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深秋川西行游記--5邛崍平樂古鎮今天計劃去平樂古鎮,主要是為了後天能早到天台山,其實從上裡到天台山很近,也就20多公裡,但有路沒車,還是從邛崍轉吧。反正據說平樂古鎮不錯,號稱現存的清明上河圖,早上起來退房,其實就是到外邊店裡把鑰匙交給房東拿回押金,當地人實在,不用查房。清晨霧很大,在古戲樓附近吃了早點,然後來到馬路上乘上到雅安的小中巴,每人6.5元,奇怪的是,雅安到碧峰峽只是到上裡的一半路要5塊,全程只要6塊5。司售人員也挺有意思,沒有車票,但每收一人錢,司機和售票員都要在自己小本本上記錄,特別是司機經常一手扶著方向盤開車,一手還要記賬。車在濃霧中穿行,路上到處都是上學的孩子,鄉村的交通安全意識差,好在車不多。八點半到達雅安旅游車站,本想再去看看青衣江上的廊橋,但到邛崍的大巴還有20分鐘就開,怕下一班太晚就直接買票上車,每人21元,出了雅安城上了一小段高速,霧大能見度很低,要在北方早就封路了,後面基本上是省道,天也逐漸晴朗,11點到邛崍客運站,在站前廣場有藍色到夾關路過平樂的小中巴,也有直接到平樂的黃色6座小巴,我們不知路過車離景點多遠,就乘上了後者,行程17公裡每人4.5元,走的是鄉間公裡,山坡上下曲折,但欣賞了鄉間淳樸的風情,藍色小中巴走省道雖然平坦但看不到此景。半個小時後到達平樂古鎮,司機在離善樂橋不遠處讓我們下車,下車後走到樂善橋畔本想找網上說的橋頭客棧但沒找到,有一樓房正在拆除可能就是,在八店街問一個招攬吃飯的人,他指向往裡走,到河邊看見碼頭客棧,仿古建築覺得不錯標間60元,木樓二層挺干淨,推開仿古木窗就是河水及樂善橋。於是住下放下行李回到旁邊的八店街飯館吃午飯,當地特產缽缽雞不錯,我嘗後覺得麻辣醇香很有滋味,LP怕辣吃不了。飯後游覽平樂古鎮,確實不錯。

平樂古稱“平落”,史前蜀王開明氏時期,平落四面環山的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而得名。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平樂古鎮的“古”體現在六個方面,即古街道、古民居、千年古榕樹群、古石拱橋、古驛道、古文化,白沫江穿鎮而過,在我國西南也屬罕見。巍然卓立於白沫江畔的千年古榕,極具川西風情的沿江吊腳樓,錯落有致的臨江水碼頭,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店鋪交相阡陌,橫跨江河的清代“樂善橋”,展現出川西水陸商埠的古老風韻,可謂一幅活脫脫的中國西部“清明上河圖”。

走過古老的樂善橋沿善樂街往西走了一段,然後由竹編一條街沿河西往上游走,清河路旁有幾座縮小了的中國古代名橋,走到文化路安樂堰看見許多竹筏在等著游客去上游漂流。河邊翠竹下是茗茶和打麻將的好去處。安樂堰用石頭圍成古碼頭狀,方便船只的停靠。通過另一座古石拱橋回到河東面,橋頭是一個千年大榕樹,向人們展示著古鎮千年的滄桑。在大榕樹下左拐,是很有特色的商品街,小鎮的特產紅豆腐、古鎮麻餅、小木凳、手編草鞋、烏木制品到處都有。看完街頭的古鐘,一回頭猛地發現站在一個叫“域外風情屋”的小店門口招攬生意的居然是一印巴人種的男子。轉過來從樂善街一直往東走,街中間也像西南許多古鎮一樣有一條溝溪,上面不時架起一座座各色的小橋。經過牌坊、風車、涼亭到了平樂鎮游客中心,向工作人員打聽了小鎮情況和明天去天台山的乘車方法,出來後又迎賓大道到客運站看到各方向的車次時間情況,然後沿禹王街返回客棧。



天黑後再次出客棧,先去千年古榕樹旁一飯店吃了土雞面,味道很好還不貴,出來觀看古鎮夜景,夜色的古鎮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橋邊不時升起一盞盞孔明燈,河水中漂浮著燃著紅紅燭苗的蓮花燈。一勾彎月懶洋洋的掛在天空,站在古橋上不禁發起呆來,實在不願意離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