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懶人,雖有記錄旅行之躊躇夢想,但現實歸來卻總拖拖沓沓。小兩口桂林之後又往襄樊、武漢、廈門、港澳若干,然直至今天,擠出陋文一篇。僅此獻作本次侶游周年紀念,並放攜程答謝眾多網友攻略支持。也許部分資訊時效已過,但作為一名熱愛自助游的旅游從業人員,我希望我的專業和專注仍能給大家帶來有用的路線和信息
2008年10月23日
廣州:陰 桂林:中雨 陽朔:淅淅瀝瀝
安檢
出發前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帶超過100ml的液體上飛機,還特意將那些牙膏、防曬霜、風油精重新檢查一遍,有小的就換小的,沒有小的就不帶。自以為萬無一失,但在安檢時還是被卡住了:天啊,新買的旅行套裝裡面有300ml的沐浴露和洗發水!人就是這樣,思維定性之後就很難改變。總糾纏於100ml左右的液體上,卻忽略更大的,有點“保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意味。眼睜睜地看著安檢美女MM毫不留情的把兩支嶄新未用的好東西扔到髒兮兮水淋淋的回收筒裡,這囂張而殘忍的眼神與她天使般的面龐似乎有點格格不入。
深航
自以為神氣地在攜程預訂了兩折的機票,含稅260元,比火車臥鋪僅僅貴40元。其實機票是超便宜的,就貴在130元的機建燃油稅上。醬油與雞同價,天方夜談。
第一次乘坐深航的飛機,沒怎麼晚點。空姐年輕漂亮,印像頗好。一小時的航程不指望有什麼好的飛機餐,兩片面包而已。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省下這筆無謂的餐費去再減票價。
降·雨
廣州起飛時是陰天,偶有太陽,進入桂林一帶已是霧蒙蒙的一片。由於每次都讓LP坐窗邊,因而我總看不見大地。只有桂林連綿起伏的地形在飛機降落時讓我看到了一剎那。不過這已經足夠:夢幻的天氣、秀麗的山峰、純淨的溪流、金黃的梯田、古樸的民居,造就出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田園畫卷。降雨雖然對旅游造成不便,但來桂林,不遇下雨你會後悔一生!
兩江
兩江國際機場,乘飛機來桂林的客人一定聽過。可大家又知不知道為什麼叫“兩江”呢?我一直以為,能起這個名字緣於桂林最拳頭的觀光產品“兩江四湖”,還在LP面前炫耀了一番,裝有深度。誰知後來特地詢問來自桂林的同事,才知道原來機場是因地處臨桂縣兩江鎮而得名,而“兩江鎮”的名字則緣於義江和白江在鎮區交彙。這回糗大了,不過始終認為,我這個所謂的說法更加合理,起碼這樣能順道為“兩江四湖”作宣傳,走向世界。
看慣了白雲機場這些航空樞紐,總覺得需要在同一通道上下飛機的機場小而雜亂。桂林也算是在國內外知名的大機場,但以其領銜的中小城市機場接待能力似乎與我國人口相差甚遠,看來我們的航空事業大有發展潛力
依維柯
攻略上寫的都是乘機場大巴進入桂林市區,實際上只是“機場中巴——17座的依維柯。座位空間小得要命,胖一點的人都難以塞進,更不要說放行李。所以建議拖著大堆行李的客人去打車。兩江機場與市區的距離比白雲機場要短,但小小的中巴卻收20元,比廣州13元的豪華大巴貴多了。倒是機場高速公路兩旁的風景不錯,看LP興奮的那鬼樣。啊Q的想,勉強值回票價,不過廣西乃至西南地區大多是這種景觀,少見多怪而已
雨中行
進入桂林市區,雨朦朦,濕漉漉。雖然從上海路立交橋到汽車站並不太遠,但寒風冷雨也讓背著大包的我們步履維艱。桂林到陽朔車班次特多,豪華大巴15元直達。1個多小時的雨中路,連綿不絕的山水畫卷讓人絲毫沒有感到舟車的勞頓與無聊。下車就進入陽朔城中心,此時雨勢加大,寒風刺骨。擺脫拉客仔的糾纏,沿著疊翠路找住處。很多人喜歡住在西街,但我倒喜歡疊翠路近漓江邊的客棧,因為這裡清淨安詳,而想擁抱西街的繁華卻也不難,走幾步路便到。終於,我們在漓江邊找到一家好地方。打開房間的推拉門,小陽台正對碧蓮峰,側望漓江,視野開闊,愜意非常。此時雨小,胡亂到西街走一圈,胡亂在路邊找點吃,胡亂來江邊拍些照,正好三點,回房睡覺。或許跟團來桂林的“鴨友”看到會莫名其妙:大白天的,睡覺豈不大浪費?自助旅游就是放松身心,想干啥就干啥,拋掉一切工作的煩惱,何不樂哉
啤酒魚
下午五點一覺醒來。雨後降溫,如至深秋,半年來第一次覺得皮膚如此舒展。中午沒吃多少東西,肚子咚咚地敲。帶LP在滿街啤酒魚的招牌下找食店。來陽朔,怎能不試一下啤酒魚?被“25元條”的碩大招牌引誘至一處環境不錯、生意興隆的餐館。坐定之後,才發現無奸不商!25元/條的小黃魚早就賣光,只能到水池裡挑按斤兩計的大草魚。哇,這些家伙平時吃啥的,條條碩大無比,連那些在公園裡養尊處優的肥錦鯉也自愧不如。還是LP眼尖,在眾多“水魚”客人的手指下找到了一條稍微苗條的,馬上叫師傅取出來稱。在眾人嫉妒的眼光中,我無奈地笑了笑: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上來的一大盤魚還不錯,色澤明亮,香氣滿溢。不知是這家店不正宗還是啤酒魚不過如此,咋吃下去跟在廣州吃的紅燒魚沒多大區別。酸酸的,辣辣的,卻感覺不到啤酒味,不過新鮮就是一定的,也算是一頓豐富美味。食得鹹魚抵得渴,來得旅游區就要預著被“砍”。幸好這家店還有一點良心,其他飯菜不算貴,合計67大洋,難怪這裡客似雲來
山寨電瓶車
剛來陽朔,發現滿街跑著的電瓶車,還以為這麼環保。誰知坐上去才發現,其實都是那些小面包拆掉門窗改造而成、樣子像足電瓶車的小汽車!恕我孤陋寡聞,雖然也去過不少地方,但這麼誇張的“山寨電瓶車”陣,還是第一次見到。也不知道是圖什麼,只令人聯想到徒有外表的“面子工程
喧鬧·劉三姐
酒足飯飽,來到西街口,乘“電瓶車”去看《印像·劉三姐》。還未看到歌圩正門,就已經堵成一條長長的車龍。車笛聲、人喊聲,聲聲入耳,鬧得這本該寧靜的桂北喀斯特山水夜像個大集市似的。天上還下著毛毛細雨,但入場人數似乎比雨點來得還多。觀眾席裡三層外三層,除了後排的“天價座”,全給塞滿了。開場後,還不斷有人湧入,喧鬧不已。《印像·劉三姐》為何如此出眾,老謀子的殺手锏無非有二:幽雅雋秀的孤峰群山、風平浪靜的三叉河口,加上恰到好處的藝術燈光,組成一個天成的超大型立體山水背景舞台;大手筆的人海戰術,淳樸善良的漁夫,青春靚麗的歌女,也只有這裡才能做到。想想看,上千號人的演出,如放在外國,要收多貴的門票才能養得起呢?《印像·劉三姐》名聲在外,在此就不詳作介紹了。只建議各位,除非是囊中羞澀的窮游族,難得來陽朔,還是不應錯過。
西街夜
晚上九點,才是西街來精神的時刻,就如大學時不到晚上十一點不開拔的“頹廢”生活一般。送走白天喧鬧無知的“鴨子們”,迎來真正愛玩的旅人——大多數跟團旅游的家伙,都被拉到離縣城中心遠遠的豪華酒店洗澡睡覺了。在整條不足500米的大街上,到處是富有異國情調的酒吧和西餐廳,而且坐滿了人,有清淨的,也有癲狂的。我倆這些工薪階層,捂著錢包不敢進,只好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感受一下氣氛便好。轉過街角,見一清淨去處,買份冰淇淋,坐在溪邊細舔。味道還不如麥當勞,但心情舒暢——品嘗的不是舌頭的觸感,而是周邊怡然自得的環境。
陽台上的宵夜
全國晚上都有燒烤,這些色香味俱濃的美食最易激起昏昏欲睡的食欲。捎些啤酒,直奔陽台,打開飯盒,吃將開來。對面碧蓮峰青黛色的山峰在夜色的掩護下森森然如同迅猛靠近的黑巨人,山上微弱的彩燈卻又把這龐然大物的肚子照得無所遁形。嘿嘿,躲什麼,發現你了;一旁的漓江流水淙淙,伸向深幽的遠方。是這水維系著那些孤立的群峰,使之更有靈氣。陽朔的夜,是純潔的,是清冷的。虛無的飄渺薄霧、雨洗的青石板街、亮光的紅皮燈籠,夾雜著踩在木質陽台地板吱吱呀呀的細響,仿佛讓人回到那遙遠的古代。沒有機器山響的引擎聲,沒有上司浮躁的呵斥聲,沒有手機煩人的彩鈴聲,這種向往的生活在現實裡難以維持,但偶爾找些機會犒勞下自己,還是必須的,無論經濟處在哪一種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