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川西行(二)

作者: 小石頭和歡喜猴

導讀2009年10月4日,鄉城--得榮早上起來去街上吃了早餐,准備去參觀鄉城的一個喇嘛寺和藏民民居。老雷請了一個對當地非常熟悉的人作為我們的講解員,我們稱他為尼瑪老師。 我們首先去參觀一個叫做桑披嶺的喇嘛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康巴地區興建的十三座寺廟之一。在1995年,寺廟遷址新建,據說新寺的修建凝結了鄉城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從建築設計、雕塑、繪畫等無 ...

2009年10月4日,鄉城--得榮早上起來去街上吃了早餐,准備去參觀鄉城的一個喇嘛寺和藏民民居。老雷請了一個對當地非常熟悉的人作為我們的講解員,我們稱他為尼瑪老師。

我們首先去參觀一個叫做桑披嶺的喇嘛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康巴地區興建的十三座寺廟之一。在1995年,寺廟遷址新建,據說新寺的修建凝結了鄉城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從建築設計、雕塑、繪畫等無不讓人驚嘆叫絕,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殿堂,不僅贏得了康巴第一寺的殊榮,同時也被游客冠以“東方的布達拉”之美譽,並與鄉城的白色藏房、婦女服飾“瘋裝”並稱為“香巴拉三絕”。踏進寺廟,仿佛讓人忘卻一路的疲勞,洗去一身的疲憊,在佛光聖景中,牽引著我的思緒走進無盡的遐思裡。

從寺廟出來,我們又來到一家外面看似普通的民居。主人家的狗從我們一踏進門就開始不停地狂吠,仿佛在對我們的到訪表達不滿。這家的女主人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婆,她帶領我們參觀了她家的房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典型的藏房,牆體基本上用石頭砌成,樓高四層,底層作為儲藏室,二層為客堂、廚房和鍋莊,三層為居室,頂層設經堂。她家念經室裡的地板上有一個雙腳腳趾的印記,說那是她的媽媽每天磕頭念經留下的,可見虔誠的程度。整個經堂富麗堂皇,供奉著一千多座佛像,房頂畫著精美的壁畫,我覺得即使是一座普通的寺廟也不及他家的輝煌,在連連驚嘆中,我們了解到她家的兒子資產竟然上億,他們家在鄉城不是第一也算得上第二吧。坐在他們家的客堂裡,喝一碗酥油茶,吃一口自制的牛油包,雙眼所及之處全是金碧輝煌的顏色,簡直要暈了頭,除了驚嘆還是驚嘆。

午餐之後,下午2點從鄉城出發,准備去得榮。到達得榮的時候,天色尚早,又沒有找到比較適合露營的地方,於是加過油之後,往香格裡拉方向繼續前進。想不到有一段路非常危險,那是山上塌方之後路還未完全修好,路窄得只容一輛車通過,況且都是泥土及碎石,顛簸得很厲害,方向盤稍許有些偏離的話,極有可能就翻到山下峽谷裡去了。一路有驚無險地開過了危險地帶,終於在距離香格裡拉還有三分之二路程的地方找到一處天然的露營地。

大家動作迅速地分頭行動,相比前兩次,已經熟練許多。搭帳篷、生火做飯。晚餐還是由老雷做,這次火腿燜飯裡加了土豆和綠葉蔬菜,下飯的還有罐頭魚、腐乳、辣椒醬、啤酒,還是很豐盛的吧。吃飯前,我們舉行了一個開飯儀式,用攝像機拍了下來,也是非常有趣。老雷在開飯儀式上介紹了燜飯的做法,以及我們舉著啤酒罐干杯的場景。老天也仿佛很配合,一開始有些零星小雨,等我們吃飯時雨停了,吃完又開始下雨,看來今晚要在雨中過夜。

晚上9點,大家都已在各自的帳篷裡休息了,我戴著頭燈記錄著今天的故事。四周是高山峻嶺,邊上是滾滾流過的金沙江,雨打在帳篷頂上,滴滴答答,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枕著細雨入眠。

追記:關於對路邊小孩向過往車輛敬禮的感慨這些天來,一路上經過村莊,總會看見有3、5個藏族小孩站在路邊,向過往的車輛行禮。一開始我們始終以為這些小孩對游人好有禮貌,好可愛。每每經過時,也向他們揮手致意。但後來發生的事,改變了我們最初的想法。

每當我們在風景點停車拍照時,總會有幾個小孩圍攏過來,不說話,就看著你。老雷是早已經知道他們的意圖,拿出車裡准備的糖果,飲料,隨意地給他們一些。他們也不客氣,拿到手以後,也還算有禮貌地道謝。但是,發展到後來,有些小孩們會主動伸手索要,我們一共2部車,前車給過他們東西了,又來問後車要,看到有巧克力,會大叫一聲:啊!巧克力!不得已,只有再給他們。更有甚者,在青楊林拍照時,有小孩居然伸手問我們要錢,還不依不饒地纏著你,讓你感覺很不爽。還有一次,經過一個村莊,有幾個小孩對一輛經過的尼桑天籟車討要東西,他們拉著車門不放,我們跟在後面只有放慢速度,他們就過來想拉我們的車門,幸好車門平時是落鎖的,他們也沒辦法,只有放棄。

只有一次,碰到有一個男孩,問我們有沒有鉛筆給他,這是唯一一個問我們要學習用品的小孩!

後來老雷跟我們說,那些在路上向過往車輛敬禮的小孩,實際上是想你停下車來,好索要一些什麼東西。

我覺得心裡有些難受,這樣的敬禮是變了味的敬禮。但是我們難道就應該責怪這些小孩子從小就想要不勞而獲嗎?看著這些孩子眼睛裡流露出的那麼一點純真,他們又懂些什麼呢?反而是他們的父母倒是應該反思一下吧。

2009年10月5日 得榮(露營地)--香格裡拉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時斷時續,睡在帳篷裡,聽雨打在帳篷頂上滴滴答答的聲音,其實,心裡還是有些擔心的。就有了一些奇怪的想法,想雨下大了會不會把帳篷飄起來?金沙江會不會漲起來?睡的地方因為是一片沙石地,被雨浸濕後會不會下陷呢?上面山路上的車子因為夜裡視線不好會不會衝下來呢?什麼奇怪的想法都有,越想越折磨自己,雖然有些自我安慰地想不可能發生這些事,但始終不能深深地入睡,直到凌晨3、4點才稍微迷糊了一下。

因為下雨的緣故,大家都很早起來了。收拾睡袋的時候,發覺在帳篷的連接處有水滲進來,氣墊和睡袋有些濕了,就連放在邊上的老公的手機底下也是水,於是取出電池,也不敢開機,想等它自然晾干後再看能不能開。

雨倒是不下了,空氣特別的清新,沒有適合洗漱的地方,大家頂著一張隔夜臉,吃了些餅干,7點不到又開始上路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香格裡拉。

沿著214國道一路行走在雲霧繚繞的山裡,經過一處清澈的溪水,於是下去洗臉,洗昨晚的鍋子和碗筷。這對於以前講究衛生的我來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馬上就要離開四川境內了,翻越一座高山時,四周雲霧不斷,籠罩了大部分的山體,只隱隱顯現山頭,山路彎彎,所有的一切仿佛是一幅行雲流水的潑墨山水畫,我們在仙境中前往香格裡拉。

早上9點,進入香格裡拉境內,經過了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我們沒有進去,只是在山頭遠遠地眺望,拍了幾張照片。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是香格裡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風景區之一,也是全縣最大的草原,它的湖泊積水面積有660平方公裡。

中午時分,到了香格裡拉縣中心,先吃東西。來一碗熱騰騰的雲南米線或是餌絲,亦或是一鍋香噴噴的砂鍋飯,所有的飢餓和寒冷都一掃而空。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去參觀一個最經典的景點--普達措國家公園。從縣中心到景區也就20多公裡的路,沿路的風景也好美,我們不時地停下汽車,毫不吝嗇地狂拍。

普達措國家公園位於滇西北“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由國際重要濕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紅山片區之碩都湖景區兩部分構成,總面積約300平方公裡。普達措國家公園仿佛是一個無任何污染的童話世界,林濤載水聲,鳥語伴花香,絕對是修身養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淨域。

這裡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可觀賞百花盛開的高山草甸,夏天可以看著滿山碧綠消暑乘涼,秋天觀看色彩斑斕的層層密林,冬天欣賞一片雪白下的碧藍湖波。可惜今天到普達措,天公不作美,天陰陰的,細雨時斷時續。沒有藍天,也沒有白雲。但是這樣的意境我覺得也是普達措的一種別樣美。進入普達措,必須換乘公園裡的車子,然後沿著棧道,徒步6.8公裡,才能游完整個公園。你也可以選擇坐在車裡欣賞,但那有什麼意思呢?只有親近自然,接觸自然,才有可能有所領悟。在公園裡看到了許多不怕人的小松鼠,速度極快地穿梭在樹林間,如果有游客喂食,那可愛的小家伙也會過來吃,小朋友看到最開心了,不時地歡呼跳躍。聽導游介紹,這裡還有一個魚和熊掌兼得的故事:說是香格裡拉的杜鵑花帶有一種毒性(其他地方的杜鵑花是沒有毒性的),春天花瓣掉落在海子湖面上,此時湖裡的魚躍起來吃花瓣,想不到中了毒,暈暈乎乎地醉了過去,接著熊來抓魚吃,熊吃了帶毒性的魚以後,也暈暈乎乎中了毒倒下,這時候獵人來了,毫不費力地捉了這頭熊。此所謂魚和熊掌兼得的故事。呵呵,有趣吧!在香格裡拉,海拔高度應該已經降到3000多米了,對於經歷了4000多米海拔高度的我們來說,已經不存在什麼高遠反應。在普達措看到有游人拿著氧氣罐吸氧,我們相視一笑,小安還嘲笑別人,他也不想想自己高原反應時的萎靡狀。從普達措國家公園出來,已經到了吃晚餐的時間。我們開著車在香格裡拉城裡亂逛,一路討論著吃什麼好。終於選定了一家吃犛牛肉、羊肉的火鍋店,那個老練,吃來吃去總少不了肉,我和老公倒是無所謂,隨遇而安,有什麼吃什麼,倒是苦了小沈夫妻和小安,不能吃辣,總想著吃蔬菜,但為了照顧大家,也沒有提反對意見。不過這樣也好,老練他們吃肉,小沈他們吃蔬菜,配合得倒也天衣無縫。吃完晚餐回酒店休息。這次預訂到了一家商務酒店,又可以舒服地洗澡、睡覺。比起露營、睡民居,這是連日來我們所住的最為豪華的酒店。當我換上拖鞋,在房間裡無所事事地走來走去時,竟然驚訝地發現地板熱乎乎的,原來有地暖!我突然想起可以烘干睡袋和氣墊,趕緊下樓去車上取了來,打開全部鋪在地板上,並且喜滋滋地趕緊把自己的創意廣而告之。大家也都覺得這個辦法真是太好了!今天開車經過了四川和雲南兩個省份,相比於四川,雲南的道路狀況明顯要好,柏油的或是水泥的路面十分的平整。

2009年10月6日 香格裡拉—虎跳峽—麗江早上7點從香格裡拉出發,沿214國道經過3小時的路程,來到虎跳峽。

虎跳峽是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長江上游金沙江到此急轉北流,全長18公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裡,東面為玉龍雪山,西面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江流最窄處,僅約30余米。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上虎跳,上虎跳是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其江心雄踞一塊巨石,橫臥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為二,驚濤震天。傳說曾有一猛虎借江心這塊巨石,從玉龍雪山一側,一躍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著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它的兩側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衝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岩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回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後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雲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因為全程游覽中虎跳和下虎跳需要5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不得不忍痛割愛,回頭往麗江方向出發。到達麗江已是下午2點,進城之前先去洗車,幾天下來車子已經髒的不像樣了,然後找到停車場,把車停好。我們預定住宿的客棧老板前來接我們進城。早在2005年我就已經慕名來過麗江,這次算是再訪麗江吧。同行的8人之中,有5人已經來過,但都說值得再去一次。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只是節日的古城,人潮湧動,熱鬧異常。無數艷麗綻放的花朵裝點著古城,酒吧、餐館林立,每條街上是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太過吵鬧了,我倒是有些不適應,只有穿城而過的溪水一如往昔的清澈。不想再走,找了家酒吧,要了一杯咖啡,看窗外人來人往,就這麼消耗了一下午。晚餐在城外吃,是當地人非常熱衷的“洋芋雞火鍋”。等那一大鍋端上桌子,才發現,其實就是土豆燉烏骨雞,味道還不錯,土豆粉粉的、糯糯的,烏骨雞也很入味,吃完鍋裡的東西以後還可以加各種蔬菜。因為不用開車,大家又可以盡興喝酒。之後泡吧的去泡吧,逛街的去逛街,我們和老練一起回客棧,打算坐在天井裡喝茶聊天。夜晚的古城雖然燈火輝煌,但我們還是迷路了,怎麼也找不到回客棧的路,不得已打電話給客棧老板,那個好心的年輕帥小伙再一次來接我們回去,想想真是汗顏。回到客棧,月光之下,天井裡,叫老板泡了一壺普洱,坐著一起聊天。明天要往成都方向趕了,可能會很辛苦,不過經歷了這些天的長途跋涉,也許能適應吧。2009年10月7日 麗江-攀枝花-西昌清晨7點半的麗江古城,有著白天沒有的安靜。背著行李,穿行在人跡稀少的青石板路上,兩旁的商鋪門窗緊閉,小橋流水依舊,這樣的古城,才是我心目中的古城。只可惜,我們匆匆而來,即將匆匆離去。8點18分離開古城,前往西昌。雲南方面的路況還是不錯的,路很平整,且寬,即使是山路,會車也沒有問題。一到四川境內,特別是進入攀枝花之前那條路,天!那還是路嗎?水泥的路面,被重型卡車壓得四分五裂,開在這樣的路上簡直在做免費全身按摩,顛得五髒六腑難受,居然還要收費!把我們氣得,老雷故意數了一疊一元的紙幣給收費站,讓他們慢慢數。攀枝花是四川南部地區最富裕的城市,人均GDP四川第一,就因為有攀鋼-被外國冶金專家贊譽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又被人們稱為“像牙微雕鋼城”,但就像我8月去的山西一樣,一個工業化的城市多少是以犧牲環境來換取GDP的。在攀枝花中心城區的外圍,天空是灰蒙蒙的,路面是崎嶇不平的,路邊的綠化也籠罩著一層灰,路上行駛的也多數是重型卡車。到達攀枝花比預定的時間早許多,市區的空氣狀況要好多了。本來想下午4點左右在攀枝花吃晚餐的,想不到2點就到達了,在城裡轉了一圈,沒有一家飯店肯讓我們在此時吃飯,於是決定直接開到西昌。看來攀枝花的服務服務意識還有待改進,有錢賺為什麼不去做呢?從攀枝花到西昌,有西攀高速,190公裡的路,比起開山路來要快多了。正是晚餐時分,到達了傳說中的航天城市--西昌。攀枝花和西昌,只是我們此次漫長旅途中匆匆經過的一個點,沒有進去深入地了解,據說也有許多值得一看的風景,看來只有以後再來了。在西昌,晚餐去吃燒烤,著名的邛海燒烤,坐在路邊大排檔,邊喝啤酒邊吃各式燒烤,也算是一種生活的體驗吧。今天到達攀枝花和西昌,仿佛換了一個季節,從冬季一下過度到了夏季。雖然不知道氣溫有多少,但看當地人的衣著,完全是夏季的打扮。走高速的時候,關了車窗,不得不打開冷空調。想想前幾天還裹得嚴嚴實實,在看冰川和雪山,真是恍若隔世。追記:曾經記得在《國家地理雜志》上看到過有關西昌和攀枝花的介紹,今天終於再次翻出2009年1月份的那本雜志,原來西昌和攀枝花兩地是中國典型的“干熱河谷”。所謂干熱河谷,就是:“北部磅礡的青藏高原和它的山脈像巨大的擋風牆,烏蒙山、哀牢山等重重山脈則是東側的強大屏障,這些屏風擋住了從北方、東北方和東部來的冷空氣。冬季,這片土地又受西方干暖氣流的頂托,冷暖氣團最終在滇黔邊界打成平手,形成了著名的昆明准靜止鋒。山脈下堵,西風氣流上阻,天地合力,終於把冷空氣拒於雲南高原之外。再加上河流深切,在低海拔,特殊地形和日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河谷形成了中國西南特有的避寒地。”原來如此!攀枝花又名木棉,紅棉、英雄樹,樹形高大,花色火紅,碩大如杯,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燃燒跳躍的火苗,冬春之交,西南溫暖的河谷中往往盛開著綿延的木棉花,遠望去仿佛一條條木棉道。攀枝花除了攀鋼這張名片外,還被譽為果城、陽光城、中國西部內陸的“海南島”。現在好多成都人和重慶人,都來這裡過冬。2009年10月8日 西昌--雅安--成都西昌自古便是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個重鎮,自秦漢始,歷代政權均在此建立過郡、州、司府、委派過官吏。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同時,由於海拔、氣溫、日照、經緯度等條件好,加之大氣中懸浮物質少,空氣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圓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譽。清晨,我們去看邛海。邛海是由地層斷裂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有“川南勝境”之稱。只見那山光雲影,一碧千頃,邛海水質清澈透明,如同我國一些高原湖景一樣,以恬靜著稱,景色四季各異。時值秋日,天高氣爽,秋水天長,使人留連忘返。誘人的邛海景色,與西昌晚間皎潔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詩意之境。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瀏覽邛海後對其景色大加贊嘆,興奮不已,並在其游記《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碧水秀色,草茂魚豐,珍珠碩大,美不勝收,其氣候與恬靜遠勝地中海,真是東方之珠啊。” 看過了邛海,9點離開西昌,往成都方向前進。今天要爭取在傍晚6點之前到達成都。但現在似乎這個願望是達不成了。已經是下午5點50分,我們被堵在了山路上有整整2個小時了。在石棉往滎經縣的路段上,有一輛大卡車側翻倒在轉彎道上,交通一片混亂,本來來去2車道的路,硬是被心急的司機擠成了3車道。又是下雨天,還有時時飄過的霧氣,惡劣的天氣更加加劇了糟糕的路況。我們原本打算下午到滎經去吃當地有名的達達面,據說面韌湯鮮,香味濃郁,但現在只能想像一下了。好不容易車子時開時停地挪到了雅安,一路上看到不下4起交通事故,有大卡車側翻在地的,也有小車衝進路邊溝渠的,更有甚者,有卡車直接撞向路邊的民居的,都是因為天雨路滑,更何況是晚間的山路。所以,當我們好不容易來到成雅高速的路口,離開了充滿危險的山路地帶時,都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但是,晚上的雨勢越來越大,直接影響到開車視線,所以保持在100碼左右,越是接近目的地,越是要小心。最漫長的一天開車經歷!14小時,到達成都市區已是晚上11點,直接將車開到胖辣媽火鍋店,到底還是成都,即使是將近凌晨,也還是找得到吃的地方。極度疲勞極度飢餓之下,我們還是打起精神,舉起酒杯,為安全回到成都而干杯。等到洗漱完睡下,已是第二天凌晨了。三千裡路雲和月(終結篇)為期十天,總計3000多公裡的大香格裡拉之旅終於結束。一路行來,有辛苦,也有收獲。其實在我們經過的每個地方,都值得靜下心來住上3、4天,好好地玩遍周圍的景致,但時間不允許這樣做,我們只是在盡可能少的時間裡走過盡可能多的路。也許是太貪心了,有些為了趕路而趕路,而忽略了身邊最美也最容易看到的美景。又或許事先的功課沒有做好,錯誤地高估了自身的能力,以至於行程安排不盡合理。這些是值得我們事後總結的地方,如果以後再去,可能會好些吧。去之前,沒有猶豫;回來,也絕沒有後悔;收獲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體力以及路線路況的准備。旅途中有許多未知,這也正是旅游的魅力。八百多年前,有人拍案道來,三十功名與塵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從此世間傳唱。卻少有人知,他在另外一首詞中嘆到: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寂寞的不一定是英雄,英雄卻多寂寞。如果你也寂寞,何不出來走走?



(屬都湖)



(納帕海)



(香格裡拉)



(藏民民居)



(仙乃日神山)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