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地獄

作者: xinghongdali

導讀在瓦拉納西每天很早起床,穿過肮髒的窄巷來到恆河邊,看信徒們在黑乎乎的恆河中沐浴、刮臉、游泳、漱口、祈禱,不時有人上前問是否乘船看日出。拒絕。因為我認為在除了恆河以外的地方,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所以就在這裡不看了。 沿著恆河邊漫步,順著台階向上,走回窄巷中,看到了一個南印度人開的餐廳,整潔的難以置信,同門前的窄巷是那麼的不搭,沮喪的心情 ...

在瓦拉納西每天很早起床,穿過肮髒的窄巷來到恆河邊,看信徒們在黑乎乎的恆河中沐浴、刮臉、游泳、漱口、祈禱,不時有人上前問是否乘船看日出。拒絕。因為我認為在除了恆河以外的地方,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所以就在這裡不看了。

沿著恆河邊漫步,順著台階向上,走回窄巷中,看到了一個南印度人開的餐廳,整潔的難以置信,同門前的窄巷是那麼的不搭,沮喪的心情略微好轉,落座點菜,決定後面的幾天都來這裡吃,於是從菜單的第一個開始點起:Idli,咖啡,茶。

等飯的時候,門前走過2位70多的老婦人,花白的頭發在腦海挽成發髻,白皮膚的臉上帶著金絲邊的眼睛,身著白底淡藍色花紋的紗麗,手拄拐杖,互相扶持,見我嘗試印度菜,稍稍駐足,向我微笑,那一瞬間,整個肮髒的巷子為老人的風采所輝映,我的心也開始明亮起來。

Idli如同中國的蒸糕,擺放在鋪了芭蕉葉的盤子裡,另外有一小碗湯,開始想是沾著吃還是先喝湯,猶豫中,鄰座的婦人走過來,掰了一塊Idli沾了湯料然後放在嘴邊示範給我,明白了,於是模仿,有些辣。侍者拎著一個小桶過來又給我加上湯料。隨後上來的咖啡和茶都是非常濃郁,用的容器也是小巧可愛。快樂的早餐。

離開餐廳,疾步如飛的回到客棧,待在天台的風扇底下,看書,睡覺,等待夜晚的來臨,去恆河觀看每個晚上都會舉行盛大的puja儀式。雖然餓,但一想到那肮髒的窄巷,一點食欲都沒有。

新住進來的以色列小伙子過來聊天。他是個社會工作者,專門服務於少年兒童。已經在外旅行了近1年的時間,剛從泰國來到這裡,不過他的旅行接近尾聲了,因為有2個工作機會再等待他決定,所以他是非常高興,在旅行中仍有工作機會,不錯。

但他是個略微結巴,每句話開頭的時候,第一個音節總會吃力的攪在嘴裡,同時眼睛半閉,眼球向上快速翻動,一旦第一個音節發出了,語速就飛快了。而且很難停下,我這個半吊子英語,聽起來有些吃力。但考慮到他發出第一個音是那麼的困難,於是就耐心聽他巴拉巴拉。

談到未來的打算,他想在退休後辦一個圖書館,為那些孩子服務。我告訴他我只想活到45,他很驚訝,饒有興趣的說:我可是個社會工作者,你的問題就是我的工作範疇,我們來聊聊。我回應他:你是為兒童服務的,我不是兒童,所以你解決不了我的問題。

後來再見面時,他仍舊會努力和我探討是否應該活到45歲的問題。非常執著。

午後仍舊是熱的,天台上即使有風扇,也是熱風。於是決定找個shopping mall去避暑,順便解決飯的問題。

瓦拉納西已經有了2個shopping mall,pizza hut也已經在此營業了。於是決定去那個有pizza hut 的shopping mall。人力車夫都是黑黑皮膚的人,但都有一個血盆大口,是長期嚼檳榔的緣故。談好價格,講清楚地點,出發。

人力車在狹窄、擁擠、嘈雜的街道上左突右衝,我深深體會到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實在是太英明了,若哪個孫子再反對,就把丫送到印度來,讓丫看看這裡滿大街無所事事的閑人。

後面遇到的一些鬼佬旅友,當一同談起在印度的旅行感受時,他們也一致認同中國的“one child Police“,並且認為印度也應盡快采取這個政策。

到達了shopping mall, 但不是我要去的那個有pizza的,看到人力車夫濕透的後背,也不想讓他再前行了,還好這裡有麥當勞。

經過安檢後進入大廳。除了火車站汽車站沒有安檢,各個公共場所都有安檢。

在印度,漢堡當然也是素食的,對我胃口。細嚼慢咽,盡情享受冷氣,明亮的環境。透過玻璃窗,截然是不同的2個世界。佩服印度人民的能上能下。

這個shopping mall 只有4層,每層大概有10個店鋪,當然頂層是印度人民的最愛----電影院。這個時候正在上映“blue”。通向電影院的電梯口再次安檢。

Shopping mall裡人不多,慢慢逛,見到賣冰激凌的趕快買上一只。上到4層,是個food court,又喝了咖啡,吃了酥皮的面包。印度咖啡實在便宜,1杯相當於5元錢。

逛到6點,回恆河看puja。

人力車依舊左衝右突,但在一個巷口就再也動不了了。下班時間,晚高峰開始,只不過看不到幾個汽車,都是人力車、人、摩托車、rickshow堵在一起。也看不到警察在哪裡。對我來說,在哪兒都是花時間,於是耐心坐在車上,饒有興致的看2、3個輪子的車如何堵在一起。

終於可以緩行了,終於可以加速了,終於到達恆河邊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