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我們一行5人約好20:00在火車站地鐵口等。我最早到,看時間還早趕緊去Watsons買氣墊枕,因要坐9個小時的硬坐,有了這玩意,多少脖子可以舒服點。買好後去KFC准備填飽肚子,還沒買好,就收到了腦門的短信,說已到了,接下來是Paul的電話。看這幫猴子急的,那時才19:30,為了不讓他們久等,只好打包。我們幾個都是背包,就Paul頭上長角,竟然拉著個4輪的小包,整個一副出差的摸樣,我們笑他得了職業病,連度假都不忘這一行頭。
21:00,上了火車,人很多,連走道上都站滿了人。我,MM,腦門硬坐;Paul、Eric臥鋪,我們約好到站後在下面等。整個晚上車廂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基本沒睡,不過那個氣墊枕可真管用,好舒服。當我們在水深火熱之中,yaoyao的短信氣的我們直咬牙:今天鬼子進村,到高遷古居,掃蕩了兩只生蛋的老母雞和鴨子,土養的雞燉湯真好喝。我還到地裡挖了芋頭,摘了毛豆,新鮮啊。因她公司組織活動,先去了溫州那邊,真是開心。而我們三只好隨著火車的搖擺,迷迷糊糊……
10月1日
6:40火車到站,下車先和Paul、Eric碰頭,羨慕的問他們睡的可香?他們卻直搖頭說一夜未眠,原來臥鋪車廂也吵的很,那樣似乎給了我們些許安慰。出站,直看到yaoyao和她的溫州同學春光滿面,看來夜宵吃的好爽。早餐都未吃,yaoyao提議去一家溫州最好的魚丸店解決,可惜那家店不順路,而我們時間又緊,只好放棄,而我因特別喜歡吃那種東西,一直腦子裡念念不忘。
攔了2部出租車去牛山客運站,先買了溫州——雅陽的車票,因那班車沒有車號,沒有班次,人坐齊了才走,所以很混亂,人又多。幸好溫州的林海熟悉,勸我們改坐去蒼南的車,然後再換去蓮頭。於是趕緊退票,再買溫州——蒼南的票。在車站我們買了黃花糕和茶葉蛋作為早餐,黃花糕很好吃,原來溫州的糕點是非常出名的,怪不得後來林海買的類似於上海的白色松糕也這麼好吃。
到了蓮頭,我們換車去泗溪,在路邊沒等多久車就來了。去泗溪的路上真是夠受,因在修路——鋪柏油路,所以路上堆滿了大石塊。車子顛簸著前進,我們也跟著跳上跳下,整個身子被按摩似的,好不難受,直說這樣的路應該讓坦克開。
到了泗溪,已是下午14:00左右,那是個很小的鎮,人不多。找了家旅館,10元/人,加洗澡80元/7人,房間挺干淨的。放好包,我們就開始了第一坐橋的搜尋。問了路,離我們住的地方3分鐘的路。剛到一公路橋,一望旁邊就是被稱為姐妹橋之一的溪東橋。“哇,好漂亮”,我們不禁一起叫起來,紅色的橋身,飛翹的橋檐,古色古香。“喀嚓喀嚓”只聽見相機的聲音此起彼伏。橋的內部結構也很特別,都是木結構。我覺得某處不錯,忙拿出相機對焦,似乎太遠了,往前一點,再往前一點,“撲通”一聲,人帶相機一起摔了下去。哇!好痛!原來被橋柱絆了一腳,不過還好,相機沒摔壞,褲子也沒破,可惜的是一個膝蓋嚴重皮下出血,好大一個烏青。橋底的結構更特別,都是用整塊的木頭拼接而成,相互交錯,在橋下的感覺也非常不錯。
看完溪東,走了一小段路就看到了姐妹橋之二的北澗橋,這坐橋的周圍風景很好,旁邊是一棵古樹,好大,看來有些年份了。正對橋有個小灘,很多小孩子在嬉玩。北澗橋沒有溪東橋那麼宏偉,但因其周圍的景色使得它像一幅畫。橋旁有幾幢老房子,感覺不錯。
北澗橋附近有一湯氏宗祠,白牆黑頂,裡面沒什麼特別,只是供家族祭祀用的,聽當地人說凡是過節,湯氏的後代都會聚集此處。有一老伯看我們是來旅游的,建議去他家的樓頂看湯氏宗祠的全景,多麼淳樸的人呀,不介意打擾他。
湯氏宗祠旁有一些老宅,很有特色,值得一看。那裡基本上都住著老人,他們普通話聽不懂,只能讓年輕人做翻譯。我看見牆上掛著的蓑衣,得到主人的同意,拿了下來,哇,好重。出於好奇,我把它穿在了身上,因是棕櫚做的,又重又刺,穿著很不舒服,真奇怪他們為什麼把這當作雨衣。驢友們都覺著我穿著好玩,紛紛拍了照。
從老宅出來,我們急忙趕往別人攻略上推薦的無名小碇步,因那裡周圍的環境很好。我們走了很多路,在泗溪公路橋那邊見到了,確實不錯。橋上看下去,一塊塊長方的石塊,水從縫隙中流過,因為水急,很有層次感。耳邊聽見沙沙的水聲,周圍是山,哇,感覺像世外桃源。我們朝下走,坐在了碇步上,此時大家各自想著自己的事情,發著呆,真想時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感覺好極了!
在回旅館的路上,看見一山坡上有大塊的石碑,類似馬蹄形,原來那是墳。真奇怪這些人為什麼把自己葬在這裡,多煞風景,且浪費資源。晚上我們在紅樓飯店用的晚餐,味道一般,量太少,速度慢。吃到一半時,接到了稀飯的電話,在出發前和她聯系過,如果包車的話會和他們一起。他們也剛看完,准備找地方吃飯。後來約著洗完澡後一起去浪漫,我們買了啤酒、花生,香蕉,那樣的小資真是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