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崗碉樓記

作者: 大頭蝦

導讀 (滄桑古樓) (滄桑古樓) 閑聊時聽人說起碉樓,很有興趣去看看,在深圳附近就有很多久遠的碉樓,於是稱著有兩天假期來到了東莞鳳崗---碉樓之鄉。車程只要一個鐘。在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裡到處可見星羅棋布的古舊碉樓,至今還有120座依然保存完好。我的第一個目標是仁芳樓,去到浸校塘村,遠遠就看到巍巍聳立的碉樓頂端,走過去就感受到一種遠古的氣息,四間排屋一 ...


(滄桑古樓)



(滄桑古樓)

閑聊時聽人說起碉樓,很有興趣去看看,在深圳附近就有很多久遠的碉樓,於是稱著有兩天假期來到了東莞鳳崗---碉樓之鄉。車程只要一個鐘。在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裡到處可見星羅棋布的古舊碉樓,至今還有120座依然保存完好。我的第一個目標是仁芳樓,去到浸校塘村,遠遠就看到巍巍聳立的碉樓頂端,走過去就感受到一種遠古的氣息,四間排屋一字排開,碉樓在最左邊,有八層高,每一層都有槍口和瞭望窗,牆壁上的坑坑窪窪不知道是不是當初戰爭留下的痕跡呢?樓頂的雕花凸顯著強烈的西方文化,還有英文拼寫的樓名,仁芳樓是主人為紀念自己父親以父親名字來命名的,碉樓是出外做生意的人,有所成就之後榮歸故裡,為家鄉的建設做些貢獻,同時也告訴鄉親衣錦還鄉的游子回來了。所以鳳崗又有僑鄉之稱。斑駁的牆壁,鏽跡斑斑的窗戶,厚重虛掩的木門,屋檐下的壁雕繪畫,青花崗石的門檻····,無不向世人展現著它的英姿,訴說著歷史滄桑的故事,告別仁芳樓,,經過一座小橋又見到幾座,華九樓,福宣樓,祿晉樓···,在這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在這的碉樓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回到酒店已夜幕低垂,食飯後決定出去走走,在鳳崗商業街的後面山上有座塔樓,在燈光的照射下甚是靚麗,9月9重陽節,我們也順應習俗去登高,山路兜兜轉轉,九曲十八彎的來到山頂,塔高六層,四四方方,上到塔頂整個鳳崗的夜景就在眼底了,車來車往,霓虹麗影 。




觀合樓

第二天艷陽高照,在網上收集到資料介紹觀合樓是一個很有代表意義的碉樓,位於黃洞村,我們在村口下車向村裡一路行進去,遠遠的見到有碉樓就過去欣賞,在山邊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碉樓,它的前後有好幾排排屋,周圍沒有被時髦的現代建築包圍,未被破壞那種古老的氛圍,還有條石徑小道通往山邊,樹木環繞。這棟不知名的碉樓給我留下很深的映像。問位坐在樹下的老人家觀合樓位置,在鳳崗客家人居多,他抄著濃厚的客家口音為我們指路,多謝老人家之後我們繼續前行,由村口向左邊是黃洞村工業區,在那我們見到了它,尖尖的碉樓頂端,有種西方宮殿的模樣,還有主樓上的魚型滴水獸,左邊有個很大的五角星,樓的正面有一只栩栩如生的燕子叼著個花籃,不知當時的建築者想表達什麼寓意呢?觀合樓都有八層高,右邊排屋的屋檐下的雕花是立體的,鳥語花香,壁畫已經褪去原有的鮮艷顏色,泛著灰白,經受過歲月的洗禮。碉樓不單是用來防備外敵,在當時也是種身份尊貴的像征,觀合樓的主人就是經營橡膠園發家後回來大興土木建造的,但是因為土匪的入侵他只在這住過一晚,實在是個遺憾。這些大大小小的碉樓,在繁華都市中顯現著自己別樣的風采,讓人刮目相看,收拾好激動的心情啟程歸家結束這次探尋歷史文化的旅程···


精選遊記: 深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