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張壁先寫下山西院子村子的感覺:如果說王家大院是龍井茶,那麼張壁村算是大碗茶,磧口則是一眼井水了,而在它身旁的李家山村,就是落在那山溝溝裡的,淌不走的又有些苦澀雨水。(張壁交通:張壁村離平遙70KM的介休,火車和汽車都很方便到達介休,再出租車去張壁,介休到張壁出租車單程約30元,在介休火車站正對的大路上有個叫東方**什麼的地方,也有一些6。7人座的小巴前往,但也是客滿才走,6元一張票,但只到龍鳳鎮,從龍鳳鎮到景點還有5KM,到時還要找車前往,也不大安全和太費時間,不推薦!)
介休出租來回到張壁村,60元的車費,40的門票不算貴得離譜。20的導游費更是花得值得,這個叫梁丹(大家一定要在找她,我答應她要幫她宣傳的)的小姑娘,陪著我們硬是講了2個多小時,很是賣力,相當不錯,沒有她的講解,怕是我們不會玩得這樣盡興。
張壁這個地方不出名卻是神秘,小小的一個村子300余戶人家,卻有五座大廟三個戲台,其中一座的廟頂,具有極強的印度風格,村子下面是萬余米的地下通道,上下三層近50米,幾乎將整個村子掏空,村內還有只有在京城皇家祭祀天地的神台。從隨唐一直到明清,從中央到地方的縣志卻從來沒有記錄過這個地方,當地的村民也不知道,這些是如在何而來,只是如膜拜神靈般的敬畏。
在這個偏僻的地方,在小小的一個村子,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去看大戲,又哪來那麼多寺廟的供奉者?從這些地下工事的陳設來看,分明就是劍在玄上,似乎一場大戰即將開始來,可是史書對此卻一字未提,那麼,古人們為什麼要修這麼長的地下巷道?大字不識的村民,又為何要建只有京城大官才會關心的祭祀天地的神台。。。。我想這一切的迷,才讓張壁有了如此的魅力。
張壁還是一個典型的山西農村,院落和宅子還有村間的小路都還最大限度的還保持著原貌, 也許是那深深的溝壑,隔斷了世間一些所謂的時尚。這兒的村民們還是在過著,我們看來最簡單的生活。深深的大院裡曬著黃沉沉的玉米棒子,藏不住的炊煙,大方的照壁,不經意的磚雕,還有班駁又吱嘎的木門,睡覺的狗,玩耍的孩童,一個人游蕩在此,就佛如走到歷史中,“久遠的是塵世,而不是這久遠的村子”。要想看真正的山西農村,還有真正的山西院落,要想觸及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我想張壁,還是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