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術的發達,往往把實際中的景致弄得沒圖片漂亮,讓圖片給沒親臨的人多了很多憧憬和幻想的空間。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特例,比如馬爾代夫。
飛機飛抵馬累時心情還很一般,感覺著長途飛行的累,不只“馬累”人也累。
碼頭上沒有太多光怪陸離的燈光,只是靜靜地停著翹尾的快翼飛船,當馬達開始低低地轟鳴著時,心有點往太陽島上飛了,雖然此時只有月光,沒有太陽。
時間定格在2004年的春節,陽光已然燦爛,遙看到的和近距離接觸的全是蔚藍的海水,比圖片裡來得真實,而且更美。這裡是太陽島,不用打開臨海的獨棟房間,從寬大的落地門窗望出去,除了海就是天,天水同藍,此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海子(?)的句子自然而吟出。開窗,踏著沙粒,直接走進大海,也自然地融入海天一色的狀態,有種空蕩蕩無一絲塵念的境界,甚至有種走進大海深處,消逝掉自己這個俗物的欲望和衝動。
花園似的島上,花木繁茂,修剪得宜,騎著單車在小徑中穿行,不時遇到歐美浪漫的情侶騎著雙人自行車,相互擦身而過,心生羨慕。不是羨慕他們的浪漫,是感染到他們的忘乎所以,毫不拘泥。
圍繞著島的,除了沙灘就是海水,有點感覺孤伶伶的,四周沒有太多的游客,也沒有快艇或游艇之類的物體在海邊逡巡。太陽島像一個世外的孤島,像無意間有了如許的自然的人,在上面忘情地享受著有點幾近於無聊的陽光、沙灘、靜寂、藍得透明藍得讓人痴迷的大海。
陽光毫不吝嗇地一直照著太陽島,太陽島上的我已經忘了我是誰。
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