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4時10分抵達廈門高崎機場,從大連走的時候一套牛仔夾克,到了廈門就穿不住了,地面溫度33度。廈門機場跟大連機場類似,就在城市的邊上,很方便。
從機場打車直奔希爾福酒店,基本上是從廈門最北面到最南面,車從市內穿行,也算預覽一下廈門的市容吧。廈門是一個島,島內只有兩個區,湖裡區和思明區。島外的海滄區、翔安區、集美區等都是與陸地相連,這在中國也絕對算是一個特色了。
由於正趕上廈門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洽談會,酒店生意特別火,費用也都提高了一倍。通過朋友介紹,聯系了希爾福酒店,位於思明區,距離廈門大學和南普陀寺都很近。酒店外觀看著一般,裡面的內容卻是相當不錯,仿古式裝修,而且與主干道有一點距離,十分幽靜,服務也相當不錯,住得比較滿意,下次來可以還住這裡,尤其是適合一家人出來度假休閑。
辦完入住之後,出門吃飯,出租車司機給拉到環島路的一家所謂漁村飯店,服務相當差,而且價格相當高,十分不滿意。不高興的事情就少說點吧。
吃完飯,打車瀏覽一下廈門夜景,司機領我們轉了海滄大橋,相當壯觀。廈門由於是一個島,大橋很多,橋文化也是廈門的一個特色了。著名的有: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演武大橋、廈門大橋、同安大橋等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看來最美的是海滄大橋,可惜由於在車上,沒能拍下照片。司機說,不敢在橋上停,因為以前總有在橋中間跳海自殺的,嚴禁在橋上停車。這個司機師傅是齊齊哈爾人,是我在廈門遇見的最好的出租車司機。廈門出租車司機總的給我感覺不太好。
晚上回酒店後,覺得還不累,又跑到廈門大學裡轉悠了一圈。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並稱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可惜是晚上,照相的效果不太好,再加上廈門大學許多地方正在維修,有些亂,不過總體感覺還是相當不錯。
廈門大學1921年由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依山傍海,綠樹叢中的芙蓉湖很安靜,飛檐走壁的建築、隨風擺動的垂柳倒映在粼粼水光中,總讓人想起美麗的康橋落日、河畔金柳。三三兩兩的學生從中西合璧的樓群中走過,有人讀書有人想心事,也有人談情說愛,面對如此美麗的校園,也許更容易讓人動情吧。
思明南路上有一間光合作用書房,很奇怪的名字,也是廈門最先將咖啡引入書店的地方。一本書,一杯咖啡,一天的時光就在書香和咖啡香中悄然而逝,多麼令人神往的悠閑。店內有手繪的廈門地圖和鼓浪嶼地圖,十分有趣。
7日早晨很早醒來,不願辜負美麗的廈門,走出酒店,去了南普陀,本以為來得早,到了才發現原來南普陀早上4點就開門了,更有早行人啊。
南普陀緊鄰廈大,在校門的西面,南普陀建於唐代,清代靖海侯施琅重建(施琅的名字我最先還是從金庸的《鹿鼎記》中見過),因為與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普濟寺同樣供奉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所以命名南普陀。寺廟前有一片荷花池,盛夏時分,滿池荷花盛開,藍天白雲、白塔碧池,是南普陀最美的時刻。
環島路上有一處修建了“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而隔海相望,對面台海的一座島上寫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遙遙相對。行舟鷺江上,不禁感嘆當年金門之戰的功敗垂成,落後就要挨打,實力說明一切,毛澤東指揮大軍一路過關斬將,唯在這最後的彈丸之地給後人留下一份永久的遺憾,到此如何能不扼腕嘆息。
傍晚時分的鼓浪嶼是寧靜的,是悠閑的。很久以前,鼓浪嶼只是一個孤島,而如今,密集的輪渡攪碎了天光雲影,嘈雜的腳步攪亂了寧靜平和。鼓浪嶼是要與相愛的人慢走揭密細細品味的,慢走鼓浪嶼,聆聽鼓浪嶼的訴說,尋求心靈的融合交契。就把這份向往留給下次吧。
廈門大學的附近有一座酒吧,名字叫做“朗地”,店名據說來自法文,意思是“會面的地方”,空間不大,感覺不錯,院內綠蔭蔓延,石桌石凳錯落有致,不經意打理的花花草草讓人不由得感覺遠離了外面的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