譚,南半部分為月潭。百年來,日月潭就是憑著“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名列寶島八景而馳名海內外。拉魯島上的潭水中至今還駐留著一直“白鹿”,據說當年的邵族祖先就是尾隨著白鹿在千峰萬嶺,翠綠叢林中發現了一潭閃耀著寶藍色光芒,猶如酣睡在母親懷抱裡的嬰兒般的澄碧湖水,由於這裡的靈山秀水,土地肥沃,邵族祖先們決定全族遷居此地。也就在這嶼分界日譚及月潭的島嶼上永遠的“留下”了白鹿的“倩影”。今日邵族的酋長毛信學,因為早先治好了宋美齡的哮喘病,所以被蔣介石奉為“毛王爺”,邵族部落也以此為榮,2001年8月台灣當局更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的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在青龍山巔,有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效仿了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吉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正好湊成100米。環湖往南,我們前往“玄光寺”,登山前船老大給我們隆重推出了著名的“阿嬤茶葉蛋”,據說在阿嬤還是阿妹的時候就在這裡賣茶葉蛋了,一直賣到了自己成了阿嬤,如今已身價不菲,好多人都想認阿嬤為干媽呢,哈哈。我們可愛的陳導已經在船老大把我們垂涎之意泛濫時先行一步為我們購買好了阿嬤茶葉蛋,請我們每人一個嘗鮮,果然名不虛傳,雖然雞蛋很小,但是蛋小卻香濃,要不怎麼說拿香菇和靈芝燉了N久呢,有人一口囫圇,有人細嚼慢品。揣著阿嬤茶葉蛋我一路遁行石階,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的暫藏之所,站在玄光寺門前大家都在排隊與刻著“日月潭”和“玄光寺”的石碑拍照留念,石碑前有著12生肖的石雕,大家各自尋自己的生肖一樣拍照留念,據說寺後有石徑,登上一千多階的石階,可以達到山腰的玄奘寺,那裡安放著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可惜我們迫於時間限制無緣一覽,希望有朋友可以登達。玄光寺門前也是俯看日月潭全景的好角度,記得找好角度用“強迫透視法”讓自己托起潭中的“拉魯島”喲 ,很是好玩的。
告別了輕紗薄霧的日月潭,我們循著環山公路,來到在日月潭可以仰視到的一處廟宇,這就是著名的“文武廟”,每逢考試,那些學子的家長們都會來這裡向孔子祈願。廟門口有一處階梯,共365階,被譽為“文武廟年梯”,從山崖登道上山,俗稱走一年,一路掛滿了家長門的祈福串,金燦燦的。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環湖而游,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裡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游中心地。閑眺日月潭的山光嵐影,朝暉夕陽,令人氣爽神怡。令人流連忘返的日月潭,青山映碧水,薄霧浣輕紗,如此仙境讓人怎能忘卻。

(日月潭)

(中台禪寺和文武廟)

(小秀自己)

(鬥六華安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