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鼓浪嶼

作者: 最愛吃牛排

導讀“時間,就是用來揮霍的。”這句話用在鼓浪嶼上一點也不過分!深深的庭院,古樸的別墅,蒼老的榕樹,悠揚的琴聲,古雅的鋼琴,徐徐的海風以及永遠走不盡的沙灘。。。這一切,都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忘記時間,拋卻煩惱,享受著溫暖愜意的陽光和冰涼可口的燒仙草,那一刻時間仿佛都慵懶地不想再向前走動,只喜歡靜靜的,靜靜的 ...

“時間,就是用來揮霍的。”這句話用在鼓浪嶼上一點也不過分!深深的庭院,古樸的別墅,蒼老的榕樹,悠揚的琴聲,古雅的鋼琴,徐徐的海風以及永遠走不盡的沙灘。。。這一切,都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忘記時間,拋卻煩惱,享受著溫暖愜意的陽光和冰涼可口的燒仙草,那一刻時間仿佛都慵懶地不想再向前走動,只喜歡靜靜的,靜靜的,享受著這一刻的清閑,這一份寫意。。。這,就是讓許多人魂牽夢繞,心心念念的鼓浪嶼。當我寫下這段文字時,我的心又情不自禁地飛回了那讓人憧憬,讓人懷念,又讓人流連忘返的迷人島嶼。曾經不止一次想這輩子就像琴海莊園的老板那樣,在島上買一幢別墅,裝修成一座優雅精致的家庭旅館,早上微笑著迎來日出,呼吸新鮮的空氣;款待來來往往,來自五湖四海,卻都來尋找同一個夢想的旅客,為他們泡上一壺清香的功夫茶,然後天南地北地聊天,為他們排解心中的煩悶;當夕陽西下時,迎著海風,一手挽著自己最心愛的愛人,一邊牽對自己無比依賴的狗狗,就這樣在沙灘上漫步著,與他們一起細細品味迷人島嶼的的情懷;當皓月當空時,談著吉他,伴著悠揚的歌聲,喝冰鎮啤酒,約上三五知己談談心,交換彼此的心得和感情。。。或許這就是每個到過鼓浪嶼,感受過鼓浪嶼氣質的游人共同的夢想吧!雖然整個小島並不大,但依舊有很多人願意在鼓浪嶼中迷失,讓時間遺忘這片被上帝眷顧的土地,讓掙扎於世俗的身心得到解放!根據我的經驗,游覽鼓浪嶼大致需要兩天時間,對!是兩天,而不是旅行團安排的那種半天或一天,那樣像衝鋒一樣的趕集永遠無法體會到鼓浪嶼那高雅的氣質和醉人的神韻!在鼓浪嶼上需要的是悄悄地聽,慢慢地看,細細地品味。。。鼓浪嶼上的收費景點大致有五個,聯票80,網上訂購的話65左右個人推薦的路線是: 皓月園——毓園(免費)——菽莊花園——國際刻字館——日光岩——(觀光纜車)——百鳥園——風琴博物館(八卦樓)這個路線基本基本涵蓋了鼓浪嶼絕大部分著名景點,如果是自助游而又沒請導游的話,這個路線我覺得是最好的,這些景點只想說說其中一兩個自己的感受,其他的就由大家自己去體會吧。。。菽莊花園這是我在鼓浪嶼最喜歡的景點之一,既有江南園林的空靈秀美,也有依山傍海的寬廣博大,可以說是:園在海上,海在其中;站在四十四橋上,看著橋內是碧綠的池水,以及橋外的波濤洶湧的大海,可以深刻體會到“靜”和“動”這兩個絕不可能聚在一起的意境竟然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當走進那琴聲繞梁的的鋼琴博物館,看到著名的古董級“Steinway”鋼琴和克萊門蒂鋼琴,路過蜿蜒的鋼琴長廊,你會發現自己已經進入的音樂的聖殿,那一架架古典優美,做工精致華麗的鋼琴,仿佛都在靜靜地訴說著自己那段令人痴迷的高傲和悠長的歷史。如果有幸能夠聽到音樂學院的學生彈一曲《鼓浪嶼之歌》,那就真的不虛此行了!當然,如果想帶些紀念品回去的話,精致小巧的鋼琴八音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百鳥園剛進門,就會看到兩只雪白的戴冕鶴,只要它們看到游人的鞋帶時,就會亦步亦趨地走到你腳邊,開始先試探性地啄啄你的腳面,如果你沒有任何逃跑的意思的話,它們便會大著膽子麻利地幫你。。。。。解鞋帶!說實話,起初我真的被那兩只戴冕鶴給嚇到了,但真的,看到他們解鞋帶時那副認真的神情,實在令人捧腹!不過園裡的鳥類表演就不太推薦去看,沒什麼新意,而且那些鸚鵡常常不停飼養員指揮,搞得演員和觀眾一起尷尬。如果這時候走累了,可以去百鳥園對面的鼓浪嶼音樂廳去看介紹鼓浪嶼的音樂短片,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鐘,但相信每個看過這個短片的人都會被那風格各異的萬國建築,和深深庭院所吸引,然後情不自禁地愛上這片仿佛被時間遺忘的島嶼。風琴博物館(八卦樓)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據說由原鼓浪嶼救世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郁約翰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計建造的,紅色圓頂,白牆,拱形門窗,綠樹,藍天,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嘆建築設計師的巧妙構思。據說,另外兩座著名建築船屋(現已改造成一座優雅別致的家庭旅館)和美國領事館都由這位郁約翰先生設計,不得不佩服這位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以及中西融合的藝術創造力。一進門就能看到位於大廳正中央的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這座高達6米,由英國一家教堂專門定制的管風琴是由全世界最好的管風琴制造商羅門彼爾公司於1909年制造完成的,和八卦樓同一時期建造,而且全島也只有八卦樓的高度和這架管風琴的高度差不多,所以,這也算一種緣分吧。在其余的展廳也可以看到來自美國、印度、加拿大、英國等七、八個國家的30多架簧片風琴、手風琴、口風琴及三架大型管風琴藏品,即使不懂音樂的人,都能深深地被莊嚴而低沉的琴聲所震撼!對於那些喜歡在一個靜謐的午後靜靜地躲在角落裡發發呆,看看雜志的小資們來說,鼓浪嶼的咖啡廳再適合不過了!點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或是泡茶,吃上一些精美可口的小點心,在輕柔甚至慵懶的背景音樂的襯托下,可以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將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而這一點恰恰也是廈門和鼓浪嶼居民的真實生活寫照!“趙小姐的店”的高貴典雅,“Babycat私家御餅屋”的輕快活潑,“張三瘋奶茶鋪”的歐陸風情。。。。這裡有太多太多值得留戀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無法忘卻的回憶!希望看到我這篇游記的人,能夠自己來親身體驗一下這醉人的感覺!趙小姐的店昏暗的燈光,紅色的桌椅,溫軟的樂曲,貼心的服務。。。她低調而華麗,內斂而不失高貴!每次去鼓浪嶼都喜歡在這家店裡坐坐,有時候甚至什麼都不點,就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聽著周圍細聲柔語的談話,翻看著同樣來尋找失落回憶的游客的心情隨筆,不知不覺,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對於那些奉行“時間就是生命”的喧囂過客來說,這簡直就是在謀殺時間,然而對於來這家小店尋找片刻寧靜的疲憊心靈來說,或許這樣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諦!Babycat私家御餅屋喜歡她簡約明亮的裝修風格,喜歡她那酥軟香甜的的餡餅,更喜歡店裡那只永遠懶懶地躺在桌子上的波斯貓!記得第一次坐在店裡悠閑地吃著招牌綠茶餅時,不經意間竟然發現了一張校友寫的明信片,突然覺得好親切。。原來世界竟是如此之小,同時感嘆上帝安排得奇妙! 原巷口魚丸店很好吃的一家魚丸店,推薦鯊魚魚丸,很好吃很有嚼勁,雖然有些簡陋,但相當值得一去,如果真的很喜歡吃,當然也可以買真空包裝的魚丸,帶回家去慢慢享受!(持續更新ing)當然,鼓浪嶼的沉澱不是一兩天就能品味得出來的,其實還有許多地方就像大家閨秀一樣,坐落在深深的庭院內,遠離旅游區的喧囂;但正是在這份寧靜的氣氛中,才能孕育出最清澈,最純潔的意境和美!曾經有一次,路過一座依山傍海的花園式庭院,碰巧花園的主人剛從外面回來,正打開門,一水的紫色三角梅鋪滿了屋頂,乳白色的牆壁更襯托出她的艷麗與嬌嫩!,院子裡古色古香的石桌石椅上擺放著閩南特有的整套茶具,看似隨意地堆放,但看著讓人說不出的舒服,感覺每一件器皿都放得那麼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雜,少一分則清!我深深地被院內的景像所迷住了,情不自禁但略顯唐突地對院子的主人說:“你家真漂亮啊!”美麗而端莊的女主人並沒有顯出驚奇,只是優雅地對我笑了笑,很矜持地回答道:“謝謝!”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但讓人感覺這一切發生得那麼自然,或許這就是世世代代住在鼓浪嶼上居民那份特有的驕傲吧!(以下部分為摘抄,因為實在無法每座建築都去逛遍,呵呵。。。)天主堂1917年建,離鋼琴碼頭不遠,上山就是。純白聖潔的哥特式建築,彩色狹長的玻璃窗充滿了神秘的臆想,淺藍色的穹頂宛如天際一般安靜而美麗。天主堂只有彌撒時間開放,任何人可進入。彌撒時間:周六上午7:30;主日(周日)上午8:00(中文)、9:30(英語)。黃榮遠堂1920年建,就在天主堂旁邊,富商黃榮遠舊宅。歐式的別墅門口把守著四根粗壯有力的陶力克柱,一側天台突兀地建了座中式的小亭,不離不棄的故國情結。房前有寬大的庭院,一顆高大的椰子樹喧賓奪主,院門頂上的飛來榕不請自來,卻也生長得茂盛。黃榮遠堂現為演藝學院的辦公室,閑人免進。海天堂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它不含在聯票裡,60元的門票擋住了不少游客。確實,價格可以說不菲。不過此處也並非徒有其表,除了參觀以及和咖啡之外,這裡還可以欣賞到兩項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南木偶戲和南音。前者是當地流傳已久的民間藝術形式,而後者更是當年上達聖聽的御用演出項目。有閑有錢的話,還是值得看的吧。木偶表演及展覽位於進門右側樓內,9:30起,逢半點表演;南音表演逢正點表演。木偶真的很好看,有時間就等著看看吧。觀海別墅 1918年建,位於小島最南面的海灘邊,有著堪稱最大的庭院,最好的觀海視角,絕對無愧於它的名號。還有英式的迷宮陣,長長的棧橋一直伸入大海老遠(砌牆封了),是看夕陽的最好去處之一。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全都被封在了高高的鐵柵欄之後,只可遠觀了。金瓜樓 建於1922年,在島的中部位置,具體位置無法描述....和海天堂構一樣,中西結合的很好,有中式的二層門樓,精巧的繞柱雕花,兩個金色的“瓜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遠遠地就能看到,每個“金瓜”上又有八條瓜脈,順脈尋去,末了是喚作“春草飛卷”的棱角,真個是卷盡風姿。只是樓並不開放,樓主菲僑黃賜敏先生的後人仍居住其中。三一堂 金瓜樓上山不遠,便是三一堂,基督教教堂,由教會出資購地興建。始建於1927年,直至1945年方告竣工。全樓以紅磚砌成,鋼結構屋頂是整座建築的核心,也正是它,直接導致了三一堂18年的工期。a、 主日崇拜:周日上午9:00 b、 青年團契聚會:周日晚7:00 c、 查經班:周二晚7:30 d、 青年唱詩班練習:周四晚7:30 觀彩樓 觀彩樓的神韻其實主要不在於它的建築,而是在於它的位置。該樓位於筆架山頂,前後觀海,無遮無攔,是登頂觀鼓浪嶼全景的極佳所在。島上除了日光岩外,可能就要數此處觀景最佳了。番婆樓 順三一堂下山可以找到,建於1920年,因門樓上有一外國女子雕像得名,現已不存。花時間咖啡館就在此。紅磚落厝 最後要說的就是福建的傳統民居,紅磚落厝了。島上稱得上這個名稱的建築已然不多了,大夫第、四大落厝都是其中代表。不過這裡我要說的不是這兩個有名的去處,一來大夫第正在動土,二來四大落厝破牆開店,連院子都不讓進。所以我說,去看看中華路97-99 號吧,典型的福建傳統民居,紅磚歇檐,彩貝翹角。當然,只有這樣一個地址並不好找,大概在從番婆樓下山的中華路上,一個很小的巷子裡。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