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錄

作者: xi4oyi

導讀時隔兩年再次造訪泰山,故地重游,更有種別樣的感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讓我的心躁動不安。想步前塵,有新悟。已往的我,只感受到泰山的雄渾與蒼重,體味了欣喜與淡然的心情,這次不知會有什么收獲,只記得上次登頂,俯瞰一切的感覺甚爽,便興衝衝的奔向山頂。 十分疲憊,幾絲欣慰,頂著駝背,感到頹廢,終算未白費。我已在頂,俯瞰萬物縹緲,深感天 ...

時隔兩年再次造訪泰山,故地重游,更有種別樣的感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讓我的心躁動不安。想步前塵,有新悟。已往的我,只感受到泰山的雄渾與蒼重,體味了欣喜與淡然的心情,這次不知會有什么收獲,只記得上次登頂,俯瞰一切的感覺甚爽,便興衝衝的奔向山頂。

十分疲憊,幾絲欣慰,頂著駝背,感到頹廢,終算未白費。我已在頂,俯瞰萬物縹緲,深感天高地遠,茫茫宇宙孑然一身,萬物盡空之感頓生。

山中有二題字,看後覺得甚妙。這兩字便是"果然"。何謂"果然",題字有意說泰山之名不虛傳,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之下,所見實勝所聞,心中感嘆,實非數字所能表達,急中生智,便有"果然"二字。山果然,水果然,旭日果然,落霞果然。二字概括了山下所有的題字,亦是作者對臨途所見題字的肯定。對於游者,一路至此便有種前後照應之感,一路風景,一路心境,到此終融會貫通,大有豁然開朗之感,果然,果然。您可以加入QQ群94419616,與大家一起分享。

古往今來之名人,皆在此留下幾點痕跡,故此,泰山又是歷史的見證者,蒼蒼泰山,渾渾天地,確是人類永遠的神。

境由心生,形由心役,有心者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全神貫注於一點之中,大有無往不利之勢,可破萬重山,行千裡路,獲得的是,經歷通過心的消化形成的境界,磨礪通過形的感受產生的力量。

感由空而發,身由空而逸,無心者無得無失,離化萬物,放浪形骸於山水之間,大有遠離塵囂之感,可樂於山色,逸於跋涉,獲得的是,恬然通過形的消化形成的活力,景色通過心的體味產生的頓悟。

泰山之行,使我感受了有心與無心兩種狀態,亦是一種人生的體驗。

上山之時,如臨大敵,有時限,拼速度,泰山之路匆匆而來匆匆而過,心為登頂絕無他念。景致轉瞬即逝,在心中留下無數背影等待回味。泰山之景的零距離接觸和飄然飛逝在我心中產生了更多的遐想與神秘。但經歷了苦與累,看到了挑山人的肩與背,品察了泰山古老的石階,一個接一個,令人頭暈,令人目眩。數千階的石梯倚靠在蒼重的泰山上,自然的宏大激發了我的力量,登泰山之巔是現在我唯一的目的。茫茫遠眺,歷歷在目,城市與山群分在泰山之巔的兩側。我身心俱憊,但步伐依然不慢,穿梭於山頂的一些角落,享受小天下的感受。

我心中激情已逝,恬淡由心而生,眼中所見頓顯人身之渺小,人心之巨大。如果說那邊山巒的迭起是泰山的威嚴,那這邊城市的崛起便是人類的威嚴。泰山如茶,既苦澀又清淡。上山時只嘗到了石階的苦澀,下山時終品到了山氣的清淡。沒了心情的緊迫,沒了腿腳的酸軟,沒了來時的匆匆。一路閑散而下,緩緩而行,大飽眼福,領略了來時忽略的景致,清淡中包含蒼重的泰山令我的心如沉水,靜流無音。時至山腳,心中不免又升起一番離愁別緒。

沒有雲海,沒有日出,沒有晚霞,未見世間所謂奇觀麗景,卻見到了一個真實的泰山,一個看似普通的泰山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封禪的泰山是權力的像征,雨中的泰山是文人的向往,古老的泰山是中國文明發展的巨證。然而泰山對於我們又是什么?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不同,每個人對它的印像都在不斷地變化。但毫無疑問,在每個人的心中,泰山永遠是個謎一樣的身份。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