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藏

作者: 吾非吾1229

導讀在去年以前,西藏這個地方在我的心裡是遙遠而又陌生的.出於一個偶然的機緣,它闖進了我的內心,讓我有了想走進它的願望。經過一系列的周折,在八月中旬,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終於走進了西藏。晚上八點左右,坐上了上海至拉薩的列車。一夜好眠,醒來時列車已飛馳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隨後,經過了西安,蘭州,在天色將晚之時,到達西寧。清晨六點多,窗外還是 ...

在去年以前,西藏這個地方在我的心裡是遙遠而又陌生的.出於一個偶然的機緣,它闖進了我的內心,讓我有了想走進它的願望。經過一系列的周折,在八月中旬,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終於走進了西藏。晚上八點左右,坐上了上海至拉薩的列車。一夜好眠,醒來時列車已飛馳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隨後,經過了西安,蘭州,在天色將晚之時,到達西寧。清晨六點多,窗外還是一片漆黑,人在火車緩慢的減速中醒來,只聽得車上的人在說,格爾木到了,火車開始駛入青藏高原。隨著天色的放亮,窗外特有的高原景色,撩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出現在我們面前。火車在連綿的大山邊向前行駛,晨曦中,一座頭頂潔白之冠的雪山,出現在人們的眼簾,她那典雅高貴的身姿,引起車內人的陣陣驚呼,聽列車員的介紹,這就是昆侖山脈的玉珠峰。


(晨曦初照玉珠峰)

火車一路向前,離開了玉珠峰不久,就駛入了樹著藏羚羊雕塑的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裡保護區。廣袤的草原上,時不時地散落著一群群的綿羊與犛牛。在沒有牛羊的草地上,三五成群的羯色精靈——藏羚羊時有出現,在車內人們的驚呼聲中,悠然自得地吃草玩耍。穿過了草原,經過了一個美麗的高原湖泊——措那湖,來到了那曲。趁著火車在站內的停靠,我走出車廂,高原的陽光格外的明媚,雖是盛夏,空氣裡還帶著絲絲涼意,四千多米海拔上的空氣,清新怡人,比車廂之內來得舒暢,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可怕。又經過了幾個小時,列車駛過拉薩河谷,在八點多鐘,駛入了拉薩火車站。這時的拉薩,還沉浸在明亮的光線中,門口站著許多手捧哈達的接站人,我們在車站外找到了一輛出租車,就急切地往市內趕,那裡有我們訂好的住處和正等著我們的伙伴。

在拉薩,我們入住的是一家叫平措康桑的青年旅館,那是一家極具藏族風格特色的旅館,聚集著眾多的熱愛西藏的驢友,牆上,天花板上,到處都寫滿了人們來到西藏的感受,散發著一種熱情、散漫、自由的氣息。



(達孜大橋)離開了大橋,就來到了松贊干布的出生地,這裡除了個標志性的門樓,也沒其他景物。隨著不斷的向前,車子開上了盤山公路,在向上攀升的過程中,氣溫越來越冷,穿上帶來的棉襖,師傅告訴我們,海拔五千零七十米的米拉山口到了。下車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經幡,五彩的經幡在風中獵獵飛舞,寒冷的空氣讓人無法在外逗留,拍了幾張照片後,我們就離開山口,繼續前行。

越過山口不久,一條小小的溪流出現在公路旁,師傅告訴我們,這就是尼洋河的源頭,尼洋在藏語的意思就是天使的眼淚。這股天使的淚在公路的相伴下延伸,不斷地開闊,壯大,終於成了一條洶湧清澈的大河,並在河道中央,突起了一塊巨石,造就了一個中流砥柱式的美景。



(中流砥柱)公路和尼洋河一路並進,尼洋河的景色在我們的眼中不斷變化,越來越寬闊和平緩,不時地在河道中央形成了一個個的灘地小島,在上面長著一叢叢高矮不一的樹林。山景,雲影映襯著它,讓我們的眼睛無法移開.美景中,我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這條線路上的第一個景點:巴松錯.它是西藏東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是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的聖湖.它在四周高山的環繞下,碧綠而寧靜.中間小小的湖心島,優雅而秀美.



(巴松錯)

游畢巴松錯,在興致勃勃的一路議論中,我們來到了林芝的八一鎮。本來是安排在此宿夜的,到後看天色尚早,為了明天的時間能寬裕些,就決定前往魯朗休息,順便也可吃到魯朗有名的石鍋雞。前往魯朗的路,大多是盤山路,這裡的整體海拔已低,山上出現了越來越高大的樹木,完全顯露出它山色秀美,林深幽幽的似江南的特色。在路上,要不是偶而會見到三五成群的朝拜之人,以虔誠的長跪向前行進。我們常有在家鄉的山路上開車的錯覺。開到山頂上,師傅停下車來,告訴我們,下面這一片是魯朗林海。我們山下望去,只見山坡、山坳裡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松樹林,那些飄忽不定的雲霧,像一條條潔白的哈達,繚繞在松林周圍,似真似幻,似夢似仙,



(魯朗雲海)來到魯朗鎮,天色已經暗下,安排好住宿,我們找了一家飯店,要了一個大鍋的石鍋雞,就大快朵頤起來。吃飽喝足以後,趕緊洗刷一番,就休息了。來到西藏的第一天過去了.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