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清晨乘Y2路公車直達靈隱寺園區, 門票25元, 進口處租一講解機, 走至各景點時自動開啟甚是方便. 飛來峯有許多年代久遠石雕字碑, 甚是可貴, 其中我最愛者是彌勒佛首現大肚歡喜造形, 生動傳神, 一改先前自印度傳入時之典型佛像, 漢化後溶入漢人民間. 在此同時, 觀音菩蕯亦由男子像演變成為一慈悲婦人, 更能深植百姓心中. 佛原本就有億萬化身相好, 因事因人方便施教. 多年前我曾遊過河南龍門石窟, 見泰半佛雕被削面斷肢, 殘遭破壞, 可歎千年華夏文物, 毀於一旦, 可悲又可恨. 而靈隱飛來峯諸佛像卻奇績般逃過此刧, 難道受菩蕯特別眷顧, 但願衪們能繼續平安度過又千年.
進入靈隱寺需另購門票, 整座廟宇宏偉莊嚴, 建於山坡上深達五進, 面幅闊廣, 但因深藏林中, 並不覺其規模, 恰如靈隱其名. 羅漢堂內百余羅漢造型各異, 各具志趣, 不知是舊物抑新塑, 甚具藝術價值. 藏經閣內展出多種歷代珍貴收藏, 有佛像佛經及書畫等, 均有高度藝術價值. 寺內香火頗盛, 喜見宗教在百姓心中再次復甦. 反映出國民一般生活水準提升, 除物質滿足外更顧及到心靈上的渴求. 由而可促進社會和諧, 期望當局能繼續重建維護此方面傳統中華文化.
游罷靈隱, 時己近中午, 在出口處餐廳吃飯, 見有西湖醋魚, 4O元, 得以首嘗渴望已久的經典杭幫菜, 味道確實沒令我失望. 飯後由東門搭游4路公車去雲棲竹徑. 過梅家塢在竹徑入口處下車, 天已開始飄落絲絲細雨. 見到高聳密茂的竹林, 青石板及鵝卵石鋪的小徑, 蜿蜒沒入林中, 相當的熟習. 當我幼兒時, 在那戰亂的年代, 曾隨父母在雲棲寺住過數月. 兒時種種情景, 歷歷在目. 慢步至洗心亭, 恰如我記憶中, 一池清澈的泉水, 曾是我學會游泳的地方, 恍然一甲子歲月已過去. 繼續前行至雲棲寺, 寺前廣場依舊. 拾級而上進入內院, 赫見建築面目全非, 絕非記憶中之古剎, 不僅規模很小, 且全是新建磚頭水泥房屋, 雖樣式多仿古, 但雜亂無章, 而且絕無那經長久歲月留下的痕跡, 震撼心腑. 想那雲棲寺初建於明朝, 雖不似宮殿之華麗, 但處處精雕細琢, 古樸莊嚴, 歷經數百年之經營, 殿宇眾多, 香火鼎盛不衰, 為佛教名剎之一. 歷代高僧輩出, 首推創寺蓮池大師, 為淨土宗八祖, 著有多種論述詮揚淨土教義, 影響中國佛教至深. 當年我雖弱不及冠, 但仍被雲棲寺諸環境所深深感動, 晨鐘暮豉, 永烙心中. 而今雲棲寺已遭浩劫, 蕩然無存, 只剩下一小偏殿. 世事無常, 正驗證了我佛說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不該執著. 但我為一介凡夫, 能不痛心.
回程雨愈下愈大. 乘游4路至玉泉站轉K27路返回旅舍, 飯也不想吃了. 靈隱寺與雲棲寺命運遭遇迴異, 今夜要細細省思.
第四天
清晨早點後乘K27路公車兩站後抵杭州茶葉博物館, 此館顯為新近落成, 數棟新穎建築, 錯落有致, 外觀清新. 館前面對一小水塘, 花木經精心佈署. 遠處一大片茶葉示範田, 一條潺潺小溪, 清澈見底, 好一幅田園風光. 館內展出豐富多采. 從茶在中國的歷史沿革, 茶具的演化, 及整個茶文化的形成. 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龍井茶整體的製成錄影. 依照傳統作法,最重要一步是炒焙殺青.這一步必須全程手工操作, 在一大鍋內, 老師傅赤手將青葉先壓後翻, 不斷的攪拌. 鍋面高溫, 如非動作熟嫻, 手肯定會被燙的滿是泡. 但只有如此, 方得形成龍井茶特殊的葉狀及清香. 每次炒焙需三四十分鐘, 全憑老師傅經驗拿捏, 方能達到色香味具佳的境界. 龍井茶之製成不易, 也難怪上等級有其高價碼的原因. 館內銷售部, 有多種中檔次以上散裝茶, 售價均在每市斤九百元至三千元間. 千元以上者皆清明節前採收新茶. 不但葉嫩味香, 且絕無殘留農藥. 因此如購買價位較低的明後茶, 建議先倒掉頭一泡, 雖很可惜, 但健康可保安全. 我趁機請服務員為我沏一杯千元級品嘗, 果然不比凡響, 絕非以前在臺灣喝過的淡而無味. 龍井為純綠茶, 本來就不會像烏龍茶之濃郁. 它的精華內涵, 需慢慢的引發出來, 水質溫度都很講究. 好龍井毫無苦澀感. 沏時第一泡聞其芳香, 第二泡觀其形色, 最後第三泡嘗其回甘. 三泡後我連茶葉也吃下去. 明前龍井均為最嫩的幼葉, 並無一點澀口, 反而口齒回甘, 久久不散. 綠茶葉含有豐富的兒茶素, 是強有效的抗氧抗老化及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 對身體益處大, 棄之太為可惜.
茶葉博物館出來, 乘K27路公車至西冷印社參觀, 不需門票. 印社創立已逾百年, 社內多有明清古建築散佈在孤山山坡上. 園內古松修竹, 鳥語蟬鳴, 景致幽絕. 加上自來為文人雅士薈集之地, 遺下許多石刻碑銘, 有時間可以細細品玩. 最高處有國畫大師吳昌碩舊居紀念館, 介紹他一些生平事蹟.
西冷印社出口左方正是中外知名的樓外樓飯店. 心慕巳久, 焉能錯過. 點了西湖醋魚, 龍井蝦仁, 宋嫂魚羹, 皆杭幫經點名肴. 本想再要一份他們最拿手的東坡肉, 但一人怎能吃下這許多, 只好留待下次. 說實在的, 樓外樓名氣太大,來杭州還真必須來吃一頓才能有個交代. 但價格卻很嚇人. 一盤龍井蝦仁要128元, 吃的相當心痛. 再說西湖醋魚, 我日前在靈隱也點過, 比較起來, 味道稍有不同, 但很難說那個更好吃. 都很不錯, 只是價位上有很大差距.
樓外樓出來走至斷橋頭, 看到蘇小小墓. 蘇小小為一千五百年前名妓, 很有文才, 與當時文人過往甚密, 但並無特別纏綿動人的故事, 能留名至今, 也算一奇事. 這時恰好有一輛電瓶遊覽車經過, 買張全程票, 40元. 繞湖一周, 駕駛慢行細說, 遮著太陽, 和風習習, 柳絲拂面, 實一享受. 只可惜中途不可上下車.西湖環湖園林修整的清爽有致, 綠草如茵, 樓閣亭榭, 古色古香, 碧水萬頃, 無處不景. 同時也有許多員警維持秩序, 而遊人亦多有公德心. 環境如此美麗, 也就自動不忍心去破壞. 其實離開湖區, 各處依然很清潔, 道路寬闊, 綠蔭夾道, 公園綠地處處, 堪稱花園都市. 比被評為居質第一的溫哥華, 毫不遜色, 而更兼具東方之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