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的記憶(二)--古城蘇州

作者: 兵心1998

導讀“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相似在漁歌。”...... ­ ­ 3月14日傍晚六點多,在蘇州汽車北站出來買了份交通旅游圖就開始了我的徙步。北站就在蘇州外城河邊上,火車站在它西側並排著,從它倆之間走上平門橋,正好看了落日,那個美! ­ ­ 過了河,我就沿人民路走啊走、看啊看。蘇州的規劃 ...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相似在漁歌。”...... ­

­

3月14日傍晚六點多,在蘇州汽車北站出來買了份交通旅游圖就開始了我的徙步。北站就在蘇州外城河邊上,火車站在它西側並排著,從它倆之間走上平門橋,正好看了落日,那個美! ­

­

過了河,我就沿人民路走啊走、看啊看。蘇州的規劃真還不錯,樓層都是那麼五六層高,街道整潔,走不多遠就會有路牌提示,在哪兒哪兒有公廁,感覺很人性化。尤其讓我印像特深的是,一路基本上不見什麼小廣告亂張亂貼的現像,回想深圳這邊,那些“牛皮癬”真是太亂太亂了,層層疊疊,無處不在,綠化帶裡邊還常見大小便--這一切,在蘇州基本上沒有發現。街道上,小汽車也不太多,自行車常有,散步的,逛街的,跳舞的,華燈初上,感覺這個城市好悠閑啊......又想到深圳,光是那塞滿馬路的大汽車小汽車貨櫃車面包車,就讓人喘不過氣來! ­

­

沿途經過北寺塔,因果巷,皮市街,玄妙觀,一路走到了觀前街。觀前街比較有名氣,此前有介紹雲“北京看牆頭,西安看城頭,上海看人頭,蘇州看丫頭”,講的就是一定要到觀前街哈哈,說蘇州出美女,美女在觀前街。東張西望了下,也就是一片現代化的步行街,街上人來人往,跟深圳一樣,不是我想看的嘿嘿。吃罷晚飯繼續走。 ­

­

再走的時候沿宮巷,五卅路,平橋直街,烏鵲橋路,竹輝路,走上南園北路,到達了南園橋。走的時候,有的地方熱鬧,有的街巷冷清,但冷清也有單身男女來往,不得不承認蘇州的治安也非常好,後來問過,是基本上沒什麼“兩搶”。包括住店我都發現要出示證件,而且證件被掃描到電腦中,據說是公安的上網即可查詢住宿情況。 ­

­

南園橋附近的夜色很美,輕風中笙歌陣陣,長橋下波光蕩漾,河兩岸楊柳婆娑。過橋後沿著外城河堤岸走著,河水已經快平了,河面非常寬廣,燈火輝煌的游船來往穿梭在城市的霓紅中。一路上有鵝卵石鋪就的小路,邊上花草幽幽,散步的行人三三兩兩,偶而有跑步鍛煉的一晃而過,還有帶寵物出來溜的,環境很溫馨啊呵呵。河對岸有一段復古的城牆樓閣在燈光下顯得非常巍峨,走著看著就到了覓渡橋。古覓渡橋也非常漂亮,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沒去看說明。玩了一會兒,快九點了,想想,上了游五路公車,一塊錢,穿來轉去坐了一大圈,好好看了下夜幕下的蘇州,最後又經過了火車站,在獅子林附近的市立醫院東下車。這時已經快十點了,就近找了個賓館(忘名了,六十塊一晚的單間,有空調、電視和獨立洗手間)住下,給累了一天的相機、手機充電呵呵。 ­

­

D2:3月15日 星期天 晴獅子林--平江老城區--閶門--寒山寺--虎丘--拙政園--北站--杭州 ­

­

蘇州的早晨要比廣東、湖北來得早。一夜好睡自然醒,眯眼一看窗簾縫,感覺外邊好亮了啊,看下時間才六點多。上到賓館樓頂,感受了下蘇州的早晨,很安靜,天空晴朗,蔚藍蔚藍、潔淨潔淨的。周圍的房子都白色的牆,黑色的瓦,房頂都一般高,似乎一直平鋪到天際。 ­

­

上午第一站到的是獅子林。在門口我就和很多游客一樣被一株株花樹吸引了,原來是玉蘭樹,光兀兀的樹枝上開的是一朵朵白色的、有點像荷花一樣的但稍小一些些的花,在藍天、黑瓦的映襯下特別嬌艷。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據介紹,康熙皇帝南巡、獅子林賜額“獅林寺”後,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匾額。乾隆還下令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了兩座獅子林。可見當年帝皇對獅子林情有獨鐘。進到獅子林裡邊,感覺真還不錯呵呵。隨著眾多的游客還有導游一起混了混,感覺人還是太多了,便及時從園子裡撤了出來。 ­

­

在園外廣場有很多拉客的,感覺其中一蹬三輪車的還厚道,便上了他的車,說是帶我逛下平江老城區--蘇州古稱平江府。邊逛邊聽他侃,原來早先也是當兵的呵呵,兒女都參加工作了,他蹬這車也是打發時光活動身體掙個小錢嘿嘿。這一路上游客就少多了,經過的基本上是些老街道,有河有橋,青磚黑瓦、紅花綠柳的景致比較多,有時看到三三兩兩在街道邊曬太陽的,有時聽到哪兒傳來幾聲昆劇的唱腔,又感覺到很悠閑啊!這才叫深入生活、享受真樂呵呵! ­

­

這樣逛了有一個來小時,感覺差不多了,不能太累人家啊!於是又開始我自己的徒步。走白塔路,東中市,西中市,上塘街,沿路看了下城隍廟,古閶門,度僧橋,還有上塘河上好幾座古橋。在閶門那兒自拍了一張相片。“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懷古啊,太感人了! ­

­

在上塘街吃的中午飯,飯後感覺要趕下時間,就坐了406公交到來鳳橋,去了著名的寒山寺。呵,忘了是小學幾年級就學過<<楓橋夜泊>>那首古詩,二三十年過去了,終於來到了詩人千年前留名的地方。小時候,以為寒山寺就是冬天的高山上的一坐寺廟,座落在姑蘇城外,而詩人呢,在很遠的江邊上的一條客船上--顯得鐘聲能夠傳很遠很遠又依依稀稀嘛。去了才知道,原來寺廟和楓橋是挨在一起的,那江其實就是京杭大運河,蘇州城區及附近整個就一平原,是沒什麼高山的。寒山寺是因唐朝一位叫寒山的僧人在其中修行而得名,看來詩人當年聽到的鐘聲是夠響的了! ­

­

從寒山寺看到楓橋,從楓橋穿到鐵玲關,出來在街巷盡頭右轉,到何山橋找車到山塘街,轉游2路去了虎丘。 ­

­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號稱“吳中第一山”。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進得虎丘,就可以看到朱德、周恩來、鄧小平、胡錦濤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留下的身影。一座城市有這麼一些個歷史悠久、讓古今名人稱道的地方,足令當地人無比自豪呵。登臨望蘇台,掃視園中的盎然春意,眺望一直向遠方延伸的現代化城市,於參天古樹的蔭涼下萌生萬千感慨...... ­

­

出虎丘,再次坐上游2路車,前往拙政園。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對蘇州印像很好,唯感美中不足的是公共交通,相對於眾多的游客來說公交車的班次太稀少。每次侯車都要浪費不少時間,每次上車都要被擠。 ­

­

在拙政園簡單轉了下,看了看,感覺了感覺呵呵。該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游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承德避暑山莊早先去過,皇家花園,特棒。看了看拙政園,也就那樣子吧,在氣魄上遠不及皇家園林,所以不細看了。上午在逛平江老街區的時候就接到一位轉到杭州的朋友的消息,晚上得趕過去了!雖然心裡頭對蘇州有很多很多的留戀,但去會見朋友的心情也是那樣地迫切......好地方呵! ­

­

夕陽的柔情鋪落在古城街道上,我孤單地離開了。高速班車十七時五十五分由蘇州北站開出。別了,美麗的蘇城! ­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