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像
9月中旬,參加市直機關黨務干部復旦大學公共管理研修班課余,走馬上海灘印像,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印像一、上海城建公共管理水平高。迎接2010年世博會,上海像大工地,道路擴建、場館和商廈建設、舊樓粉飾齊上馬,工地圍蔽、行人和交通指引井井有條,堵車現像並不嚴重。在上海5天,乘搭公交、旅游大巴、地鐵、輪渡、磁懸浮列車等交通工具,往返於復旦大學與南京路、延安路、淮海路、愚園路、衡山路、陸家嘴、世博會工地、寶鋼、浦東國際機場之間,交通網絡的連接和暢通,這在廣州是不可想像的。目前,上海已建成7條地鐵線,其中3號線空中軌道,加上磁懸浮,共9條軌道交通線,7號、10號、11號線在建中,軌道網絡覆蓋了上海金融商業、體育場館文化設施、進出上海的海空港鐵路站場長途車站、開發區和大學校區,且費用控制4元以內,極大地方便了大眾出行。
印像二、上海國際金融商業中心地位漸顯。金貿大廈、國際金融中心、正大商城……,還有很多大型商廈在建之中,南京路、延安路、淮海路、愚園路、陸家嘴等地段及上海各區都有大型購物中心和商廈,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國際金融中心。
印像三、上海灘聚集世界各地精英。在地鐵內外,美女如雲、帥哥遍地,他們衣著時髦、時尚、前衛,給人精英雲集的感覺。據媒體報道,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他們當中不僅有金領、白領,也有各階層的打工者。
印像四、上海新天地酒吧街新舊融合。新天地酒吧街是利用上海石庫門街區建築改而建成,這裡是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展覽場。在此,超過百家餐館、酒吧,彙中西餐飲文化於一爐。我們幾個廣州來客座在酒吧街維納斯酒吧,喝著50元瓶德國艾貝客黑啤、185元/1.25l德國皇家黑啤、38元/份烤墨魚仔,看著穿梭於海新天地酒吧街的俊男美女、世界各地人士,如置身於地球村中。我們想:全融危機?!在此蕩然無存。
印像五、上海人熱愛自己的家園。無論在復旦大學課堂上教授,還是街道裡弄的居民,都是表現出熱愛上海之情,“阿拉上海人”、“阿拉上海如何、如何好”常掛嘴邊。
印像六、上海歷史文化遺跡與現代文明輝映。地鐵3號線虹口足球場站出,步行20分鐘,藏身於四川東路商貿鬧市中的多倫路上海文化文人街,有“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稱號。三十年代,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及丁寧、柔石等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而公館咖啡遺址、孔祥熙公館等,成為海派建築精華,名人故居、海上舊裡,積澱成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
在靜安區,我們可以尋找到多個歷史革命古跡。毛澤東、蔡和深故居以及中共地下黨活動舊址,還有張愛玲上海居所等歷史名人活動地,都保留得相當完好。
靜安寺與現代商廈和諧共處,寺堂內外香火不斷,寺廟外商廈林立,日資久光百貨與靜安寺相互為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