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行是公司的團隊活動,兩個部門一共16人去桂林和陽朔玩,因為人太多自由行不好安排,所以選擇的是獨立成團,因此不能提供更多的攻略,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給大家一些提醒。
因為獨立成團,行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比較自由,但也受很多的限制,比如時間和餐飲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本次出行時間是10月28日至11月1日,去是火車,回程飛機。因為坐火車去占用了一天的時間,玩的時間實際上只有兩天。
第一天:下火車晚上7點,導游帶我們到杉湖和榕湖轉了一圈,桂林夜景還是挺美的,做了很多燈光工程,想像自己和老公手牽手漫步在湖邊很是向往。因為很晚了,像鼻山公園已經關門,沒看到像鼻山也沒能留影是本次的一大遺憾。杉湖右手邊就是桂林著名的大瀑布酒店,晚上8點半會從樓頂向下流瀑布,我們到的早沒看到,最後一天我們一位同事去看了攝像回來證明非常壯觀。
第一天住在安華大酒店,准4星,條件還不錯,樓下就有桂林粥店,24小時營業,時間受限未能嘗試,很是遺憾。酒店安頓好,我們逛夜市,夜市在中山中路上,占據了半條街,主要賣民族服飾和工藝品,絕大多數的物品在北京都能看到,本人對這種夜市不是很感興趣,無奈同行的同事喜歡,只能陪著逛,買了據說苗銀的項環和手鐲各一個,10塊錢一個,圖個便宜,雖說北京有,那也得費上半天口舌都不一定能砍到這個價錢,在桂林的這幾天一直在帶很配合當時的風景。
夜市還有賣桂林人很喜歡吃的酸品,因為我也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就是用醋腌的各種物品,什麼白菜、豆角、蘿蔔、大蒜、黃瓜等等,相當於泡菜,但是口感更清新,酸酸甜甜,當地人很喜歡,本人也很喜歡,桂林路邊就有一般叫***酸店,感興趣的話可以嘗嘗。
離開夜市,經過當地人的指點,我們找到了中山北路旁一個很繁華的小路去吃桂林米粉,這條小路上有工人文化宮,路兩旁都是小吃店,一路向裡就能找到著名的崇善米粉總店,我們點了鹵菜米粉、牛腩米粉,鹵鴨爪、鹵雞腿還有甜品,都非常的地道。我們在北京都叫桂林米粉,在當地米粉是分很多吃法的,干、濕、炒等等,最地道的就是鹵菜米粉,粉是干的,配上酸豆角、肉片、辣椒、鹵水等等,配料可以自己加,吃完干粉還能再盛些湯喝,還是很美味的,不過本人認為還是比三亞的抱羅粉略遜一籌。當地的甜品很有特色,我們吃了白果甜湯和米酒雞蛋湯(忘了原名了),白果甜湯裡有很多的白果和蓮子,湯是紅色的似乎還加了姜,應該很暖胃。米酒雞蛋湯裡有醪糟、糯米丸子和雞蛋,看看就知道相當養人。吃飽喝足已經11點半,發現桂林的夜生活一點不差,這麼晚了很多店還在營業,還有行人在路上逛。
第二天:游漓江,到陽朔。早8點半趕到碼頭,一列一列的游船等待出航。最有意思的是每艘船的船尾都是做飯的地方,船還沒開出碼頭,大師傅們就已經忙活開了,炒菜、刷鍋,也成為一景了。8點45分左右,游船排著隊開了出去。這幾年很多新聞報道漓江由於缺水,游船停駛,桂林山水大打折扣。導游也說前兩天船還擱淺了,我不對桂林的景色抱太大的希望,即使再美的景色再值得期待的景點,當你身臨其境時也覺得不過如此,所以我很喜歡這句話:旅途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所以當游船行駛在漓江上時,想像如果是老公陪在身邊,一起站在船頭吹風感受這景色,心情就又是另外一番了。
實話說漓江的景色還是不錯的,層巒疊嶂我記得就是當初中學課本“桂林山水甲天下”裡形容這邊景色的形容詞,兩岸種了很多鳳尾竹,為漓江增色不少。漓江缺水比較嚴重,兩岸出現了大片的灘塗,有個同事10年前來過桂林,說當時的漓江不是這樣的,水面要寬闊許多。如果漓江水比較多,在水的映襯下,山就會更漂亮了。
從桂林坐船到陽朔要走4-5小時,途中經過的景點有最著名的“九馬畫山”和人民幣20元後面的景色,船上的導游會告訴你這是“蝙蝠山”那是“螺獅山”這是“望夫崖”等等,其實景色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靠人為想像出來的。游船行駛時間很長,前半段大家會比較興奮,一直在拍照,後半段大概是審美疲勞了,所有人都回到船艙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這裡要提醒大家,買了船票是帶有午飯的,不過很簡陋,菜很少,只有一個雞蛋,幾片菜葉和幾根豆腐絲,如果願意最好自己帶上零食和午飯。午飯後天氣很熱,大家昏昏睡去,在睡夢中到了陽朔,船行5個半小時。
我們在陽朔住的是廣粵客棧,在縣政府前面的那條街,和徐悲鴻故居很近,這條街比較安靜,街兩旁還有很多客棧,離西街很近,過一個小橋就到了,位置不錯,裝修比較古樸干淨,80元一間,下次過來可以選擇這裡。
安頓完住宿,我們下一站要到遇龍河漂流。遇龍河是漓江的支流,河水更干淨一些。我們坐的是竹筏子,上了竹筏子我們就脫鞋脫襪挽褲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遇龍河很安靜,岸兩旁還是桂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河水更深達到4、5米,每個竹筏子都有老鄉撐竹竿,在竹筏上可以安靜的欣賞景色、聊天。河中間還有老鄉在竹筏上烤魚賣,我們決定回來的時候去嘗一嘗。路程不長,沒走多遠就掉頭返回了。回來時碰到了我們打水仗的同事,我們先走的同事沒買任何武器,大家和和平平的游玩,後來的同事買了水槍,已經打的不亦樂乎,所有人全身都濕透了,見到我們也是一通猛滋水,我們因此也掛了彩。河裡賣的烤魚味道不錯可以嘗嘗,就是價錢比較貴,大魚要20元一條。
離開遇龍河的下一個活動就是印像.劉三姐了。這裡我們出了很多的插曲。旅行社的團隊價是200元一人,在當地客棧買散客票是130元一人,我們想買更便宜的,於是差一名同事去買票,後來得知當地保護比較嚴重,團隊客不允許買散客票,否則是可以受到投訴的,因此同事分三批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人名買了票,晚上也分成三撥去演出地,但到門口,驗票的人說查出我們有假並且查出了我們是誰在哪買了幾張票,想來想去,只能想到這裡旅游部門把所有團隊游的游客名都輸入到了電腦上所以才能查的出來,真是無所不能啊。我們的三撥人裡有一撥人用的是假名字所以進去了,剩下的十幾個人到開場前除了補足差價外沒有別的辦法進去。正在此時有當地老鄉說可以50元一人帶我們進場,還說想坐哪排坐哪排,正著急的我們一聽哪有這種好事,那就跟著走吧。事情就是這樣,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跟著老鄉我們繞到了村裡和田裡,越走越不對勁,結果我們繞到了一個小山包上,對面是劉三姐演出的場地,正好在演出人員的後台處。老鄉騙人啊,這倒是想坐哪排坐哪排了,但根本就沒在演出場地裡。結果一大群人和他們吵了起來,但再買票也來不及,只能讓便宜,最後25元一人在後台看了場演出。所以如果團隊游的朋友想買散客票,一定要用假名假地址,才不會被查出來,切記切記。
雖然離得遠但是得說印像劉三姐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燈光音響效果配合,運用人海戰術還是比較有震撼力的,我們邊看邊聊邊自嘲,嘻嘻哈哈70分鐘就過去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總體的內容也都看全了,看過印像西湖的同事說都是差不多的技巧和效果,心裡還有些安慰。
接著就是逛陽朔著名的西街了。陽朔是國內比較著名的古鎮,外國人和國內游客都很多,這裡聚集了很多的酒吧,但西街也很嘈雜,人流很密集,感覺不優雅和小資,我更喜歡悠閑、愜意的環境。我們買了一些東西再次吃了米粉,喝了非常好喝的芝麻糊,接著就是泡吧了。這天結束行程的時候已經將近夜裡2點了。
第三天:今天的行程用一句話說就是重復昨天的故事。行程上說到興坪古鎮游玩,原想是看古鎮,結果是接著坐船,只不過比昨天的船小很多,此次的重點是看20元人民幣後面的景色,昨天沒有照到。因為大家都審美疲勞了,今天沒有什麼人願意照相,只是站在船頭吹吹風,中途還上岸到了一個小漁村,據說就是興坪古鎮的一部分!原來克林頓全家來過這裡,所以出了名。沒什麼好看的也轉了好幾個小時才上岸。不過這裡的橘子真的很好吃,現在還很回味,又甜水分又多,這裡還盛產沙田柚,不過柚子雖甜但水分不多。
上岸後說下一個目的地是圖騰古道,原來沒聽說過是後來修的人造景點。到了這裡發現都是騙人的,只有團隊才會來這裡,說這裡原來發現過古人類的遺跡,這些我相信,然後就出現了一批的野人,穿著假獸皮,皮膚曬的黑黑的,說一些聽不懂的話,帶你看一些什麼儀式,還要騙你給他們捐款,總之就是騙人的,能不掏錢就不掏錢,我很反感,但沒辦法跟團嘛。
最後2點多返回桂林,大概5點半到桂林,吃過難吃無比的團餐,要度過在桂林的最後一晚,買了很多的特產,推薦桂林三花股份出的三花酒,味道還是不錯的,也很便宜。
最後的花絮就是11月1日返回北京這天下起了今冬第一場雪,快落地時才看到下雪了,大家都很興奮,但穿的都很少,我們從夏季直接就進入了冬季。
據介紹,到桂林最好的季節是雨季,也就是春夏季節,但6月不能去,因為6月漓江因為水大,水質不清而且可能無法坐船,此外秋冬季節雖然氣候好,但是因為水小,會對景色有很大的影響。
跟團游無法將一些具體細節和大家分享,但我盡量將一些吃的、玩的和需要注意的和大家說明,希望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