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 周二 火曜日 多雲 18-25度LP與背包客網站上對京都推崇得很,何況這座城市有17個世界文化遺產,僅次於羅馬排名全世界第二。可想而知,這應該就是領略日本傳統與歷史最好的地方。但如果你對日本戰國的歷史,庭園的設計理念沒有一些了解的話,覺得會迷失在眾多的廟宇殿堂之間。除此以外,即使在匆匆趕路,還需要擁有一份安靜平和的心境,靜下來體會禪意。清晨時分略略早起,從京都車站步行游覽了東本願寺和西本願寺。其實,兩家本屬一家,奈何勢力過大,必須分割。晨起參觀,可以聽東本願寺的早課,並在西本願寺獨自散策。盡管這兩家無料而且靠近車站,上午8點半前的游客還不是很多,難得享受一份安寧。七點出門,逛好一圈也不過九點,正好可以吃早餐。對第一次到訪的游客來說,在設計路線方面,還是比較簡單的。即一天去洛東,一天去嵐山和其他幾個寺廟。考慮到後兩天可以使用關西兩日卡去大阪和機場,而且今天沒有大範圍移動的需要,我使用了巴士一日乘車券(500円),具體路線是:京都車站(100/206路)-----參觀三十三間堂(600円)100路----五年阪(步行)--- 清水寺 > 地主神社 > 清水阪 > 二年阪、三年阪 >寧寧之道 > 高台寺(折扣) > 圓山公園 > 八板神社 > 知恩院三門(外觀) > 東山三條(5/46路)---京都會議美術館前--平安神宮(折扣)。看上去這麼一大圈,其實在冒雨的狀態下慢慢逛逛,游完平安神宮也不4點多。考慮到銀閣寺正在整修,而哲學之道在櫻花季節才美麗。我們放棄了游覽南禪寺後,沿哲學之道步行到銀閣寺的計劃,直接趕到四條河原町逛錦市場。回頭想來,這天的所有景點或路線都絕對經典,值得細細品味。比如三十三間堂的1001尊千手觀音,游客眾多但依舊大氣的清水舞台,小女生眾多的八阪神社,嘈雜的二年,三年阪,秀麗的高台寺,雄偉的知恩院大門。。。。。如此美景和細微之處,斷不是跟團所可以比擬的,即使是所謂的深度團。哪怕是人人都去的清水寺瀑布,我們沒有排隊去取一瓢飲,而是在旁邊的茶鋪各享抹茶紅豆冰的樂趣,豈不快哉。只是一日的大雨,雖未減少游興,未免不便多行。只得回市內參觀錦市場之類的FOOD COURT,而後回到ISTEAN購買手信。

(西本願寺)
(只露一點點的觀音)

(三十三間堂)

(清水舞台)

(櫥窗)

(宮崎駿專賣店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