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歸來

作者: jkfan312

導讀與幾個同伴何永傑,丁小娟,何賀去了湘西鳳凰,回來有看到一篇文章,感覺更好了,推薦大家去~呵呵 我在一本介紹鳳凰古城的書中這樣看到:“天方國有一種小鳥,五百歲集香木自焚而獲重生,曰鳳凰。湘西有一種小城,經千百年戰爭洗禮而放異彩,亦名鳳凰。鳳凰鳥,鳳凰城,一個來自天國,一個降於塵世,皆歷萬般磨難而成正果,衍化為美的像征。痛苦與浪漫相隨, ...

與幾個同伴何永傑,丁小娟,何賀去了湘西鳳凰,回來有看到一篇文章,感覺更好了,推薦大家去~呵呵

我在一本介紹鳳凰古城的書中這樣看到:“天方國有一種小鳥,五百歲集香木自焚而獲重生,曰鳳凰。湘西有一種小城,經千百年戰爭洗禮而放異彩,亦名鳳凰。鳳凰鳥,鳳凰城,一個來自天國,一個降於塵世,皆歷萬般磨難而成正果,衍化為美的像征。痛苦與浪漫相隨,暴力與美麗並存,鳳凰涅磐這個不老的傳說,是生命永恆的主題,亦是對小城最為精妙的詮釋。”

當我真正來到這個叫做鳳凰的地方,我才真正找到了我來鳳凰的理由,而我來鳳凰的初衷僅僅是因為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湘行散記》和那塑造的可愛的“翠翠”形像。記得第一次知道鳳凰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沈從文先生的文章,從那優美的語言中去感受這座靈動的山水古城,然後在黃永玉先生的一次訪談中更清楚地了解到鳳凰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於是心中就結下了與鳳凰的緣,向往這樣一個地方,那時候還是剛剛上高中,而這個夙願一直等到現在才實現。

當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我能感受到一種親切,盡管我不曾來過這個地方,但我卻在電視上、網絡上不止一次地注視過它,那清清的沱江水,那歷經風雨的虹橋,那古老的青石板路和木板房,讓我一下子墜入歷史滔滔的流水之中,我立在虹橋頭上,看著悠悠江水,望著兩岸的吊腳樓,遠山、白塔,這一切都和一個名詞相連,那就是湘西鳳凰,我不願再走,只想能夠多一刻停留,多一刻去感受那份屬於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寧靜。

鳳凰的美,是有著它自己的特質的,靈秀的山水與剛毅的長城同在,驍勇的將軍武士與倜儻的文人雅士同宗,這裡能走出掌握最現代化技術的中科院院士,也盛產“趕屍”、“放蠱”、“神兵”等荒誕的傳說之謎,這裡過去是兵火血光聚集之所,如今卻是如此的安寧祥和,這裡彙集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卻摻合了最現代的酒吧文明,人們在現代和傳統的生活中,找到了最好的契合點,達到最佳的融合。

走進鳳凰,便走近了一扇歷史的屏風。那仿佛在風雨中飄搖卻始終安如泰山的吊腳樓,那沉默中透出穩重、平和中包含威嚴的城樓,那據說能揮灑丹青吟詩作對的荷鋤老翁,乃至於那星星點點的“跳岩”、轆轆轉動的水車,都使自己能夠放下現代物質沉重的包袱,抖落滿身塵土,歸復最原始的靜謐。

古城,有著它自己看待塵世的態度,它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中巋然不動,繼續保持著屬於它自己的面貌,那一塊塊青石板,那一座座散發著木香的古建築,那清澈的流水,幽深的大山,都是酒吧所不能取代的。可是,古城也有著它自己寬厚的包容心,現代的文明可以在古城自由的呼吸、生存,而且能綻放出屬於它們的活力。

行走在這鳳凰古城裡,雨輕輕地飄落,感受那戴望舒《雨巷》裡的意境,我想,我們做人也該像這古城一樣,我們堅持著我們信念,堅定著理想,一步步向前邁進,不輕易放棄自己的東西,但我們同樣有著一顆容忍包容的心。讓我們的理想和夢,也如著古城一樣,跨越千年,必將會有實現那一天。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