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廣西越柬之旅:黔東南篇(2)(2009-08-02 14:58:45)[編輯][刪除]標簽:雜談
http://***/s/blog_6160e1e30100e9uu.html
坐落在省道邊的新橋短裙苗寨。新橋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種被人戲稱為“超短裙”。她們的“唐朝發式”也很有意思。將頭發梳成大髻,再用大木梳固定聳於頭頂,和唐代壁畫上的仕女非常相似。
一走進寨子最先注意到的便是這裡的“水上糧倉”。為了防火、防老鼠和防螞蟻,保護糧食,新橋把糧倉都建在寨中的水塘上,一家一戶一座糧倉。新橋苗寨就在路邊,水上糧倉建在一個很髒的水塘上
貴州本就多山路,到榕江的路更是彎多坡陡,好在路還算好。我們一車人,車上有很多人都吐得天昏地暗。
過了廊橋,整個宰蕩寨在眼前一下子鋪展開來,這個村子地方不大,但更加恬靜自然,頗有世外桃源的悠然。
宰蕩村口年久失修的廊橋,又稱風雨橋。
宰蕩的孩子對我們很好奇,一個勁地拉著我們照相。照相機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奇妙無比的東西,他們端端正正地站在鏡頭前,一副鄭重的樣子,讓人好生愛憐。給他們很認真地拍了照片,他們就會給你一個非常真誠的笑容。她們的衣服也極具民族特色,衣襟、衣角和袖口上有很漂亮的花邊,腰上還扎著腰帶。十來個小姑娘把個小小的村莊點綴得很有靈氣,一張張稚氣的小臉非常好看。只覺得很有一種質樸的韻味。宰蕩應該是個產美女的地方,隨處看到的當地女子,都皮膚白嫩,容貌姣好
宰蕩正中心有一個鼓樓,這也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侗族的鼓樓。鼓樓有點像塔,全木構造,八角型,四面通風。越高的屋檐之間距離越近,一層層密密實實地向上去。鼓樓裡正中是一個土坑,活動的時候用來烤火,四邊是簡陋的長條凳子。
宰蕩,位於榕江縣的東北部,二十多公裡的山路。去宰蕩村比我預先的想像要難找的多,我們在縣城找了好幾位司機都沒有聽說過。快到宰蕩村時又走錯了路。這段路也遠比我預先設想的難走,盡是鄉間小道,且坑坑窪窪。真是苦了面的司機了。幾回折騰,抬頭看見山頭上一段屋檐,先經過一座非常破敗的風雨橋,看到宰蕩的木屋了,寨子前圍著幾個池塘,後面是小山。然後就看見石板路和高腳樓了。那些木屋都潮潮的,黑黑的,圍著一個鼓樓而建。寨子裡只有一些小孩和婦女,很多都穿著民族服裝,因為是大白天,男人們不是下田就是出外打工去了。這裡的人還是比較淳樸,看見游客不會圍上來要什麼,和他們拍照也不會開口要錢。我們被宰蕩村的孩子們熱情包圍,她們一個個地打扮整齊站到路邊、小河旁、鼓樓下,讓大家挨個照相。剎那時“長槍短炮”,哢嚓哢嚓地一陣狂拍。我們心滿意足戀戀不舍地離寨。
都柳江邊的百年榕樹。
黔東南的少數民族村寨,一直聞名於網絡,感覺就是網絡有些描述是言過其實了。像三寶侗寨那樣的粉刷一新的鼓樓,景區內已引進商店、民族服飾出租等的景點顯得太普通太商業化的地方,太不值得一看(我們只是順路一看)。欣慰的是我們一路所走的景點大都尚未開發且未收門票。
榕江縣興華鄉八蒙水族村,在都柳江的南面,沒有橋梁,要過江用小船擺渡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次每人0.50元。
剛進水寨村民家,老管便被村民的熱情所感動,痛飲8杯米酒後,陶醉在淳樸的民風中,享受著醉酒的幸福……這家老人特別友善特別好客,話語不多但很質樸,全部的感情都蘊涵在酒中了。大山深處的人們沒有了城市的市儈,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雖說物質清貧,但卻知足長樂,富有一顆愛心、善良仁愛之心,這是何等的富有啊。聯想起我們這一行17人,都是朋友,為得到心靈和精神的滿足志同道合的走到一起,應該是很高尚很超脫的。可就在這一路上我時常聽到或看到一些極不和諧的音符,都是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相形見絀啊。

老管已然神志不清,面對眼前的村姑正飄飄然也,得意忘形的做著好夢呢。

依山而建的水族村寨。

村子很安靜,隱隱約約聽到女人說笑的聲音,我尋聲走上幾級台階,幾個穿著藍白相間的水族服裝的婦女圍著裝滿青菜水盆正洗菜,我上前借著“清明”這個話題想與她們搭上話,但她們不知是羞澀還是對我的話不明白,只是笑笑而已。當我要給她們照相並說寄給她們時,她們立刻活躍起來,整理裝束,重新扎上凌亂的白頭巾,各種組合著拍下了她們純樸的笑臉,留下收信人、地址。我也尋到了些許到這裡所要探尋的東西,也許在她們互相組合拍照時,也許是她與她兩人心裡都強強烈的想要與對方一起留下此刻的紀念時,也許是她們純樸的笑臉。

適逢清明時節,村民圍著客堂擺酒祭祀,暗想著,我們一行的到來是很擾民的。但這裡的村民很是熱情,任憑我們的閃光燈閃爍,還招呼我們喝酒。太淳樸太好客了。

怎雷水寨一個正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村寨,交通非常閉塞。放眼望去黑壓壓的怎雷水寨下寨。
怎雷村寨座落在半山腰上,這裡群山連綿,梯田層層,雲霧環繞,放眼望去,翠竹密林掩映著的村子沿山勢分上寨、中寨、下寨次第鋪開,有很分明的圖案效果。令人頓時忘記剛才一路的顛撥,我迫不急待拿起照像機要留下這美的景像,想把這裡建築、這裡的人、這裡的一切都錄下來,要把這份古樸帶回去。這裡依然保存著水族古老原貌的民居"干欄"建築,這些“干欄”民居純用木板建築而成,樓下一般不住人,上樓就是我們說的客廳,客廳很大,擺設很簡樸。一戶人家的屋頂結滿了大南瓜,一戶人家門開著,屋裡卻沒有人,門頭上掛著一具牛角,我好奇萬分自顧自的走了進去,上木梯走到二樓的客廳,正前方擺著木桌,兩旁分放著木椅,桌上是一台12寸的黑白電視機,客廳兩邊牆上掛著秋收的玉米辣椒等,所說的一些原始的生活用具水碾、石椿、壓花機、紡花車、織布機等。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沒有拜訪中寨與上寨。



車在木制的山門前停下,一群小孩早已推推嚷嚷圍了上來,看到孩子們期待的目光,我老婆立刻從背包裡拿出事先准備好的糖果,鋼筆等分發給他們。

肩挑籮筐的村民。

這裡也有如此秀美的田園風光。白的粉紅的山花、柔美的梯田線條、破敗的小茅屋、黛紫色的山巒活脫一個世外桃源。
怎雷水寨一般都頗具家長制的特點,在這裡,凡事都能找支書。我們直奔支書家,想請支書弄頓飯吃,一來中午已過沒地方吃飯,二來也想體驗一回水寨的風情。無奈支書不在,交通又不便,他的女兒在家倒是很熱情。拍了一通照片後趕往三都縣城。

小七孔古橋。
小七孔景區是黔南旅游的精華所在,小七孔哪裡都漂亮, 謀殺了很多內存。小七孔橋的寧靜、拉雅瀑布雄奇壯觀、 68級瀑布的秀美、及古楓樹及藤樹之茂盛令人驚嘆。水上森林裡你既穿越了森林,又在水中淌行,森林中還有秋千,個個蕩得高高的, 笑聲在水中流淌 。

拉雅瀑布。

六十八級瀑布。

飛雲洞前的深潭。

徒步野豬林。

臥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