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黑城古城墙的哭泣

作者: 老餅

導讀 #拍友們違規攀登城牆# 我9 月间到阿拉善颜济纳旗旅游, 有幸到黑城观光, 这古城虽已遭严重破壞, 但仍大有可观, 是我到访国内古城中最有韵味的, 尤其是黄昏夕照, 斜阳余辉灑在古城墙上, 那分感觉令人回味不已. 黑城位於古居延地区,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其意为“天”。居延地区原&# ...


#拍友們違規攀登城牆#



我9 月间到阿拉善颜济纳旗旅游, 有幸到黑城观光, 这古城虽已遭严重破壞, 但仍大有可观, 是我到访国内古城中最有韵味的, 尤其是黄昏夕照, 斜阳余辉灑在古城墙上, 那分感觉令人回味不已.

黑城位於古居延地区,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其意为“天”。居延地区原为匈奴牧地,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後汉朝曾在这裡屯兵戍边。时至公元1038年,黨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裡设立“威福军司”,这是居延文明的又一次高峰,也是这裡成为如今西夏文化研究重要线索的原因。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裡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勝攻破黑城後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後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裡沉睡了的近700年。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寧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城。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裡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

黑城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裡,东西434米,南北384米,两墙中部开设城门並加築有甕城。城墙用黄土夯築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一覆钵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築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沙漠已经快将这裡吞噬。最近, 也在網上看到有关内蒙古黑城遗址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接近尾声的公报, 很高兴保护黑城也受到了当局的重视!

但可悲的是我观察到很多游客仍忽视这古城的保育, 虽然到处都写着: "请勿攀爬古城墙", 而且有管理员拿着喇叭声嘶力竭的劝违规的游人从城墙下来, 但好些游客还是置若罔闻。到太阳下山时, 就更失控了, 游客蜂拥上城墙看落日拍照, 管理员也眼睁睁的没有办法! 黄金周到阿拉善的游客很多, 每天古城墙都要承受游客的无情践踏,游客们, 请高抬贵脚! 阿拉善的旅游局也请改善景区管理, 例如加派管理人员, 在攀爬城墙的热点派岗!

否则古城纵不毁於俄国冒险家的掠夺, 也终也将会毁於中华民族不肖子孙之足下!

(游客偷登城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