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一座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的海天佛國,從心境上來講,這裡就是世外桃源;但如果你是為了拜菩薩才來,那就很累、很累,勞力、勞心!一夜的船,次日清晨的太陽倏一下躍出水面,鑽進雲裡,光強有力的透過薄雲,努力地把海水映成橘紅色,海浪泛起的泡沫前呼後擁敲打著船舷,指引我們登岸的路。 早聽朋友推薦了一家聲譽極好的客棧:聽潮閣。據友人講她去了兩次都住在那裡,於是臨行前打了電話預約一個標准間,也不知道是怎樣的情境。船靠岸時我還擔心鄔老板會不會來接,出了檢票口遠遠地見到了“聽潮閣”的牌子,稍安我心。老板很nice地幫我把包包放在了車子上,一路走過去。村口處--龍灣村31號--好極了!這家客棧地理位置不錯呀,特別是對我這樣的單身背包客來講:非常安全!一直最讓我擔心的就是房間的狀況,沒想到小棧干淨得很,拖鞋也都刷好了擺在外面晾曬著,接受陽光的消毒。老板娘把我領進房間----這是最讓我沒有想到的----竟然是二樓的海景房!遠遠地,我可以透過窗子,看見金沙外面的海。由於是一個人行路,出發前,老板娘很友善的提醒我注意安全,並給了我一張地圖。或許在普陀山住久了,人們都有一顆虔誠和善良的心;亦或許,住在客棧裡,也是游客與店家的緣分。 普陀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久負盛名的島嶼,相傳觀音菩薩在珞珈山得道以後一躍來到對面的普陀山設立道場,廣布佛法,普度眾生。從此善男信女們紛至沓來,焚香禱告,為自己祈福,也為家人遙祝。沒人說得清觀音在這裡顯聖了幾次,但看來確有其事。人說:普陀山每逢大的佛事必有靈異事發生,方丈也都只是有緣人才得一見,寺廟的大門經常在特殊場合才打開,我啥都沒遇上,但是很開心----親身領略了法雨寺的僧人做晚課。由於不會相面,所以看不出和尚們的因果緣何出了家,也不曉得經文裡的韻律,更讀不懂做法事的年輕僧人的行為和在寺廟裡的地位,可我還是聽的津津有味,像唱歌一樣,催我進入夢鄉,呵呵,可能入夢了,我的心才能平靜。 我可以理解這裡的海水是黃色的,因為長江的泥沙實在太多,所以我能第一時間享受普陀山的美麗景色----陽光強烈卻不刺眼,溫度升高卻不炎熱,海風習習卻不狂亂,舒服啊!普陀山適於旅游的季節實在太長了,每年的2月份到當年的11月份都是黃金時期,此時香客絡繹不絕,若逢初一、十五或者釋迦摩尼佛祖誕辰(農歷四月初八),亦或是觀音菩薩誕辰(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農歷六月十九日)以及觀音涅槃日(農歷九月十九日),上島拜祝的人就更多了。此值秋高氣爽,周末又臨近陰歷十五,這個雙休日前來進香的人就成了海洋,我也混在其中。我不懂佛事,卻也對佛門中的點滴略聽說一二,於是來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敬畏。然而,如果你開了“天眼”能看透周圍擁擠又不友善的香客,這敬畏之心慢慢的就幻化成了平靜和參悟了,我自命:“孫悟空”。 我只是心靜,所以也不管他們怎樣,我也能理解,昨天還和朋友說: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年年拜佛,卻還是如此,無論是從面上還是心裡對佛都是崇敬的,甚至是懼怕遭報應,所以就拜,可是本身卻不善良,所以他們就還是他們,至始至終祖祖輩輩還在拜佛...... 中午在普濟寺吃了齋飯,同桌的應該是個雲游僧人,或至少是位居士。頭戴著一頂鬥笠,拎著兩只柚子,坐在我的旁邊,對我說:要吃好啊!我眼睜睜的瞅著那麼一大碗米飯,略做痛苦狀,要全吃光的啊!一筷子下去一口飯飛到桌子上,那桌子似乎擦過但是沒擦干淨狀,長者隨即撿起放進自己的碗裡,連桌上的飯粒,哎,我只好乖乖的將碗裡的飯全部消滅掉,否則實在對不起“憫農”。雖然都是素菜,我卻也吃得樂呵,本來就挺好吃的。夜,繁星全部跑了出來,月亮也沒有往日的羞澀,狡黠的光一覽無余的傾瀉在海面上,我眼睛大,就有點漏神,友怎麼呼喊著快看高聳的南海觀音銅像,我也沒找見。默默地,一個人,低著頭,走在松軟的沙灘上,輕輕的喚一句“菩薩”,回頭,那尊南海觀音像就高高的佇立在山頭,安詳的面向珞珈山。一夜無夢......來普陀不去珞珈山就等於拜佛拜了一半,次日清晨,乘著海風,來到這觀音修行之地,真個香火旺盛,只是寺廟裡的和尚對老太太說:請您講普通話,不然我聽不懂。哈哈 做佛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懂普通話又要懂方言,更不要說那“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了”,只怕是佛祖聽的也累啊!來了,走了,再來,再走,在我心中,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