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揚州鎮江三日游

作者: qingyy

導讀時間:2009年10月2日——4日 行程:揚州、鎮江三日游 跋 短途游,一般我是不寫的,原因大家也知道(懶唄),去過就去過了!可是上次去了一次杭州,隔了幾個月後,兩個人湊在一塊回憶:從西湖出來,在哪裡吃的飯?結果兩個人薅一地頭發愣沒想出來,好像是“花城”,又好像是“滿隴桂雨”,只記得點了盆“片兒川”(也就是鹹菜面),只吃了一半都沒到。唉!現在年 ...

時間:2009年10月2日——4日

行程:揚州、鎮江三日游



短途游,一般我是不寫的,原因大家也知道(懶唄),去過就去過了!可是上次去了一次杭州,隔了幾個月後,兩個人湊在一塊回憶:從西湖出來,在哪裡吃的飯?結果兩個人薅一地頭發愣沒想出來,好像是“花城”,又好像是“滿隴桂雨”,只記得點了盆“片兒川”(也就是鹹菜面),只吃了一半都沒到。唉!現在年紀大了,記憶力明顯衰退,所以這回兒,非得回來記上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如果你有幸看到這篇東西的話,千萬別當攻略來看,全當無事消遣消遣。



國慶、中秋連放8天,歷史上都沒有過吧?放那麼多天是讓你出去旅游的,在家待著算怎麼回事呢,所以節前半個月就在合計著上哪?可倒霉的“值班表”遲遲不下來,沒法事先安排。當決定去揚州鎮江,已是9月30日了。

為什麼去那裡,原因很簡單,因為揚州有獅子頭,鎮江有肴肉,我倆還是以吃為主,至於“瘦西湖”、“金山寺”那是順便帶一下的。

買票易

為不耽誤看60年大閱兵,10月1日早早就趕到南站去買票。上海到揚州沒動車,需要到鎮江轉汽車。買票的人不是很多,票也沒想像中那麼緊張,輕輕松松搞定了兩張2號9:45去鎮江的動車(票價73元一張),而且有座,購完票後,馬上逃回家看閱兵去。

訂房難

火車票好買,要預訂房間可沒那麼容易了,1號晚上想起來要先預訂一間房,馬上打了好一通長途(當地的錦江、莫泰),卻被一一告知“沒有”、“真的沒有”,火車票都買好了,難不成兩個人睡大街去?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打給了“攜程”,還是人家攜程好(在此表揚一下):

“揚州開發區內有一新建的二星,行不行?”

“行啊!”

“最好能在下午二點前到,不然不能保證。”

也行,到鎮江後直接去揚州,回過頭來再玩鎮江唄。

第一天

一個半小時從上海到了鎮江,出火車站右轉就是汽車站(近的很),買票去揚州(16元一張+1元保險費),這車是流水車(就是發車沒時間的,人滿就走),別看人車破,40分鐘就到了揚州,中途還順便觀賞了一下“潤揚大橋”的雄姿。

車停揚州汽車西站(邗江中路、江陽西路),在一書報亭買張揚州地圖,一問,要6元一張,怎麼這麼貴,前幾天去北京,人家地圖才一元,老板一聽,火了:

“我可是正版!”

“哦,支持正版!”

我心想,哪天正版和人家盜版也一個價,盜版不就沒生意了嗎?

原以為我們所訂的賓館很偏,一查地圖,離這不遠,步行15分鐘不到,就瞧見了我們所住的賓館——宜必思。果然是新建的,二星不二星咱不知道(也沒看見有星掛著),比起我在北京所住的地方那是好得去的去了,而且附近有車站,好幾輛車直接到市中心,8路、29路、37路。

揚州市區有三個區(廣陵、維揚、邗江,至於怎麼劃分的,研究半天沒理出個頭緒來,就知道廣陵區是市中心),我們所住的賓館在開發區,在維揚和邗江的結合部,車站名叫“邗江中專”。

國慶路

收拾停當已是下午1點了,得去解決午飯的問題(而且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吃嘛),先去“菜根香”吧,查了地圖,在國慶路上,8路一部車就到國慶路,揚州的公交車普通車1元,帶空調的2元,而且大部分是1元車。我們這次很節約,別說打的了,連空調車都沒舍得坐過。

到了國慶路(國慶節到國慶路,也算應景吧),傻掉了,原以為國慶路既然是揚州市中心的一條主要道路,應該是很繁華很現代的,豈知,繁華倒是很繁華(街道兩旁皆是商鋪),現代嘛,放20年前可能吧,20年沒改造過的馬路是咋個樣,您個自己去想像吧。人行道基本上是沒法走人的,那就在機非車道上漫步吧,卻經常被飛馳而過的助動車給嚇出一身身冷汗來。

雖然如此,但一路上驚喜連連,原來這條看上去不怎麼滴的道路上竟聚集著富春茶社(弄堂內,著名的皮泡水之處)、綠揚旅社(另一弄堂內,百年老店)、大騏麟閣(外買點心的,花3塊錢買了倆鮮肉月餅,算是提前過中秋了)。

富春茶社

菜根香

興衝衝趕到菜根香,客客氣氣地被告之中午營業結束,一看時間2點還差10分呢,怎麼這麼早就休息了?看來商量也是沒有余地的,只能晚上再來吧,走出門外,一想又回頭去問:“你們晚上幾點開始營業?”

“五點。”

好咧!

又趕去富春看看,得到的答復也是一樣,那就這頓給省了吧,所幸包包裡還有些上海帶的零食,將就將就,湊合著過吧。

菜根香

個園和何園

現在是2點多,離飯店開門還有3個小時,總不成在門口等著吧?那就去個地方玩玩。個園在北,何園在南,且距離都差不多。兩個地方都去,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玩二個園林也沒啥必要,就在個園和何園中選一個吧!

事先也沒做功課,分不清個園和何園之間的差別,那就去何園,誰讓俺姓何呢?就算去祭個祖。(這裡稍微提一下“個園”,這裡回來後查資料知道的,也算給大家長個見識:個園由清代鹽商黃至筠所建,此人獨愛竹,個園的“個”即竹字的半邊。園中運用不同的石料堆疊成春夏秋冬四景。所以此園以竹、石著稱,被譽為中國四大園林之一)。

何園

“自古揚州出美女,揚州美女出何園”,這也是我聽來的,姓何的就是美!不信,您瞧我就知道了(臭美!),但何園那是真的美!

沿廣陵路向東步行20分鐘光景,就來到了這“晚清第一園”——何園。

順便提一下這廣陵路,也似國慶路的一條商業街,沒國慶路繁華,都是一些小商小鋪,很是陳舊,道路兩旁連著一條條舊時的巷陌(揚州的弄堂也是很有名的),因為怕進去以後會迷路,所以只在弄口往裡張望張望,嗯!蠻有味道的。

沒想到,“揚州三把刀”的老巢全在廣陵路上

何園的門票是40元一張,覺得還算可以,不貴。進去後,沒了方向,園林這東西,咱也不熟,瞎逛逛吧,也看不出啥名堂來,決定按既定方針來辦——蹭導游!

有帶團的導游,也有園區自己的導游,跟了好幾批,也不知是咱上了年紀,耳朵有些背,還是這些導游純心不讓咱聽——說得輕是輕的來。一發火,狠狠心,請一個吧——50元!

“咱就兩人,能不能便宜點,您也不用扯著嗓子,就輕輕地給咱倆導。”

“不行啦,就這個價。”

“那不開票,怎麼樣……”

“不行啊!”死心眼

“那就選個漂亮點的吧!”

“我們這裡個個漂亮。”

怎麼這麼嚼性。

咱真是心痛,50塊啊,沒蹭到不去說,還有可能被別人蹭,這不是咱一慣作派。

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聽過呼嘯山莊吧),取之陶淵明同志最著名的《歸去來兮辭》中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乃由光緒年間的湖北漢黃道台(現就一海關關長)何芷舠(對,讀刀)所建,何先生人家不僅做過關長,還留過洋(駐法公使),所以此園林不僅很中國、很江南,也很洋氣。

此園有這麼幾個看點,如果下次你有幸去何園的話,就別請導游了,但是記得補償我一點(1塊2塊,您瞧著給)。

一、復道回廊:有人稱它為“天下第一廊”,上下兩層(沒見過吧),被譽為中國立交橋之雛形(虧他們想得出來),全長1500米,廊上的花窗各不相同,移步換景(這個你總懂吧),透過各式花窗觀各樣自然景色,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

二、水心亭:中國僅有的一座水上戲台,你在台上唱,歌聲可以巧妙地借助水面與回廊的回聲,起到增強音響的共鳴效果(中國人真是聰明),據說《紅樓夢》等多部影視作品在此取過景。

水心亭

三、片石山房:不懂是什麼了吧?一座假山+一座水池,可別小看了這假山、水池,那可是石濤和尚所設計,如果你連石濤是誰都不知道的話,那就恭喜你,和我一樣地孤陋寡聞,人家可是揚州八怪之一,在這裡你可以親眼見識一下什麼叫“水中月、鏡中花”,那月是光線透過山洞倒映在水中的,剛吃了鮮肉月餅,現在又賞月了,中秋到了。

四、船廳:人家何關長很是念舊,把自己所住的屋子建成船似的,那還不算,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恍惚間似來到江河上。

還有,姓何的諸位先生、小姐可以上“何家祠堂”去瞻仰一下我們這位本家,雖然這位何芷舠先生不太著名,但他有位嫡孫大家肯定聽過說——何祚庥。啊,也沒聽說過,那再一次恭喜你了,看來你真的沒話可說,那告訴你,何先生可是反法輪功第一人!

導游小姐講的真的很快,走的也很快(人家那是任務),告別完導游,我們又在園中兜了一遍,一是回味回味,同時也消化消化她剛才講的一些內容,二也是為了等晚飯時間,所幸何園也不大,半小時可以兜一圈了,如果放頤和園的話,說啥我也不走,沒那個腳力。

被拼桌

5點不到,又一次來到了菜根香,一看已經有人了(比咱來得還早)!找一兩個人的桌子坐下,開始研究起菜單。幸虧咱來得早,不然肯定會被拼桌——這飯店小桌少,大多是圓台面,而來這兒吃飯的,又以二、三個一伙為主,如果你二個人坐了張圓台面的話,那服務員也不跟你商量,就把其它客人給帶來,和你坐一桌,你只能被無奈地“被拼桌”。這會出現一種比較奇怪的現像,一張桌子上,坐著三批素不相識的人,埋頭各吃各的菜,一不小心容易把筷子伸到別人碗裡(嘿嘿,我就喜歡做這種事),在上海好像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我們習慣在門口拿張號等著,就像醫院、銀行似的。

揚州炒飯

向大家彙報一下我所吃的,來了二個蟹粉獅子頭(10元一個),那個鮮啊,嘗了這個再吃別的菜就吃不出什麼味了;來了一個“將軍過橋”,沒聽說過吧,就是黑魚兩吃,魚肉滑炒,魚骨燒湯,黑魚比較凶猛,號稱將軍;再來一個蚌肉青菜,曾在上海的“新南華”吃過二次,味道很鮮,一看這裡也有,所以也就點了作一下比較;最後來了盤這裡最最著名的揚州炒飯,這些菜外加一瓶啤酒,100塊都沒到,物廉價美啊!

淮揚菜系大家都很熟悉,在這裡就不多講了,隆重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揚州炒飯,素有“揚州炒飯炒遍全世界”之稱,那天我只刨了二口,不是不好吃,實在是吃不下了,打包走!結果打了二盒(你看人家這量)想回賓館當夜宵的,不想最後成了第二天的早餐。

仙鶴寺

酒足飯飽,提著二盒炒飯去觀一下揚州的夜景如何,同樣是一條國慶路,一過菜根香,突然變得高檔起來,現代化的商業、古色古香的建築,儼然似上海的新天地,與前面一段國慶路,真有天壤之別呀!

轉到文昌路,過文昌閣,沿著汶河南路漫無目的地一直往南走,看見一車站,站名是“仙鶴寺”,附近尋了一遍,也沒瞧見有寺廟的影子,大概是舊址吧,來時坐的8路已經沒有了,所幸有29路也到邗江中專的,這裡公交車的規律至今都沒搞懂過,他分早、晚二班,早班在下午五、六點就結束了,而晚班最晚在9點多也沒了,所以奉勸喜歡玩得晚的朋友,記住在揚州,如果過了9點,你只能打車回去了。

下車後,先去了一下賓館附近的“歐尚”(10分鐘步行距離),買了瓶酸奶,回去睡覺。睡得不好,迷糊了一夜。

第二天

三輪車夫

賓館裡吃了昨晚打包的揚州炒飯,雖然是冷的,味道真的不錯。

出門還是坐29路直接到了瘦西湖,這裡是它的南大門,原打算從北往南玩的,先去北大門附近的大明寺(我一直覺得寺廟最好是上午去,特別是要燒香的,過午不食嘛),然後由北大門進瘦西湖,從南大門出來,中午還可以在南大門附近的“冶春茶社”用午餐。

因為我們所住的賓館沒直接到北大門的車,那先到南大門再說,一打聽,從南大門到北大門要3.5公裡,步行的話,中午到得了到不了也難說,叫輛三輪吧(咱也難得大方一次),附近到處是三輪,不用我上前,早有人盯上了我:“瘦西湖門票90,再說現在季節不對,沒啥好玩的,我拉你去老城逛逛,很靈的,怎麼樣?”

碰到倒撬邊模子了,我想這裡怎麼也沒人來管管,這要被撬掉多少生意啊!

其實我很猶豫,來揚州不上瘦西湖,這算怎麼回事呢?但是90一張門票,也真是貴!

考慮半天,狠狠心,還是去吧,來都來了。

被這三輪車夫一搞,把原計劃都打亂了,那就從南門進,下午再到大明寺去。

瘦西湖

導游費還是50,這次沒再舍得(自助游就這點不好,沒人給介紹),幸好來瘦西湖游玩的人多,一撥又一拔,聽不全就聽下一撥,常有“終算趕上這一撥”的感覺,但時常是有些景點聽了二、三遍,有的地方沒聽全,也顧不上那麼多了,誰讓咱沒錢呢,再說我一直堅信“美由心生”這一樸素道理的,心情好則景色好。

您是不是也想聽聽?說老實話,我其實不願寫,這個太累了!

好吧,滿足各位聽眾和觀眾的心願,簡單介紹一下啦(不想聽的,可以略過此段,我知道就您那水平,看著也累):

用一個字來概括瘦西湖,請問是哪一個字?美?俗!瘦?知道你要說這個,不對!

告訴你吧,“借”,你沒聽錯,是借。

就單說“瘦西湖”這個名字,就借用了人家杭州西湖之名,照我看來,瘦西湖的景色不比西湖差(剛去了回西湖),而且顯得更為精致、景點更為集中;園林中多處巧用了“借景”的手法,遠景結合,獨具匠心,就拿“釣魚台”來說吧,從這邊的洞看出去,是後面的“五亭橋”,從那邊的洞看出去,是後面的“白塔”,處處有景啊!

領會主旨後,就請跟我一路看下去吧,有一句詩,叫做“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因為這裡面的景點就像一幅弟次展開的水墨畫,散布在一湖碧水的兩岸(你可以想像一下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場景):

進門後一長堤,稱為“長堤春柳”,兩邊種植著桃柳,三步一柳,五步一桃,那三輪車夫有一點說的沒錯,現在時間不對,柳不飛絮、桃不吐艷,難怪人家要“煙花三月下揚州”呢,照我估計,這煙花可能就是柳絮,也不知對不對。但是走在堤岸上,湖風扶面,美景呈現,心情倒是很爽啦!

長堤的盡頭有一園,叫“徐園”,是軍閥徐寶山家的祠堂,園內有二口好大好大的鐵鑊(鐵鍋),那可不是消防用的,是1500多年前的鎮水神器(知道洪澤湖鎮水鐵牛嗎?就這種玩意)。

穿過徐園就是“小金山”,這裡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我因盯著一塊據說是生辰綱的大石頭瞎琢磨,沒聽導游解說,所以這“小金山”是什麼,我至今也沒搞懂,還好明天要去真正的“金山”,這山寨版的咱就此略過吧。

“小金山”出來,很多導游會帶大家去看釣魚台,也會講一個相同的關於乾隆帝釣魚的故事,我覺得那純屬“厚黑學”範疇,不講也罷(大家可別學壞了,不然我怎麼混),但那台可是中國園林“框景”藝術的代表作,您可以從北邊的圓洞中看到“五亭橋”橫臥波光,從南邊的圓洞中可以看到巍巍“白塔”,您可以在這裡拍張照,就是人太多,您別介意。

瘦西湖的標志性建築,甚至是揚州旅游的形像大使,就要屬“五亭橋”了,橋上建有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還有奇的呢,五座亭,使此橋有著15個橋洞,且洞洞相連、洞洞相通,據說月滿之夜,這15個橋洞中都含著一個月亮,古語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今天不正是中秋嘛,可惜晚上是來不了了,那就發揮一下想像吧!茅以升老先生曾評價過: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蘆溝橋,最具藝術美的就屬這五亭橋了。

您去過北京的北海沒有?這裡的白塔就是模仿那的(這叫借),據說當年乾隆帝在看了五亭橋風景時說了一句:“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就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像極了。”鹽商聽了當即照著北海白塔的樣子,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一夜造塔啊!又是一個厚黑的東西。

攝影技術差是差了點,您能瞧見這“五亭橋”和“白塔”嗎?

您是不是睡著了?那再講最一個景點——二十四橋:很早以前就學過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可哪裡有二十四座橋呢?正納悶著的時候,偏巧有個家伙問我:

“同志,二十四橋在哪裡?”

嘿!您倒是提那壺開的呀,我隨便一指:

“沒瞧見嗎?這就是!”

糊弄過去算數。轉身看見一導游正在介紹,趕忙把耳朵給湊上去,“當時有二十四位美女,稱二十四嬌,站在橋上在吹簫……”真的假的,看來這導游比我還要會糊弄人。

後面那個就是二十四橋

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聽了,那我們就出來吧。

上廁所時,瞧洗手盆旁放著一電熱水壺,一摸,燙的!四下一瞧,也沒人管,趕忙把我那一升的水壺灌得滿滿的,心中那個開心啊!買瓶礦水多貴啊,再說咱喜歡喝茶。

大明寺

已近正午,滿世界找地方吃飯,就是沒找到,那就省了吧,可見“揚州炒飯”的耐飢能力不可謂不強!

為啥叫“大明寺”,那是因為此寺初建於南朝大明年間(457-464年),到了隋朝,楊堅這家伙在此建“棲靈塔”供養佛舍利,為自己祝壽,故大明寺又稱“棲靈寺”。

您知道誰曾在這裡做過住持嗎?鑒真,對,就那個東渡的,寺中有他的紀念堂,除此,還有個名人,歐陽修(可不是西毒歐陽鋒),任揚州太守時,在此建一堂,稱為“平山堂”,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所以叫“平山堂”,有雲:“遠山來與此堂平”,為紀念歐陽先生,寺中建有歐陽祠。

此寺與其它寺最大的不同是,寺中有花園(園中還有一個“天下第五泉”),我覺得園林藝術充斥著整個揚州,連寺廟也沒例外。

坐在“棲靈塔”下,翻出一個月餅來,今天可是中秋啊。很想上塔上去瞧瞧,真的有沒有舍利?

10元!

那就算啦!

棲靈塔

怡園飯店

大明寺出來,坐5路直接到藍天大廈(市中心)下,上車時,我一想,不知道揚州能不能刷上海的交通卡,我鬥膽一試,機器哇哇亂叫,駕駛員盯著我直看,嚇得我老老實實扔了1塊錢,當我是搞破壞的。

走到四望亭路上的怡園飯店,路口有一亭,長得怎麼跟“文昌閣”一模一樣?人家叫“四望亭”,仔細看,倆還是有所區別的。到飯店才4點,離開門還有1個小時,只好在馬路上瞎逛,最後實在是走不動了,在麥當勞裡喝杯咖啡,歇歇腳。邊上坐著母女倆,瞧著那才2、3歲的小女孩竟把整個漢堡給塞了下去,冒了一身冷汗,大胃王啊!

這怡園看裝修就知道比菜根香要貴,果不其然,一看菜單,真狠!一合計,不是沒吃揚州的點心嘛,那就點些點心來吃,叫了一籠蒸餃,二燒賣(個個大得嚇死人,一個抵上海三個),揚州的鹹蛋也是很有名的,所以點了,人家說沒有,只有皮蛋,那就皮蛋吧,來揚州,干絲總要吃的,就又來了個煮干絲,最後一看,沒像樣的菜,就花了血本,88點了個松鼠鮭魚,一嘗,好家伙,比鍋巴都要硬,一結賬,140多,心疼啊,不是心疼那錢,心疼不值那個價。

繼續29路回、繼續歐尚買酸奶、繼續沒睡好。中秋夜,忘了抬頭望一下月亮了。

第三天

鎮江

早上在賓館裡吃自助餐,免費的,它是這樣的,你住一天,就送一頓自助餐,咱是二個人,所以並在一起吃。東西還可以,吃了倆包子(不錯,不比“巴比”的差),還嘗了一下醬菜(味道不怎麼滴),有炒飯(咱可沒再吃那玩意),最後順了二桔子走人。

來到汽車站,一看,人好多,排了十來分鐘的隊,買了去鎮江的票,一到鎮江,趕緊去火車站買回上海的車票,一看那人就知道,回上海的票不好買,排在我前面的那人也是去上海的,窗口告訴她,動車沒了!啊?普通車要五個多小時呢,要不在鎮江再住一晚?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和言悅色地對窗口說:

“窗口啊(不對,師傅啊),我要回上海,您看看今天還有沒有動車?沒座也行。”

窗口很耐心,一看就是好人,住電腦裡不斷地輸著號,我透過玻璃,也幫他瞧著,跳出來的結果都是“沒有”!心拔涼涼的,我都准備打電話訂房了,總算窗口蹦出二字:

“還有二張,晚上8:35的。”(這是二字嗎?)

行啊!再問一下幾點到上海,22:45,哦,也不知道地鐵還有沒有,我想打車回去,總比在這住一晚的要省。

既然是晚上的火車,時間有的多,那就慢慢玩吧。鎮江除了吃,就三座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金山是“寺裹山”,因為遠望金山寺,只見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築和高聳入雲的慈壽塔,而看不見山;焦山是“山裹寺”,寺廟樓閣等建築均藏於山林深處;北固山是“寺冠山”,甘露寺高踞峰顛,這甘露寺就是劉備娶親的地方。

不可能一下子把“三山”都跑遍的,那就去法海的老巢見識見識老和尚的法力如何(法海真有其人的)。

火車站直接坐2路到金山寺(終點到終點),一路上既領略了中山路的繁華,又目睹了大西路的原汁原味,這才是真正的鎮江市。

到了金山寺,時值中午,得吃午飯了。

鎮江三怪

揚州有八怪,鎮江才三怪,他們把“鍋蓋面、水晶肴肉、恆順牌醋”稱為三怪,後二者有所耳聞,也經常吃,可“鍋蓋面”從未聽說過,心想往之。

金山寺旁有家“百家面館”(掛著鎮江十佳面館的牌子,本人在此極力不推薦),點了二塊肴肉、一籠湯包和一碗牛肉鍋蓋面,肴肉還可以,但沒有上次在上海“揚州飯店”的好吃,那湯包嘛就不去說它了,最後這鍋蓋面,怎麼吃怎麼像“來一桶”,當初要了一碗,服務員還很詫異:

“二個人吃一碗?”

“怎麼著,不可以嗎?”

現在是連一碗都吃不掉,我這人很喜歡吃面的,一個星期不吃上一回心裡特難受,最愛就是鹹菜面,可現在一碗面都沒吃掉,可見我為什麼極力不推薦了。

面是吃了,可為什麼叫“鍋蓋面”還是沒弄懂,當然接下來,我會為大家解開這個謎底的,請耐心等候。

金山寺

門票是50一張,導游費可要60,算了,還是老規矩,蹭吧,能蹭多少是多少。

金山寺建於東晉(好家伙1600多年歷史),寺的門楣上人家可不叫“金山寺”,而是叫“江天禪寺”,那可是康熙帝的真跡。

大雄寶殿還是比較有特色的,中間是三世佛,兩旁是十八羅漢,最特別的是,它有閣樓,閣樓上坐著56位天尊。大殿屋頂上的佛光寶鏡竟倒映著金山寺的全貌,我還以為是畫上去的呢,如果您有機會去金山寺的話,可以留意觀察一下。

再往上走,走不過去了,不是沒路了,而是遇上“劫道”的了,想上觀音閣和慈壽塔,請買票,8元一張。唉,來也來了,掏吧,老太太!

慈壽塔是佛家最高等級的七級(當然塔也有九級的,那是皇家的,也有39級的,那是台階),沿著樓梯往上爬,這樓梯其實只能容一人上下,可是現在上去的、下去的都擠在一塊了,這時想起了減肥的重要性來。待下得樓來,汗水嘩嘩的。

說好要去看法海,怎能爽約,來到法海洞,這是法海禪師的苦修之處,真是苦啊——陰暗潮濕,不足三平米的山洞,法海還在那裡修煉呢(塑像),其實法海其人並非像《白蛇傳》裡所描寫的是個大壞蛋,人家可是大德——金山寺的開山祖師——裴頭陀。

天下第一泉

原本以為這第一泉在濟南呢,原來竟在金山寺。可不好找,你自己在金山寺公園內根本找不著(不是瞧不起你,當時我也沒找到),告訴你吧,得坐船(30元一位)。不想付錢?你這人怎麼這麼摳啦!好了,好了,我全當做善事了,再告訴你吧,出大門右轉,步行15分鐘,可以找到一邊門,不用付錢(我估計還是要查票的,可能當時查票的人在忙其它事吧,沒瞧見我倆),就可以找到這“天下第一泉”——中冷泉了。

那個第一可不是我封的,是陸羽(對,挺會喝茶的那位)。那泉會隨著聲音突突往外冒,所以圍著一圈人,有鼓掌的、有扯著嗓子哇哇亂叫的,我可沒那麼傻,花15塊要了一壺雀舌(綠茶,不是雀巢),咱也回歸大自然一回。

宴春樓

鎮江最著名的百年老店就要數這宴春酒樓了,這地很好找,在市中心的解放路(近中山路)上,進去後,迎賓小姐很客氣地對我一白眼,沒位,啊?一看,好家伙,四對結婚的!小姐又是很客氣地白眼對我說,隔壁弄堂裡有家“宴春鍋蓋面館”,一樣的。好吧,腦子裡還想著為什麼叫鍋蓋面的問題,是不是把面曬成干,形似鍋蓋?

半悶煮

點了幾個菜,開了瓶啤酒喝著,問那服務員:

“為啥叫鍋蓋面啊?”(我是不達目的不死心滴)

服務員笑了笑,指著門口窗玻璃上的字說:

“自己看去。”

心想,你告訴我一下不就行了嗎?萬一我不識字呢。

出門一看,恍然大悟(我估計你想破頭也想不到的),原來這鍋蓋面,原先是煮面時,一不小心把鍋蓋掉進了鍋裡,這鍋蓋也不經常洗,上面所沾的油膩啦、調味料啦,包括灰啦,五味雜成一鼓腦地浸入了面湯中——那個鮮啊!想吐,是不是?怪不得那服務員不說呢。

慢著吐,各位,那其實是個傳說而已,真實情況是……

臨走,站起身來,不經意間往面鍋裡瞧了一眼——嗚呼!真有一鍋蓋在湯鍋裡翻滾呢,您接著吐吧!

趕忙掏出相機,偏巧沒電了,衝衝用手機照了一張,怕人看見,還以為我是衛生防疫的呢。

後來我想,這鍋蓋漂浮在鍋裡,起到“半悶煮”的效果,所以這面十分好吃,如果我的解釋大家還比較認可的話,回家不妨一試,起碼以後就不用洗鍋蓋了。

最後表揚一下宴春樓的面,價廉物美(第二次用這詞了),10元一碗,15元可以買到“雙料面”(二個澆頭)了。

動車——回上海,真好趕上地鐵——回家,沒過零點。

好了,我這三天的揚州、鎮江之旅也就此結束,最近比較忙(當然也比較懶),寫了整整一禮拜,好辛苦!

完於二○○九年十月二十一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