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溪口

作者: 豪傑在路上

導讀走溪口浙江水多,這是有目共睹的,其實浙江的山也不少。從寧波到嵊州,一路的高速,一路的群山。雨下了30多個小時,到17日早晨漸漸停了下來。但天空依然烏雲密布,青翠的山脈被雲霧籠罩著,朦朦朧朧,溪水不時從眼前掠過,金黃色的田地連成一片,這一切就像一幅中國水墨畫。 嵊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這裡可以說是我入行的起點,當年第一次獨立出行的目的地。記 ...

走溪口浙江水多,這是有目共睹的,其實浙江的山也不少。從寧波到嵊州,一路的高速,一路的群山。雨下了30多個小時,到17日早晨漸漸停了下來。但天空依然烏雲密布,青翠的山脈被雲霧籠罩著,朦朦朧朧,溪水不時從眼前掠過,金黃色的田地連成一片,這一切就像一幅中國水墨畫。

嵊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這裡可以說是我入行的起點,當年第一次獨立出行的目的地。記得當時我曾怯生生地問領導:“我去了都干嘛?”領導回答的也簡單:“你就跟著他們一起走就行了。”可笑的是我連嵊字的發音都搞不清楚,怎麼寫更是回答不出。裝模作樣地被人拉來拉去。在嵊州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國的能量,那是個領帶之鄉,全世界每四條領帶就有三條產自嵊州,我曾閑逛批發市場,領帶都是一捆一捆地賣。我還感受到了越劇之鄉的文化魅力,那天晚上似乎也是個雨夜,時尚之夜晚會在嵊州體育館舉行,越劇文化與服飾的結合讓我大開眼界,時尚原來就是流行與文化的交融。回來後,一個新聞通稿一個字不差地登了出來。沒半點技術含量,誰也沒說出什麼,但這畢竟是我的起點。

汽車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疾馳,如今再次來到嵊州,讓我感慨頗多。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不停地行走,沒完沒了的事情,不斷的壓力,走上了這條艱辛之路,與其說是無法停下,倒不如說實在是讓我割舍不得。道路艱辛,就像窗外蜿蜒的盤山路,但總能見證那些觸發我心靈的美麗,讓我痴迷,讓我有一次,還想要第二次,第三次,要不停……

結束在嵊州的公干,兩個車的人,從嵊州到溪口就只剩下一車了,“實在沒時間了。”一位年長我的同行下午又奔赴另一座江南城市,用馬不停蹄形容再合適不過。在我看來,來寧波一定要走走溪口的,這是老蔣兒時成長的地方,這樣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給中國歷史留下了沉重的痕跡。

溪口是奉化的一個小鎮,單聽名字就會讓你向往。一條水流湍急的剡溪縱貫全鎮,被武嶺山和溪南山阻隔成口,由此,便流出了古鎮千年的歷史。

最吸引人的還是這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的偉人蔣介石。蔣介石從奉化溪口走向南京,又從南京走向台灣。溪口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蔣介石在其別墅妙高台的一間小房子裡指揮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張學良將軍曾被蔣介石幽禁在雪竇山。這裡的人民對蔣介石感情深厚,因為蔣氏家族的存在給溪口鎮帶來了靈氣和繁榮。武嶺門上蔣介石的手書在文革時被當地人巧妙地保存了下來。共產黨的領袖除了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悉數來過溪口,特別要在妙高台留影。

有一張歷史照片,蔣介石1949年第三次下野後失落歸裡,他坐在妙高台晏坐石邊的藤椅上,凝視著妙高台下起伏的群山,他可能記起9歲時跟隨母親來妙高台時的情景。調皮的他看到這塊石頭就坐在上面不願起來,,母親多次催他回家,他就是戀戀不舍。後來蔣介石在此修建了別墅,每次回故鄉都要和宋美齡來妙高台別墅休憩,當然也總要在這塊石頭上坐坐。

在蔣家故居可看到很多珍貴的資料,其中有幅他親自書寫的字貼:“其介如石”,不知這是否與那塊晏坐石有關,但這話實在是代表了他一生的信念。

在溪口不僅是賞景,更了解了許多歷史和蔣介石的生活。

文昌閣是蔣介石與宋美齡在溪口的一個別墅,這座建築建在剡溪邊上一處突兀的山坡上,站在二樓的窗戶邊遠眺,粉牆黛瓦的古鎮,朦朧的群山,水流湍急剡溪,長長的剡南橋,整個溪口美景盡收眼底。

出文昌閣又進小洋樓,那是蔣經國和夫人的居所,居所中有一塊石碑給人印像最深。蔣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在日軍的轟炸中被炸死,蔣經國連夜從江西回家奔喪,看著母親的遺體,蔣經國咬破手指憤然寫下“以血洗血”四個字。

在展室中有一篇蔣經國在上海浦東上中學時的作文札記,題為《天堂和地獄》。文中寫道::我不知道天堂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地獄在哪裡,不過我自己覺得,做一些好事,心裡就覺得很舒服,那就好像生活在天堂裡。如果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即使吃的好,穿的好,還是好像生活在地獄裡。

參觀豐鎬房,玉泰鹽鋪可以更多地了解蔣介石家族的情況和他本人豐富多彩的一生。

在雪竇山,可以看妙高台和千丈岩。在千丈岩,一瀑布從100多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飛

流直下,在半山腰上被一突出的石頭分為兩節,飛落在下邊的池塘,發出轟轟響聲,氣勢壯觀。張學良將軍當初被幽禁在此,蔣介石給他劃定了活動範圍,張學良在瀑布邊放鞭炮聊以自慰。

這個季節,來溪口的人已經不多。幽靜、優美、充滿傳奇色彩的小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像。走馬觀花,剛剛掀開歷史的一角,又匆匆地合上,半天的游覽不免有太多遺憾,導游說的好:“就是要留點遺憾,希望你們下次再來。”

更多圖片見博客http://***/s/blog_48ecd5f10100hsso.html



(從文昌閣二樓眺望溪口古鎮)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