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熱帶雨林--麥裡芝蓄水池暴走記

作者: SnowScorpio

導讀有了新的circle line是方便了很多,從Serangoon坐到Marymount不過6分鐘,出門打個車到麥裡芝蓄水池也就5分鐘。(提醒:從這個方向打車去的話,跟司機說在麥裡芝蓄水池馬路對面的巴士站停就行了,不然就會像我一樣,一下子衝到Lornie Road上很遠才找到地方U-turn回來,白花了2塊錢。)或者坐到Bishan,再轉156到對面的那個醫院門口下車,走過街天橋也可以過去。 我選的是一條中等 ...

有了新的circle line是方便了很多,從Serangoon坐到Marymount不過6分鐘,出門打個車到麥裡芝蓄水池也就5分鐘。(提醒:從這個方向打車去的話,跟司機說在麥裡芝蓄水池馬路對面的巴士站停就行了,不然就會像我一樣,一下子衝到Lornie Road上很遠才找到地方U-turn回來,白花了2塊錢。)或者坐到Bishan,再轉156到對面的那個醫院門口下車,走過街天橋也可以過去。

我選的是一條中等難度的路線,大約相當於地圖上的黃色(yellow)路線,加上TreeTop Walk那一圈。這個路線全長大概12.5公裡,總共花了4個小時(包括中間休息什麼的)。好處是完全沒有回頭路(TreeTop Walk那一圈代替了下面黃色路線的一段直線路徑,不用回頭了),而且各種環境都能體驗到:兩段長各為2.5公裡的Nature Track,2公裡的湖邊木板小徑,2公裡的湖邊高爾夫小徑(Golf Link),加上TreeTop Walk和後面的木板樓梯。

准備的東西:

1. 一雙好的運動鞋。輕,防震,透氣。用力贊一下我的阿迪,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2. 一身適合運動的衣服。除了極少數菜瓜以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很標准的運動服。吸汗、透氣,褲子最好耐髒,林子裡就算是椅子通常也不怎麼干淨,不知道什麼動物剛爬過的...

3. 防曬。防曬油應該塗在所有裸露的皮膚上,外加一頂遮陽帽。傘就不必了,林子裡很多地方路很窄,而且熱帶雨林裡其實沒什麼太陽,主要是高爾夫小徑那一段沒有東西遮,但不值得為此背一把傘。帽子還有一個作用,可以防備林子裡不知什麼時候從天而降的一些奇怪的東東...

4. 水瓶。整個公園只有大門附近有一個餐飲店,以及中間的護林員站(Rangers Station)有飲水機,起碼帶個500cc的水瓶,經過護林員站的時候最好加滿。(我的慘痛教訓,最後2.5公裡是在完全沒有水的情況下走完的...)

5. 食物。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下不會變質的,而且在大運動量的情況下容易消化。我帶的是據說運動員們最喜歡的香蕉。

6. 防蚊蟲的藥品。我其實沒感覺到有蚊子,不過以防萬一可以帶瓶驅蚊水什麼的。

7. 相機。如果對拍照有興趣的話,這裡的自然風光相當不錯。

8. 背包。帶了這麼多東西,最好還是帶個背包吧。如果包比較重的話,最好是那種腰上能系帶子固定的,走路的時候能省不少勁,順便也練練腰肌。另外包裡放個裝垃圾的塑料袋,整個公園裡除了大門附近和護林員站以外完全沒有垃圾桶,當然也絕不能扔在林子裡。(我把香蕉皮一路背著,分別在護林員站和出口才找到地方丟...)

先介紹點背景知識:

蓄水池(reservoir)在新加坡由來已久,按照我拍到的介紹牌上說的,第一個蓄水池,也就是麥裡芝蓄水池,始建於1860年代。現在新加坡全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大的基本上可以視為一個湖泊了。蓄水池裡除了積貯雨水,從馬來西亞買來的淡水和新加坡自己生產的“新生水”(就是拿廢水再循環)也會先注入蓄水池,然後再輸往自來水廠。近幾年政府開始開發蓄水池的休閑娛樂資源,除了建設環湖的自然公園外,還允許進行一些無污染的水上運動,如獨木舟、滑水等。但所有的下水船只都不能有燃油動力,船底和船幫也要是特別材料制造,防止剝落的塗料污染水面。話雖如此,我還是在一些地方的水邊看到了明顯的油污...

一開始的2.5公裡熱帶雨林中的Nature Track是比較多人走的一條。路是把樹木砍掉露出的一米來寬的地方,隨便鋪了些碎石子,走路還行,有些人在跑步,我就不敢苟同了:路面崎嶇不平,很傷關節的。這段路的路標也是最規矩的:每0.5公裡有一根路標柱子(milestone)立在路邊,還有一張小小的木椅可以稍稍休息一下。路標跟新加坡其他公園裡的trail一樣,用不同的顏色標明哪些trail經過這裡。

在林子裡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比較多的機會拍到野生動物和花花草草什麼的,光走湖邊的木板走廊機會就很小了。很多人都說這裡猴子多,我居然一只也沒看到,太不給本家面子了...最多的是松鼠,但這小家伙非常靈敏,我一掏相機它已經跑了,只拍到一張屁股...還是爬行動物綱的兄弟們給面子,拍了好幾張。

基本上這裡的Nature Track是盡量避免破壞雨林的自然環境,人當然就要吃點苦頭了。(雷雨氣候禁止進入雨林,林子裡會有警報提醒裡面的游客盡快出來或是找shelter。)另外基本上整個公園的範圍內都不能帶寵物,又一個讓所謂的“動物保護組織”抗議的借口...

走完第一段Nature Track,順著路牌可以到護林員站。如果走另一個方向可以走到另一個國家公園武吉知馬保護區(Bukit Timah National Reserve,裡面有新加坡最高峰武吉知馬峰),跟這邊連起來全程也是11公裡左右,很多NUS的學生喜歡走這條路線。護林員站裡有廁所、飲水機,還可以拿到公園的宣傳手冊和地圖。很多人背了午餐進來的,就在這裡解決掉,扔掉垃圾,整理裝備休息一下。再次提醒要在這裡把你的水瓶灌滿!

離開護林員站,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去走TreeTop Walk。直線距離不遠,但要上一個很陡的坡。這個東東其實就是兩個高點之間架的一座吊橋,很窄,只能容一個人通過,兩人並行都要側身。吊橋只允許單向通行(從護林員站那邊上去),另外一側的門從外面推不開的。橋非常高,而且很長的距離中間只有一個支柱,稍微有點風都很晃。對於極度恐高的我來說,這基本就是組織考驗咱的時候到了...在這種吊橋上什麼“欣賞風景”或是拍照都屬於扯淡,橋本身沒事都晃晃悠悠的,加上人行走時引起的震動,根本不可能停下來,何況後面還隨時有人可能不耐煩地催你。正確的走法應該是雙眼平視前方的出口,不要往兩邊看,腳下保持穩定的步伐不要停,最重要的是離那些故意跑動晃動吊橋的小孩遠點!(TreeTop Walk平時從早上9點開到下午5點,4點45分停止上橋。周六、周日是早上8點半就開了。周一不開,節假日除外。)

走過TreeTop Walk之後有一段很長的木制樓梯要下,順便可以看看兩邊一些介紹雨林裡的動植物的牌子,長長知識。然後不要回頭走回護林員站,而是走向Jelutong Tower。這個塔應該是護林員用來瞭望林火的瞭望塔,算上底層(ground)和頂層(roof)總共有7層,不過是我最痛恨的旋轉樓梯...(恐高症和某部不記得名字的恐怖片害的...)但既然來了,還是要上去看看。頂層沒有東西遮,其實挺曬的,而且環顧四周就是一片綠色,別的什麼也沒有。

接下來是一段人工修的路,部分路面甚至鋪了水泥,感覺對自然的破壞比較大。再往前就是前面提到的高爾夫小徑。這一段路一邊是湖水,另一邊是一個country club(Singapore Island Country Club,簡稱SICC)的高爾夫球場(當然不讓進的啦!),風景不錯,就是特別曬。而且完全沒有地方可以休息,我走了半個多小時,直到一段湖邊木板走道才找到長椅(bench)。

走完前面這段艱難的路程,木板走道簡直就是“快活三”:木板地面走起來很舒服,又有樹蔭,又有湖面上吹來的涼風,而且幾乎每一百米就有bench。沿湖的這些木板走道比較適合初級玩家和拖家帶口來的,嬰兒車都可以在上面推著走。這邊可以看到的景致除了湖光水色,還有一些水鳥。我看到一只非常漂亮的,紅頭黃頸,身子和翅膀都是寶藍色的,可惜抓拍不到。

最後一段Nature Track其實被截成了幾段,有些路面不錯,是碎石摻上水泥,有些則是完全原始的裸露出地面的樹根形成的“天然台階”。因為已經陷入斷水斷電(ipod也沒電了...)的境地,這一段我走得很快,只是偶爾停下來拍拍照片。Nature Track的終點就在公園大門附近的休閑活動區,這裡還有整個公園的標志性建築--一座水上涼亭。

終於爬到了餐飲店,馬上買了一瓶100 plus(可口可樂公司的一種運動飲料,好像只在東南亞有,中文稱為“100號”)灌下去。看看表,整整4個小時!(上午11點半到下午3點半)

點評一下:

公園裡的設施(停車場和租用獨木舟等除外)都是免費的,而鋪設環湖的木板走道、建造TreeTop Walk的吊橋以及林中小徑等所費都不貲,要擱在國內肯定是至少要收門票的,或者在公園裡開設很多收費項目來“回本”。但新加坡的大眾休閑體育設施基本上都是免費或像征性的收取一點費用,因為政府認為如果人民能夠多多鍛煉身體,就能改善體質、減少一些都市“富貴病”,那麼最終也就可以少為醫保體系帶來負擔。可惜這種政府思維只有在新加坡這樣的小國行得通,因為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是統一的。在大的國家,老百姓使用這種體育設施和醫療服務往往不在同一個地方,那就很難讓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上的頭頭)拿錢出來為“別人”買單了。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