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靈魂

作者: 小鴨Cindy

導讀一片土地,一個城市的靈魂是什麼?站在拉薩的艷陽下,仰望著布達拉, 凝望那有著厚重歷史的聖城, 那有著故事的建築,內心的暗湧,難以言表的一種平靜,一種墜入歷史的長河的錯覺。 那拉薩的靈魂是什麼? 是藏傳佛教,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還有他們的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 下機等了行李,還要打開包包把超重拿出來的東西放回去,最後一個上了機場大巴 ...

一片土地,一個城市的靈魂是什麼?站在拉薩的艷陽下,仰望著布達拉, 凝望那有著厚重歷史的聖城, 那有著故事的建築,內心的暗湧,難以言表的一種平靜,一種墜入歷史的長河的錯覺。

那拉薩的靈魂是什麼? 是藏傳佛教,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還有他們的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

下機等了行李,還要打開包包把超重拿出來的東西放回去,最後一個上了機場大巴。拉薩,拉薩,這就是聖城拉薩嗎?

拉薩河在窗邊流淌,光禿禿的碩大山體橫在在眼前,的確是寸草不生,直直板板,坦坦蕩蕩,初見西藏。拉薩的空氣是清冽的,風景是明晰的,天空的通透的。不像廣州, 總是籠著一層煙霞, 或者如一幅沒有聚焦就拍攝的圖片,模糊的棱角。

突然車上有人問服務員:“能訂到明天會廣州的火車票?” 明天? 我不是聽錯了吧。服務員也再次確認沒有聽錯,又問:“你才下機,為何明天就走?” 聽不清他嘀嘀咕咕說了什麼, 台灣口音。旁邊的小伙附和:想來就來, 感覺不好就走,也挺好。哇塞,和錢過不去?西藏神人很多,這算見到第一個! 不是神人是,是雷人。

陽光火辣,做在車裡的玻璃溫室效應下一件長袖衣就夠了。搖呀晃呀,突然, 布達拉宮闖入眼簾,徐徐在身邊而過,霎那間,很恍惚,布達拉宮?!!我與布宮的緣分如何?能順利預約,近距離鑒賞這座神殿嗎?

近了, 近了,要見面了。 若無緣,怎會前來?!

下了機場巴士打車到了我們的小客棧,一個我至始至終都不太記得清的客棧的名稱,好像叫“阿吉拉姆”,原因是圖片和實際頗有幾分差距,若它只是個簡樸而精致的客棧我會喜歡,但是它有點凌亂,算是個勉強的落腳地吧。地理位置還行, 在三樓的露台能感覺布宮的背面和是近距離。打理客棧的是三個男生,店主魏少,伙計一個叫饅頭一個叫餅干,可能是男人打理的緣故,院子顯得有些雜亂擁擠,和麗江的小院落不能比,到底是粗線條的男子之作吧。一般來拉薩開店的都是些很率性的神人,不是曾經做過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就是受過情傷而憂郁深沉,在拉薩的日子不多,和店主沒有什麼交流,感覺還是很正常的人~~

我們一人8人陸續在這個小客棧住下聚頭,我倒數第三個抵達的,已到的伙伴們都各自散在拉薩的街頭了,風來似乎去了八角街SHOPPING, 隊長和小蔡去了哲蚌寺。住下,攤開一些東西,到了杯水, 和店中的徐斌, 不知道他是饅頭還是餅干~~,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 問了一會去布宮預約明天的門票的事情,讓我別著急, 坐會休息, 慢慢去。第一天要好好休息, 我說怎麼休息,我不累呀? 就坐著吧。 哦, 好, 坐著。可惜這個小客棧小院子非一般的緊湊, 除了上網能感覺空間的延伸就再無其他。電腦?網絡? 算了吧,給我十幾天不碰你的機會吧。繼續喝水,緊記抗擊高反最好的方法就喝水, 溫水, 喝夠喝透每一個細胞就不回高反,這個是美國登山隊的科研報告,一天喝4升的水,以尿液清澈為基准~~~。

對於高反我是很是敬畏的~~起初決定進藏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有蠻大的負擔,特別說第三天就要出發去珠峰,還要在大本營5200的海拔的過一夜,我是一直覺得我會是頭如大鐵錘敲擊的那種,痛不欲生那列,於是每每隊長說如果不行讓一車人先下,我總是第一個報名,我不住大本營,我要下去!!。 誰知除了在日喀則略有半天的頭痛後, 在珠峰睡得最死沉就是我, 那久違的香甜的睡眠比家裡還要酣暢得多。

實在覺得這樣坐著休息很是難受,出門打車去布宮,其實近的很,但不是說第一天少活動嗎? 還是打車去了,拉薩失去打車隨便哪都是10元。

路上心裡默念,布布達拉呀布達拉,我們的緣分有多深?明天如若不能親近你,我將與你失之交臂,再見將不知是何年何月!

16:00下車到了預約處, 也就是布達拉宮的西門,竟然門可羅雀,身份證遞過去,遞出來一張紙,預約明天16:00, 提前半小時進門口。簡單, 就這麼簡單?這就是我們想過N 過BACKUP方案的布宮門票??

沒敢閑逛,怕一失足成千古恨,沾上高反頭痛欲裂。乖乖又打車,感覺還沒有坐穩就到了, 回到客棧,泡了備紅糖水,在院子曬了會太陽, 有點困頓,會房間睡覺去~~據某科學研究, 每天攝入30克紅糖能有效預防高反,於是帶了一小罐紅糖來~~

迷迷糊糊睡過去, 又覺得有點餓醒來,看到隊長的短信,在藥王山聚頭,然後集合了一起開吃。

於是又打車去藥王山,屁股沒有坐熱就到了,沿路發現拉薩真是和普通大城市無異,什麼品牌都有, 甚至沿路看到PORTS 的專賣店。藥王山是拍布達拉宮的最佳攝影地,收錢:2元。上階梯, 還真有一點心跳加速,找尋著我們的伙伴們, 這群即將相處18天的家伙。

遠遠望見的一群人,要粉墨登場會是他們嗎?迎面的是周婧&KEN,風來,一回頭看到了正在上階梯的隊長和蔡姐,丫頭和天使晚上才到。

說過的, 拉薩見!終於見面了,在拉薩!陌生的又有一點的熟悉的。看著夕陽中撒著溫暖金光的布達拉宮,這麼近,那麼遠。

晚餐是川菜? 不記得了,反正多是紅辣椒冒頭的樣子,開始了18天幾乎都類似的餐食的第一頓。對於一個老廣, 18天火辣辣的川菜&湘菜&藏餐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不過看到D18 在成都錦裡古街的照片,我竟然沒有一點消瘦和倦容,生命力頑強的家伙!!

晚上丫頭風塵僕僕的到了,放下行囊,風一樣轉身離去,扛著三腳架說去拍布達拉宮的夜景。這像是坐了48小時的硬座的人嗎?在日後的相處才發現果真丫頭的體力決非一般人能比!貴州的天使也到了,很漂亮的MM.

第一晚牢記各位前輩的箴言不敢洗澡,比如聽說哪位不聽話結果就拖去醫院幾日點滴,然後被迫卷鋪蓋改簽機票無奈走人。於是乖乖在公用的洗漱間簡單梳洗了下,水如雪水,透骨冰涼。被子雖感單薄倒也不冷,在簡陋的小鋪伸展著肢體,開始痴心妄想,若能在天花板開個天窗就好了, 躺在聖城布達拉的腳下,看著深藍天空中的熠熠生輝的繁星,多美!

哲蚌寺, 發現寺廟之美

第二天一早和周婧&KEN去了哲蚌寺,這是一路眾多寺廟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喜歡的一個,寺廟之美顛覆了我對過往寺廟的印像。它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西藏最大最雄偉的廟宇。西出拉薩城約十余公裡,一元或者兩元的公交車即可抵達。遠遠可見那重重疊疊的白色建築群體,宛如一座美麗潔白的山城。哲蚌,譯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既有宗教色彩,又頗為形像地暗示她在日後日子裡豐裕。在政教合一的時代,哲蚌寺的經殿與布達拉宮的神座緊緊相連,寺院首腦對西藏政教大事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歷代中央政府給哲蚌寺發放的布施是相當巨大的。據段克興先生記載,直到1920年,哲蚌寺的喇嘛飲用的還是清朝皇帝賞賜的磚茶和沱茶。

據說哲蚌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與其說它是一座寺廟,不如說說它是一座城池,一座佛學院,一個小社會,喇嘛僧人嘛悠閑生活在其中,游人也寂寂無幾,靜看慢賞,悠游自得, 每每看著那美麗的藏式窗簾再發風中招展,妙不可言。

那巍然聳立的碉樓,那密如蛛網的巷道,那逐層升高的僧舍、經樓和佛殿,那輝煌瑰麗的金頂、彩幡和鎦金寶幢,隨山勢延伸,錯落有致,氣勢磅礡,形散神不散,莊嚴華麗。

在這二十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裡,曾經生活著多達一萬名喇嘛,他們陪伴著千千萬萬盞日夜長明的酥油佛燈,他們面對著千千萬萬座慈祥的、威猛的、風趣的、恐怖的神像,在這裡剃度受戒,在這裡讀經禮佛,在這裡修習顯宗和密法。

那些紅袍飄飄的僧人走過,或是年少的稚嫩的孩子,或者銳氣的少年童,或是沉穩的中年,還是慈祥的老者,他們就在這座大山, 這座城池, 這座寺廟度, 在那幽暗的密室,莊嚴的經堂度過天真的童年、熱血的青年、成熟的中年,直到年邁平靜死去,他們會孤單嗎?會想家嗎?會有動了凡心的時候嗎?

拾階而上, 遇到一排轉經筒,虔誠地跟著去觸摸去轉動,腦子湧現的竟是倉央嘉措的那首詩: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是,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痴情的男子竟是六世班禪,而潛心修行也逃不過滾滾紅塵的紛紛擾擾.....

措欽大殿是哲蚌寺最了不起的建築,相當於內地寺院的大雄寶殿。寶殿裡經堂,占地近二千平方米,有一百八十三根巨大的木柱支撐,走進去就像走進一座巨大的森林。全寺七千七百喇嘛,每天在經堂裡喝茶早禱,聲音如同雅魯藏布江的波濤轟隆。措欽大殿又是文物寶庫和藏書樓,珍藏著明清兩代帝王賜給哲蚌寺的經書、佛像和寶物。三樓西北小殿,供有一座很大的強巴(彌勒)佛像,藏語叫“強巴通真”,意思是看上一眼,死後可以不落入地獄。

西藏有名的曬佛節就是在此舉行,一個藏人熱鬧非凡的重大節氣。9月舉行,沒有趕上,也沒有遺憾, 一向對熱鬧喧嘩的,眾人趨之若鶩的事情都本能梳理。

一個人的閑庭信步,看著那些藏傳佛教的精美壁畫,摸著那些高聳的大柱子,瞻仰那些神秘的佛像。縱然我不懂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也無礙哪一刻的肅穆靜仰。

約1點和小婧&KEN 會和後下山,下午3點是布達拉宮, 先去覓食,簡單了一晚拉面後覺得沒有吃飽,就在布宮西門的酸奶坊坐下, 這是網絡上蠻有名氣的店,店內布滿了照片&旅行地圖&來者的塗鴉,滿滿當當,唯有一處很是干淨,就是收錢的櫃台,上面小字寫著“這真不能寫”!!! 這個蠅頭小字倒也很管用,還真是一大片干干淨淨無一處塗鴉。酸奶好吃有便宜,10元一疊。 隨意坐著翻翻書和雜志,打發著時光,等著隊長&小蔡到來,一起進布宮。

布達拉宮,無可比擬的建築之美

布宮的人數是嚴格控制的;安檢是嚴格,類似上機的安檢, 水是不能帶的,液體膏狀防曬類前輩貌似說是幾十克;布宮的游覽時間也是嚴格控制的,就一個多小時。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嚴格控制之內,疾步跟著蹭著旅行團的導游,帶著打印出來的布達拉宮解說詞,對這座謎一樣的宮殿,匆匆的觀賞著。

布達拉宮的建築重重疊疊,迂回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占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氣勢磅礡。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可惜匆忙的時間根本無暇對照觀賞,甚為可惜,一直對布宮中論噸計算的黃金珠寶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惦念那些壁畫,可惜可惜了。

一座城市一座宮殿之所以讓人流連忘返,念念不忘,是因為那裡的人,而布達拉宮的靈魂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那些曾經鮮活的人,那些依舊引人入勝的故事……

布達拉宮的修建源於1300年前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歷史記載這是一出造福人類的政治婚姻,和諧甜美,。松贊干布很喜歡賢淑仁愛而又才華橫溢的文成公主,因此大興土木興建了布達拉宮,見證他們的恩愛和唐藩和睦,

順著這個美麗的故事,我們看看拉薩古往今來,大昭寺小昭寺藏傳佛教都是始於文成公主之手。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離開繁華的都城長安(西行約3000公裡,歷經千難萬險,來到雪域高原和親。走過川藏路更能明白那1300年前的“千難萬險”是何等的苦何等的險。

松贊干布親自率軍遠行至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迎候。在離黃河源頭不太遠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贊干布建起“柏海行館”,一對異族夫婦便在這美麗的地方,度過了他們的洞房花燭夜。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樹(在今青海省)時,看到這裡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而且長途跋涉,需要休息,兩人便在一條山谷裡住了一個月。文成公主閑暇時,拿出父皇送給她的谷物種子和菜籽與工匠一起向玉樹人傳授種植的方法和磨面、釀酒等技術。玉樹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當公主要離開繼續向拉薩出發時,他們都依依不舍。當地的藏民還保留了她的帳房遺址,把她的足跡和相貌都刻在石頭上,年年鼎禮膜拜。 

文成公主安抵拉薩時,人們載歌載舞,歡騰雀躍,歡迎她的到來。 當時,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無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攜帶了佛塔、經書和佛像入蕃,決意建寺弘佛。她讓山羊背土填臥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成為後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現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著的一尊釋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當年從長安請來的。大殿兩側的配殿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動。只是他們臉上因布施獻金的人太多,而綻開了金皮疙瘩。

後來,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從此,佛教慢慢開始在西藏流傳。文成公主還對拉薩四周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傳佛教,為藏民祈福消災,同時,還拿出五谷種子及菜籽,教人們種植。玉米、土豆、蠶豆、油菜能夠適應高原氣候,生長良好。而小麥卻不斷變種,最後長成藏族人喜歡的青稞。文成公主還帶來了車輿、馬、騾、駱駝以及有關生產技術和醫學著作,促進了吐蕃的社會進步。那些歷史書上曾經刻板的故事如金是那麼的親切。

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像當年的昭君和番一樣,她真的幸福嗎?舉案齊眉, 相敬如賓也是一種幸福,文成公主付出的是大愛得到的是大福。而松贊干布也是有著人格魅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人,值得依托的男子。

歷史上對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一起生活的時間沒有明晰的記載,、甚至還不知道公主與松贊干布在年齡上是否般配:松贊干布的生年無確切記載,歷史上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松贊干布在25歲那年就去世了,這意味著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並不長;另一說松贊干布雖然活了很老,但也是在公主嫁過去沒有多久就去世了。有史料記載,他們在一起只生活了三年。

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西藏的生活,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道多少了。當然,千百年來,也沒有多少人關心一個女子在異域他鄉的景況。大昭寺人來人往,但有幾個為她而駐足?大昭寺前的艾草燃了一茬又一茬,又有多少煙霧為她而飄搖?大昭寺前磕長頭的人此起彼伏,又有多少人為她而祈禱?

今天大昭寺已經是一座標准的藏傳佛教寺院,其規模並不大,拉薩三大寺的規模都超過它,它也不在著名的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列,但其影響與聲名卻超過六大寺院中的任何一座,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要是沒有那個有著巨大勇氣的漢家女子,大昭寺也許早就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大昭寺的面積並不大,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長期形成的特殊地位,大凡所有去西藏的人,都要到大昭寺。一是朝佛方便,像拉薩三大寺都在郊區,最近的色拉寺距離城區也有十幾公裡,所以大昭寺香火極為旺盛,轉經添酥油的人絡繹不絕。二是訪古,大昭寺可以說是西藏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一千多年的風雨使其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澱,它不僅是拉薩城市發展的見證人,也是西藏歷史發展的見證人。

歷史在身邊,那星星點點的酥油燈,搖曳著,那戎馬生涯的英雄男子,那勇氣可嘉秀外慧中的女子,讓人敬仰!

晚上泡在甜茶館,喜歡的,但是付出代價是一夜輾轉反側的失眠,明天要離開拉薩了,匆匆太匆匆。帶著遺憾又充滿對明天路上風景的期待, 5天環游:拉薩-D3日喀則-D4珠峰-D5日喀則-D6納木錯-D7拉薩。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