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一天看《廣州日報》,報道:武漢下雪。讓我激動了好半天。17號下班就往機場趕,趕上6:30PM飛武漢的飛機,8PM到達武漢天河機場,出了機場,只看到小小的積雪,好失望。找到訂的旅館,我是會員,五十塊錢一天。房間調至開暖氣狀態,好爽,這麼冷的天氣有暖氣享受!
第二天早上,把我住的旅館門口的門神拍下來,那可是人手畫上去,很有特色,而且畫得可逼真!坐車去戶部巷吃早餐,吃個雞湯當早餐,天寒地凍,有熱乎乎的食物真是件好幸福的事。吃過早餐已經是八點多,擔心晚去博物館參觀時間不夠,打的士去,武漢的的士3塊錢起表,從戶部巷去省博物館要二十塊,有點心疼。博物館免費參觀,進去看見有位女孩跑來跑去,原來她要把相機放在石柱上調自拍,我自告奮勇給她拍,她高興得很,與我交談,聊起來得知她從西安自己一個人過來,於是我們結伴同行。省博真大,如果想看得細致些,可以租個語音導賞的機子來聽,按金二百,租金二十。認真的看,沒五六個小時是轉不下來,館內有小餐廳,食物不算貴,不過品種少得可憐。中午時候先吃點自備食物,參觀完再去餐廳吃。在參觀的過程中,看到一位媽媽帶著一個約一二歲的小孩去,天氣冷,給他穿了好多衣服,外面還要用拉舍爾毛毯從頭包到腳,造型好像天蓬元帥,酷斃了!館內藏品好精美,驚嘆前人智慧,可以制造出如此精美絕倫的物件,現在好多手藝都失傳了,令人唏噓!每天有幾場編鐘表演,門票十五元。既然來了,就得好好欣賞一下中華文化。表演時間約十八分鐘。我對編鐘認識不多,不太會欣賞。從省博有車到武漢大學,進到武大不認路,花一塊錢坐校巴轉學校一圈,選定在宿舍樓下車,那是一幢有幾十年歷史的樓,不但有文化價值,而且還有歷史價值,是文物保護單位呢!宿舍樓後面是老圖書館,站在那看著這些老建築,讓人感覺時間倒流,好像回到“五.四”青年時期,要不是有人在拍婚紗照,有可能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時間遂道回到從前。天氣只有2°,新娘卻要穿低胸婚紗拍婚紗照,看來美麗要付出代價的,真要命!看完宿舍和老圖書館,問同學去食堂,六塊錢解決了溫飽問題。吃完晚餐,慢步在校園,看到學子們匆忙的腳步,我回想起自己讀書時去趕去圖書館時的情景,一些讀書時的片斷又浮現在腦海裡。武大出來到長江邊看長江大橋夜景,長江大橋的確很壯觀,有火車駛過的時候這感覺更強烈!它是1955年9月1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車.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橋身共有8個橋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讓萬噸巨輪通行無阻。遠眺對岸,可以看到龜山電視塔,其坐落在龜山之巔,1986年建成,標高311.4米,比號稱“歐洲桅杆”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高塔還要高出一截,因而,曾有“亞洲桅杆”之美稱,據說是俯瞰武漢三鎮景色的最佳去處。旅游澳門看了觀光塔,上海去了東方明珠,在廣州有海心塔,所以對武漢的電視塔沒有什麼感覺。回到宿舍,與室友聊起來,知道也有一位廣東人,不過她明早就要走了。
第二天早上,在門口的小店吃了熱干面,我對面食沒研究,只是嘗新鮮。
先去黃鶴樓,門票要五十元。想省點力氣,可以花二塊錢坐電梯上去,從樓上望去,看到上班時段的長江大橋是多麼的繁忙,早上的霧還沒全散去,電視塔也看得不是十分清楚。屋檐上看到一些積雪還沒完全融化,我好想看到下雪,可惜多次外出都看不到,心感遺憾。下雪融化後就可以有水滋潤樹木了,想到有水滋潤樹木,感覺很高興。黃鶴樓的免費編鐘表演,每場大約15分鐘,時段分別是10:30AM,11:40AM,2:30PM,4PM地點是落梅軒。如果坐在前排的位子,要最低消費5元.就在我猶豫看不看演出的時候,又碰到昨天在省博的女孩,真有緣,我們一起觀看表演。看編鐘表演是我在黃鶴樓的最後一站,而她是第一站,看完表演我們互留QQ後分手。黃鶴樓有車到歸元寺,我就去歸元寺數羅漢,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喜歡到寺廟去求個平安。數羅漢有要求的,門口會有教你方法。我數羅漢,把數得相對應的羅漢請回來,再去找解羅漢,解羅漢分幾個檔次,簡單說五塊,詳說三十,佛教講解一百元。好像吃東西買A餐B餐那樣。看來和尚,尼姑們的商業意識還很強。我累得不想走,要不從這可以走去古琴台。打個的士去武漢博物館,藏品沒省博那麼多,但也足可以讓我看上二三個小時,其中有個主題是關於近代的藏品,展出風格與東方明珠裡邊的展館風格一樣.-用假人和布景把當時的一些情景重現。這裡近漢口火車站,公交車三站路就到機場小區,在那坐機場大巴十五塊錢就到機場,如果行李不多的情況下,建議武漢博物館為最後一站,參觀的時候可以把包免費寄放。收集到的資料得知江邊有一些民國時期的建築,現在大多數都是銀行,可以進去看看,免費的。到那一看,跟上海的外灘,廣州的沿江路建築相像,都是同一時期的建築。有一家我還進去看了,裡邊氣派得很,讓我仿佛回到“上海灘”的時代。出來到馬路對面的漢口江灘,買票坐電瓶車游灘口,在這我見到從來沒見過的蘆葦,我把掉在地上的蘆葦撿了幾根,帶回廣州。明天就要結束行程,今晚我要放開肚皮來好好的吃上一頓。去吉慶街的車站-大智路修路,有人建議我從江灘走過去。吉慶街往裡走的第一檔賣叫鴨脖的味道不錯,比周黑鴨好吃。吉慶街好多吃的,看得都眼花暸亂,最終決定吃武昌魚,廚師夠牛,把魚切得像花一樣盤在一個圓碟子,可惜的是我吃了魚頭才想起要拍張照片。吃得太飽撐著,我要走走路幫助消化。慢慢走到碼頭,坐船回去武昌區中華路倒公交回宿舍,這樣可以夜游長江,船費是1.5元,8PM以後要5元。有時候我會嘗試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貼近當地生活。
第三天早上,首先去古德寺,在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東端,又名古德茅
蓬,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由隆希和尚始建.寺內建築現存有天王殿,大雄寶
殿,幻覺舍,觀音堂,藏經樓等.主要建築大雄寶殿,是仿緬甸阿難陀寺形式建造
的,頂部有9座佛塔,99個蓮花墩,24諸天菩薩等,像征九龍拜聖,布局巧妙,結構嚴
謹.殿的門窗牆壁設計精致,修飾華麗,顯示出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其造型類
似緬甸寺廟,而且和古希腊的神廟也頗為相似,這在大陸漢傳佛教寺廟中是唯
一的.讓人嘆為觀止!古德寺的這座大殿另有一絕妙之處在於其頂部有九座佛
塔,佛塔頂部都有類似教堂的十字架,那就不知道是有什麼含義。進去裡邊
一看,好熟悉的情景,好像回到廣州的石室教堂,不過是個迷你版而爾。大
雄寶殿在重修,只有一個殿開放。出來的時候,賣門票的阿姨問我從哪裡
來?我說:廣州。她好那麼遠來這裡,好有心呀!我要送你本經書,她除了
送我經書外,還送我二盤佛教光碟。好感動呀!!!阿姨還教我怎樣坐車去
古琴台呢。到了古琴台,從門口望進去,裡邊空間不大,門票卻要十五元,
不舍得。在門口拍照留念就算了。這次出行帶上三角架,把相機架上去後自
拍,不用以前那樣老要找人拍,麻煩。累得不想動,打個車去晴川閣,誰知
道在重修,不開放,跟門口老伯商量:我不進去內部看,在外面看,行不?
答:不行。暈。平時也是免費的,今天連在外面看一眼都不行。不管他,去
寶通禪寺,寶通禪寺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公元420-479年),距今已有1580余年
歷史,是武漢現存歷史最為久遠的古剎.寶通禪寺是建在洪山,每參觀一層建
築物都要爬好多樓梯,本來就很累,現在更感覺累!寶通禪寺的後面就是洪
山寶塔,它建於元代,花了11年時間,是為紀念靈濟慈忍大師建造的,又名靈濟
塔.塔身為磚石砌成,仿木結構,八角七級,高44.3米,基底為37.3米.塔身內空,每層
多面皆有窗口,從底層到最上層有旋轉石級可登.賣塔票的師傅跟我說:要順
時針地繞塔三周再上塔,爬呀爬,爬到塔頂,爬塔過程還看到一位黑人也在
爬,真厲害!在塔頂望下來,到處到是高樓大廈,而且現在修地鐵,整個城
市都在塞車。怪不得,有人說中國現在差不多千城一貌,很有代表性的北京
胡同也拆了,北京的根正在消失……令人感嘆!下塔的時候,腿部的肌肉有
點抽筋,只能一步一小心地下去,一層二層三層……終於到了首層,阿彌陀
佛!最後要做的事情――-買手信,寺馬路對面有易初蓮花,進去挑了些手
信,拎得我累得要死。收拾好之後去機場,去得早,換了個好位置。然後找
個地方坐下總結自己這次的行程:有點FB,打了幾次的士花了不少銀子,
心疼,但也心疼自己的腳,沒辦法,只有花錢買舒服。路線也不好,武漢三
個區,一個區一個區的景點掃會好點,我重復路線,花了冤枉錢。所以本篇
游記僅供景點參考,不作路線考慮。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