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情思鼓浪嶼之一

作者: 龍臭臭

導讀昨天是北京入冬以來的第三場雪,很多年了,沒有這樣的場景。今天放晴,陽光下樹上的積雪都在融化,劈裡啪啦的往下落,仿佛下雨一般。看著陽光中的雪景心情莫名的high,估計跟領導出差和今天是周五也不無關系。在此實踐我的承諾,說說我的廈門鼓浪嶼5日游,以饗讀者。決定去廈門之前著實的糾結了一番,本來籌劃跟老公帶著孩子去馬來西亞的珍拉丁灣的。期待了很久 ...

昨天是北京入冬以來的第三場雪,很多年了,沒有這樣的場景。今天放晴,陽光下樹上的積雪都在融化,劈裡啪啦的往下落,仿佛下雨一般。看著陽光中的雪景心情莫名的high,估計跟領導出差和今天是周五也不無關系。在此實踐我的承諾,說說我的廈門鼓浪嶼5日游,以饗讀者。決定去廈門之前著實的糾結了一番,本來籌劃跟老公帶著孩子去馬來西亞的珍拉丁灣的。期待了很久,但因為他的工作安排去不成了。又想自己去四川和九寨,但是如果把孩子放在家裡必將遭到強烈反對。最後只得叫上我父母,去了適合帶孩子的廈門。四個人的花費巨大,都夠我一個人去坐尼羅河十日游輪了,但是事實證明,還是很值得的,因為大家都很happy。提前看了很多攻略,不禁對那個地方心之神往。真到了那裡,覺得——不要迷戀廈門,廈門只是個傳說......11月1日啟程,伴隨著北京的第一場大雪機場基本癱瘓了。我們中午到達T3的時候很多早上7點多的飛機還沒有起飛。在機場等了兩個半小時,不時的查看信息牌(信息很多,翻頁特慢,一個循環要十幾分鐘),慶幸我們的飛機是聯航,廈門之後飛新加坡,很多下午的內陸航班都被取消了。機場完全沒有廣播,登機口還不斷變換,一會兒到一樓,一會又改到二樓。之前還沒有任何預兆,突然就說登機口馬上關閉。嚇得我們拖著行李和孩子一路小跑,你也知道T3那個規模。貴貴當天穿的襪子有點大,她每走三步就要蹲下來拽襪子,也快讓我崩潰了。終於上了飛機,松了口氣,沒想到還要等,而且一等就是兩個小時。據說是我們的飛機被別的擋住去路,而且沒有拖車來拖上跑道。當天黑的時候,一飛機的人都餓得“嗷嗷”的。空姐為了安撫大家發了唯一的食品,熱燒餅夾火腿,我再也不想吃到。晚點四個半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向廈門飛去。廈門我個人覺得好玩的地方不多。第二天我們先去了南普陀,香火那叫一個盛,讓我見識了福建老太太的虔誠。那天有法事,寺裡人山人海,到處都擺著上香的人供奉的鮮花花籃和各種水果。很多進香團一看就來自農村,老太太們每人背一個印著“康輝旅游”的紅色無紡布口袋,裡面全是香和紙。有的在庭院中對著大佛長拜不起,有的摸著殿外的雕花木牆一刻不停的誦經,有的互相攙扶往做法事的大殿裡擠,想沐浴神佛的光輝......跟他們相比,很多在北京拜佛的人更像生意人,缺了一份樸素的忠誠。沒有爬寺後的五老峰,也因而錯過了鳥瞰廈大的美景。連傳說中養了很多烏龜的放生池也沒有找到。這麼喧鬧的寺廟也不知道是否利於修行,反正看到面容清秀的小和尚拿著新型的手機不停的發短信。買了傳說中的南普陀素餅,在快出大門的地方有賣。但是我一塊也沒有吃到。出了門就是廈大,因為甲流不讓游客進入。看攻略上很多人還特地去裡面吃學生食堂,感受這個適合談戀愛的著名學府的浪漫。我看到最抒情的一句寫廈大的話是:火紅的鳳凰花每年只開兩次,一次老生走,一次新生來......在門口留影,去了杭州後悔沒上浙大,去了廈門後悔沒上廈大......這裡是湖南衛視著名惡心電視劇《流星雨》的外景地。緊接著去了胡裡山炮台,憑海臨風感覺還不錯。這裡曾經是光緒年間洋務運動主持修建的炮台,當時的清廷已經內外交困但還是花了大銀子買了德國的大炮,而且這裡的主炮據說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當時對於外來侵略沒起到什麼作用,倒是共產黨炮擊金門的時候還派上了用場。有很多歷史的介紹,我們都感嘆清朝時候德國的照相機就那麼好了,洋務派去買大炮的照片至今十分清晰。這裡還有當時的兵營和指揮部,指揮部裡一個陰森的小房間裡擺了幾個蠟像,說的是駐軍向來視察的兩廣總督發誓:永保廈門安全。配上了電影裡的聲音片段,每個蠟像說話的時候還會張嘴和轉頭,把我女兒嚇得夠嗆。我們這就結束廈門市區的行程回去睡午覺了,跟其他的攻略相比,實在太松散,太不上進。他們有的還專程去某個小學對面就是為了吃一個小鋪子裡面的海蠣煎。我沒有那個追求,被大家追捧的著名的海鮮大排擋小眼鏡也沒去,因為說要很早去占位。推薦我去的三家館子:曾厝垵的佳麗海鮮大酒樓,在環海路,旁邊是海港城,離胡裡山炮台開車幾分鐘。絕對無敵海景,大廳落地窗下面就是海灘,海水距你不足三米。旁邊還有一座棧橋,當時有個帥哥在上面show肉身。而且他們家海鮮價格合理,味道做得很好。也可以吃午茶,39一位,隨便點。再有一家就是鷺江賓館的觀海廳。鷺江賓館也是個老建築,隔海相望鼓浪嶼。這個餐廳需要提前訂位,但是我觀察六點半之前到都有座位。天氣好可以在大露台上邊吃邊看夜景。晚上有各種燒烤和小吃,也可以點海鮮。我就是不太受得了,廈門人怎麼能把小吃當飯吃,無論什麼時候都有午茶。最隆重推出的一家就是在鬥西路的亞珠海鮮酒樓,我也是攻略上看到的。作者也沒太推薦,去了大大驚艷。這裡店面很大,基本沒有游客,本地人絡繹不絕,人聲鼎沸。菜味道都很好,我們四個人點了7個菜加點心,包括魚和蝦,吃了個肚歪結帳才160!當即愛上了這個地方。晚上的休閑就去了著名的中山路,這裡沒什麼出乎意料的東西,因為聽說黃則和的花生湯特甜,考慮到我爸的血糖就放棄了。很執著的看著路牌找到了那家小小的八婆婆燒仙草——呃,怎麼說呢,如果你不看攻略一定不會知道要吃這個,但是吃了呢又發現那些寫攻略的人真是能化腐朽為神奇。接下來的一天在旅館定了永定土樓一日游。考慮到南靖土樓只能看到“四菜一湯”遠景,我們就選擇去永定。永定土樓都是客家人後代,南靖的還有本地人。這些土樓曾經不為人知,50年代的時候被美國軍方監測發現,看到2萬多個不明建築,以為是軍事工程。他們不惜跟蹤了10年。直到尼克松訪華之後,他派一個記者來中國,以采訪的名義,親眼看到的土樓內部,才確信是民宅。導游在去的路上說有兩種線路,如果去參觀土樓之王承啟樓,能夠登樓參觀,如果去民俗村的土樓王子,不能登樓只能在院子裡看。全車的人都選擇了前者。經過三個小時的顛簸,我們到了承啟樓。該樓建於清代,已經有四百余年的歷史,但是看起來還能住個200年,跟上海還沒竣工就倒了的樓實在是天壤之別。話說幾百年前大批河南人到了福建的深山,為了安全和繁衍修建了這種即能御敵又適合大家族居住的townhouse群落。這個樓完全是磚木結構,沒有一個螺絲釘,最底下是大石的地基,所有的磚都是土磚。最外圈一共四層,最下面是廚房,第二層是糧倉,第三四層是住宅,從一樓到四樓一個單元是一家,每個居室9平米左右。裡面第二圈是各家的浴室,往裡的幾圈分別是會客廳,私塾,最中間是整個核心區域——祠堂,供著觀音,也是家族成員辦紅白喜事的場所。這個樓曾經屬於江氏家族,江家老爺子和他的四個兒子建了土樓,一共400個房間,最多的時候共居住800人。現在還有200多人居住,狗狗都很友好,小孩子在做游戲,一些婦女在自己門口賣旅游紀念品,有個老頭躺在躺椅上宣傳:可以住宿,30元一個床位,兩人一間。土樓裡有兩口井,還有水,也有了自來水。就是上廁所不太方便,他們還用馬桶,公共廁所在外面。不過想想跟我小時候住的胡同也差不多。旁邊還有明朝的土樓,和60年代新建的土樓。明朝的那個600多年的五雲樓在1918年的地震中已經傾斜了,裡面現在全是腳手架,據說文物保護單位還沒想好怎麼修。更奇的是居然還有兩戶老人家住在這裡。當地的導游也是客家婦女,叫阿財,非常熱情,還挺有幽默感。她指著圓土樓和方土樓的照片說:你們看這像什麼建築?哈哈,像極了鳥巢和水立方。阿財的老公在土樓對面的擺個小攤,我們這個旅行團所有的成員都到他家喝茶,也因而買空了他們家的玫瑰茄和柿餅(當地特產)。當時就感嘆,家有一個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啊。永定土樓非常推薦,很有趣味的地方。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