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下一站,是位於寧武縣小石門村西一個山谷裡的懸棺古跡,這裡是迄今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唯一的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這裡也已修好了路,入口處有騾子拉的車,為了節省體力,我們上了騾車,去向懸棺地。路邊的山壁雖只有數十米高,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綠樹灌叢。可以看到石壁上也有棧道樓閣,還有連接兩山的吊橋,不過都沒開放。行進了一段,騾車停下,我們沿石階又步行了幾分鐘,便看到了懸棺的所在地。
這是一條極為幽僻的峽谷,谷內林木蔥郁。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岩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數數竟有11具之多。蘆芽山一帶的民間是盛行土葬的,而懸棺,當地人稱之為石葬,可能是一種異常的葬俗,據專家分析,其安葬的人有以下幾種可能:僧人、戰死的將士或是外地的客商。至於這些懸棺的年代起始,至今還仍是個謎團,但據推測,這些懸棺的年代並不久遠,遠至明代中葉,近至清代或民國。布師傅攀到對面的一個放置著兩個木棺的崖壁上,然後對著我們大喊:裡面真的有屍骨,有頭蓋骨和骨架呢。他問我們是否過去,我們都搖頭。於是他給兩具木棺各敬了一只煙,返回。
回到景區門口,有村民擺著地攤,賣沙棘果之類的特產,我第一次看到了三條腿的板凳,很是特別。
接下來,我們就奔向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位於縣城西60公裡的周家溝,洞裡堅冰終年不化,是迄今世界上在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唯一冰洞,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她的奇特之處在於以本地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冰的環境,可洞內卻四季冰封。即使三伏炎夏,洞外綠草如茵、百花盛開,洞內卻寒氣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層深處冰層愈厚,與越往深處氣溫越高的常規地質情形形成強烈的反差。更使人們奇嘆不已的是:與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處,有一處千年不熄的地火,當地人稱千年火山。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卻奇妙地共存於同一山上,可謂舉世奇觀。車停在景區門口的停車場,我們沿著林間小路走去冰洞。這時候的我,整個身體都好像散了架似的無力,只能是拖著向前走了。路上不時有游客超越我們,然後很奇怪地看看我,奇怪我怎麼會顯得如此疲憊。大概足足走了有30分鐘,我們才磨磨蹭蹭地挨到了冰洞的門口。在門口休息了一會,我們下到冰洞內,洞內的溫度計顯示在零上5度左右,所以並不覺得寒冷。導游就不斷地提醒著游客,注意腳下的木板樓梯,因為有冰水滴下,很濕滑。洞內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鐘、冰人、冰菩薩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內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瓏剔透,或晶瑩奪目,或婀娜多姿,或雄偉壯麗,無不令人驚嘆。堪稱一個冰的世界。眼前的奇景,讓人嘆為觀止,如入夢幻仙境,不知不覺中,居然就已經走完了整個冰洞,卻是意猶未盡。
出了冰洞,我們沿著尚在修建中的一條車道走回停車場,因為是下坡路,所以感覺比較輕松,不似上來時那般的乏累了。
上車後我們先開回東寨鎮,還是在御花園大酒店吃了今天的第一餐飯,此時已是下午快4點了,布師傅順便把車開去修車的地方,把排氣管修好。吃完飯,我們向太原開去。一路也不是太順當,前面的路也都不太平坦,被那些運煤車壓得坑坑窪窪的,車子顛簸的厲害。不知道是不是吃錯了東西,我開始覺得難受,到後來更是上吐下瀉。折騰到晚上八點半,我們才進了太原市區。此前在攜程上預訂了如家桃園北路店,我們到達酒店時接近九點,因為身體不適,我只想著快點開好房間,入房休息。誰知這時大堂接待的服務員卻告訴我們說房間被取消了,因為我們超時了。我們據理力爭,她就堅持說我們超過時間了。這時值班經理出來,我們讓她找出當時的預訂單,預訂單上寫明了時間保留到晚上21點。我說我們到達的時候還不到21點,但那個服務員態度惡劣地說這個她沒辦法,系統自動取消的,我質問她那你們在大堂上掛一個鐘干什麼。我再問她現在有沒有房間,她囂張地回答沒有!最後,我致電攜程投訴,由攜程和如家聯系,最終為我們安排了房間。 這個經歷,讓我對如家的印像跌至谷底。本來7日我還要回到太原,同樣已經預訂了這個酒店的,但第二天我就取消了訂單,改訂了其他酒店。
(詳細圖文版游記請至http://***/itravel2009)

(懸棺)

(夢幻仙境-萬年冰洞)

(夢幻仙境)

(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