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原新安江水庫,因水庫中有大小島嶼1078座,後又開發為旅游勝地故名為千島湖。黃山——古稱黟山,後於唐代改名為黃山。風景之秀美堪稱三山五岳之最。
在經過事先周密的安排下,我們公司一行十二人將利用四天不到的時間去游歷它們。
10月1日 上海—千島湖—黃山市
10月1日早上大約5點多,我們一行搭乘一部依維柯面包車直奔千島湖鎮,由於出發較早,滬杭高速公路上的路況不錯,大約在7點多便在杭州上了320國道,之後在富陽市轉道經新登鎮前往淳安。當途經瑤琳仙境的時候才9點多,離千島湖已只有三四十公裡的路程了,因為我們訂的是中午11:40由千島湖發往黃山深渡碼頭的船,心中估摸著大概可以在乘船前於碼頭上享受上一頓河鮮了。不料進入淳安境內後,通往千島湖的公路正在整修,路況奇差,車身劇烈顛簸不說,還連一個施工指示牌都不設,讓我們走了許多冤枉路。而我們一行中身體較差的老孫和小董都顛得暈車斜躺在了座位上。車駛過一個大坑後,猛地一震,坐在最後的小張立刻頭上撞出了個包。
就是這最後一段坎坷路竟耗去我們兩個多小時,到達千島湖客運碼頭是已是11:35了,千島湖河鮮是肯定沒的吃了,在當地旅行社同行的安排下急急地登上了客船,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下了,後來才知道最近要到千島湖需從建德進入淳安才能避開那段正在修葺的破路。
上船後不久,便起航了,我們乘的這班船是當地的客運船,和千島湖的游船是不一樣的,船況比較差,沒有茶水提供,想泡點方便面吃,船上的服務員拒絕提供熱水,而我們也集體拒絕去吃船上那十元一碗看上去黑乎乎的肉絲面。幸好我們隨身帶了大量的零食,決不至於忍飢挨餓。
千島湖的湖水是綠幽幽的,雖遠談不上清澈,卻也看上去十分舒服,有種碧波蕩漾的感覺。遠方果然是星雲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有些小的島嶼面積甚至抵不上半個足球場。但島嶼無論大小卻都是一片郁郁蔥蔥,讓人著實感受到自己是身處江南啊!
忽然艙中一陣喧鬧,原來是賣票員和一名乘客吵了起來,兩人操著難以聽懂的本地話,唧唧哇哇甚是熱烈,更有一位戴著眼鏡卻顯得十分粗礦的男子,在一邊嘰哩哇啦地起哄,好像最好要吵架的兩個女子扭打起來才過癮一般。早聽杭州的司機說過千島湖一代民風彪悍好鬥,今日初到此地便見識了一番啊!
我無心觀戰,轉身往洗手間解急。豈料這賣票員看到我是寧吃零食不食其面的人,立刻伸出了油膩的手(因為她剛幫別人端過面),拽住我的衣服喊道:“別走,先檢票。”我下意識厭惡地一甩手,道:“放手,我們十二個人上來時都買過票了。”忽然那剛才在一邊起哄的粗礦男子猛然起身,大吼一聲:“不許動!”賣票員以為是說她,急了,對著他喊:“你怎麼老和我過不去!”粗礦男子馬上指著我對賣票員道:“我是叫他不要動,不是叫你!”我們一行人見此人舉止怪異,不約而同地向他望去。這粗礦男子見我們注視著他立即如同瘋狗一般咆哮著:“這裡是千島湖!叫你們不動你就不許動,不然小心你們的小命。”隨後他一仰脖子用極挑釁的眼光掃視著我們一行人。我們中的小薛年輕氣盛就要上前理論被我們程經理一把拉住。而我冷靜地分析了一下:這個家伙不是極具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就是有著強烈本地至上觀念的地頭蛇,無論他屬那一種人我都犯不著和他計較。於是隨手取出了船票塞在賣票員手裡,而對那男子看都不看一眼。那男子見無人搭理他,十分無趣地悻悻而坐。一場風波就此平息!事後一想,還好當時我們一行的人都比較克制冷靜,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不然誰能保證當初的“千島湖事件”不再上演呢?
幸好這一突發事件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游興,我們很快又融入到千島湖的湖光山色中去。有的在湖上微風的吹拂下就著和煦的陽光玩起了撲克牌;有的站在船頭極目享受著眼前的美景;有的則背靠長凳呼吸著湖面上的清新空氣打起了瞌睡。
漸漸的船駛在在了新安江上,由於是一般的客運船,所以在途中要停靠很多站,每一次靠岸都可見到岸上青青的石階和當地人用大塊石頭堆砌的房屋,一些閑散的當地人漫步在石階上悠然自得,好生讓我們這些每日陷於喧囂的城市中人羨慕。時近黃昏,湖面上的微波在夕陽的照射下泛起粼粼的金光,甚是好看,一兩只孤舟隨意地在湖上游來蕩去,岸邊不時傳來頑童的嬉鬧聲,民宅上空升起了縷縷炊煙。不禁幻想著自己能斜坐於孤舟之上,取美酒一壺,船頭置古箏一個,邊彈邊高歌一曲《笑傲江湖》。
大約下午五點多,到達了歙縣的深渡碼頭,黃山的導游小陳揮著紅旗領著我們上了車。歙縣為黃山市所轄,特產是硯台,這歙硯和湖筆(湖州的毛筆)都是文房四寶中的極品。
由於天色將暗,便沒有在歙縣多做停留,直奔黃山市而去,路上多半是起伏的山嶺,大約行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我們下榻的經緯賓館。大家進房放下行李後迫不及待地趕到餐廳,我們吃的是團隊餐,八菜一湯量足還算可口,一陣狼吞虎咽將桌上的飯菜一掃而空,還另加點了一個石雞(就是一種類似牛蛙的蛙類,味道不錯但很貴,要98元一份。)
餐畢打了的前往屯溪老街,正好三輛出租車,到了老街竟是三種車費價格,打表的車資7元,不打表的一個收5元,一個收10元,看來在黃山市乘出租還是很有學問的啊!
老街有點像上海的城隍廟的一條街道,兩邊一概都是商鋪,基本上都是在賣文房四寶之類的工藝品或是茶葉、干貨等當地特產。走了幾個鋪子,便覺得有些累了,一行人早早地逛完街返回酒店休息。
10月2日黃山
一夜無話,次日天剛亮,大家便起身洗漱,七點鐘准時到餐廳吃早餐。七點半即出發前往黃山。一路上聽導游小陳介紹,原來古時侯黃山市的區域稱為徽州,是經濟十分發達的地方,其地居民多講究知書禮儀,推崇讀書求學,因此當地出了不少文人墨客,且民風也比較純正,但封建的傳統道德理念也在這裡扎根很深,從路上看到的各類牌坊上可以得以印證。古時的徽商也十分有名氣,他們基本上都是和官府做生意,所以相當富裕。據說當時有一位徽商中的超級富豪大興土木建了一座豪宅,其奢華程度被他人喻為“民間皇宮”。而當今的國家主席江澤民也是祖籍於徽州的。
車行了一個多小時,漸近了黃山,可見窗外的景色越發秀麗了,路兩邊的山上都整整齊齊地種了一排排的茶樹,想必就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的毛峰了。導游小陳告訴我們黃山毛峰也分等級,一般山腳下種的毛峰最為普通,而最好的是生長於高峰上的高山毛峰。再往山裡開了一會可見到一段淺溪,溪水清澈見底,有三兩村婦蹲坐溪邊洗衣。
不多時就到了黃山腳下的湯口鎮,鎮上一溜排開眾多的私人飯店、賓館。據後來的黃山市民相告,這黃山腳下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是百萬富翁。怪不得多年前鄧小平同志曾對這裡的人民說:“黃山可以讓你們發財啊!”
通過湯口鎮後就是上山的公路,我們是從前山上山的,所以車先要開到慈光閣,但由於是節假日,上山的路上竟也交通堵塞起來,只好提前下車,步行上山。下了車低頭遠望,遠方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好一番景致,想不到我們已經到了半山,導游小陳說這裡差不多是海拔800米左右。再抬頭一看,山峰巍峨屹立,讓我怦然心動,一種征服它的欲望油然升起。
到了慈光閣,早已是人頭攢動了。特別是洗手間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從慈光閣登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排隊乘66元一位的纜車上到玉屏樓,另一種是徒步登山三、四個小時到玉屏樓。我們隊伍中的三位老同志選擇了前者,並把其他日人的背包都一同捎上,而其他九個年紀較輕的(包括我)都選擇了徒步登山,導游顯然很了解徒步登山的難度和三位老同志一起選擇了乘纜車上山。
徒步登山的九人都卸下身上的重物,只帶了些飲用水和食品。登山的人不少,但選擇徒步的卻不多,所以我們走的山道上還比較通暢。長久沒鍛煉的緣故,我沒爬了多久就有些喘了(上一次爬山是在8月份在白雲源衝擊觀音尖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個個都額頭上冒了汗。其中小劉狀態最讓人堪憂,她走起路來一衝一衝的,十分費勁。程經理見狀要求我在她身後看著,以免她掉隊發生意外。萬鈞和小張、小王三位女同志則領頭衝在最前面。大約行進了二十多分鐘,一行人就累得不得不停下來喝水休息了。一直走在隊伍中間的小董迫不及待地上前問我已經走了多少路,展開地圖後,我只能令其非常失望地告訴她我們現在只行了不到十分之一的路程。
盡管大家都有種前路無盡的感覺,但還是紛紛起身繼續前進。畢竟到了這個時候誰都不願意也不能後退了。小劉的狀態依舊糟糕,幾次腳下都有些磕磕絆絆,一位在山路邊休息的老者指著她對我說道:“看樣子,她不太行了。要看緊些啊!”我不敢怠慢,緊緊地尾隨其後,還好我太太沒看見這一幕,不然要給她揪耳朵了。
行到了了立馬橋上,眼前豁然開朗了,橋下是深邃的幽谷,一片郁郁蔥蔥,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紅葉植物,紅綠交融起來恰到好處,十分的好看。而橋兩邊起伏的山峰上則沒有太多植被,零星散布著一簇簇翠綠的松樹,山體的岩石上有被水衝刷的痕跡,看上去巍巍壯觀。據說黃山在遠古時期都是大海啊!
片刻的休整之後,大家又繼續上路,路面比初上山時更為陡峭了,加上有不少下山的游客迎面而來,使上山的路更加艱巨了。路邊有轎夫招徠生意,180元一位。不過要注意這180元只是抬一站路,這一站路到底有多遠距離,只有轎夫才知道了。我親眼看到一位左手殘疾的男士被兩個轎夫抬到立馬橋後,付了300多元的坐轎費,而立馬橋不過是從慈光閣到玉屏樓的五分之一的路程哩!同樣在招徠生意的是挑夫,一般是每公斤行李每站挑費是8元,但往往挑到站後二十公斤的行李能稱出三十公斤的份量來。所以在黃山需要坐轎子或代挑重物之前,必須同對方將價格、路程、重量等的定義談死,以防他們搞出些什麼花樣來增加收費。
還好我們年紀都不算大,也沒隨身帶什麼重物,還有體力保證持續的前進。除了小劉有幾次有些搖搖欲墜被及時扶住外,其他人都沒有出現什麼險情。而我由於身體已經過了一個極限,所以反倒不太覺得累了。
大約行了三個多小時,途中做了多次的休息停留,還在途經半山寺的時候補充了飲水,終於快到玉屏樓了,抬頭眺望可以看見纜車的終點玉屏樓站,還可以隱隱約約聽到纜車滑行時與纜繩摩擦發出的聲音。而另一條岔路通向天都峰——被認為是黃山最險峻、最美麗的山峰。可惜天都峰封山兩年了,要明年才開放。只能站在它下面遙望它雄偉的峰頂、遠眺松鼠跳天都的造型和想像鯽魚背的凶險了。
由於長時間運動,消耗太大,大家此時都已有些飢餓難當了,於是先找了一個有店鋪的歇腳處,在店中買了幾瓶礦泉水,五元一瓶,又以三元錢一碗的價格向店老板購買了熱開水將我們隨身帶的幾包方便面都泡了,還每人買了一根黃瓜啃了,兩元錢一根。平時不甚愛吃的方便面此時竟成了絕妙的美食,大家幾乎連泡面的湯汁都喝了個一干二淨,那黃瓜更是一兩口之後全下了肚。
儲備足了體能之後,大家再次上路,半小時後和已經到達多時的導游及三位老同志勝利會師在玉屏樓,抬腕看表已是12點半了。玉屏樓前人潮洶湧,盛況空前,簡直可以與上海九月三十日晚上外灘觀燈人潮相媲美。大家在人流中擠開一條小徑前往餐廳就餐,上山的團隊餐是七菜一湯,量不少,但價格離譜,桌上看上去最值錢的菜就是一盤紅燒雞塊,可這樣一桌菜還要480元呢!大家又是一番狼吞虎咽迅速解決了午餐,隨後前往玉屏樓前的迎客松排隊拍照。來黃山前聽到傳言,說是迎客松已經死了。今日一見,證實了那是誤傳。迎客松不是枝繁葉盛地站在那麼,真是一棵頗具仙氣的老松啊!只不過為以防萬一,縛了幾道繩索將其加固一下。既來了黃山,這迎客松的照片一定是要拍的,先是大家一起來了一張集體照,再到邊上花了20元以迎客松為背景來了張黃山留念。
大約下午兩點左右,大家又要開始登山了,還是分成兩隊,年輕的九個人直奔黃山最高峰蓮花峰而去,導游和三位老同志繞道而行相約在鰲魚峰的山腳下會合。這回登山的難度更大了,老同志們將暫時托管的大小行李一概歸還我們,身上一下子多了個重包袱。而蓮花峰的1864的海拔高度和僅次於天都峰的險峻也令我們心有余悸。咬緊牙關,大家繼續遵循著“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原則”,向蓮花峰進發了。
登蓮花峰開始的路還是比較好走的,只不過路比較窄一點,大家都表現的狀態不錯,就連小劉也看上去腳步扎實多了。為了加快登山進程,程經理一聲令下後,我就衝在了最前面領路。一陣小跑之後,後面的路況開始險峻起來,有些地方的台階跨度較大且坡度教陡,體力下降的我幾乎要四肢並用了。而山路的一側則是令人眩目的峭壁,還好有護欄擋著,讓人心裡略感踏實。再到後面一段路就沒有護欄了,只是有半個人那麼高的岩石攔著。實在累的不行,停下來歇歇,一時間為此地的景致所迷了,遠方盡是起伏的奇石林立、翠松相襯的山峰,高矮不一,各有景致。加之以溫和的陽光灑在各個山峰,將倒影印在了山坳中,為眼前的景色增添了立體之感。如此美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立馬打起精神直奔頂峰。
終於抵達了黃山之顛,遠處的天都峰於我們遙相呼應,而其它的山峰都可以俯瞰了。上到峰頂的游客不多,有兩名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刻售金牌,牌上大致刻的是某人某年某月某日勇登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我們無意去收藏這金牌,也就沒有打聽價錢。直接找了個十分險峻的地方拍照留念起來。我想到來黃山游玩的人,能上蓮花峰者恐不足十分之一,而自己今日卻將其征服,不禁有些陶然自得起來了。
下了蓮花峰,行不多遠就到鰲魚峰下,和導游及三位老同志會合了。這回一行十三人都要上鰲魚峰。還好這鰲魚峰比起蓮花峰要好爬的多,途中只有個一線天還算驚險,而我們這三位老同志也不算太老(都五十歲不到),很快的大家就到了峰頂,峰頂處是一片光禿禿的岩石,雖不及黃山其它的山峰秀麗,卻顯得有些肅穆之感。大家分男女兩隊站在岩石上留影,恰到好處的光線和頗具特色的背景,使我們這兩張合影拍的非常的成功。時間不早了,導游小陳指著遠處道:“大家出發了,下面去光明頂。”順著他的指尖望去,嘩,還有不少路呢!
路雖不近,卻大多是下山路,這段路竟行得出奇的順利,五點鐘不到就到了光明頂,因為測算到17:53將會看到日落,所以此刻光明頂前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而由於我們必須趕在天黑之前趕到西海飯店,所以在這稍歇了片刻後,我們繼續趕路。
二十分鐘的下山路後,到達了飛來石。因為今天游黃山的人太多,飛來石前排起了長隊,有兩名解放軍戰士在維持秩序。衝著導游關於飛來石“一摸財運、二摸福運、三摸壽運、四摸桃花運”的介紹,大家還是一起排起了隊。十多分鐘後,輪到了我們,我上去後,狠狠地摸了三把,因為有太太的教導在先,這第四把就自動放棄了,不然那天讓太太曉得了可要挨板板的哦!小王彎下腰仔細打量了飛來石的底部後說這巨石與山體間果然有條縫隙。但我個比較大,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彎不下身,也就無法驗證了。其實黃山的眾多山峰上有許多類似飛來石的石頭,只不過這塊特別碩大、特別出名而已,我們在仔細觀察後就發現在兩座無名山峰上的兩塊“小飛來石”。
由於在飛來石耽擱了很久,我們必須加快步伐趕到排雲亭看日落了。大家一路疾走,終究遲了一步,到達排雲亭時只剩下暗淡的晚霞了,幸好隊中的陳欣用數碼相機在趕往排雲亭的路上透過松樹枝攝下了一輪依稀的落日,讓我們也算解了眼饞。
從排雲亭步行到西海飯店已經是七點鐘了,我們住的六人房的合鋪,是上下鋪的那種,每個房間有一個衛生間,看上去很髒。但就是這樣的房間還要每人220元呢。到了飯廳湊合著對付了一頓飯後,大家都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房間休息。我倒有些閑不住,到飯店的超市部去買了兩瓶啤酒也對黃山上的物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黃山牌香煙山下4.5元一包,山上10元;250毫升的光明牌牛奶山下2.5元一包,山上7元;聽裝可口可樂山下2.5元一聽,山上8元;我買的小瓶裝百威山下五塊多一瓶,山上15元。只好自我安慰一番:可樂8元一聽不算貴,上海新天地的酒吧裡可要40元一杯呢!
房間裡的電視機可以收到鳳凰衛視,正好在播一部叫《火上澆油》的韓國影片,十分另類的古惑仔片,老同志們顯然沒有興趣,鼾然睡去,而我則饒有興趣的欣賞著,等片子結束已經是十一點多了。趕忙熄燈睡去。
10月3日 黃山——上海
在半睡眠的狀態下翻騰了一晚上後,我第一個起了床,抬腕看表是早上四點鐘,女同志的房間也有了動靜。大家輪流洗漱後,穿上了准備好的御寒衣裝來到大堂集合,在陳導的帶領下加入了前往獅子峰的清涼台觀日出的隊伍裡。一出西海飯店,就見滿天明亮的星星閃爍,可能是我們站得高離得近的關系,這星星竟是如此的清晰,好像躍起伸手可得一般。在上海可是從沒見過這樣的夜空啊!接著是一段上山路,大家紛紛取出手電筒照著腳下的山路,緊緊地跟著大部隊。忽然響起“嘩嘩”之聲,小董不禁問道:“什麼呀!”我想都不想回答到:“山泉唄!”而陳導則絲毫不給面子的撕下我這個偽導游的面具:“不對,這是松濤!”果然只要有大風掠過密密的松林,便會響起這“嘩嘩”的波濤之聲。
將近半個小時後,到達了北海飯店,陳導要我們自己跟著大部隊前往清涼台,而他留在北海飯店等我們並為我們訂早餐。而我們看著遠處高高的且不時傳來嘈雜的人聲的清涼台估摸著即使上了清涼台也不會有立足之地了,便就近找了個較高的坡地等候起日出來。
也許是老天有意捉弄人,明明是個好天氣,可這太陽就是不肯露面。東方的天際,逐漸泛白了,我們還在不斷安慰自己還沒到時候呢!身邊的斜坡已經站滿了密密的人群,七嘴八舌的都在嘀咕這日出怎麼就不出來。一陣瑟瑟的涼風襲過,讓人們頭腦為之一清。看了看表已經6:05了過了預期日出的6:00。不少人都下坡離去,我和小張等人也耐不住性子,下了坡往北海飯店而去。忽然一陣歡呼聲!急忙反身上坡,卻見一輪太陽早已躍出天際了,白茫茫的陽光有些刺眼。原來是一些從未見過日出的朋友以為這就是日出,正在大呼小叫呢!程經理在一旁喃喃:“唉!雲層太厚了,太陽早升到半空了才看到,這哪叫日出啊!比我去木蘭圍場的喇嘛山看到的日出差的遠呢!”
一行人有些掃興的來到北海飯店找陳導,陳導卻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掃興的事:由於吃團隊早餐的人太多,我們被安排在8點鐘就餐。天哪!要我們挨餓一個小時啊!程經理當機立斷決定去吃40元一人的自助早餐。幸好吃自助早餐的人不多,大家急忙取了用餐器具覓起食來。我本人光是牛奶就喝了五杯,活脫脫一個“餓死鬼”!
飽餐一頓後,大家收拾行裝出發,大約二十多分鐘便到了白鵝嶺。今天又是一個旅游高峰,從後山乘索道上山的游客將白鵝嶺前擠得滿滿的。陳導讓我們在路邊休息了一會兒後,便招呼大家前往始信峰。
從白鵝嶺到始信峰也沒多少路,途中可以看見“連理松”,是一棵在底部分叉成雌雄兩個樹干的高大松樹,確實讓人嘖嘖稱奇。而“黑虎松”、“臥龍松”、“接引松”也各有奇態,這可是我這輩子見到松樹最多的一天啊!
等到達峰頂前的一個峭壁前,我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了。往下看千丈深谷,深邃而神秘,往近看一座座石峰聳立眼前,壯觀而奇美。往遠望去,無盡的山巒起伏跌宕。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誰又能奉獻眼前的這驚世之作呢?峭壁前無數游客不顧身處險境紛紛登高留影,我們也奮不顧身的擠了上去。但小小的相機又怎能覆蓋大自然所有的美呢?那就斷章取義吧!因為就是那個小小的片段也足以讓我們為之陶醉了。
或許是這峭壁前的景色過於美麗,等真正到了峰頂反倒內心平靜了許多。可惜沒有上天都峰,無法斷言黃山山峰之最美,只能說我這次登黃山的行程中最美的景致在始信峰了!
下了始信峰返回白鵝嶺時已是9:00了,接下去是從白鵝嶺下山往雲谷寺。由於是下山路,就沒人去乘索道了,全體團員全部各自為營徒步下山,約好11:30在雲谷寺前集合。於是大家各施所能,全力向山下衝去。起先的路還好走,但行了一段後就和迎面而來的上山游客的隊伍相遇了,只好讓出半條路來。加之以黃山挑夫負著重物大呼小叫地穿梭於人群之中,使得秩序混亂險情不斷。大約行了半個小時,忽然被一滿頭大汗的少年拽住,氣喘吁吁地問我:“同學,離白鵝嶺還有多遠!”我看到他疲憊不堪的樣子,很不忍心的告訴他:“還有半個多小時哩!”而沒有向他說明這半個多小時指的是下山的時間。
程經理和小時侯在山裡長大的萬鈞逐漸地走到了最前面,而我和陳欣落後他們百米多路,其他的隊友則更落後了。又行了半個多小時,上山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而路邊到處可見體力不支的人群盤坐在地休息。不遠處有股山泉彙成了個小水潭,不少人在潭邊取水洗臉擦面。程經理和萬鈞也在其中。而我和陳欣倒不太覺得吃力,便沒有逗留,繼續前進做了隊伍的排頭兵。
再行了半個多小時,可以看到頭頂的纜車緩緩而過。心中暗喜:快到了啊!身後的陳欣已經有些不支,喃喃道:“小腿都發軟了。”我連忙給她打氣:“就快到了!”她追問:“你怎麼知道?”我解釋道:“看,現在的路邊已經沒有坐下來休息的人了,說明他們剛爬山不久啊!”陳欣覺得挺有道理,便鼓了鼓氣,繼續拖著發軟的雙腿和我一起前進。
十多分鐘後,聽到了有廣播中傳來的音樂聲,順聲音望去,看到了紅瓦的房頂。啊!到雲谷寺了,看了看表才10:45,我們只用了一小時三刻鐘就到了山下,整整比估計的到達時間早了45分鐘啊!十多分鐘後程經理、萬鈞、小張、小王、小董也到了,再過了刻把鐘小劉、小薛和三位老同志及導游小陳也到了。集合後的第一件事自是到山下的餐館狼吞虎咽了一番。
午餐後趕到一個茶葉廠,觀看了茶藝表演,再采購了些茶葉,就往黃山市返回了。路上陳導一再推薦我們去西第民居參觀,由於過於疲勞,大家都不願添加行程了,一致決定到市內的浴場桑那一下,於是花了點開銷打點一下司機和導游,得以順利前往黃山市內最大的浴場。
黃山的物質生活畢竟不及上海,浴場的設置和規模沒法和上海的比,不過比起山上總算是好得多了。想想晚上乘火車可是沒得澡洗,就抓緊時間衝上一把了。洗完澡再換上衣服躺上一會兒,一身的疲勞先去了一半。
下午五點多,大家出了浴場趕到屯溪老街的第一樓,程經理在黃山的親戚在這裡為我們擺酒送行。早聞這第一樓是黃山最好的徽菜館,今日一嘗的確味道不錯,難怪這裡門庭若市了。黃山人的熱情也令人驚訝,他們一般只喝白酒,而且都是用啤酒杯,大口大口地灌!枉我們程經理身經百戰,也不得不幾回跑去洗手間避禍。還好他們的熱情沒有蔓延到我們的桌上來,否則我們幾個可都要橫到在地了。酒足飯飽後,一結帳特便宜,兩桌酒菜只要九百多塊錢。
晚上20:00程經理告別了親戚們,一行人等趕到火車站乘坐20:54的旅游加班車。一路太平無事,10月4日早上7:35大家安然抵達上海,我們的千島湖、黃山之旅也就圓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