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生,我要做一棵樹,那麼我願意站在這樣的藍天下,看著河流與草場,等夕陽染紅天邊。
到臨江還有一公裡的地方,佟師傅把車開上了一個高高的山坡,碾過一片收割後的麥地,我們到達了一處白樺林邊。這裡有一個與室韋一模一樣的界碑,標著第112號,只是這裡沒有哨卡也沒有部隊駐守,只有靜默的界碑、廢棄的瞭望哨在樹影裡俯瞰著徐徐流淌的額爾古納河以及對岸俄羅斯的廣袤土地。
臨江是一個屯,七十來戶人家,現在家家戶戶都從事旅游接待。一條土路把整個村子一分為二,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不過七、八分鐘。我們到達的時候是正午,楊晶家的花園裡,夏日裡最後的向日葵耷拉著腦袋,另一種不知名的爬藤類長滿了木柵欄。佟師傅熟門熟路地按了按喇叭,出來一個面目溫和的女子,楊晶,俄文名字叫喀秋莎。
楊晶家一共四個房間,兩個三人間,一個標間,一個大床間,床單被褥潔白干淨,再次讓我們的四個睡袋沒了用武之地。放下行李趕緊點菜,她們家的菜單一面是中餐,一面是俄羅斯菜,我們一共點了四個,其中俄式烙雞蛋非常贊,是一種平底的鐵鍋,烙了六個雞蛋,上面撒了西紅柿和青椒,紅黃綠相間非常美麗。
下午的時光就是用來瞎轉悠的,出門沿著土路到村中心的十字路口,往左走去河邊,往右走上山。佟師傅的介紹簡單明了,然後他就開著車辦事去了(我們都懷疑他去會美女了……)還沒等我們四個溜達出幾步去,牽著馬的村裡人就聚了過來,平同學第一個對漂亮的大馬心馳神往,隨便挑了一匹就騎了上去,而我們則像他的隨從似地跟在後面走。
陽光很好,河面波光瀲灩,一輛北京來的大切在陽光下趴著,兩個色友模樣的男子在河邊擺開野餐桌、鍋碗瓢盆等一應俱全……胖子忍不住也上了馬背,被馬夫帶著走遠了,我和瘦子四處拍照,平同學則開始他的尋寶大業,用一根樹枝在河岸邊捯飭,想試試能不能找到“籽兒玉”(這一尋寶行為後來被他在呼倫湖邊發展到了頂峰,這是後話)
如果你問我這裡有什麼景致,其實無非是一些樹,一條河,配著蔚藍遼闊的天,加上金色的陽光,但是它就是能讓你覺得歲月綿長悠遠,無邊無涯。
從河邊又爬上山坡,我們四人等著臨江的炊煙升起,才晃晃悠悠地回到楊晶家。這時,到達臨江的游客開始多了起來,到處都是衝鋒衣和單反。楊晶正在發愁,之前與她定好房間的客人,此時怎麼都聯系不上,她打去電話對方也不接,盡管有許多人來詢問有沒有空房,楊晶卻不敢貿然答應。大約到五點多,楊晶還是聯系不上對方,此時正好有六個人來詢問,她才不得已把房間租給了別人。我和平同學的房間在進門的右手邊,緊鄰著生火的廚房,因此那一堵牆摸上去是暖暖的,舒服得讓人忍不住瞌睡……
中午出去晃蕩前,我們就跟楊晶預定了晚餐,所以當別的人還在餓著肚子聊天的時候,我們已經吃上了香噴噴的炸羊排、酸菜炒牛肉……這一天是八月十六,盡管沒能在恩和完成賞月的心願,但是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嘛,所以到了八點多,我們四人就扛上腳架,穿上羽絨服戴上手套帽子頭燈,拿著平同學買來的超亮手電筒重新向河邊進發。
去河邊的道路在晚上充滿陷阱——白天的馬糞遍布各處,我們必須格外小心。到了河邊,空無一人,架上腳架,我們開始耍……烏漆麻黑的,耍啥呢?第一,拍月亮。在這個地方,月兒真是又亮又大,用胖子的話就是“這哪是月亮啊,整個一個探照燈”。
這天實在太好了,北鬥七星的這把勺子明亮地懸於天際。
拍過了月亮和星星,我們開始在河邊凹造型,不用閃光燈,把快門開到五秒,光圈放到3.5,左一張右一張的在河邊拍起了合影,然後又開始用手機寫各自的名字……一邊寫一邊笑,笑得胖子說“人家肯定以為這裡有瘋子,對面不會一槍打過來吧”……
最後我們決定得給沒能與我們同行的天叔在這裡留下印記,於是天地間,額爾古納河旁,就有了這個光影流動的“天”字

(臨江的樹)

(俯瞰額爾古納河的112號界碑)

(臨江的月)

(天)

(閑散午後 金色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