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又見鳴沙山卡車是從格爾木到大柴旦拉煤的,司機很熱情,一直將我送到了大柴旦的汽車站。車站外有輛旅行社的面包車停著,司機說是送客人去格爾木,回程空車順便帶幾個人,講明30元車價,一起吃了碗穆斯林的拉面後,便搭車去了敦煌。
汽車在柏油公裡上奔馳,路邊一片荒寂,遠處的高山上尚有一點雪跡,卻全然沒有雪山的威嚴。熱風吹來,令人昏昏沉沉,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醒來卻已快到祁連山口,國產的面包車費力地向上爬去,天空中下著細雨,太陽早已不見蹤影。汽車拐了個彎,終於爬上了山口,雲霧中影影約約地顯出些山的痕跡,不肯讓我們見到祁連山的真面目。大概我是水的命吧,兩次去黃山,五一下鵝毛大雪,十一是綿綿細雨,我容易去了趟雲杉坪,玉龍雪山雲起雲散,始終也不肯露出真容,這次見不到祁連山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了。
翻過山口,汽車飛快的下山,左拐右拐後出了山,前面就是筆直的柏油公路。路邊出現一個粗壯的柱子,上面托著一輛汽車,就像城市路邊的廣告牌。不同的是,那汽車只能稱為殘骸了,下邊用很大的紅字寫著死亡人數。司機告訴我們,這條路看上去很平,其實是下坡,許多車出山後放松了警惕,就出了車禍。
車過阿克塞後不久,就見到鳴沙山,沒有月牙泉邊的優美,卻更為壯觀。公路沿著鳴沙山的東側延伸,沿公路行進,看見路邊的電線杆被沙漠掩埋了不少,公路上也不時可見沙丘,有些沙丘已將公路完全掩埋,只好沿著沙丘的邊緣重新修段公路。在這裡我更加體會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是如此的被動和渺小。
汽車在下午五點多鐘到了敦煌,敦煌的莫高窟壁畫和月牙泉都是非常有個性的景點。對於藝術品,我一向認為自己是外行中的外行,但當上次看到敦煌的壁畫時還是有非常強烈的震撼感覺,好在還有一絲自知之明,看了幾洞後就溜出窟區爬沙山去了(雖然我是個沒有信仰的人,卻也怕在這樣的大雅或信仰一不小心說出什麼褻瀆神靈的話來)。既然敦煌壁畫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這次自然也就不用去了。上次在月牙泉用完了膠卷後在小攤上買了個假膠卷,留下了幾年的遺憾,這次帶足了了膠卷,自然要保一箭之仇。在車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館裡放下背包後就匆匆趕往月牙泉。
月牙泉與印像中似乎有了些不同,離大門大約100米出租車就不讓進了,只好從一只只攤位前穿過,不過,這也全非沒有用途,至少可以讓我在一個面攤上填飽了肚皮,隨手買了瓶礦泉水,裡邊是個大冰塊,想換一個,發現冰箱裡全是礦泉冰。冰就冰吧,反正比放在外邊已經曬得很熱的瓶裝水好。
帶足了膠卷卻不能把青海湖的藍天帶來,進入景區看到灰黃色的沙子就知道這次又白來了。其實還未到敦煌的時候就看到了灰蒙蒙的天,關於西部植被破壞以前只存在於新聞中,可現在一下子就與自己聯系上了。想想自己好像挺有環保意識,卻是塑料袋的忠實用戶,不覺汗顏。好在不是專門來敦煌的,心裡的失望也算淡了些。爬沙山吧,只當是來減肥的。
有了以前的經驗,在山下就脫了鞋,扎在攝影包上,手裡拿著礦泉冰,開始登沙山。跟著別人排成一隊,順著山脊向上爬。這些沙山看上去不高,爬起來卻很吃力,爬一步,腳下的沙子就要向下塌半步,而且軟綿綿的用不上力。看見後面有一男兩女大學生模樣的人爬得挺歡,心想總不能給咱男同胞丟臉,硬著頭皮,默數著步數,呼呼地用力向上走,也顧不得看風景和拍照了。一會兒功夫就喘不過氣了,回頭看看,那三人竟也被我甩下了一大節。不免有些得意,順勢坐下來休息,喝幾滴水,作為對自己的獎勵。等他們接近的時候,趕緊起來繼續前進。如此幾個回合,竟也爬到了山頂。
登高遠望--不遠處的沙丘更高。回首望去,山下的人顯得很小,遠處的月牙泉閃著些磷光,卻也見不出多少的美感。雖然滿天的沙使得太陽顯得昏暗,但沙丘上依然很熱,手中的礦泉冰倒也顯示出它的優勢 - 若不是冰早就被喝干了- 這時又化開了小半瓶水。就在我准備開懷暢飲之際,一位婦女走過來,問我能不能給她女兒一點水。我看了下她指中學生模樣的女孩,心爬上來也不容易,便把瓶中的水都給捐了出去,當然存了點私心,把冰留了下來。
不甘心就此回去,又沒有勇氣繼續登更高的沙丘,只能在沙丘上隨意的走著,胡亂地拍了些照片。最後,找了個山脊坐下,掏出刀,剝開礦泉水瓶,啃光了裡邊的冰塊,把廢瓶偷偷地埋在沙子下面。唉,環保都讓我們這些人給糟蹋了。
在山上又混了段時間,實在覺得口渴,開始想望山下的冰淇淋。收拾起相機,坐到沙坡上,擺出一副瀟灑的姿態,開始 - 向下滑。可等了半天也不見動靜。用手幫助啟動,還是不行。上次跟著那幫南方女孩一起滑,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啊!難道她們有仙法,只恨好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也不能抓一個來問問。無奈之下,只好悻悻地爬起來向著月牙泉方向,衝下山去。下山的感覺,有點像飛。
來到山下,只見月牙泉周圍散布了幾百名游客。發現月牙泉邊的鐵柵欄依在,不由得游性大減,連照片也懶得拍了,心想月牙泉干就干了吧,省得見了煩。
到小賣部買個冷飲,離開了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