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盎然游東北—第一站沈陽

作者: 千層雪-wang

導讀自助游,早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單純旅行,整個旅游的內涵變得更為廣義,從最開始的收集資料,廣泛閱讀眾多同學的筆記、功略、秘籍、心得,逐漸對目的地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也因文中各人的精彩描寫和歷數種種的親身經歷,對旅程因此充滿了莫名的期待和向往,從各種資料中甄選出自己需要的那些線路、那些景點、那些有用的人和事,整個過程在外人看來異常繁瑣, ...

自助游,早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單純旅行,整個旅游的內涵變得更為廣義,從最開始的收集資料,廣泛閱讀眾多同學的筆記、功略、秘籍、心得,逐漸對目的地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也因文中各人的精彩描寫和歷數種種的親身經歷,對旅程因此充滿了莫名的期待和向往,從各種資料中甄選出自己需要的那些線路、那些景點、那些有用的人和事,整個過程在外人看來異常繁瑣,但是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從別人的旅程中獲得的快樂,同樣令人感同身受,到最後旅行結束以後的各種整理過程,那些照片、那些記憶、那些心情,重又將一切變得清晰,於是,旅行已不再僅僅是一段簡單的行程,個中帶來的經驗、快樂,會成為生活中一筆可貴的財富。


這次東北行的第一站是沈陽,其實選擇沈陽作為一站,是因為沈陽有直達火車去長白山,可是所謂的異地買票,完全是一句美麗的空話,在外省市很難買到當地的火車票,於是幻想能不能托當地的旅行社買票,幾近努力亦不能達成目的,可恨中國的出行總是困難重重,最後還是千辛萬苦采用了人托人的熟人策略才算買到了票,據說沈陽到白河的火車,每天只有一班,所以購票的緊張程度不容小覷。當我們終於來到了沈陽,我們卻一時無法適應當地秋意甚濃的氣候,而且還是陰雨綿綿不絕,只是旅行更多的時候必須學會隨遇而安。當機場大巴一路帶著我們瀏覽這個城市,必須說這個遼寧的省會城市,這個曾經的工業重城,這幾年的發展明顯是滯後的,路上偶爾會看到廢棄的工廠,孤獨地敗落在空曠的郊野中,那些剛勁的鐵架屹立在冷風凄雨中,倍感荒涼和無助。振興東三省的那句口號,重點體現在房地產這個遍地開花的產業上,標著豪宅的高層,沒有任何商業配套設施,如孤島一般地高聳入雲,所謂的豪宅除了小區名稱帶著濃濃的貴族氣息,其他諸如質量、環境、配套,根本令人不屑一顧,不過這種房子相比城市裡大多數的六七十年代的老公房而言,應該已算是豪宅了,只是價格也一定不能與老公房同日而語吧。中午時分,道路變得異常擁擠,更多地方正在破腸開肚,我們急著去拿火車票急著去火車站存行李,不過也真是領教了東北的鐵老大的服務意識的極端缺乏,對於我們的詢問,工作人員幾乎不屑回答,大多用努嘴、點頭、搖頭來代替,因為不習慣他們這種啞語服務,以至於我們被誤導到與火車站直接相通的一個賓館前台去存包,前台聽到我們的要求哈哈大笑,經她指點,原來努嘴的方向是那個超市的寄存處。

火車站的地方,到處是高樓林立,看來這裡的發展已小有規模,那些城市中的現代標志性建築,並不能令人留下任何的記憶,只是記得一棟浦發銀行的大樓,直接用一摞金色的碩大無比的銅錢作為大樓的標志,對於竟然如此赤裸裸的粗俗的表現,實在有損一個企業的形像,不過從另一個方面,它倒也令人形像深刻,或許企業追求的就是這種粗俗的效果,體現的也正是企業最最不要掩飾的本質。中街是這個城市的一個中心,這條街上有劉老根劇院,很具東北特色,劇院外觀色彩豐富,應該說和小沈陽一貫熱衷的那些令人目不暇給的經典服裝如出一轍,也有李連貴熏肉大餅,價格很便宜,那個量實在太撐人,這是我們在東北的第一餐,絕對地讓我們開了眼界,後來那天晚上我們還省下了晚飯錢,因為實在吃不下任何東西了。

就在淅淅瀝瀝的大雨中,我們來到了故宮,可能因為下雨,景點旅游的人非常少,相比北京故宮,這裡更顯寒酸,可能只有北京故宮的10分之一都不到,但是這個迷你的、簡體的故宮的門票,卻也不算便宜。在門口可以聘請一個導游一路介紹,我們卻總是喜歡自己閑逛,當然會少了很多的細節和故事,不過建築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廊前屋角無不輕聲述說著一度承載的顯赫和尊貴,樓閣林立,殿宇巍峨更是令人不住聯想當年的權傾一時,只可惜怎樣的雕梁畫棟,富麗堂皇,也無法敵過歲月的摧殘,一任輝煌漸漸老去,我們在宮殿的走廊裡徐徐穿行,慢慢領略,掩不住的滄桑在建築的縫隙裡慢慢向外滲透,於是引得上蒼也忍不住悲涼得大雨磅礡。用了整個下午在這座皇宮園林裡細細觀賞,歷史的記憶維系著昨日與今天,殘舊的斷壁、模糊的彩繪,卻在歷史的長河裡不急、不躁地隨意守望,那些黃色的琉璃瓦,鑲嵌著綠色的剪邊,在一個灰暗的陰霾的下午,猶自散發出不息的活潑和熱烈,此情此景令人滿懷感動,歲月無情,人海茫茫,生命中充滿了無法掌控的未知,不過總也有許多的期待、回味令人意猶未盡。

我們在此靜靜逗留,也慶幸因為大雨紛紛而讓我們可以不受打擾的用心感受。不過堅決排除外界干擾的還有那些工作人員,整個景點竟然找不到一個指示牌,於是如無頭蒼蠅般胡亂找尋衛生間之際,看到一工作人員端坐於一座宮殿之中,猶如黑暗中看到的一絲光明,我急切中依然沒有貿然進屋,只是在門口禮貌詢問衛生間在哪裡,連問數聲工作人員終於帶著重重的不耐煩的口氣說,那裡!那裡,她連多一個字都不屑給我,當我再欲提高嗓子詢問時,她竟然對此置若罔聞,因為急著找衛生間,我只得作罷暫且不與她理論了,最後終於在大門口看到了整個景區唯一的一個指示牌,而廁所就離這個指示牌不足200米。

對於游客來說,景區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所以應該有一些細微之處的小小作為令這種陌生消除,可惜整個東北之行,總覺得服務的意識非常之淡薄,有時回答甚至帶著深深的恨意和斥責的口吻,或許是我們的無知惱怒了他們,老公說好像恍若回到了七十年代,全然沒有服務的概念,雖然那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大聲唱道,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不過至少不是全部的東北人。


因為離上火車的時間還早,我們把剩余的時間用來逛街,當地促銷的方式基本停留在擾民的階段,不是讓服務員不停地用力拍手然後大聲招攬,就是各家的促銷廣播一浪高過一浪,響徹整個街道,偶爾聽見一則促銷皮衣的廣播, “大雨嘩啦啦,北京來電話,東北皮草城,快讓親娘接電話。。。。。”,反反復復,不絕於耳,我們不禁捧腹大笑,但也基本沒有搞明白什麼意思,老公一路不停猜測親娘的稱謂是不是在東北有另一種涵義。雖然東北人說的是東北普通話,不過速度一快,還是不容易聽明白,所以很後悔當初沒有錄下來。臨近火車站的路非常擁堵,交通在傍晚時分幾近癱瘓,汽車的喇叭聲和遏制不住的叫罵聲游蕩在空氣中,華燈初上的街道一片慌亂,我們的第一站就將結束,雖然並沒有對這個城市留下更好的印像,我們更期待明天的行程,也希望明天會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

更多照片敬請查看以下鏈接

http://***/wangyong1967


精選遊記: 大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