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櫻花和紅葉的鄰居之二——2009年國慶日本游(第二天和第三天)

作者: 芊芊的媽媽

導讀沒有櫻花和紅葉的鄰居之二——2009年國慶日本游(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10月3日)空中庭園展望台今天的行程是選擇去大阪的環球影城或者自由活動,我們去過洛杉磯的環球影城,所以就選擇自由活動了。我在《大阪、京都、神戶玩全指南》那本書裡翻來翻去,可以去的地方太多,真不知該去哪裡。後來我看書上關於大阪一日游的幾條推薦線路,好幾處都有空中庭園展望� ...

沒有櫻花和紅葉的鄰居之二——2009年國慶日本游(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10月3日)空中庭園展望台今天的行程是選擇去大阪的環球影城或者自由活動,我們去過洛杉磯的環球影城,所以就選擇自由活動了。我在《大阪、京都、神戶玩全指南》那本書裡翻來翻去,可以去的地方太多,真不知該去哪裡。後來我看書上關於大阪一日游的幾條推薦線路,好幾處都有空中庭園展望台這個景點,那裡可以眺望大阪整個城市,而且這個景點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就決定先去那裡吧。

我們吃過自助早餐就出發了,因為剛好在鐵路的對面,所以我們決定從左側繞過大阪的JR車站,這樣走稍微遠了一點,但是可以看到更多日本的市井生活。走到空中庭園展望台的一路上街道都不寬,路邊是一些小小的店面,人行道也很窄,為了不占更多的面積,他們的自行車都斜斜的停在人行道上。

女兒喊叫渴,街上到處都是自動販售機,我們買了果汁和水,都是200日元左右,挺方便的。(對了,日本的自動販售機非常發達,連我們後來乘大巴路過偏遠的郊區、農村,路邊都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自動販售機。如果中國現在有經營販售機的企業,我想在中國的將來也一定會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幼稚到成熟的飛速發展階段,可以買這種公司的股票,不知道創業板上會不會有這種公司?)

路過一處鐵軌道口,無人看管,這時剛好要過火車,鈴聲響起,兩邊護欄自動放下,不超過30秒,火車通過,通過後護欄自動升起,可能都是電腦控制吧,時間非常精確,沒有像我們那種道口等好長時間火車還不來的情況。

終於來到了空中庭園展望台,它位於兩座寫字樓中間,剛好連接著這兩座樓,外形看起來類似一個飛碟。

這兩座寫字樓前有很幽深的一片綠化,光看這片綠化的感覺很原始,周圍應該是人跡罕至的叢林,沒有想到鄰近就是現代化的高樓。

這兩座寫字樓後是一片小農田,種著水稻,還有幾個稻草人。農田前有幾個大的石條凳,可以供人休息。我看到有幾個送快遞的老年人中午帶了午餐在那裡吃。

順著指示牌我們先上到三樓,那裡還有個電影院,看海報感覺好萊塢的影片很少,大多是日本本土的電影,我們看不懂,感覺很無趣。然後乘電梯到八十四層,又乘很窄的自動扶梯上到空中的平台。

正在納悶怎麼還沒有看到售票的地方,這才看到售票的櫃台,大人700日元,小孩400日元。然後再通過樓梯向上爬一層才到了出門眺望的地方,這是個圓形的平台,可以向四面眺望大阪的街景。

我看到了大阪的一條河,河上有很多座橋,日本的河邊很原生態,沒有人工的堤壩和澆滿水泥的河邊大道,這裡只有平坦的河灘,裸露著泥土和水草。

整個大阪的城市範圍很大,除了一些現代化的辦公樓和商廈之外,居民的房子都小巧而低矮,另外日本人好像並不喜歡開窗通氣,多數人家的窗戶都關閉著,甚至連百葉窗都關著。我們在平台上繞了一圈,平台上有兩個保安體格非常魁梧,可能是專門挑選,為了應對突發事件吧。

平台上還有一小片圍著的園地,其中的圍欄居然像黃山的天都峰那樣,鏈子上都掛滿了連心鎖,真不知道這是從中國學來的風俗,還是亞洲民族都天生具有這樣的傳統。但我還是覺得在人工建築上掛這樣的鎖很奇怪,難道這裡是大阪人覺得“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地方嗎?這僅僅是一個人造景觀,難道我們上了金茂大廈還要在那裡系連心鎖?真是非常不可理解。

下了室外的眺望平台,室內還有一圈可供眺望的座位,我們聞到旁邊的咖啡吧裡飄出濃郁的香味,那裡還有個小黑板預報當天日出,日落的時間。我覺得在那裡看日落還是蠻有情趣的。圍著中間的一圈宣傳畫上有很多世界名勝古跡的照片,都被冠以“日的手杖”“日的花籃”“日的……”,連這個空中庭院平台也是“日的……”,其中還有中國的天壇,被冠以“日的壇”,還有嵩山,也被起了“日的……”,還有埃及金字塔,羅馬的大教堂等等……但是我認為這個現代化的建築沒有歷史人文的底蘊在裡面,和其他的景觀真的沒有可比性。

我們在旁邊的紀念品小賣部買了冰箱貼什麼的,就下樓去了。

這座寫字樓的地下一層叫淹見小路(小吃街),我們准備在那裡解決午飯。看了好幾家,每個店門口都有惟妙惟肖的食物模型,但是老大想吃面,最後進了一家面店,套餐1500日元左右,已經算比較便宜的,套餐量很大,是一份米飯(有點像我們這裡的菜飯),一份面條(像我們的方便面,面裡有鹵蛋,肥牛肉),不知道是米飯配面條,還是面條配米飯吃。給每桌配一大壺冰水,桌上還有泡菜,據媽媽和LD鑒定後認為很好吃,還每人送一瓶什麼茶的飲料。店裡的女服務生英文比我還差,但態度很好,走時他們都躬身相送。

吃完午飯後我們決定從鐵路下面的地道穿回酒店,這樣應該路近一點,地道很長,好像還擔負著災難避護所的功能。因為日本是靠左行駛,所以行人和我們的習慣相反,他們都靠左走,我們也得入鄉隨俗。

阪神百貨走回酒店LD和女兒都累了,他們決定回去睡個午覺,我和媽媽繼續去旁邊的百貨商店轉轉。

日本的百貨公司裡人山人海,絲毫看不出經濟衰退的端倪,而且東西奇貴,感覺所有的東西都比中國貴十倍。媽媽想要買個急救包,那種有哨子,水,繩子,手電筒,壓縮餅干等等的急救包,據《讀者》上有篇文章說日本街上到處都有的賣。

但是我們語言不通,在百貨公司跟售貨員描述了半天,那個日本的售貨員非常認真,拿了本日英字典,又打了好幾通電話,告訴我們在藥品的櫃台,誰知我們去了一看,我們想要的急救包,是個帶著紅十字的空木盒子,我們無語了。

回酒店向導游求救,導游說只有一個很遠的地方才有的賣,讓我們打車過去,大約4000日元/來回(折合人民幣三百多元),真是瘋了,光出租車費我在中國都能自己搭配好幾套急救包了;而且導游還跟我們介紹她就隨身攜帶一個淨化水的裝置——“水妙精”,可以淨化水,可以除異味,後來她賣這個的時候我才領會到這是她的鋪墊。

晚飯我們決定去吃“吉野家”的牛肉飯,離我們住的酒店不遠,那個店很小,只有夫妻兩個,夫唱婦隨。中間一個小的操作台,四周一圈圍著操作台的位子,按菜單點餐還算比較方便,LD還點了一瓶啤酒,發音好像和英語一樣,反正用英語點啤酒他們能懂。

吃飯時看到很多單身的上班族匆匆進來,解決晚飯後又匆匆離開。店面小,但是兩、三個位子前就有一台結賬的機器,誰吃完老板就在位子前的機器結賬,服務態度很好,那個女的負責准備食品,可能都是中央廚房已經加工過的,加加熱即可,因為只有她一個人也能飛速完成,我覺得用來澆在牛肉飯上面的醬汁包設計得很合理,按圖示單手折過來輕輕一擠就完成了,毫不費力,也不會出現揪不開或噴出來的現像,值得我們借鑒。

日本人很注重細節,設計東西很細致,使用起來就很方便。特別是我用了他們酒店裡的電熨鬥,都是放在一個卡座上充電加熱,即不會燙著人,熨鬥使用起來還是無線的,非常方便,我睡著了忘記拔電源,它居然善解人意地自動關掉了。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太好用了,下次去一定要買一個回來用用。

吃完飯在街上走了走,看到很多的咖啡館裡都人滿為患了。我們轉了會兒就回酒店休息了。

第三天(10月4日)今天我們要8點出發,所以吃完早飯就拖著行李到大堂集合,希爾頓的自助早餐還是很豐盛的,面包和小點心做得很合我的口味,我吃了好幾個,女兒的胃口也很好,她說酸奶和肉腸好吃。

京都 清水寺今天的計劃是到京都——日本的歷史文化名城,日本大部分的世界文化遺產都在京都。

我們的大巴要走高速,我發現日本的高速公路很窄,和洛杉磯那種隨時能改成飛機跑道的超寬高速截然不同。但是日本高速上車不多,我們這次也沒有發現什麼堵車現像。

到達京都的第一站是去清水寺,我們要沿著清水阪這條小路走一段上坡,兩邊都是小店,很多人,看到最多的是日本的中學生,穿著各種校服,但基本上是深藍色為主,細節上各有不同,據導游說校服占了學生選擇學校的主要因素(她的女兒就是如此)。

現在正是日本學生游學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大阪城公園等旅游景點都能看到了很多學生,到了京都更是隨處可見日本中學生。

我們進了寺之後隨著游覽的人群走,寺廟裡都得脫鞋,地板上光可鑒人。我給女兒買了個交通平安御手信,希望她上學放學交通安全。

沿著游覽路線一直走,就到了排隊喝水的地方,據說喝了清水寺的水就能實現願望,但是得排會兒隊,正要排隊時女兒要上廁所,我只好帶她去洗手間。

媽媽和LD排隊喝水,媽媽為了我和女兒也能喝上這個神奇的水,還買了個木質的杯子,帶了杯水給我們,水質挺好,希望清水寺的水真的靈驗。我只願全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從清水寺出來就是在清水阪的小路上買東西了,我在宇治茶鋪買了玄米茶,一包500日元,到了靠近停車場的店裡同樣包裝的玄米茶居然變成一包600日元。我們還買了些各式各樣的果子,回來吃後發現像糯米做的小團子,味道還可以。媽媽和芊芊買了手機掛墜等小玩意兒。

京都梅小路公園回到車上後准備去吃中飯,我們的車沿著鴨川開了一段,一直開到一個梅小路公園,那裡有個日式庭院餐廳,中午就在那裡吃飯。

每個人的飯是一套定食,米飯被壓成梅花的形狀,還有生魚片(日本的生魚片都很厚,咬著很肥腴的感覺,不能細想,肥腴和肥膩很接近,吃多了就有點兒肥膩反胃,我真是有點對不起可憐的魚了),天婦羅,腌梅漬小菜,粽葉包著的小果子,蛋羹,味增湯等等。令我奇怪的是日本不同城市的味增湯都如出一轍,口味一致,真是厲害。

這一頓日式庭院料理吃得我們很撐,每一樣小食雖然少,但是種類很多,小碗,小碟,小盒很多,像導游說的,日本菜講究色、香、味,家庭裡的每一餐都至少要有“紅黃綠白黑”這五種顏色,真是可憐那些做飯的人,這也從側面說明日本的確需要全職的家庭主婦。

我覺得我們中國比外國優越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食品很便宜,另外我們的人工很便宜,不像在外國請不起鐘點工。但是我們還是不太重視生活質量,因為我們這一代是從物質匱乏的年代過來的,艱苦樸素、節約的傳統已經根深蒂固了。雖然住在價格堪比發達國家的大房子裡,但是吃穿用之類的東西還是能湊合就湊合。

在街上看日本人的生活,感覺我們僅僅是維持活著的狀態,而他們是在講究的生活。這種感覺來源於清潔整齊的環境,穿著講究的人群,化妝精致的面容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其實我們中國人民一直是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為什麼現在我們只是活著,而不是生活?

那天看電視劇《蝸居》上有段對話是說一個日本婦女說我們中國人懶惰,海萍辯解說:“如果我們也是把整個亞洲地區掠奪一遍,不用賠款,我們也會這樣富裕。”

但我覺得不能完全這樣說:怪滿人入關?怪清朝閉關鎖國?怪日本侵略?怪內戰不斷?怪文化大革命?還是探春說的好:“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當然這也取決於客觀環境,我們國家的人口太多,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發達國家那樣生活,那整個地球的資源都不夠用,所以我們不能要求太多,滿足還來源於內心,好的心態還是很重要的。

京都花見小路從梅小路公園出來我們就要去花見小路,那裡住著藝伎。據導游介紹這些藝伎非常辛苦,每天從早到晚要學大量的技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非常高雅,毫不低俗。藝伎也非常有職業素養,不會傳閑話,也不爭奪家產家業,是財界,政界要人的紅顏知己。

是否像我看的日本連續劇《女帝》一樣,不過我怎麼感覺很矛盾。一方面藝伎很高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社會地位高;另一方面又說藝伎的孩子不能繼承財產,也不被社會承認,女兒要繼續從事藝伎的工作,兒子就做藝伎家中需要體力的工作。這兩者截然不同的境況居然能兼而有之,很奇怪。

我們在花見小路裡面轉來轉去,沒有看見一個藝伎,可能是時間不對吧。到了祗園藝場,就返回了。感覺花見小路那裡很干淨,路過一個地方,剛好看到一個中年藝人在和他的粉絲們見面,他的粉絲都是中年婦女,從年輕時開始就是他的粉絲,現在還是很狂熱地排著隊。

導游還介紹說日本的女孩最喜歡嫁給和尚和相撲,因為和尚都擁有寺廟的所有權,而且不用交稅,很有錢;相撲也非常有錢,社會地位高,並且壽命短。

對於日本,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很喜歡以前看過的日本電視連續劇《冷暖人生》,《東京愛情故事》,感覺和中國的很多人情世故是能共通的,並不像導游說的那樣實際和可怕。

京都高台寺接下來的行程是到高台寺去體驗茶道,我們這次行程沒有安排去金閣寺。其實我很想去金閣寺看看,但是導游說高台寺如何如何好,看《大阪、京都、神戶玩全指南》上只是介紹高台寺有中文解說員。

高台寺的門口有一具很大的觀音塑像,導游說豐臣秀吉的妻子後來在這個寺裡出家了。寺廟外面也有一條小路,兩邊是頗具日本傳統風俗的店鋪。買些小玩意和吃的東西,還有那種類似國際青年旅社的小酒店。

路上有供游人乘坐的人力車,日本的人力車車輪非常大,拉車的人一身短打,身高腿長,好像是專為拉車挑選的。

也有那種像我們旅游景點可以化妝拍照的項目,我看到有人被化妝成藝伎的樣子拍照,就趕快偷拍下了一張,這是假的藝伎,但是真的沒有看到,其實對我們這種看看新鮮的人來講,真的假的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最後並沒有讓我們進高台寺,因為進高台寺還需要買門票,導游並沒有這樣的計劃。導游只是帶著我們在靠近高台寺的一個小院子裡看日本茶道表演,有中文翻譯。一個中年的日本婦女為我們表演衝抹茶粉,喝起來還挺好,微微苦澀,但是沒有茶葉殘留,茶多酚都能全部被吃掉了。我建議媽媽也把家裡的茶葉磨成粉,這樣可以盡可能多地吃到茶多酚?抹茶就是茶葉磨成粉嗎?應該不完全是這樣吧,因為抹茶顏色很綠。

三島溫泉回到車上就開始休息了,一路上我們昏昏欲睡,大巴把我們帶到一處叫“三島溫泉”的地方。那裡靠著海,我們在傍晚時分到達,路過一些小村莊,即便是這樣偏遠的小村莊,路邊也能看見很多的自動販售機。路過的每個日本人家看起來都很富足。

我們住的溫泉度假村叫“松鶴園”,從它的大堂能看到海,這裡的環境還真是得天獨厚,不但有海,還有山和溫泉。據導游說日本地下像個高壓鍋,隨便挖都能挖到溫泉,不知是真是假。

到了我們的房間是那種日式的榻榻米,進門要脫鞋,房裡有小炕桌,配有很多茶具,我們換上日式的浴袍(簡易和服)就到餐廳准備吃晚飯了,晚飯是放在地下的,每人一個小桌子,上面有那種小火鍋,裡面的烏冬面很難吃,還有就是些大同小異的生魚片,天婦羅,蛋羹,味增湯,米飯,小鐵板燒,小醬菜,小糯米果子……真是很雷同,挺好吃,但是也架不住天天吃。

我那個已經被各種調料蒙蔽多年的胃開始懷念中國的菜了。真是那句話說的:胃最愛國了。

吃得肚子圓圓,我們踱回房間,驚奇地發現榻榻米上已經鋪了好大的兩床被褥。客廳變成了臥室,這真是一個很好的房間利用方法,只要一個房間,白天是客廳,晚上變成臥室,這樣的話我就只要一室一廳就夠了。白天是客廳和餐廳,晚上是臥室和書房。只需要一個大櫥來放被褥。如果有機會我真想這樣實踐一下。

我們准備好之後就趕快去泡湯了,這個溫泉是男女分浴的。我們進去後發現架子上放著許多大筐,一人一個,可以把自己的東西放進去。裡面四周一圈分別有站立和坐位的淋浴龍頭,每人洗完澡後再進入中間的溫泉池子泡浴。

浴室布置很像上海的那種大浴場,區別在於上海不是溫泉水,另外日本溫泉的沐浴液,洗發護發的用品有馬油成份的,媽媽的發質較干,她說用了之後感覺不錯。

溫泉水很燙,但是咬牙泡進去堅持一會兒就習慣了,我們泡了一會兒又走到室外的溫泉池子去泡,室外池比較小,晚上看不到什麼景觀,如果是白天應該能看見海,我們也入鄉隨俗地把毛巾頂在頭頂,那天晚上我們看到的來泡溫泉的日本人都是年紀很大的老太太。

泡好溫泉後我們回到房間,我利用房間裡茶具泡了茶,房間裡的小茶桌上還配有兩個小果子和兩粒話梅,味道不錯,我們喝了喝茶就在榻榻米上睡著了。(未完待續)



(空中庭園展望台)



(眺望大阪)



(京都清水寺)



(梅小路公園的日式庭院料理)



(高台寺旁化妝藝伎)


精選遊記: 大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