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岳陽樓出發返回高速,到達長沙已經是下午4點了。長沙的城市建設不錯,道路寬敞,行駛有序。
10月5日一大早,從酒店出來打車到岳麓山,司機很和善,告訴我們岳麓書院就在岳麓山腳下,並且指示了我們進山的道路。
長假就是長假,才早上8點多,岳麓書院門口已經人頭攢動了,不少旅行社團也把這裡作為必到的景點。岳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中保存的最好的一個,始建於宋朝,因朱熹曾在此講學而成名,過去一直是湖南大學的一部分。當然現在的岳麓書院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湖南大學的學生需要參觀一樣要買門票。現在湖南大學的校園也在岳麓山腳下,我們在出租車上看到的湖南大學是一座現代化大規模的大學。
穿過岳麓書院的大講堂,後面有一個靜謐的花園,即使在長假也還保持著一份清幽。鯉魚在溪水中漫游,假山,回廊,標准的中式園林建築,感覺在這裡讀書真是很享受,當然,如果不用考試的話,呵呵。
岳麓書院的後門出來便是岳麓山,岳麓山也是個免費的景點。拾級而上,沒多久就看見愛晚亭了,在愛晚亭前面許多旅行團在排隊拍照,道路水泄不通。可惜還不是深秋,沒能看到:“霜葉紅於二月花”。
岳麓山不高,花了不到半個小時就登頂了。奇怪的是雖然是長假,登岳麓山的游客稀少,貌似大部分人都在愛晚亭拍完照下山。岳麓山頂是古岳麓寺,冷冷清清的一座寺廟。
橘子洲位於湘江江心,從岳麓山出來打車起步費就到了。西望岳麓山,東鄰長沙城,號稱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洲。果然,我們從湘江大橋走到橘子洲,再從橘子洲走到橘子洲頭,大約走了整整7公裡。長沙當天的氣溫是32度,走完7公路,汗流浹背,沒感受到“獨立寒秋,湘江北去”;而此時湘江恰逢枯水期,大量船只擱淺,也沒能看到:“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不過,面對寬闊的江面和平坦的沙洲,倒是能感覺當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情懷。
10月6日,長假已經過半。早上起來,對老公說,我們今天要早一點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由於國家規定博物館是免費的,估計人會比較多。博物館9點開放,我們准備8點半到達,這樣可以第一批進去。
吃完早飯打車到博物館,正好8點半,博物館門口排隊的人已經長達一站路了(不是估計的,博物館門口有一個公交車站,我們排的隊伍正好到後面的公交車站)。我一下就悶了,怎麼辦,排還是不排?開了1000多公裡路,馬王堆是此行我最想看的景點,難道就這樣放棄?老公對古墓完全不感興趣,這麼多的人他願不願意陪我?還好老公表示既然來了,就排吧。
我們隨即來到隊伍的最後,前面是一望無際的長龍。此時,公交車,出租車,不斷吐出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他們都是來博物館排隊的,很快,後面就是綿延不斷的人群。
9點差一刻的時候,一名博物館工作人員出現了,來到我們邊上說:“大家注意,由於游客太多,後面的人已經堵住了烈士公園的大門,請隊伍轉個彎,不要把公園門口堵住,謝謝大家配合。”於是隊伍就在我們站立的地方轉了個彎,大家繼續等待。
9點到了,前面開始發票了,隊伍還是沒有怎麼移動。那名工作人員又出現了,她拿著一大疊博物館的宣傳資料,一張一張的發。資料是一張A3大小的紙,上面有馬王堆介紹和參觀路線,很快看完,不少人就把這張紙放在地上,席地而坐。原來,博物館發的宣傳資料還有這個作用,哈哈,挺人性化。
又過了一會,另外一名博物館工作人員出現了,他手裡拿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今日馬王堆票已發完”,走到隊伍的最後面,交代排隊的人拿著牌子,表示後面再來的游客可以不用排隊了,今天已經滿了。 我一看手表,這時候是早上的十點整,而隊伍應該有兩站路那麼長了。
這位工作人員接著用喇叭對排隊的游客說:“請大家准備好證件,一張證件換一張門票,沒帶證件的回去明天來,有照片的證件就行,身份證,學生證,駕駛證都可以,外地游客如果有今天離開長沙的汽車票,火車票或者飛機票可以優先領票。”
排隊是一件無聊的事情,我看著從我們身邊走過的人群,忽然驚奇的發現,長沙的女孩都很漂亮,平均每5個便有一個可以上雜志封面,於是便定下心來慢慢欣賞長沙美女。
這樣的隊伍估計是經常發生的,很快,我們旁邊一個個小吃攤販擺出來了,有臭豆腐(長沙的臭豆腐是黑黑的),棉花糖,甘蔗,糖炒栗子,水果羹等等等等,每個攤販互相距離大約5米左右。我們前面的游客隨著隊伍每往前移動一點,就到一個小販那裡買吃的,看著他們倒也不亦樂乎。
十一點半,終於領到票了,整整排了3個小時的隊。看一眼票子,上面寫著:“進館時間:2:00-2:15pm”,暈死,現在還不能進去。
離開兩點鐘還有兩個半小時,我們決定先去馬王堆遺址。叫了一輛出租車,對司機說:“去馬王堆”,司機回答:“這裡就是。”我接著說:“是去遺址,馬王堆路那裡”。司機發動汽車,然後用手機撥了個號碼,問:“馬王堆遺址在哪兒啊?”,過了會,放下手機,對我們說:“知道了。”看來去馬王堆遺址的旅客不多,連出租車司機都不認識,要問人。
20分鐘後,司機把車停在馬王堆療養院門口,對我們說:“聽說就是這裡,我也沒來過。”我們定睛一看,療養院門口一塊小小的牌子寫著:“馬王堆遺址由此進,50米。”天,遺址居然在療養院裡面。
馬王堆共有三個墓穴,一號墓到三號墓分別葬的是漢初長沙丞相利蒼之妻,利蒼本人,和利蒼之子。現在一號和二號墓都已回填,供游客參觀的是三號墓。從上面往下看,墓地有4、5層樓這麼深,不明白古人在科技如此不發達的時候是怎樣用人力挖掘這麼深的墓的,一個諸侯的墓地就如此奢侈,耗費多少民脂民膏。
出土的文物都在博物館,這裡看的到的只是一個深深的墓穴。
從遺址出發,我們再次打車回到博物館,這時是下午一點鐘,離進館還有一個小時。我們只能繼續等待。等待過程中,看見不少游客在博物館門口和工作人員發生爭執,此時所有票子都已經發完,游客被告知明天請早,不少人不理解,對工作人員惡語相向。
我想,博物館免費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能夠加大宣傳和加強管理就更好了。
好不容易到了2點鐘,進館後,經過安檢,我終於見到了2100年前的美女――辛追。
辛追的遺體陳列在那裡,曾經的美女現在只剩下一副屍骨,看上去真實又虛假。辛追活在2100年前的漢朝,是諸侯的妻子,享盡榮華富貴,她育有一子,死時50歲,在當時應該屬於長壽。屍檢表明她患有冠心病,腸道還有寄生蟲。看來2100年前的貴族已經不愁吃喝,得了富貴病,而那時的衛生條件還很落後,食物未處理干淨。
一位游客看著屍體竊竊私語:“唉,真可憐,生前榮華富貴,死後給那麼多人參觀評論。”是啊,耗費巨資如此奢華的墓穴,如果知道最後的結局是給後人參觀,不知道她會如何感想。我沒有勇氣拿起相機對屍骨拍照,還是不要打擾她的清幽吧。
在辛追的蠟像(根據屍體恢復真人比例)前我逗留了很久,忽然感覺她穿越時空2100年向我訴說著她的故事。她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富有,安定,但她一定也有她的愛吧,有她的恨嗎?出土的文物告訴我們她的衣食住行,但是她的情感呢,她的喜怒哀樂呢?我想,2100多年前,她也一樣有過歡笑吧,有過痛苦吧。
出土的文物還要衣物,帛書,醫簡,樂器,漆器,木佣,等等,看著非常震撼。
攜程發照片不易,可以到我的博客看:
http://***/s/blog_608ae0550100fnap.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fn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