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周五晚上到達杭州,周六早上前往浙江大學的玉泉校區,由於早餐和路上司機不熟悉路耽誤了一些時間,我們一隊三十多人到達出發點毛澤東塑像前已經是八點半了,大家綁好護膝,調節好登山杖,八點四十分向老和山出發了。這天天還不錯,是陰天,雖然氣溫還是在25度以上。我們用15分鐘登上了老和山,下一個目標是北高峰,在中途遠遠地望見對面北高峰上的天線塔,覺得好遙遠啊,終於在一個多小時後上了北高峰。接著翻過美人峰,沿著鐵絲網走了一段路走龍門嶺,領隊帶我們走了一段土路,還夾雜著不少碎石,上上下下的,下坡有些地方比較陡,本人是怕下坡的,也只能硬著頭皮慢慢下了,頭上不斷地冒汗,有時候汗會啪嗒掉下來,這才體會到眉毛和眉骨突出的好處:不讓汗流到眼睛啊,呵呵。這天流了太多的汗,所以破天荒地一天喝了1.3升的水。這種路走了近兩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石人亭,這時候已是十一點多了,便坐下吃干糧。飯後繼續上天門山,還是土路,不過不那麼陡了。天門山下來我們經過一個茶園,就下到龍井村了。在村裡歇息了一下等後來的人,到齊後拍了集體照就向九溪出發,九溪還是比較幽深,兩旁有高高的樹,路中間或有溪水橫流而過。離開九溪到理安寺遺址後上山,全是整齊的台階路,還很長,也走得機械地累,過了馬鞍山和馬兒山崗後經過貴人閣到了虎跑,呵呵,省了20元門票啊。因為沒有繞路居然還跑到了前隊的前面,有一個小隊錯走了條下山的小路,不得已又折了回來。這時已經是有點力竭了,但還是要往前走啊,又向玉皇山進發,雖然全是石階路,但看到那長長的上山路還是覺得累,又不敢多歇,停個兩三秒繼續往上走。終於過了玉皇山,但由於山頂的廟已經關閉,我們只得繞了些路,過鳳凰山時天已經暗了下來,偏偏走到一處前面的路被鐵門擋住了,另一條是上山的路覺得不對,便和兩人沿著一處牆邊往下走,一路上不斷被樹枝所擋,手臂上也被劃了一道,還有兩處較陡的高度,走到盡頭卻又是個死胡同,無奈再折回,又折騰掉大概二十多分鐘吧,再往那山上走,終於下到了萬松書院。領隊說到吳山廣場還有二十分鐘就到了,那麼就再走吧,其實那一段沒有什麼意思,都是很寬的台階,半小時後到了吳山大觀處,晚上六點半到達吳山廣場,算算這天在路上近十個小時,減去休息的時間,走在路上的時間也該有八個小時了,回去後發現一個腳趾上被磨掉了一塊皮,另一個小腳趾上起了個泡。隊友中有人休息時膝蓋處解開受了風大腿抽筋的,也有休息時貪涼回來吃晚飯時感冒嘔吐的,可見路上的防涼還是很重要,停下來休息時最好披件外套。事後領隊給我們的路線總結如下:浙大玉泉校區----老和山-秦亭山-將軍山-美女山-靈峰山-鍋子頂-北高峰-美人峰-龍門山-石人亭-白雲峰-雲霧台-猢猻嶺-天門山-龍井村-九溪十八澗-九溪煙樹-(林海亭方向上山)--馬鞍山-馬兒山-貴人閣-虎跑-玉皇山-慈雲宮-將台山-鳳凰山-萬松書院-雲居山-城隍山(吳山)-吳山廣場。第二天到南山路閑逛,在解放路附近下了公交車,沿著南山路一路走去,到了南山書屋進去看了看,裡面的書以藝術類居多,附近的一些房子都是二三十年代的二三層樓老房子,有些改成的餐館。附近還有中國美術學院,但門口有警衛把守,一付嚴鎮以待的架勢,就沒有進去。信步到了潘天壽紀念館,他出生於浙江寧海,三十年代曾在這兒居住。老屋放著不少潘老用過的東西,衣物等。看到那兒還有一封信,從信封上看是潘老寄給他的太太何女士的,使我感到奇怪的是收信人地址是南山路景雲村一號,發信人地址是南山路工農兵美術學校,兩處如此接近。再看信的內容:這件衣服雖破舊,洗後,補一下,還可以穿幾次,是否?天氣慢慢要涼起來,絲棉背心可送來,以備應用(綠背心不要)。你身體已好些否?我真記念!我們都老了,風燭殘年,真須自己當心(四個字加點)。八月二十六日傍晚。我忽然明白這當是潘老被隔離在學校裡見不到家人寫的信吧。另有一封潘老因病得不到西醫的足夠醫治而要求回老家中醫調理的信,看看日期當是在他去世前的幾年,在苦難中再高貴的生命也不堪其磨呀。另有一座新樓,樓上展覽了潘老的一些畫,以六十年代的居多,看他的照片,一個老農的形像,實在想不到他是個能夠揮毫潑墨,又能作詩的才子,這大概也是一種大智若愚吧。出來附近還有個皮影戲展覽,門口寫著門票2元,無奈袋裡只有百元大鈔,不好意思掏出來遭鄙視了,便過門不入了。看看時間已過中午,對面還有西湖展覽館,也只能下次去了,走了好長一段路走到了河坊街,那兒有家知味觀,生意真好啊,下午一點多了還基本上座無虛席。吃完飯穿過步行街准備打的去火車站,杭州的出租車真難打呀,換了好幾個地方用了近二十分鐘才打到,上車後又是排隊一路堵車,到火車站前的一個紅燈實在等不起了,下了車一路狂走到車站,唉,杭州的交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