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號
在龍脊的時候結識了同時上海來的三位驢友,相談之後發覺後面的行程安排和我一樣,於是結伴而行。今天的漓江漂流和明天的遇龍河漂流都是和他們一起拼的筏。
因為考慮到晚點去江面上一定筏子會很多,影響游玩興致,所以我們決定坐陽朔——楊堤碼頭的首班車(6:10發車)。
早上5點起床,5點30出門,在門口吃了碗米粉後,來到汽車站,才6點,天還沒亮。首班車上除了我們4人以外還有幾位游客與當地人。6:15汽車從陽朔站開出,一路上還要時不時的停下來拉客。在楊堤路口的時候還停了10分鐘,號稱是規定。。。楊堤路口邊上還有個漓江徒步有的地圖。
從楊堤路口到楊堤碼頭的這段路有些路段在修路,比較顛簸,當中經過一個酷似一對情侶在Kissing的小山峰,售票員說是情侶峰,然後還問車上有沒有情侶要下去拍照的,哈哈。
7:40到了碼頭,巨多的筏子,已有幾批人准備出發了。之前預訂的筏工師傅已經在等候了(上車後把車牌號發給筏工師傅),我們的筏子可以坐4人,150元/筏(平時120元/筏),從楊堤漂流到興坪。漓江的筏子是帶馬達的,最下面一層是PVC塑料管子,上面是竹子。
7:50開始漂流,現在好像是枯水期,沿岸很多河灘裸露了大片石頭,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漓江山水甲天下”。兩岸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在江面上的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漂過,有種“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
漂到九馬畫山,這裡的河灘上有賣小吃的,大家也可以上岸觀賞九馬畫山,我只看出了四匹馬,想像力有些貧瘠。
過了九馬畫山,很快就到興坪碼頭了,但筏工師傅似乎並沒停在興坪碼頭上,而是停在離興坪碼頭有點距離的一個河岸上,全程漂流2小時。在碼頭上可以和著名的20元人民幣背景拍照留影。我也不免俗的拿出張20元人民幣拍了張pp,呵呵。
興坪碼頭有電瓶車到汽車站,我們選擇步行過去,走了15分鐘。在興坪汽車站坐汽車回陽朔,車程大約1小時。
回到陽朔,找了家謝三姐(陽朔滿大街都是XX姐啤酒魚),吃了著名的啤酒魚,味道挺不錯。
吃好午飯,就去了銀子岩,事先在客棧定的,65元/人,含門票、來回車費和現場解說費。平時只要60元,國慶假期漲到65元。。。
聽說“去了銀子岩,一世不缺錢”,如果是真的話,那這個世界可以提前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啦,哈哈。
從陽朔到銀子岩大概45分鐘,當中會經過工農橋(遇龍河全程漂流的終點),蝴蝶泉,大榕樹,月亮山這幾個景點,一路上發覺很多人都在騎自行車游玩這條路線。
到了銀子岩,游客需要分批次進入岩洞,之後由景區解說員逐一講解洞內景點。銀子岩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洞,洞內彙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所以稱為“銀子岩”。鐘乳石加上絢麗的燈光特效,組成漂亮的岩洞景觀。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是瑤池仙境,在水鏡倒影的襯托下,內裡容顏隨之變化,美輪美奐。
從洞裡出來邊上有賣荔浦芋頭的(銀子岩屬於荔浦縣),大家有興趣可以試試。
返回陽朔的途中發現有乘熱氣球游覽陽朔的,當時覺得挺新穎的。(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生了“陽朔熱氣球高空墜落事故”,4名荷蘭游客身亡,默哀…)
回到陽朔,因為3名驢友要換賓館,所以晚飯就不在一起吃了。在路邊買柚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趣事,賣主居然不收我給他的一元硬幣,聲稱怕是假幣,暈。
晚飯獨自找了個大排檔,點了個1.5斤啤酒魚,一個炒青菜,一瓶啤酒。在這皓月當空的中秋佳節,孤身一人在異鄉獨飲似乎也是第一次。啤酒魚的味道十分鮮美,以至於素來不喜食魚的我吃掉了整條魚。吃飯的時候發現很多提著行李滿大街找住處的游客,不禁暗自慶幸來之前預訂好了客棧。
酒足飯飽後去西街逛了逛,滿街都是喧鬧的酒吧和賣劣質的“手工品”與服飾的店鋪,人流估計與此時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不相上下。不喜歡這樣的氛圍,趕快逃離,回到客棧。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去遇龍河漂流,所以就洗洗早早睡了。
10月4號
第2天依然是5:30起床,早飯依然是米粉(還沒吃到吐),在汽車站與3名驢友會合,乘坐第一班陽朔——金寶的小巴(6:30第一班),45分鐘後到達金龍橋,下車後筏工師傅已經在等候了(依然是上車後把車牌號發給筏工師傅。遇龍河的筏工是通過客棧定的,200元/筏,可坐2人,平時的價格是200元漂流全程[金龍橋-工農橋,包括逆漂到富裡橋],現在國慶假期幾乎沒有筏工願意漂全程,都只願意漂半程(金龍橋-舊縣)。我們的200元也是只漂半程)。
遇龍河漂流線路圖:http://5nia0w.bay.livefilestore.com/y1p8VhsqOPjGBt7I6WGuMI_ee3ESryVc7Wbh0yi6MvloePtbX__N2rRxrXay-qpzAkxezEqscJSZ-L1invnhQ5S6l6ejxBeFwAT/200812701037908.jpg
筏工師傅先去買票、繳稅。遇龍河上的筏工是要繳稅的,租用拖拉機的運費(從下游將竹筏運回上游)也是由筏工支付,平時筏工師傅辛苦一天,實際上大概只能賺幾十塊錢,節假日火爆的時候應該可以多賺些。
PS:遇龍河的竹筏沒有馬達,全靠人工。是全竹制成的,一條筏只能坐兩個人。
因為我們是第一批開始漂的人,所以感覺遇龍河十分恬靜和秀美,遠處群峰疊聳,兩岸綠樹叢生,田野縱橫,村莊錯落, 這些全都倒影在猶如鏡面般的河面。
30分鐘後,就看到了富裡橋,富裡橋築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約500余年歷史,是遇龍河三大古橋之一(其它兩座是遇龍橋和仙桂橋),現在還保存完好。富裡橋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筏工會把竹筏停在岸邊,讓我們上岸近距離欣賞富裡橋。我在橋上發現很多酒瓶,塑料袋的垃圾,後來問了才知道有些游客昨天來這裡“歡”度中秋。看來我們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高啊。
PS:MM在這裡拍照的時候,可以把頭放在水中倒影與橋形成的那個圓中,猶如古代的銅鏡一般,效果不錯。
原路漂回金龍橋,發現來漂流的人已經有一些了。金龍橋到舊縣應該是遇龍河景色最美的一段,我一邊靜靜的欣賞美景,一邊用DC隨意拍兩張,悠然自得。
個人認為漓江與遇龍河景色各有所長。漓江兩岸的的山巒更靠近河岸,給人的衝擊感大些,比較大氣。而遇龍河兩岸的山巒距離河岸較遠,中間隔著田地與村落,看上去更有層次感,更柔美; 如果把漓江比喻為大家閨秀,那麼遇龍河就是小家碧玉,如清水芙蓉的鄰家女孩,一顰一笑,盡在眼底。
10點左右到達舊縣,這裡可以包面包車回陽朔,平時價格30元/車,現在漲到50元了。。。在這裡還發現很多游客把自行車托運到這裡,漂流完後再騎自行車回陽朔,沿路欣賞田園風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回到陽朔後與3位驢友吃了一頓告別午餐(他們還要在陽朔再呆一天),去汽車站坐車回桂林,住了一晚,第2天搭乘上午11點的航班返滬。
PS:去機場的大巴在航空大廈門口坐,每半小時一班,40分鐘可到機場。
漓江與遇龍河漂流總結:
1.雖然早上早點開始漂流,人少安靜,河面倒影清晰,但是即使是晴天上午也很難見到藍天白雲,下午的時候會有藍天白雲,拍照效果也不錯,但是游人比較多,倒影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家自己選擇吧。
2.漂遇龍河會經過很多堤壩,竹筏過堤壩的時候會激起水花,建議大家自備拖鞋,或者干脆赤腳也可以。
3.漂流過程中須做好防曬工作,否則大家都改名叫Black吧。

(漓江)

(銀子岩)

(福裡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