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之城-布拉格

作者: NANA妞

導讀法國詩人保羅.瓦雷利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布拉格這樣,無數美妙的細節點滴甚至勝過整體的輝煌”。當你從布拉格城堡的城牆邊俯瞰整個城市時,就會明白為何布拉格會有這樣的美譽了。布拉格是歐洲最幸運的城市,因為它不曾遭受戰爭的蹂躪,也沒有被現代建築所替代。 布拉格由幾個歷史城區組成:小城區、舊城區和新城區。伏爾塔瓦河蜿蜒穿過城市的心 ...

法國詩人保羅.瓦雷利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布拉格這樣,無數美妙的細節點滴甚至勝過整體的輝煌”。當你從布拉格城堡的城牆邊俯瞰整個城市時,就會明白為何布拉格會有這樣的美譽了。布拉格是歐洲最幸運的城市,因為它不曾遭受戰爭的蹂躪,也沒有被現代建築所替代。

布拉格由幾個歷史城區組成:小城區、舊城區和新城區。伏爾塔瓦河蜿蜒穿過城市的心髒地帶。這些景點走路就能到,沿路到處都是風景。我們在城裡走了一天,好累,呵呵。

早餐後我們先來到城堡區-布拉格的心髒。布拉格城堡位於舊城區,伏爾塔瓦河岸的丘陵上,居高臨下,是布拉格占地最廣的建築群。

城堡的木結構最早於9世紀下半葉建於伏爾塔瓦河岸的山上。1950年在此基礎上建成了聖瑪麗教堂。之後915年至920年期間,瓦茨拉夫王子修建了第一座羅曼式圓形教堂。直至1516年,哥特式的大教堂已經替代了原來的羅曼式建築。到了18世紀,特雷西女王開始修建現代化的城堡,在原來的教堂旁邊蓋上房子,就有了現在看到的巴洛克建築以及洛可可式的建築。

參觀城堡的線路應該為:城堡博物館-聖十字禮拜堂-聖維特大教堂-舊皇宮-聖喬治教堂-黃金小巷。

遠眺布拉格城堡

新哥特式風格的聖維特大教堂,塔尖高指蒼穹。


哥特式建築細節


教堂內精美的彩色玻璃


洛可可式建築


黃金小巷-小巷裡18間彩色的小房子依著城堡北牆的弧度而建,最早是包給金匠在內的僕人住的。現在這些房子被改造成了商店。

著名的黃金小巷22號-弗蘭茨.卡夫卡故居


建於12世紀的黑塔。


黑塔一側的就城堡台階一直往下通往小城區、伏爾塔瓦河以及查理大橋。


最浪漫的城區-小城區。小城區位於城堡區腳下,一直延伸至伏爾塔瓦河西岸,是布拉格最古老最有情致的城區之一。1620年,白山戰役後,小城區成了效忠國王的貴族們最喜歡的居住地,這也是為什麼小城區聚集著許多華美的貴族豪宅的緣故。

小城區一睹


查理大橋是布拉格最迷人、最富有標志性的精致之一。它連接老城區和小城區,橋身的哥特式風格和橋上的巴洛克雕塑渾然融為一體,風格非常獨特。

橋上有30尊雕像,是1706到1714年陸續豎立的。不過現在橋上的都是摹本,正品都珍藏在斯特拉莫夫卡公園的博物館裡。

網上找到一張查理大橋全景的圖片,我沒有拍到全景的。


大橋上的神父楊雕像


查理大橋是我最喜歡的景致之一,所以多說幾句。它是布拉格的黃金散步道的主要一環,尤其是在夏天,藝術家們在橋上擺攤,也有街頭賣藝者在橋上獻藝,如下圖。



到了查理大橋,就意味著到了舊城區。

舊城區的標志-泰恩教堂。這個位於舊城廣場上80米高的巴洛克式雙塔的確很迷人,我非常喜歡。



舊城區的猶太區號稱露天博物館。它建成於1100年左右,四周有圍牆圍著,建成後迅速成為歐洲最大的猶太區。猶太區的主要建築物共同構成了布拉格的猶太博物館。2002年中歐大洪水中,猶太區損失慘重,不過現在都已經重新開放。

葬禮廳外牆上的猶太文



舊猶太墓園-現在能看清楚的最古老的墓碑是1439年的,最近的是1787年的,數目至少有12000個。



沿著猶太區走向香榭麗舍大街,之後來到瓦茨拉夫廣場-新城區的中心地帶。也就是俗稱的布拉格廣場。說是廣場,其實更像是條街道。長750米,寬只有60米。



天文鐘-布拉格中世紀的計時器。據說為了防止同樣的鐘出現,設計天文鐘的工匠被刺瞎了雙眼。每個整點前,人們都會站在天文鐘下,等待整點敲鐘的到來。我們也等了好久,可說實話,沒什麼可看的。就是下面這樣,兩個小格子會打開,裡有假人(耶穌的十二使徒)轉來轉去的。



不過天文鐘的設計可謂是精美絕倫。最下面一層是月歷鐘,有12條弧線代表夜晚各行星的位置,每天子夜時,月歷鐘指針往前移一格。中間是鐘面,有24小時,十二星座,分別指向太陽、月亮的金色指針。最上面是十二使徒。

對了,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的地鐵。晚餐後意猶未盡的幾個人想要體驗一下布拉格的公共交通。線路設施我就不說了,一定要刷票,記得一定要刷票。我就是因為太激動買了票以後就飛奔下去,結果被罰了700克朗,相當於300人民幣。驚心動魄啊,因為查票的都是膀大腰圓的黑社會裝扮,沒有證件,不過有發票哦。呵呵。

其實這次在捷克跟奧地利游玩的時間差不多,但我更喜歡布拉格的歷史感。別的就不寫嘍,看照片就好。


精選遊記: 布拉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