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區去千島湖最近的路線應該是中河高架-復興路下-之江路-左轉國道-過橋-繞城高速-杭千高速,而之江路經過六和塔和九溪入口,想必很堵的,有思想准備了,於是心平氣和地跟著車流慢慢挪,終於左轉上國道後就好了(這裡差點開過頭,沒看到標示,不過有二根轉彎道,大多數的車都轉就對了)。本想直接殺到九咆界吃午飯,可經過千島湖鎮時快到12點了,就在路邊停下找了個飯店,拿起菜單一看嚇一跳,價格比杭州還貴,不過老板一再說今天已經過了人最多的時候,可以算我們便宜點。本來對於這種路邊‘停車吃飯’的地方沒什麼期待,不成想菜味道不錯,特別是一個梅干菜紅燒肉,他家的霉干菜用馬蘭頭做的,非常入味,吃得大家贊不絕口,以至於後來頓頓都點紅燒肉,但沒有超過他家的。結賬115元-5個人,看起來老板說話算話的。
飯後上路,前面路況很好,高等級公路買路費10元,到臨歧左轉後是一般的鄉村公路,最後一段10公裡山路開不快,很費時間。花了大約2小時到景區停車場,收費10元,門票60+10元交通費,由於之前在驢媽媽預定了五人團體票50元/人(含交通),節省了20元/人,比用旅游券還合算。由於上山的道路較危險,自駕車不允許上去,要坐景區的接駁車。買完票去等交通車,停了一部面包車,但管理員說要人多點才發車,車站路面是黃沙和石子鋪的,風一吹塵土滿天,又沒什麼地方可去,好在過了20分鐘左右又來了幾批游客,勉強湊滿一部車,終於恩准發車。開到半山腰又上來很多人,車廂裡全站滿了,他們是參加漂流後要回到上西村的,就住在村裡的客棧。車到村口3:30,全部人下車,穿過上西村,往山上走可以看見5個瀑布,另外4個好像要往山下走。由於我們晚上要回到千島湖鎮住宿,天黑山路不好開,因此計劃爬到4:30,不管到沒到山頂都要往回走,肯定來不及去探訪全部9個瀑布。沒多遠就看到一線瀑,接下來龍眼瀑、夫妻瀑,到頭是龍頂瀑,走得慢一點半小時能走完,加上拍照和嬉水的時間一小時足夠了,即使老年人也可以很輕松走完全程。風景嘛當然不能跟名山大川比,勝在非常清幽,水沒有受到一點污染,夏天時來住幾天避避暑很不錯。回到下車的地方坐車下山,已經有很多人在等,據說打過二次電話去催,10幾分鐘後車來了,所有人蜂擁而上,沒有人想再等一個小時坐下班車,塞得滿滿登登地啟動了,沒多久看見迎面來了部空車,沒擠上的人有福了。
回去的路上很幸運地跟在一部旅游大巴的後面走完了整個山路,到了平路上把大巴甩在後面,飛馳回到千島湖鎮。入住酒店後出來覓食,從海外海假日走到千島湖廣場5分鐘,沿路都是飯店,有名的秀水人家位於廣場中央半環形建築的二樓,我們在入口處呆站了一會兒,服務員視而不見地插身而過,虛心地請教一位領班模樣的女士,答曰已滿座,8點打烊。彼時已是7:45,怪不得被當作隱形人,所謂店大欺客就是這樣。餓得沒力氣再走,進了馬路對面一家飯店,既貴又不好吃。吃完慢慢散步回酒店,經過音樂噴泉拍了點照,噴泉蠻好看的,隨音樂變很多花樣,但今天比較累了,早早回房睡覺去也。
10月7日是我們出來的第四天,也是這回旅游的重頭戲—環千島湖游。行前做功課時看到常規的游湖方式是坐船,但大多數的評價都不高,抱怨真正看風景的時間不多,在島上人擠人,而且船票+門票的價值不菲。又發現少數幾篇游記提到自駕車環湖游,基於千島湖周邊的公路已修通,有以下好處:1、時間可以自由支配;2、沿途風景優美;3、不要門票;4、人少。壞處是車夫比較累,車夫就是本人,我為了好風景並不介意累一點,所以早上9點,陽光明媚,清風拂面,我們駕車出發。上午先走北線,千汾線又叫淳開公路是一條新開通的封閉式公路,雙向4車道,路況相當好,過河架橋,過山開洞,基本上沒有盤旋路段,收費10元。但google和當地地圖上還找不到,出鎮後與杭千高速反方向,過千島湖大橋左轉即是收費口。過收費口不遠有座橋,就是個停車拍照的好地方,可惜這個時間的日光角度背光,照相機不能把眼睛看見的美景反映出來。繼續往前,不時有美景掠過車窗,反正隨拍隨停全由自己,過了竹裡村第一個山頂可以拍到千島湖的全景。走走停停,經過龍川半島,有很漂亮的游客廣場和游船碼頭,應該是剛開業,停車一問門票加船票居然要120元,遙望對岸的綠島,實在看不出有特別處吸引我掏出120大洋。說實話售票處的小樓白牆青瓦,裝飾得很清雅,可見是花了心思磨刀霍霍,但刀磨得很亮,還要吸引人自願挨宰,空無一人的碼頭說明宣傳工作很失敗。公園挨著姜家鎮,鎮裡的店鋪都特意整修過,既然公園裡沒有游客,眾店家也自然是門可羅雀。
車行不久,看見路邊有芹川古村的牌子,車頭一拐開進小路,水泥路上攤曬著新收的稻谷,不時要避讓運稻梗的農用車,開得很辛苦,到村口被攔下,二位老師傅守在那裡,說是大隊委決定由於不收門票,游客要愛心捐款,否則車不能開進去。此處離村頭的大樟樹目測有4、500米遠,而古村被樹葉擋住看不見,根本無法判斷是否值得我們停留,於是與他們據理力爭,承諾如果我們認為值得,出來再給他錢。他們明顯不相信放我們進去後還能收到錢,但又怎麼辯得過我們在血腥的職場裡磨練出來的口才,只好無奈放行。其實雖然我們贏了,不過感覺很差,古村的人已古風不存。幾棵幾百年的古樟守護著芹川,穿過樹葉互搭的‘拱門’村落出現在眼前,新老房屋參雜,有幾幢殘舊的徽派建築,比起婺源和黟縣的古村來差遠了。估計就因為不夠格賣門票,逼得大隊委只好干起攔路捐款的活兒。稍微逛了逛,沒興趣再深入就調頭出去了,看見有個很干淨的農家小院掛著‘芹川明珠農家樂’的招牌,決定在這裡吃午飯。老板夫婦很和善,自家院裡養的土雞燉在灶上,自家過年做的風干肉,自家後面山上采的野菜,自家村裡點的豆腐,幸福來得如此簡單又偶然。吃了還想帶,只是風干肉老板不舍得賣,搜刮了些老豆腐和蕨菜干,共結帳200元。出去經過捐款處,放下車窗給了20元算清潔費吧,老頭很驚訝地收下了。
回到千汾線,很快見到去汾口鎮的指示牌,這是一個岔路口,我知道千汾線快到頭了,應該轉向南線—淳楊線,根據GPS的指示,稍向前開調頭轉入左邊平行的窄點的路—鄭鳩線,又跟路人確認方向無誤後,放心前行。接下來不用擔心走錯路,只有一根道,雙向二車道,不收費,路面很平,基本是盤山路,全程保持40-60邁的車速。這條路絕對是景觀之路,時而行駛在碧藍的新安江/千島湖邊,時而轉入山中,水中有整齊的魚排,山中有漫山的茶樹和金黃的銀杏樹,無處不成景。很多時候只有我們一部車獨自行進,當陽光不那麼猛烈時,放下車窗,聞著山野帶著草木清香的空氣,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視嗅大餐,就一個字:爽!!4點前到達小枕塢渡口,等4:30的末班渡船,每天有8班車船渡,不過旁邊在修跨湖大橋,明年春節這個渡口就作廢啦。從路邊的農婦處買了些桔子和板栗當零嘴,很快船來了,上船後買了25元的票,人可以上二樓甲板看風景。半小時後抵達對岸,渡口出來整個是施工現場,估計是建為大橋配套的道路。地面坑坑窪窪,顛簸到了山頂,只見一片開闊的水面,遠處一排形狀各異的小島。於是停下拍照,可這時正對著太陽,光線太強,我們推測再過半小時就能看到日落,如此絕美的背景中的夕陽太值得期待了,因此一致決定留下來等。好在輪渡停掉了,後面沒有車開過,否則揚起的塵土能把我們變成出土文物。慢慢的,太陽光溫柔了許多,變成個大紅球,兩邊的雲彩被染紅,再然後隱入雲層中,整個過程大約有半小時。
太陽回家了,我們也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又回到千島湖鎮,由於換了家酒店,重新登記入住後去吃飯。今天不去廣場附近,那裡都是招待游客的,前人有雲:明珠路乃當地人去處也,很順利地找到網友推薦的農家土菜館,沒有菜單,二樓看實物點菜,三樓吃飯。今天真是幸運日,享用了一頓美味的晚餐後千島湖之行圓滿結束。
10月8日,明天長假結束,今天沒有安排,就是打道回府。但大家都覺得意猶未盡,途經富陽時,在中埠下高速,去了趟龍門古鎮。門票68元/人,抵用了8張旅游券,裡面幾乎沒遇見其他游客,含吃午飯的時間,我們花了3小時游遍全鎮。這裡聚居的主要是孫權的後人,公元908年,從富春遷居此處,孫中山的祖先也是從這裡分出去的。古鎮基本保存完好,據說道路像迷宮,不過按導游圖走不會迷路的,實在轉不出來,打牆上貼的求助電話,會有人帶路。門票不能丟掉,每個分景點都會驗票。看得出來古時這裡文風盛行,有個硯池是文人賞月吟詩之處,祠堂前有學堂,旁邊的戲台前很大一塊空地,可以容納千把人。現在戲台旁的小樓裡有私人收藏家舉辦的木雕、石雕展,不管看了多少次,我還是要感嘆我們的祖先追求完美到連柱腳也要雕滿精美的圖案,細節處的藝術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離開古鎮,直接回家,依然走杭浦高速,晚上7點到家。
總結,出來玩之前要到網上去搜一搜打折、促銷信息可以省不少錢。比如我們共省了¥940:
旅游券 ¥240
驢媽媽定門票 ¥20*5=¥100
淘寶買印像西湖票 ¥100*5=¥500
藝龍消費券 ¥100

(落日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