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2009.7.29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茶卡鹽湖,鳥島今天離開西寧,前往令人向往的青海湖。讀大學時有一位老師是青海人,和她聊起青海,當時她說道:“在青海湖你會發現天很藍,湖更藍,雲很白,與天的距離很近。”對青海湖期待已久,所以今天有些興奮。在車上,不知是誰先提起的,梁師傅向我們介紹起了“天葬”。雖覺得惡心但又很好奇。據說現在四川的郎木寺,天葬還是完全向公眾開放的,你可以在天葬台邊清楚地看到天葬的全過程。梁師傅就去看過,看完後幾天不想吃肉。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喂禿鷲。禿鷲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師將屍體背朝上放在天葬台上,按一定程序肢解屍體,骨肉剝離。禿鷲循味而來,爭相啄食,以食盡最為吉祥,說明死者沒有罪孽,靈魂已安然升天。天葬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喪葬方法,這可能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牧民四海為家,不可能在某處為逝者設立墓碑,因此采用天葬。而若要悼念死者,就會去附近的寺廟燒香祭拜。正閑聊著,不知不覺已來到了日月山腳下。日月山因文成公主而出名,關於日月山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讓人失望的是,山上的日亭和月亭卻與日月山的得名沒有太大關系。倒淌河就在日月山腳下,自東向西流,故稱“倒淌河”。可能是我們來的季節不對,倒淌河不如想像中的寬闊,看上去只是一條快要干涸的水溝。也許春天來會更好些,經過了漫長的冬季,冰雪融水彙進倒淌河,將會呈現更大的氣勢。如果說青海湖的藍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那麼油菜花的黃是意料之外的。我們未曾料到,在盛夏的八月還能在青海看到大片開得正旺的油菜花。青海湖的藍、油菜花的黃、草原的綠,我們不忍心錯過這樣的美景,中途停下車,拍照留影。不知不覺就拍了很多照片。再說到青海湖的藍,很難用一兩個詞來概括。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都呈現出不一樣的藍。遠眺青海湖,很深的藍,比天還藍。越往近走,顏色越淺。走到湖邊,很難想像這是湖,一望無際,就像海。很慶幸我們今晚住在這裡,布哈河邊(彙入青海湖的一條河流),可以離湖很近。黃昏,我們到了茶卡鹽湖,一個鹽的世界。湖面上盡是鹽的結晶,岸上一堆堆的鹽山,白白的一片,如果不是親口嘗嘗,還真以為是白雪。一日間欣賞到了如此多的色彩,不得不感嘆自然界的奇妙,稱之為人間仙境也毫不為過。去賓館的路上我們還有了意外的收獲,梁師傅建議我們向牧民買些野生的黃蘑菇回去,一菜二做:清炒蘑菇和蘑菇雞湯(梁師傅以前做過廚師。)看來今晚有口福了。Day 4:2009.7.30青海湖,祁連山早晨還沒起床就聽見窗外的雨聲了。下雨了,氣溫驟降了很多。下到樓下,翠翠已經穿上了厚厚的衝鋒衣。梁師傅說,這種天氣穿上棉衣也不為過。趕忙從行李箱底掏出衝鋒衣穿上,已經喘不過氣了,如果感冒了就更不好受了。昨晚沒有睡好。可能由於高原反應,胸口悶悶的,心跳很快,只睡著了一兩個小時。打算趕路時車上再補些覺。今天趕往祁連山,上到海拔最高4122米。沿路碰到很多“騎車族”。下雨,天冷,風大,看著他們迎風艱難地前行,真佩服他們。他們有些人已經騎了很多天,看到今天惡劣的天氣,想放棄,但沒辦法,不走回頭路,硬著頭皮繼續前進。聽說還有人是邊騎邊哭的。於是放慢車速,搖下車窗,高聲為他們加油鼓勁。青海湖好像被籠罩了一層灰蒙蒙的霧氣,不如昨天的藍。可能因為天冷我們都活動不開來,情願躲在開了暖氣的車上,也不願下車走走。看到實在太美的景色,鼓起勇氣下車,不足20分鐘就逃回了車上,靠熱茶和巧克力來補充能量。想想昨天還穿著短袖加連帽衫,真是冰火兩重天啊。祁連山草原,滿眼的綠,很養眼。同行的朋友拿起她心愛的單反,但過了一會兒又放下了,“算了,這種景色是沒有辦法用相機記錄的,這種美只有親眼看到才能體會。”確實,相信這次旅行中最美好的都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中午在剛察縣一個叫“熱水”的煤礦附近吃了中飯。這個地方,不愧是煤礦基地。地上、牆上、車上、道路上全是黑的,加上下雨,就連我們的鞋也全都被染黑了。師傅直嚷嚷著要去洗車了。傍晚上到海拔4122米,是我們此次行程中的最高海拔。沒有想像中的氣喘。因為周圍都是草原,植被較多,所以空氣含氧量較高,使我們輕松很多。與祁連山相鄰的卓爾山,號稱是東方的瑞士。不僅僅是卓爾山,在去卓爾山的那條土路上,已經足夠讓人留連忘返了。處處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曠神怡。滿山的植被:紫色的野花、黃色的油菜花和綠色的草,遠遠望去,像是補丁。更令我們吃驚的是,山上零星的紫色小野花竟是野蔥,摘一朵聞聞,果然有蔥味。梁師傅建議我們摘點回去,晚餐野蔥炒蛋。我們這群怕死的家伙在向師傅反復確認了野蔥沒有毒性後,才放心行動起來。可惜今天下雨,沒能在卓爾山上欣賞到美麗的日落和對面的牛心山。於是決定早點回去品嘗我們的野蔥炒蛋。還好,作為補償,晚上喝到了青稞酒,辣辣的。我不會喝酒,不敢多喝,當然也沒嘗出什麼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