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浙南自駕游:(杭州-泰順-楠溪江-仙居-杭州)
實用版:
(by Ray)
交通工具:11座得利卡
人數:10人
時間:10月2日至6日
*雅陽
10月2日,早上8時40分從杭州進入杭甬高速公路,沿上三高速,再沿著甬台溫高速向溫州向前進,由於到溫州的高速還沒有完全建成,到樂清時要下高速,接著走一段路況不大好的公路,過溫州大橋時公路後路況又好一些,因為繞過了溫州城,所以一直到下午二點才到瑞安吃上中飯。從溫州至分水關的路還不錯,大約用了兩個多小時,不過到至分水關時已是下午四點多了。接著就是泰順地界的盤山公路了,我們的車是沿著浙閩交界的溫泰公路進入雅陽的。原本是想住在泗溪的,但是從蓮頭到泗溪的路正在大修中,路實在太難走了,而且迎面過來的司機告訴我們,前方有一輛大別克油箱被石頭刮破了,只好又回到蓮頭繼續前行。
七點左右到雅陽,那裡吃住都很便宜,吃飯是在溫馨飯店,200塊錢我們就吃的還可以了,只是山區的烹飪方法與都市差別太大,口味挑剔一點的只能餓肚子了;我們住的是金旺旅館(0577-67661975),是這個小鎮最好的旅店了(事實證明後來三魁也沒有這麼干淨、豪華的旅館),這裡沒有賓館。60塊錢一個雙人房,蠻干淨的,而且一個房間裡還有淋浴房,只是廁所是三間房公用的,熱水由於水壓的關系時冷時熱。當時因為去的太晚,房間不多了,另一撥人只好住對面的溫馨旅館,價格只相差20元,卻沒有熱水,而且也很髒。
*三魁、泗溪
10月3日,一早我們先去了三魁鎮,吸取第一天教訓,先去住宿,直奔據說是當地最好的飯店——太陽城飯店,房價倒是不貴,5個房間(3個三人間、2個雙人間)才380元,但是並沒有鎮上人說得那麼好,床單倒還算干淨,被子裡的棉絮看上去至少也用了十年了,不僅不保暖,還有怪味,洗手間裡落水不好。
安頓好住宿,我們放心地開始追尋夢中的廊橋。去的姐妹橋,我們是繞道東溪,路雖然遠一些,但比昨天的路好多了,盡管也是一路顛簸一路灰,但至少不會有石頭擋路了。由於路途艱難,耗費了我們不少時間,因此我們放棄了仕陽的仕水矴步——有223齒的矴步。中午回到三魁吃飯,在一家叫燕子酒樓的,也是十人二百元的標准,要比雅陽的那頓好吃多了,於是決定晚飯也在那裡吃,那裡的炒年糕非常不錯。
在上午去看完姐妹橋後,我們決定去找尋位於洲嶺的三條橋和毓文橋,這讓我們吃盡了苦頭,近20公裡的路上坑坑窪窪,也許是我唯恐我們的坐騎受傷而開得比較慢的原因,走了近兩個小時才到三條橋。去泰順看橋的都是散客,在路上我們碰到的是和幾個我們一樣駕車游的粵滬游人和一些來自上海的背包客。結果由於看到三條橋已是下午四點,所以更遠的毓文橋只好放棄。夜晚回到三魁後還在暮色中看了鎮上的薛宅橋。
回到溫州
10月4日一大早,我們離開三魁,去看筱村的文興橋,然後經文成縣(還路過了飛雲湖),沿著美麗的溪水開到瑞安,正好過中午,在瑞安吃過中飯後,過溫州市區,從安瀾亭車渡過江到甌北,再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楠溪江畔的岩頭鎮。整個泰順,人少車少,民風淳樸,遠離都市;進入溫州,車水馬龍,塞車擺渡,回到都市讓人覺得厭煩。不過,進入楠溪江畔時,看著田間炊煙裊裊,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柴火香,我的心情又愉快了。
夜宿岩頭的芙蓉山莊。每間房300元含早餐,雖說由於國慶的關系沒有折扣,但還是比較值得。這是我們出了山區後住的第一家正規賓館。這家山莊座落在一片樹林中,遠離公路,是永嘉的縣委招待所。周圍種了很多木芙蓉,去的時候正好開花,如果不是要繼續前進,在那裡住幾天也是非常不錯的。自助的早餐上吃到了久違的鹹魚蒸毛豆,很有鄉土的味道。
楠溪江
10月5日,早上匆匆游玩了芙蓉古村、崖下庫和石門台等景點,在岩頭鎮用了午餐。鎮上有條麗水古街,感覺非常好。整條街就是一條長廊,邊上是條水,看著老人們坐在廊椅上,孩子們在水中的竹筏上戲耍,一切顯得很悠閑。我們買了一碗青草豆腐消暑(有點薄荷味、加了芝麻、才5角錢),也加入這悠閑的行列。在麗水街上一直磨蹭到兩點,才繼續北上,直接去仙居。我們還未到仙居,就開始做起了神仙。去仙居的路上,開始感覺還是滿好的,車子一直在山間的公路穿行,像在天上飛。但我們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因為,跑了半天路上只有我們一輛車,偶爾看見一個養路工人在節日加班。直到了上張,碰上了修路,才明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永嘉到仙居的115公裡的老路在修,根本不能走,別人都是繞道走的,就我們這群傻子只得退而求其次,繞道朱溪向仙居進發。路越走越離奇,問過無數個當地人後,居然是從一條長滿茅草的小土路到達仙居的。
在仙居的主要街道上逛了一下後,我們住在永安溪邊的浮石園度假村,又是當地的市委招待所,一番討價還價之後,住進了僅剩的別墅雙標房,每間300,原本這種別墅房是整棟入住的,因為已經很晚,所以酒店讓步,拆散了賣。性價比自然又比芙蓉山莊好了很多。晚飯就在同一條街上的小扁家常菜解決,人均二十,非常盡興。
歸心似箭
10月6日早晨醒來,發現酒店就在永安溪邊,空氣非常好,吃了一頓出行以來最好的早餐,去久負盛名的神仙居。可是到了神仙居景區,總覺得40元的門票不值,只因前面看過太多的類似山水,不過是奇山飛瀑而已。悻悻歸來,想起了離家多日,該回去了。在仙居城裡的老高湯包吃過很填肚子的湯包,開始了回程。仙居到天台路況極好,轉而沿上三、杭甬回杭,這一路我們只用了3.5小時,許是真的歸心似箭了吧。、
浪漫版:
(by Elea)
蒼蒼暮色中的山間野瀑
夜,靜靜地襲來,過分水嶺,進入山區,莽莽群山中的那驚鴻一瞥,卻見她默默地流淌在遠方山的胸膛上,修長而秀氣,卻感覺得到那隱隱的奔騰。在這邊的山坡上,我們向她行注目禮。聽見她的聲音越過黛色的山谷:已經等你們很久很久了。
―――於浙閩交界處的崇山峻嶺中
金黃色的梯田
誤入歧途中,不見人影的斷頭路,那一片金黃色舒緩我焦急的心情。
層層疊疊中,谷浪隨風湧動,山勢逶迤,將我們隱沒在那無盡的金色中。
星空下的小陽台
夜宿山間小鎮,無數次的偶然讓我和磊住進那間三面是窗的頂層小樓。時至午夜,卻仍然無法入睡,風輕輕地撩起垂簾,街上的國慶彩燈孤獨地闌珊著,偶爾走過幾個嘻笑的年輕人。在清冷的空氣中,閃閃的星星嵌滿了深藍色的清澈夜空,發出了水鑽般清亮的光芒。
沉思中,圍過來磊溫暖的大手。夜空下只剩下我們,還有這沉睡的叫做雅陽的小鎮。
第一次的廊橋:東溪橋
一天的奔波後,隱藏在小村土牆後突然出現的廊橋。一路風塵後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聽得見自己的心跳。回頭見到無數雙驚奇的眼睛,隨即是熱浪般的歡呼。暗紅色的橋卻靜立著,在秋日澄沏的陽光下散發著溫厚的木香,橋邊荒草萋萋,廊橋上的蓮花吊柱層層升騰。撫著光滑的木窗欄,橋下清澈的溪水匆匆而過,我們都只是過客。
水中的矴步
在路邊不知名的溪流中,臥著一條長長的矴步,停車下路,和朋友們玩著猜單雙的游戲。路過的村裡大嬸挑著擔子,看著我們這群可憐的城裡孩子。平時只能看到自來水和水泥樓梯的我們在烈日下玩水,踩矴步,給漂亮的紅蜻蜓和藍蜻蜓照相……
我和磊牽著手,哼著婚禮進行曲,一高一低地踮著腳走在這石頭砌成的橋上,快樂得像孩子一樣。
回望時,看見溪底的石頭居然是彩色的。
鋼筋水泥叢中的薛宅橋
當我第二次在晨曦中看見薛宅橋的時候,橋上不太有人,只有一只狗在古石碑前覓食。想拍照,卻無法不把旁邊的水泥民宅取進去。橋邊的古樹被壓得歪著身子。在這鋼筯水泥的叢林中,薛宅橋那斑駁的紅漆外牆似乎向我們訴說著那昔日的繁華,在清晨的微風中,我似乎能聽得見遠古的嘆息。
靜謐中的三條橋,點絳唇
那是讓人難以忘記的旅程。也許是地處兩省交界並且是高山林立,所以路極其難走。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隨著盤山公路上了山,又下了山,有好幾次,當車在崖上行駛的時候,感覺是在天邊飛翔。整整兩個小時的顛簸後,到了太陽西斜的時候,看見了很多背包客聚集在一個小叉口。問路上山,卻又是一段長路:等待、焦急、失望、一直到每個人都喘著粗氣,幾盡絕望的時候,一條峽谷出現在眼前,一座廊橋就在那裡,橫在山谷的底部。
一切都安靜下來,眼中只有那座橋,那座讓人窒息的橋,三條小路時隱時現地出現在橋的兩邊,是她,就是她,對面是福建,這邊是浙江!!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深山呵護下,三條橋風韻猶存。
一輪一輪的背包客像朝聖一樣地來到這裡,把這閩浙古道踩成了今天的小路。山間的輕風微微吟唱著,我們慢慢地下到峽谷,一路上不停地按動快門,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把她永遠地、清晰地留在記憶裡,一點一點慢慢地靠近,當腳終於踩在木質的橋面上時,每個人都發出了如釋重負的嘆息。
那首點絳唇赫然於橋的側壁上:
常憶五月,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人自多情,吟吟水邊立。千萬縷,溪水難寄,任是東流去。
麗水街:
從來沒有想到過,在這曾經居住過的小鎮上居然還有這麼一條古街。街尾掩映在高大的古樟下,倚水而建,綿延百余米,水面上竹筏漂過,沉魚落雁。我踏上溪石鋪就的街面,好奇地打量著這裡的一切。村上的老人們神色安祥,一溜排開地坐在樹旁,我們看古街,他們呢,享受著愜意的陽光,還可以看我們這些花花綠綠的觀光客打發無聊的時光。買了幾個當地的紅柿子,讓我裡裡外外地享受一下這裡的金色秋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