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嶗山--青島印像二

作者: er1981

導讀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嶗山道士”,還依稀地記得山上有座太清宮,還有的就是老道士神奇的穿牆術。因此,對我而言,不知道是先知道了嶗山才認識了青島,還是先認識了青島,才知道有嶗山。當一座山的知名度遠超出其城市的本身,我想那一定是因為歷史,或者是太多太多的故事。 嶗山因其千年的道教文化而名揚天下,更因為毛澤東那段8341的真實典故而讓人無 ...

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嶗山道士”,還依稀地記得山上有座太清宮,還有的就是老道士神奇的穿牆術。因此,對我而言,不知道是先知道了嶗山才認識了青島,還是先認識了青島,才知道有嶗山。當一座山的知名度遠超出其城市的本身,我想那一定是因為歷史,或者是太多太多的故事。

嶗山因其千年的道教文化而名揚天下,更因為毛澤東那段8341的真實典故而讓人無限敬仰。對於一個匆匆的游客,我們花了整整的一天走進了他。

很顯然,景區的管理已經被“調教”的很規範。山腳下開辟了大量的停車場,足以收容紛至沓來的社會車輛。所有的游客都需要乘坐景區統一的大巴進入山區,即使是在這樣的一個高峰時節,依然讓我覺得秩序井然。大巴很舒適,不僅可以消除開山路的疲憊,又可以換來一路的秀美風光,很不錯。(首先得買門票:100元:包括車費30,門票70)


--- 嶗山海岸

坐上大巴,也就開始了嶗山之行。你不用擔心會錯過某個景區,因為大巴停靠的每個站台,就是一個景點。你可以隨意選擇,來去自如。其實,嶗山的景區大致是:八水河 -- 太清宮 -- 太清宮索道 -- 華嚴寺 -- 仰口。我們選擇從太清宮開始。


--- 千年道教

太清宮是嶗山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游客的必到之處(另收門票20)。他坐落在半山腰,被太多的千年古木圍繞掩映著,很是幽靜。人們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他們,甚至開始為他們打針,吊水。


--- 正在吊水的古樹

很多時候,當我面對著這樣的千年文明,會覺得自己好渺小,好微不足道。不過,當我觸摸著這些千年古樹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好年輕哦。


--- 親密接觸

急著尋找我兒時記憶中太清宮裡的那堵白牆(嶗山道士穿牆術),不知不覺中卻已近在眼前。身邊的導游說,如果你確定自己是善良的,真實的,從未說過謊話,那麼你就可以有這樣的超能量穿過這堵白牆。我笑了,因為我堅信我不可以。不是因為自己對這個傳說的懷疑,而是因為很多的時候,生活中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而他們反到會讓我們覺得的真實。


--- 那堵白牆

感受了太清宮的歷史,再次坐上大巴前往下一站太清宮索道。索道本身沒有太多的特別,無非是讓你感受一下小鳥在叢林中飛翔的感覺。倒是下了索道,有一個很不錯的觀海點,值得推薦。


--- 索道出口看海

出了索道,有很多的小吃攤。偶然發現在最裡側的拐角,有一個品茶的地方,很安靜,視線毫無遮擋。情不自禁地坐了下來,叫上了一壺茶和幾分小點心(茶30元,鹽水花生10元,栗子10元,量足夠大)。這裡的天真的好藍,海水是如此的安靜。右側的大石頭神似彌勒佛,所以他前面的那片海被譽為“瑤池”。


--- 神似彌勒佛

就這樣,我們喝著茶,看著海,絲毫沒有想到離開。一旁,絡繹不絕的游客在嶗山觀海的大石頭上爭相拍照,各種POSE的,應有盡有,很有意思。而我並沒有留影,因為實在不忍心在如此純粹的畫面裡有個“多余”。

痴迷著看海,突然發現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匆匆地,我們前往了華嚴寺。雖然他沒有太清宮那樣的規模,但如果時間充裕,還是值得進去走走。路上有顆大石頭,因為形狀酷似木魚,所以記得摸一下,據說會有好運。


--- 華嚴寺入口


--- 華嚴寺


--- 木魚石

最後一站是仰口,我們到達的時候已近黃昏。那裡有個海水浴場,還有索道。由於時間的關系(大巴的末班車是5:30),我們沒有太多的停留,只是我實在忍不住,在海邊玩耍了一會兒。(索道看似不錯,是敞開式的座椅,不像太清宮是一個封閉的小車廂)

坐上了大巴,我們很滿足地返回了。落日余輝,灑滿了下山的整個道路。司機是個很逗的山東人,邊開著車邊和大家聊天:“你看做人多好,可以看到月圓,還可以看到日落,多幸福啊......”。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知足了,因為我們真的算是幸福的一代。(太多照片無法上傳,可惜了)http://***/leyisky


(嶗山海岸)



(千年道教)



(那堵白牆)



(嚴華寺)



(神似彌勒佛)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