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漫
有幾個朋友說我這次照片的風格變了,不再唯美精致。除了客觀條件的極度限制外,主觀上我也故意想拍旅游片。一路上我反復告誡自己,不要唯美,不要局部,不要極簡,不要抽像:D。畫面要包含當地特色,內容要豐富,要講故事, 要俗。阿拉斯加 --- 莊嚴的風景
凌晨四點前後,載著四千多人的游輪頂層寬大的甲板上靜悄悄,除了我自己外空無一人。發動機穩穩地,低沉地唱著歌,
龐大的船體悄悄地劃過海峽的水面。兩岸高聳的群山的影子徐徐地向後退去,一抹朝霞已經映紅了東方的天空。漸漸地,
橙紅色的第一縷陽光把高聳入雲的山頂上千萬年不變的積雪照耀得熠熠發光,溫暖燦爛的雪面上投射著鄰近山峰猙獰崎
嶇的冷冷的藍色陰影。巨大山體上的古老岩石在這清晨的光線中化為美麗的深褐色。這一定是自然界氣宇磅礡光影變幻
樂曲裡最精彩的華彩樂章之一,億萬年間不斷循環上演,可是能欣賞到這出宏大演出的觀眾卻能有幾人?
美麗的阿拉斯加,宏荒和冰雪是她的屬相,最後的邊疆(The Last Frontier)與午夜陽光之地(The Land of the
Midnight Sun)是她的別名。 阿拉斯加給人心靈的感覺,是詩史般的莊嚴 --- 冰川切割出的陡峭深凹的峽谷,千萬年
不化的巨大冰河,高聳入雲雄偉俊俏的山脈,連綿萬裡的寒帶森林。不管是時間的深度還是空間的廣度,宏偉壯麗是用
於這塊土地最泛濫可也是最合適的形容詞。雖然是美國面積第一大州,由於遠離本土,對多數美國人來說,阿拉斯加也
是個遙遠的夢想之地。
關於阿拉斯加的描述早已是汗牛充棟了,我還是盡可能用圖片來說話吧。簡而言之,從2008年6月底開始,我花了總共約
兩周時間,從美國本土飛加拿大溫哥華,然後從那裡出發乘游輪一路北上,7天途徑Ketchikan,Juneau,
Skagway三個港口,最後到達Whittier。從Whittier乘Shutter赴阿拉斯加最大城市Anchorage,第二天驅
車至Denial國家公園去拜謁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山(Mt. McKinley), 最後回到Anchorage,然後飛回美國本土。采用的
交通工具共有11萬噸級大型游輪,總共數十個游客的小型觀光船,小型水上飛機,小型雪橇飛機,大型民航飛機,大
巴士,小巴士,火車,小汽車等。我以前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用三腳架仔細拍出,而這次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在各種交
通工具上於運動中手持拍攝。另外也沒有可能等待合適的光線或選擇拍攝角度,多數情況下都只能在無奈的大中午陽光下拍攝。
誠然,在最合適的地點等最合適的光線拍到最美的照片,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夢想。可是旅行的最重要的是用心靈去感
受,而不是用眼睛和相機去記錄,當身處於阿拉斯加這樣的自然舞台裡尤其如此。太多的時候,我們與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起東奔西跑,到此一游,想看到一切拍下一切,結果是很快忘掉一切。我躺在甲板上翻看Mark Kelley拍攝的 《Glacial
Bay National Park》畫冊時,對文字作者Sherry Simpson的一段話深有共鳴:“What is to be gained in tracking the number
of tidewater glaciers admired, the count of eagles sighted, the sum of bears photographed? To mistake enumeration
for enlightenment is to have seen nothing at all. ” 太對了。這幾年來我與自然和環境最接近的時刻,不是忙於拍片的時
候,不是匆匆走馬觀花的途中,而是在拍攝前靜靜的等待中和悠然的旅途中。皓月當空時乘竹排沿漓江劃開滿江碎銀逆流
而上忽見縷縷漁火;黎明前的死寂中在死谷國家公園的沙丘中聽飛蟲吟唱耐心等待第一縷陽光;夏日午後在內蒙壩上山頭
上頂住狂風期盼雲開日出;冬日清晨在俄亥俄州的冰天雪地裡聽著自己的呼吸靜候朝霞。不管攝影的結果如何,這些經歷
和體驗本身讓我更難忘。
船外光影變幻的交響樂依然在靜靜地上演。一條淡藍色的帶狀雲霧懸掛在半山腰。山體陰影中郁郁蒼蒼的針葉林慢慢依
稀可辨。山頂一條凝固的瀑布高懸於巨大的冰川之下。我很慶幸,能在這寂寥的白晝與黑夜的邊緣,靜靜體會在我周圍
緩緩舒展開的莊嚴的風景。

(#01)
飛行員告訴我們准備冰川著陸。找到一塊開闊的雪面後,她穩穩地降低高度,直到降落在雪面上。快速滑行的飛機帶起的冰雪
在窗外向後疾速飛舞。剛一停穩,我們就急不可待地跳到雪地上,只見那裡已經停有另外兩架飛機了。高山上的天空藍的令人難以置信,純
淨的雪地在夕陽映照下潔白的耀眼。小女一下飛機就大叫,“I want to live on the glacier forever!”。
著陸冰川 (十張拼接,手持拍攝)

(#03)
距離凱契根約65公裡外有一大片純淨神奇的地方叫Misty Fjords National Monument (薄霧峽灣國家風景區)。峽灣
(Fjord)的意思是由劇烈冰川活動而形成的狹小的水灣,兩邊是陡峭的山崖。薄霧峽灣國家風景區占地約9246平方公裡,被譽為“北
部的優山美地”。 這裡巨大壯觀的花崗岩峭壁常常有2000-3000英尺高,近乎垂直地從海平面猛然拔起,峭壁在水面下的深度也達
1000英尺。 薄霧峽灣沒法經陸路達到,要游覽她的話只能選擇乘船或水上飛機。
雖然是夏天,山頂上卻是永恆的冰天雪地。這是一個凍結的冰川湖。

(#06)
清晨的阿拉斯加內航道,無言可狀的美麗

(#10)
斯卡格威除了淘金歷史外,最為游人所津津樂道的的就是White Pass & Yukon Route (懷特通道和玉康窄軌鐵路)。這條夾在峭
壁和懸崖直接的鐵路建於1898年,僅20英裡就爬升3000英呎。它與金字塔,巴拿馬運河,艾菲爾鐵塔和趙州橋等並列為國際土木
工程歷史古跡(International Historic Civil Engineering Landmark)。如今這條鐵路只在夏天為旅游而開放,乘上火車
看雪山皚皚層林疊嶂在眼前展開,萬丈懸崖自腳邊飛過,美景和驚險令人嘆為觀止,也讓人對一百多年前人們的智慧和毅力頓生敬意。
懷特通道和玉康窄軌鐵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鐵路之一,絕非徒有虛名。它的美麗和驚險都會讓你心跳

(#12)
篇幅所限,為原文節選。要看其余9張圖片及相應文字,請去鏈接:http://www.chuchairen.com/2008/11/post_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