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陽朔三日傳

作者: renzhichu123

導讀披著小雨,聽著蛙聲,在兩旁都是稻田的小路上騎著自行車;迎著微風,腳伸進清可見底的水裡,在被桂林山水環抱的竹筏上假寐;蜷縮著身子,爬行過狹長神秘的溶洞隧道,在溫暖的泥水裡把同伴塗抹成泥塑藝術品;推開破舊的木門,穿過荒草叢生的院子,黃昏時在廢棄的古民居裡將小說中的恐怖氛圍延伸到眼前……有人說,游陽朔最少需要一個月,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快, ...

披著小雨,聽著蛙聲,在兩旁都是稻田的小路上騎著自行車;迎著微風,腳伸進清可見底的水裡,在被桂林山水環抱的竹筏上假寐;蜷縮著身子,爬行過狹長神秘的溶洞隧道,在溫暖的泥水裡把同伴塗抹成泥塑藝術品;推開破舊的木門,穿過荒草叢生的院子,黃昏時在廢棄的古民居裡將小說中的恐怖氛圍延伸到眼前……有人說,游陽朔最少需要一個月,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進行這樣奢侈的休閑;大多數海外游客來中國旅游也希望多走幾個地方,沒有時間在陽朔待得太久。 所以接到總編輯布置的任務後,我制訂了一個詳細的走線計劃,站在游客角度用3天時間親身體驗,盡量努力采寫服務性、可讀性兼備的稿件,為您的陽朔之旅提供詳盡的參考和細致的服務。一、到達:沿途麗影陽朔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到陽朔自駕車或坐旅游大巴可以從廣州和南寧出發,而乘坐火車和飛機都要先到桂林再到陽朔。從桂林到陽朔分旱、水兩條路:在桂林坐船,沿漓江蜿蜒而下,一路上漓江兩岸茂竹叢生、小橋流水,處處風景如畫,既趕了路,也觀了景;我走的是旱路――桂陽公路,從下了飛機一股清香濕潤的風撲面而來,到坐上汽車離陽朔越來越近,我的陽朔之旅也拉開了序幕:路兩旁的山遠近錯落,既孤峰獨立又綿延不斷,而這青山綠谷中不時點綴著幾所農舍,烏瓦白牆,一派水墨山水畫般的風光。價格:大巴―15元(人民幣,以下同);船票―240元溫馨提示:1、走水路在磨盤山碼頭登船,船程四五個小時2、走旱路在桂林汽車站上車,路程一個半小時左右3、陽朔的最佳旅游季節是每年的4月到11月;我到陽朔的時間是9月底二、住宿:不是風景的風景此行前兩天住在位於世界聞名的西街——“洋人街”末端,“碧蓮峰”腳下的帝都酒店。酒店按三星級標准設計,左畔“雙月溪”,面對漓江,四周風景如畫、環境幽雅;內設中西餐廳、咖啡小屋、假山流泉相映、別具一格,選了個可以看見整個漓江風景的大床房,不用出門可以一睹陽朔山水的風采,聯系酒店的容經理可以優惠。在西街喧囂、激動、激情一把過後,在陽朔最後一晚我選擇了位於大榕樹風景區遇龍河畔的青年連鎖酒店--采茶山莊,酒店是很有陽朔地方特色的明清式四合院建築,雖離西街還是有些距離(6公裡),不過卻是地地道道的田園風光,強烈建議喜歡寧靜和文化氣息的朋友來這裡住上一住,一來收收心,二來這裡才是桂林山水和陽朔民間文化的最佳結合。溫馨提示:1、陽朔旅店的價格隨著淡季旺季的不同會上下浮動,而且可以砍價,除了少數的星級酒店。2、陽朔的三種檔次的旅店散布在縣城的各個角落,臨江靠山的價格會偏貴一些,但是風景極好。3、來陽朔旅游,千萬別以為旅店只是個歇腳的地方,這些小酒店往往本身就是一道風景。三、行程第一日6:30―7:30早餐:爽口的陽朔米粉一大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吃一碗陽朔米粉。大多數陽朔人的早餐主食就是米粉,在陽朔的街頭,你隨處都可以看到各式的米粉店,走近便聞到陣陣的米粉香。我和朋友在“老油條”米粉店的後院裡坐下,要了一碗鹵菜粉、兩根油條。陽朔米粉與桂林米粉類似,只是在配料上多了些花樣,我們吃的這碗鹵菜粉以鹵水為調料,配菜用黃豆取代了桂林粉中的花生,再佐以蔥花、芫荽、老蒜、辣椒,口味鹹鮮,新爽滑嫩,在清涼的晨霧裡竟然吃了個滿頭大汗。陽朔米粉有很多種吃法,還有湯粉、牛腩粉、馬肉粉、螺螄粉、酸辣粉許多種。價格:一碗陽朔粉3元溫馨提示:陽朔的早餐有多種選擇,中餐有豆漿油條、包子稀粥,西餐有熱狗、三明治。除了眾多的米粉店,還有面包房、肯德基、永和豆漿7:30―10:30漂流遇龍河:“水戰”遇龍河位於陽朔縣城的西面,騎自行車50分鐘就可以到遇龍河的上游金龍橋碼頭(初次漂流最好雇一位導游,我聘請的導游小趙還不錯,年輕小伙子,高中畢業去深圳一家電子公司干了幾年,還是惦記家鄉的山水風情,於是回陽朔干起了導游工作。竹筏聯系網上推薦較多的朱名進師傅,後來因為預約較晚,朱師傅已經出工了,給我推薦了位陳師傅,陳師傅人挺憨厚老實的,沿途講解很到位,師傅將竹筏推到清可見底的水裡,漂流的旅程便開始了。坐到筏上,清風徐來,兩岸青草茂竹,綠色滿眼。這裡的鳳尾竹都長得極其高大,一叢叢的,綠得那樣透徹那樣生動,讓人看在眼裡仿佛都能聞到那遠處綠色的清香。竹子的倒影映在河水裡,沿著河岸綿延著,襯托著稍遠一些的一座座山峰的倒影,在水裡靜靜地隨竹篙劃開的水暈蕩漾著。人在筏上,上上下下都是這山水的艷影,於是自己仿佛也融化了,融化成山水麗影的一部分,一種舒適艷麗的朦朧困意便湧了上來。突然,筏頭懸空了,然後整個竹筏向下落了下去,表面完全浸到水裡。激起的一大團水花迎面濺到了身上臉上,清涼的快感立即代替了困意,原來是一道落差很小的堤壩制造了驚異和驚異後的笑聲。這樣的堤壩整條遇龍河共有28道,過了最後一道堤壩,水面開闊起來,好多竹筏和渡船在這裡聚在一起,展開了“水戰”,我們立即參加了戰鬥。靠著筏子靈活易動,我們從背後奇襲互不相識的“敵人”,對方因大船不靈活,只好撐起雨傘來抵擋“水彈”,一時間,笑聲、水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價格:漂流從遇龍橋碼頭(起點)到工農橋碼頭(終點)每支竹筏是240元,歷時4個小時左右;從金龍橋碼頭到舊縣和從朝陽碼頭到工農橋是均120元,歷時2個小時左右;溫馨提示:1、雨季漲水時最好不要漂流,有一定的危險性2、價格可以商量,但幅度不會太大3、裝備――裝鞋的塑料袋、水槍(碼頭有賣,每支4元)4、自行車是綁在竹筏上一起漂到終點的10:50―12:00月亮山:“賞月”在工農橋碼頭,棄筏蹬車,向西騎行20分鐘便進入月亮山景區。沿著彎月形的路順時針走,一輪“明月”由圓到缺,直到漸漸消逝;轉過頭逆時針走,“明月”又現,由小到大,漸圓漸滿,這明月就是月亮山中的月亮形空洞,由於後山的遮擋和觀者角度的變換而形成的月形變換,這條路就是賞月路。在一段不長的路上,短短的幾十分鐘裡,就體驗了月缺月圓的變換,而這種變換是由於我們的移動而產生的,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價格:賞月路不收門票溫馨提示:月夜在賞月山“賞月”更加奇妙12:00―14:00午餐:“伴月”的土雞坐到賞月路盡頭伴月飯館的竹樓上,風從四面吹來,鄉野的味道彌漫在這裡。伴月的土雞味道好極了,還有用南瓜苗熬的農家菜湯,清香可口。溫馨提示:賞月路周圍的農家飯館很多,比較便宜,四菜一湯也就100元左右14:00―17:00菩薩岩“探險”:“鬼吹燈”和泥巴浴菩薩岩是陽朔最著名的地下河水岩洞,洞口就藏在月亮山附近的月亮村內,所以吃完了飯,走不遠,便開始了溶洞“探險”之旅。一進洞,涼氣森森,從洞內深處迎面襲來一陣陣“陰風”。換上拖鞋,戴上安全帽,由一位向導引領,我開始告別陽光走進黑暗世界。這個溶洞十分狹窄,很多地方只容一人通過,而這條路曲曲彎彎,時上時下,很多地方,基本上是匍匐前進。溶洞裡光線很暗,黑漆漆的,需要向導打著手電。在手電光照射下,周圍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逐漸清晰,卻讓人覺得更加猙獰。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猛地一下踩到水裡。原來這個路段被地下河水淹沒了表面,必須趟著水過去。靜靜的洞裡,一行幾人誰也不說話,只聽見嘩啦啦的趟水聲和沉重的呼吸聲。我的腳在冰涼的水裡,想著這水不知通向怎樣的地下深處,而不知這水裡又有怎樣的地下生命在游蕩?忽然,最近十分流行的關於盜墓的探險驚悚小說《鬼吹燈》裡,關於地下溶洞裡遭遇怪事和驚險的場景,倏地躍入腦海,於是我整個人的探險神經被這種神秘恐怖的氛圍激發了,彎著腰、趟著水,鑽爬過一個個狹窄的洞道,奮勇向前!目的地到了,很大的空間,有一個泥潭,一個清水潭(泥巴浴後用來清洗身體),都是自然形成,潭底的軟泥溫暖細滑,坐進去仿佛有一只溫柔的手在輕撫你的全身。據向導說,人多的時候,人們可以在泥潭裡盡情地打鬧戲耍、往其他人身上塗泥巴,還可以在泥水裡洗澡翻滾,放松的同時能找到童年那種無憂無慮的感覺。價格:每張門票128元溫馨提示:1、60歲以上的老人,有心髒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嘗試2、裝備――泳衣、泳褲(洗泥巴浴時穿)3、陽朔還有月亮水岩、水岩兩處溶洞可以洗泥巴浴,都在月亮山附近4、要原路返回,不要向另一個方向走,易迷路17:00―19:00回城、休息19:00―21:00晚餐:啤酒魚對陽朔啤酒魚早有耳聞,晚餐便以它為主菜。啤酒魚配料精細、味道鮮美,聽說所用的魚大多是漓江裡網箱養殖的。陽朔街頭的飯館很多都有啤酒魚賣,比較有特色的有醉仙樓啤酒魚、彭大姐啤酒魚、李萍啤酒魚。21:00―24:00消磨西街:萍水相逢陽朔西街酒吧的名聲這些年響得很,簡直是提陽朔必提西街。來到西街才發現,這裡簡直就是一條“地球街”:成群結隊的外國游客是屢見不鮮,而在西街的每一個角落,你隨時都會看見三五成群的不同膚色的人圍坐在一起喝啤酒。坐在酒吧擺在屋外的鋪著花格子桌布的吧桌前,懶懶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還有不遠處隱在暗影裡的碧蓮峰,白日裡旅途中的勞累都不翼而飛,剩下的是一種既恬淡又時尚的情緒彌漫在心頭。這樣的情緒會擴散,每個人的都在擴散,於是變成了一種西街情緒彌漫在陽朔夜晚的上空。身在其中,也就明白為什麼素不相識的人會坐在一起喝酒,鄰桌的女孩兒也許只要招呼一聲便可以坐到一起。於是西街的邂逅已經變成西街的“標志”了。溫馨提示:西街特色酒吧、餐吧推介:丁丁酒吧、大篷車、文化飯店、“沒有”飯店第二日6:30―7:30早餐7:30―9:30世外桃源:柳暗花明晨霧中,踏上燕子湖裡的小船,搖過侗家的鼓樓和風雨橋,穿過漆黑的只能聽見嘰啾的呢喃而看不見燕子的燕子溶洞,小舟左拐右繞,前方仿佛沒了去路,正自慌張,船頭突地一轉,柳暗花明,一片無比幽靜的田園世界豁然出現在眼前:青瓦泥牆,竹籬菜畦,雞犬之聲清晰可聞;擔桶的農人赤腳穿行在田間,頑皮的兒童嬉鬧在屋前的空坪,更有捕魚的老翁,叼一管煙鬥,悠悠坐在竹筏上,在雲影中隨波逐流。門票:50元溫馨提示:1、在陽朔車站搭班車,20分鐘左右到達位於桂陽公路旁的世外桃源景區2、在景區外可以等到招手即停的班車回城9:30―17:00徒步漓江:走在畫卷裡坐班車到陽朔上游的楊堤鄉,沿著漓江向下游走,直到興坪鎮,是徒步漓江的最佳線路。在船上觀景是看漓江兩岸青山茂竹、綠草耕牛,風景如畫,而徒步卻正是走在這如畫的風景裡。漓江彎曲雅致,徒步的路線也隨著江水彎彎曲曲,有時候也會插到江邊的小村莊裡,但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著江迤邐而行。漓江的景致絕不單調重復,每一座山,每一個河灣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票價:16元(含兩次輪渡,在徒步中不要丟掉門票)溫馨提示:1、裝備――雨具、防水鞋2、午餐可以在徒步過程中解決,途中有許多小攤賣農家自制的漓江烤魚串、艾葉粑、芋頭、紅薯3、返城可以在興坪坐班車4、由於徒步歷時需要6個小時左右,所以很消耗體力,如果您覺得很累,可以找到江邊的竹筏,漂流至興坪5、徒步途中有指示牌或牆上有標識為您指出正確路線17:00―20:00返城、小憩、晚飯20:00―21:00《印像劉三姐》:天人合一演出還沒有開始,幾千人已經陸陸續續地進場坐好,巨大的階梯狀看台上的觀眾,面對的不是舞台,而是實實在在的桂林山水:數峰在“台後”兀立著圍成一個背景,一灣碧水就是寬闊的舞台,台兩側是長滿鳳尾竹的堤岸。黃昏,天光漸暗,群山已經變成一個剪影圍在我們周圍,微弱的天光在水面上粼粼地逗引著觀眾的想像。突然一點漁火亮起,由遠而近,那優美動聽的山歌聲也飄飄渺渺由遠而近,一台大型的歌舞演出竟然就在這真山真水的懷抱裡開始了。看著“舞台”上營造的三三兩兩的竹筏,在夕陽的余輝裡載著魚鷹,飄蕩在桂林山水間的漁舟唱晚的麗影,觀眾仿佛已不再是觀眾,演員仿佛也不再是演員,所有人和景都融合了,融合在這天人合一的大舞台中。門票:180元、320元、680元溫馨提示:1、門票需提前通過旅行社來訂,街頭有許多小旅行社都可以,還可以砍價;淡季可以在門口現買票2、看這個演出越往後排的座位越好,也就越貴3、裝備――望遠鏡(10元租一個)、防蚊藥(夏秋季)第三日睡懶覺,品茶,曬太陽,感受秋天陽朔的陽光浴和自然的鄉土氣息,晚上山莊前院花園賞月,談古論今。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