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德令哈――茶卡鹽湖――青海湖德令哈市是蒙古語,意為“廣闊的原野”。1988年4月,德令哈市撤鎮建市,經過全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一座高原新城巍然屹立於八百裡瀚海戈壁上。雖然只是這次行程中的中轉站,只是匆匆的一瞥,可已經印像深刻了,我有個同事小時候隨支內的父母在次此居住多年,她說對那裡的印像就是一片荒涼,這次回來給她看了德令哈的視頻,她說真是變化很大。今天一大早就要趕去茶卡(qia)鹽湖。茶卡位於柴達木盆地烏蘭縣的茶卡鎮,鹽湖長15.8公裡,寬9.2公裡。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所以,這裡並非只是一個景觀地帶,更主要的是采鹽場。進入廠區,入口處有個大型的鹽雕,猛男說是什麼海神,怎麼看都不像,到現在還是沒搞明白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大約是在白色的鹽映襯下的緣故吧,茶卡的天感覺特別的藍,小火車載著我們前往深處,只見近處的湖面被厚厚的鹽覆蓋,遠處透出碧綠的湖水,看去像鋪著白色沙灘的海洋,下了火車,站在鹽層上,感覺還特別的堅實,猛男在高興之余還做了散鹽花的表演。茶卡的景色確實很少有機會在其他地方看到:碧藍的天,不夾一絲白雲,雪白的鹽,陳舊的軌道、火車、電線杆,構成一幅獨特的畫面,很別樣,個人感覺還是相當值得去看看的。離別茶卡,前往青海湖,越往青海湖,景色會越加的美麗。天依舊是藍的出奇,車爬上了3800米的橡皮山山頂,一旁的山坡上,經幡引風舞動,前面,在天與山接壤的地方,有一條更加深的藍色,那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的岸邊是大片草地,草地上是成群的犛牛,補充一下前面漏寫的,我們先前在大柴旦吃的牛肉拉面裡的牛肉可是犛牛肉哦,很嫩的。以前總感覺犛牛是個凶猛的動物,其實人工圈養的犛牛個頭比野生的要小很多,而且很溫順的感覺。我們就入住在青海湖鳥島景區內。不明白起這個名字,大概是已入深秋,鳥都遷徙了的緣故吧。島上有免費班車可以去二郎劍島。我們一行行色匆匆,趕了個末班車。二郎劍島距離我們的駐地也有15分鐘的車程。上到島上,大都游客已經離開,太陽西斜,把我們的影子拉的長長的,轉經筒被映照的金黃金黃,經幡在隨風飄蕩,我們踱到青海湖邊,湖水微波蕩漾,輕輕拍著岸堤,太陽的余輝灑滿了整個湖面,像是為她披上了面紗。這個時候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靜靜的聆聽著青海湖那動人的聲息。不覺中,月亮迎著太陽帶著冷艷的美麗慢慢的升上了天空,太陽熱情似火的想去擁抱月亮,無奈,上蒼造物時就注定了他們的命運,月亮依舊帶著凄美的微笑看著太陽,太陽掙扎著,泣著血,終於跌落到湖底,湖面留下血紅的印記。。。。也許是太過留戀這個美好的瞬間,我們錯過了最後開走的班車。開始起風。經過聯系,終於有車過來接我們,在等車的空檔還在入口處留了影,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清澈突然說自己單反機的鏡蓋不見了,此時光線很暗,大家就在地上摸索找尋,正找著,接我們的車來了,無奈只有放棄了,清澈正懊惱時,忽然發現鏡蓋正好好的在鏡頭上呆著呢,大家一整狂笑,高原反應之一,大腦缺氧,記憶力下降。天色擦黑,司機很熱心的直接把我們帶到景區門口,因為景區內吃飯很貴,外面稍微便宜點,我們都有進出景區的通行證,在吃飯的時候,看到兩個漂亮的藏族MM,,他們身邊的GG買相也不輸給蒲巴甲的,雖然臉上有高原紅,衣著也很土氣,但確實是很漂亮。很久以前,希特勒就說過,全世界有兩個人種是最優秀的,一個是日耳曼人,一個就是西藏的康巴人,得到見證了。夜晚了,很冷,景區大門口,藏民燃起了篝火,載歌載舞。。。。。

(茶卡)

(茶卡)

(犛牛群)

(經幡)

(暮色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