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近年來逐漸對中國公民開放邊境旅游,一般情況下,只要提前一個星期將照片和身份證復印件交給旅行社,即可隨團前往丹東參加為期二至四日不等的赴朝觀光活動,參觀範圍包括平壤、開城和妙香山地區。國慶前,我參加了青旅組織的朝鮮四日游,走馬觀花,頗有一些感慨。一、跨過鴨綠江
到朝鮮先要在丹東換乘中國的過江列車,行駛十分鐘抵朝鮮境內,再換乘朝鮮的旅游列車前往平壤。我們在丹東換車時,站台上擠滿了吵吵嚷嚷的旅游團,大家都戴著紅色或白色的遮陽帽,南腔北調,各地口音都有。據邊檢說,這裡平時都是這樣,每天至少要往對面發三百到五百人,到節假日甚至能有一二千人,但十月以後天氣轉冷,由於朝鮮列車沒有暖氣,這樣的旅游就會暫停。
列車緩緩駛上了鴨綠江鐵橋,所有的人都湧在窗口眺望這條歷史名江,我們中間有人放聲高唱《志願軍軍歌》,歌聲伴著江水在大家的心頭滾滾流過。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到大都聽慣了這首歌,但鴨綠江究竟什麼樣子,就好像和歷史一樣遙遠,實在無法想像。今天過江,終於將兩者合而為一,也算是了卻了數十年來的一場心願,這時鴨綠江本身的景色如何,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鴨綠江其實只有百來米寬,並不像想像的那樣開闊。近年來外國通過朝鮮向中國境內走私汽車和毒品的活動十分猖獗,鴨綠江成了走私通道。據說前天這裡還抓了一條朝鮮的走私船,繳獲了一批奔馳汽車。鴨綠江大橋有兩座,老橋自江中心至朝鮮江岸部分均已在當年被美軍飛機炸毀,丹東一側在斷橋頭上修建了觀光平台,人們可以在那裡攝影留念。新橋通火車,但在橋的鋼梁上仍然可以看到累累彈孔。
鴨綠江朝方一側是平安北道的道府新義州,9月12日,朝鮮政府突然發布政令,宣布新義州為特別行政區,並公布了一個基本法,規定該區擁有獨立的立法、行政以及司法權,其特殊地位50年不變,各級政府不得對其事務進行干預。特區實行零關稅等優惠政策,投資者可以租賃土地,開設娛樂業和博彩業。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在國內頗有爭議的沈陽大亨楊斌已經被金正日欽點為新義州的特首,他宣稱自己是金正日的養子,准備在這裡投資2000億美元,仿照歐盟設立一套獨立的法律制度,聘請歐洲法官掌管司法大權。聽起來真是匪夷所思。
雖然上述消息給全世界都帶來了一陣騷動,但在我們過江時,這個未來的小香港一切都還是平平常常的,和我們此前在火車上看到的東北小城沒什麼兩樣。這裡沿江是公園和游樂場,再過去是工廠和倉庫,人們在鐵路兩邊走來走去,相貌、裝束和東北人似乎也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到處都打掃的干干淨淨,看不到什麼丟棄物。車站上站著許多神態嚴肅的軍人,列車一停他們就上車進行嚴格檢查,所有行李都必須打開,身上用探測儀進行掃描,如發現有人攜帶手機、望遠鏡或電腦一類的物品則一概沒收。
二、鐵路風光
從新義州到平壤的鐵路長度約236公裡,差不多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我們乘坐從瑞士進口的旅游觀光列車卻跑了整整5個多小時,平均時速僅為40多公裡。在丹東出境前,旅行社就已經統一收繳了我們的電腦和手機,現在大家閑坐在比汽車還慢的火車裡聊天,和外界隔斷了聯系,生活節奏突然降了下來,仿佛時光一下倒退了20年。
朝鮮給人的第一印像相當不錯。秋高氣爽,艷陽高照,天氣非常之好。窗外都是金燦燦的稻田,間種著玉米和黃豆,一派豐收景像。不少田裡插著紅旗,那是集體農莊的農民在地裡收割。火車經過之處,兒童都向我們招手,我甚至還看見兩個戴紅領巾的女孩子遠遠地站在路上向火車敬禮,直到火車駛過才轉身離去。
朝鮮農村幾乎沒有任何污染,展眼望去,山清水秀,視線極好。有不少人在清澈的河裡釣魚,還有不少人蹲在公路邊或地頭聊天。村莊裡大多都是朝鮮傳統的白牆和瓦房,家家都有一個小院子,戶與戶之間前規後距,十分整齊。看著沿途的景致,時間一長,我總覺得有什麼不一樣,最後恍然醒悟,原來是沿途的田野和鄉鎮都沒有任何廣告,因此視覺十分干淨,遠看甚至有那麼一點桃花源的味道。
根據網上搜集的資料,朝鮮農村實行的是徹底的社會主義,人們生活在集體農莊裡,根據計劃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由國家按統一牌價全部收購,然後再賣給農民,來之前聽說自6月30日以後農村實行新經濟政策,糧食價格可以放開了,農民也可以在房前屋後分得一小塊自留地,但由於朝鮮方面嚴禁外國旅游者訪問農村,我們對這一政策的施行情況尚不得而知,只是從表面上看,今年的收成似乎不錯。
1994年金日成突然去世。此後,朝鮮連續四年遭遇干旱和洪澇災害,許多地方糧食絕產,加上自九十年代開始,對外貿易方式均改變為按市場價格以美元結算,朝鮮因此進入了一個經濟困難時期,直到今年才稍有喘息。按官方的說法,這是一場苦難的行軍。我們沿途經過的山巒和丘陵上多為低矮的灌木,很少看見有高大樹木,據說都是前兩年缺燃料給砍光了。在朝鮮,人們認為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困難,不光天災,也有人禍,主要原因是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體系解體,以及中國不再對朝鮮承擔國際主義義務。
朝鮮導游禁止我們向外拍照,也不許向外扔東西。一路行去,沿線農田很少有農業機械,也幾乎沒有畜力,人們主要靠鐮刀和鐵锨勞動,而且大多數都是婦女,男人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有不少孩子在田裡抓螞蚱,抓到以後就放到塑料袋或飲料瓶裡。我猜想這都是拿回家去當食物的。由於缺乏營養,我們所見到的朝鮮老百姓身上都沒有什麼脂肪,皮膚粗礪,面色焦黃,身材也普遍瘦弱矮小,但我們至少在表面上看不到有餓稃遍野的情況。
三、平壤見聞
遠眺夕陽下的平壤,景色十分迷人。道路雖然陳舊,但寬闊整潔。路的兩邊樓宇高聳,綠樹成陰。由於沒有工業污染,城市上空都是碧藍的。街上車輛很少,自行車也不多,主要街道上有電車或汽車站,很多人在排隊等車,秩序井然。我們住的酒店坐落在大同江中心的羊角島上,號稱五星級,樓高47層,但沒有服務員為你服務。酒店地下一層設有賭場,羊角島的出口處有專人守衛,一般老百姓進不來,我們這些國際友人也出不去。朝方導游再三叮囑,沒有他們的許可和陪同,我們不能隨便走動。
乘坐日本進口的豪華大巴在平壤市內游覽,可以看到街頭站著的交通警都是百裡挑一的漂亮女孩子,她們的姿勢就像表演,動作十分優雅。平壤市內的公交車輛主要是無軌或有規電車,外觀雖然陳舊,卻是市民出行的主要工具。街上幾乎看不見卡車,來往轎車大多是日本八十年代初制造的,反光鏡裝在車頭的那種舊式豐田或者尼桑,而且大多數方向盤還是在右邊。在公路上甚至還有不少在中國已經絕跡了的蘇聯產嘎斯69吉普,看的我十分眼熱。
我們被告知不許在車內向車外照相,也不允許離開旅游點到居民區活動。規定可以下車的地方都是一些歌功頌德的景點,如千裡馬銅像,凱旋門、萬景台、以及金日成廣場等,我們在這裡盡可以向那些氣勢宏偉的雕塑和建築頂禮膜拜,也可以隨意攝影,但無法接觸到普通市民的生活。我們每天吃飯的地方也是和朝鮮人絕對分開的。我們可以在特供商店買東西,但不准到一般的百貨商店或雜貨店去。我們只能隔著車窗看到,那些商店都沒有櫥窗,貨架上似乎都沒有什麼東西。
以前朝鮮實行供給制,平壤市一般居民的月收入僅為6元,其他一切衣食住行都由國家負責提供。但從今年6月30日開始,朝鮮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是實行工資制,現在國家負責醫療、教育以及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但其它生活開支均由自己工資解決。改革以後一般居民的月工資大約在2000朝元左右,按1:17的官方彙率,相當於100多元人民幣。如果這是真實的話,這點工資大約能解決平壤市民的溫飽問題。
平壤大街兩側都是高層公寓樓,遠看不差,但近看十分粗糙。外牆立面上沒有塗料,也沒有貼瓷,只是在朝街的一面刷上白色的石灰。我們在火車站附近集體上廁所時,我溜到一棟樓的邊上細看竟嚇了一跳,那牆面上有一條裂縫,牆皮之內露出來的居然是混凝土加鵝卵石。在友誼商店購物時,我的朋友拉我到附近居民樓邊向裡張望,看到的情景令人震驚,樓邊地下水管爆裂,施工挖了一個大坑,居民正紛紛用鉛桶將坑底的污水打上來拎回家去。
平壤晚上沒有燈光,除了火車站、紀念物以及居民樓有一些暗淡的燈光外,整個城市一片漆黑。我們抵達的第一天晚上抑制不住好奇心結伙溜出羊角島到市區游逛,有些地方伸手不見五指。朝鮮是一個燃料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雖然有一點煤礦,但石油要靠進口,然而她又缺少硬通貨幣,因此命脈被別人卡著。前幾年她不得不以放棄發展導彈和核設施為條件,與美國達成協議,由美國為她提供輕水核反應堆建造發電廠,但美國老是口惠而實不至,朝鮮的能源短缺問題一直沒什麼進展。
四、開城之行
自1953年以來,停戰協定簽定已經快50年了,但分界線兩邊的軍人們卻都一直在緊張備戰,不肯結束戰爭狀態。據說朝鮮擁有約100多萬軍隊,占其人口總數的5%。我們在朝鮮旅行期間,隨處可見背槍疾走的軍人。軍備在這個國家裡始終處在優先地位,據說前兩年災害最嚴重時期,普通老百姓每天只能領到二兩糧食,但軍人卻可以領到四兩。
開城距平壤約162公裡,一路丘陵起伏,但道路筆直,路上車輛十分稀少。由於路況很差,車速最快時也只有每小時80公裡,我們的司機一邊開車一邊打瞌睡,讓我們都捏了一把汗。出平壤後沿途有各種檢查站,所有人員都要向軍警出示證件。在朝鮮,任何人要離開居住地外出遠行,都必須向所在單位申請,經審核開出介紹信(也就是路條)後才能通行。在開城附近檢查由軍隊接管,據導游說,我們的訪問計劃已經提前報給軍隊了,因此才一路順利。
板門店在開城以南7公裡處,停戰線橫跨中間,兩邊各有2公裡寬的共管非軍事區。過去這裡摩擦不斷,最近幾年北南互訪會談,形勢緩解了許多,但我們到達時,帶領我們參觀的人民軍中尉在介紹時仍然保持著很高的敵情觀念,不停地譴責美帝國主義在三八線附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在板門店可以看到對面的韓國士兵叉腿背手站立,同樣保持著高度的戒備。
經過我們多次請求,當地旅行社終於同意安排我們拜謁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參觀完板門店後,我們全團前往位於開城以北的一個志願軍烈士陵園,那裡丘陵環抱,松柏常青,十分肅穆。二十四座墳塋下,埋葬著大約一萬名志願軍烈士,墓碑上卻沒有留下任何姓名,據陪同我們的開城外事部門負責人說,許多烈士死於轟炸,連屍骨都無法辨認。我們十八個人排成一列,向這些流落異鄉的英魂鞠躬、獻花、祭酒、敬煙,心情都十分沉重。
據說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共有二十余萬志願軍捐軀朝鮮,這些年輕的生命全都留在了疆場上。但我們在這個國家裡卻幾乎看不到這段歷史。無論是在友誼商店買到的中文書籍中,還是在祖國解放戰爭紀念館裡,都將抗美援朝輕描淡寫地描繪成,朝鮮人民軍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協同下,英勇地打敗了美帝國主義,如此而已。
中國人一向固守葉落歸根、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我父親背井離鄉五十余年,家鄉早已無一親人了,臨終前還要我將他的骨灰送回老家去,更何況這些剛剛翻身的青年農民?真不知當時是什麼決策,讓這些上有父母,下有妻兒的無名烈士頭枕一杯黃土,躺在這缺吃少穿,冷漠無情的異國他鄉,有家難歸。
魂兮,歸來!
五、妙香山之旅
妙香山距平壤以北150公裡,是朝鮮五大名山之一。那裡有流泉飛瀑,奇花異草,滿山都是茂密的大樹。我們一下車,新鮮的空氣就撲面而來,真是個療養的好地方。但導游帶我們到這裡,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國際友誼展覽館,據說這個豪華建築裡面有二十二萬件珍貴禮品,都是由世界各國政要、賢達贈送給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展覽館建在山裡,工程極其浩大。許多朝鮮群眾和我們一起列隊來到這裡接受革命教育。向領袖三鞠躬後,講解員告訴大家,說領袖將屬於人民的無價之寶捐獻出來是多麼的無私、偉大;這麼多貢品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對朝鮮的衷心景仰和熱愛。於是,大家都十分感動。
在朝鮮雖然看不到廣告,但隨處可見亮麗的金日成畫像以及歌頌父子二人的標語。無論城市或鄉村,顯要之處都樹立著大大小小的永生碑,上面恭恭正正地書寫著: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這些鮮艷的景觀和朝鮮落後陳舊的基礎設施形成了鮮明地對照。也許我們這些外國人很難理解這種登峰造極的造神運動,但朝鮮導游很認真地告訴我們,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十三歲踏上了光復祖國的千裡征途,十四歲組織領導了打倒帝國主義同盟,十八歲全面創立了革命的主體思想,他是一個革命天才。
根據金正日的詮解,金日成主義的精髓就是主體思想,而主體思想的核心則是人,人是一切的主人。人有自主性、創造性和意識性,因此能夠決定一切,並在此基礎上支配世界、改造世界。金日成的這一思想並沒有發展馬克思主義,而是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革命理論學說。為了贊頌金日成的這一偉大思想,朝鮮在平壤的大同江畔樹立起一座170米高,號稱為世界之最的主體思想塔,以提醒朝鮮人民永遠牢記偉大領袖對他們的教導之情。
為了搞清楚主體思想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特地買了一大堆偉大領袖的著作,回國後利用國慶休假認真啃讀。雖然味同嚼蠟,但最後還是悟出了那麼一點道理。這就是,在朝鮮這樣特定的社會主義國家裡,個人的自主性、創造性和意識性是可以在集體社會裡主動提高的,人的三性越高,他的自發性就越少,他的社會活動也就會越來越和客觀規律相適應。一但人的三性提高,就又可以反過來推動社會的發展。猜猜看,這裡面有什麼味道?
在朝鮮期間,我試圖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朝鮮人臉上尋找自主性、創造性和意識性,但毫無結果。街上人來人往,但表情都十分冷漠,相互之間很少說話。路上沒有人大聲笑鬧,也沒有人圍觀我們,哪怕是好奇地對視一眼的都很少。如果你試圖找人答腔,人人都會避之不及,因為我們後面總跟著一條尾巴。我們的導游倒是笑話不斷,但他旁邊那個總是在數人數的女助手自會讓他知道分寸。那天晚上我們一行人在漆黑一片的平壤市內游蕩,來往行人以及蹲坐在路邊的人群居然都悄無聲息,這種壓抑的感覺令我不寒而栗。
六、回國
朝鮮是一個好地方,到那裡去旅游花費不大,可以過幾天沒有手機打擾,沒有客戶催命的清淨日子,也可以讓已經先富起來了的大款小款們都擺擺譜,體驗一下出國的優越感覺。但大家也要千萬當心,不要到頭來讓那些朝鮮人民罵一聲:操!你丫的以前不也是這樣?
夜幕降臨時,我們的火車緩緩駛上了鴨綠江。這時新義州一帶漆黑靜默,但丹東一線則燈火通明,兩岸形成鮮明地對照。我們整個車廂頓時一片歡騰,掌聲、笑聲、怪叫聲此起彼伏。我們又回到了繁榮、肮髒、亂糟糟,但卻又格外溫謦的祖國。說實話,這幾年出國後回來,我還從來沒有這麼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